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作为一位在基因组科学和系统生物学领域中发明了一系列新技术的科学先驱,美国西雅图系统生物学研究所创办人李·胡德(LeeHood)博士,因推动系统生物学进入医学实践的丰富战略眼光而闻名遐迩。今年3月他在接受《自然-生物技术》杂志采访时,就采用新的方法和手段将如何改变我们对健康和疾病的认识,谈了他的一些想法和观点。  相似文献   

2.
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内科医生、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从未对政治退避三舍:2007年曾一度参选美国参议员;2009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席,并与AAAS科学外交中心与美国最棘手的政敌打交道。不久前,远在赞比亚乡村抗击虐疾的阿格雷接受了《自然》杂志的电话采访,谈了关于他最近访问古巴和朝鲜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3.
肖恩·卡罗尔(Sean Carroll,下图),加州理工学院从事理论物理研究的天体物理学家,也是“Cosmic Variance”博客的创建者,他的新书《从这里到永恒》最近由多顿出版社出版。工作之余,卡罗尔的一大喜好是读书,为此,《美国科学家》杂志不久前采访了他,话题围绕对一些书的评价和其对人产生的影响,等等。以下是这次的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4.
斯蒂文·温伯格(Steven Weinberg,下图),得克萨斯大学天体物理系JoseyRegental教授。1979年,由于对亚原子粒子的弱电统一理论作出的重要贡献,他与A.萨拉姆(A.Salam)、S·格拉肖(S.G1aShow)一起分享了当年度的诺贝尔物理学奖。最近,他的新书《透过湖水看世界:这个世界与宇宙》由哈佛大学出版社出版。由此,《美国科学家》杂志采访了温伯格。通过访谈,读者从侧面可以了解到,除了工作,温伯格还是一位阅读兴趣非常广泛之人。  相似文献   

5.
<正>找姜育刚不易,尤其要让他同意接受采访更不易。尽管是当下炙手可热的人工智能分支——计算机视觉领域——颇具影响力的学者,但上网查一下姜育刚的媒体采访信息并不多。几周前,他应启明星协会之邀参加了一次人工智能主题的星友早餐会,那次会上他作了主导发言,内容丰富,涉及当下大家感兴趣的人工智能与各行业的结合,怎么看Chat GPT带来的机遇与挑战等。也是在那次会上我约他作启明星专访,他同意了。我理解这个同意的背后是一份信任,对启明星协会,对采访者的信任。采访是在复旦大学邯郸路校区综合楼内人事处一间会议室,  相似文献   

6.
贺林教授是中国改革开放后较早出洋留学的中国学者,他在欧洲呆了8年,专业方向是基因遗传学,目前他在中科院上海生命科学研究中心领导的课题组主攻方向是人脑疾病的发病机理研究。他每年有近一半时间在国外实验室搞合作研究和讲学,对国际上有关人基因组研究的情况、动向的掌握可谓洞若观火,前不久他在上海东方科技论坛上就当前国际人基因组研究的三个热点方向的介绍可谓语惊四座。会后记者特约采访了贺教授,着重就这三个方向之一的药物基因组学研究及其给国内药厂带来的挑战请教了贺先生。贺教授说,药物基因组研究是近半年来国际上一…  相似文献   

7.
徐山 《科学之友》2005,(1):28-29
2004年11月1日某网站刊出《克林顿自爆濒死体验手术时曾见到黑色恐怖面具》一文,其中说道:“据美国广播公司(ABC)报道,9月份,美国前总统克林顿做了心脏搭桥手术”。而且最近他“接受了ABC的独家采访,披露了他游走在生死之间的手术过程……”  相似文献   

8.
拿到2009年启明星计划(跟踪)入选者的名录,我联系了几位,其中二军大长征医院神经外科的副主任医师陈菊祥博士在了解了我的采访要求及背景后.爽快答应了接受采访。此后因为我的原因.将采访时间定在周末晚上的7点后,而到陈菊祥的办公室时已经晚上8点。是时陈菊祥毫无怨言、非常热情地接待我,我感觉到他略有咳嗽.  相似文献   

9.
江泽淳 《世界科学》2005,(3):23-24,22
虽然关于他的那部电影赢得了四项奥斯卡奖,但数学家约翰·纳什几乎无法从荧幕上认出自己。对于精神疾病尚未痊愈的纳什(他的儿子也患有这种疾病)来说,电影的圆满结局似乎还有欠成熟的考虑。不管怎样,纳什已经重新回到了数学的世界。不久前,英国《新科学家》杂志记者迈克尔·布鲁克斯在意大利利雅斯特的国际理论物理学中心对他进行了采访。  相似文献   

10.
2007年诺贝尔化学奖得主格哈德·埃特尔(Gerhard Ertl)温柔的嗓音让我昏昏欲睡。而此时此刻,他并不在我的房间里,我是在电视机中收看了当地电视台对他的一个采访,当然他说的是德语。  相似文献   

11.
位于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的约翰·霍普斯金大学内科医生、诺贝尔化学奖得主彼得·阿格雷(Peter Agre)从未对政治退避三舍:2007年曾一度参选美国参议员;2009年当选美国科学促进会(AAAS)主席,并与AAAS科学外交中心与美国最棘手的政敌打交道.不久前,远在赞比亚乡村抗击虐疾的阿格雷接受了<自然>杂志的电话采访,谈了关于他最近访问古巴和朝鲜的一些情况.  相似文献   

12.
荣获今年诺贝尔物理学奖的朱林文教授是一位成就卓著的著名美籍华裔科学家。他勤奋、睿智,视科学实验为人生最有乐趣的事情。正如1976年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中国科学院外籍院士丁肇中教授所指出的:“朱林文教授的研究确实相当有创造性,对科学有相当大的贡献。”其实,朱林文不仅科学研究出色,而且对实验物理学具有极为精辟的见解。《美国科学家})杂志记者基思·瓦伊吾曾经就激光冷却和捕获气体原子的研究工作,以及对科学、物理学实验和个人经历等极为广泛的话题采访了来林文教授。以下是这次采访的摘要。记者:您的合作者、著名物…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物理系教授戴维·古德斯坦(DavidGoodstein)最近出版了他的第6本著作——《没有天燃气的时代》。他在书中指出,21世纪注定会成为文明的一个转折点:在不太遥远的将来,随着矿物燃料的逐渐耗尽,迫使人类社会去开发其他的新能源。该书对许多问题作了一个扼要的评述,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不久前,《美国科学家》记者戴维·施奈德(DavidSchneider)采访了古德斯坦,就书中提出的某些问题请他作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制造蚊子     
吸血的蚊子也许是世界上最顽固的祸害,它们每年使全球约5亿人患疟疾、登革热、黄热病,以及一大堆其他疾病,致使两三百万人死亡。仅在美国,为了消灭这种微小的动物,每年要喷射上百亿升的杀虫剂。但是在美国分子生物学家莱克赫尔的实验室里,蚊子却得到了慷慨而周到的照顾,它们拥有安全的、调温的舒适房间,免于天敌和疾病的侵害。莱克赫尔的同事科科扎有时还用自己引诱虚弱的蚊子来分享他的血。 在莱克赫尔和科科扎眼里,再没有比这些蚊子更好的东西了,因为他们相信这些蚊子可以从人人憎恶的带菌者摇身转变为疾病斗士。 当杀戮不再有…  相似文献   

15.
正唐纳德·阿希礼·亨德森(Donald Ainslie Henderson)是一名美国流行病学家。他领导了全球对抗天花的战争,并最终在1980年消灭了天花。这是人类疾病史上唯一一次如此彻底地消灭一种疾病,这一成就拯救了数以千万计人们的生命。亨德森于2016年8月19日在马里兰州陶森的一家临终关怀医院离世,享年87岁。据称,他死于髋骨骨折的并发症。亨德森的荣誉包括1986年的美国国家科学  相似文献   

16.
记者马修曾在各个战场采访.历尽艰险与磨难,不料却在一次意外的恐怖袭击中落难。当他再次睁开眼睛时。却发现自己来到了一个神奇的世界。在这里,他遇到了很多神奇的事情以及很多神奇的人……  相似文献   

17.
石磊 《世界科学》2010,(1):20-21
从最近几个月的研究趋势看,基因治疗领域似乎正在走出困境,一条光明的坦途已初现端倪。随着基因疗法成功的报道不断涌现,斯坦福大学医学院的人类基因疗法计划主任、美国基因和细胞疗法学会创始人之一的马克·凯(Mark Kay,下图)认为:“目前在基因疗法领域内出现的一些现象是非常喜人的”。不久前在接受《科学家》杂志采访时,马克·凯就这一领域取得的进展和仍然存在的障碍以及涉及到的伦理等问题发表了他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退役于2003年的俄罗斯宇航员阿夫杰耶夫博士在1992—1999年间执行过三次太空任务.他在“和平号”国际空间站上度过了747天14小时11秒,创造了人类历史上在太空停留时间最长的记录。2004年8月,阿夫杰耶夫访问日本.《牛顿》杂志的记者专门就其长期在太空工作、生活的各种问题对他进行了采访。以下是这次采访的内容。  相似文献   

19.
避开上海八月的酷暑,在气候凉爽的瑞士日内瓦,位于瑞、法交界处的欧洲核子研究中心(CERN),我有幸再次采访诺贝尔奖获得者丁肇中教授。八年前,我曾来过这儿采访丁教授和他领导的国际科学合作项目——阿尔法磁谱仪(AMS-02),2011年5月,AMS-02终于搭乘“奋进号”航天飞机.被送上了国际空间站。  相似文献   

20.
张长青 《世界科学》2012,(11):17-18
今年9月,山中伸弥在京都大学展示了将成熟皮肤细胞转变成类似于人类胚胎干细胞技术:通过注射遗传物质,细胞可逆向发育。这项技术在为特定患者进行干细胞疗法开启一扇大门的同时,有望帮助他们修复受损的器官或抵御疾病,如帕金森氏症或糖尿病等,尤其在实施这项技术时将不再伤及人类胚胎。《新科学家》杂志为此采访了山中本人。采访中发现,他对自己的突破性研究成果感到兴奋的同时,对其伦理问题还是表现出了一丝担忧。以下是访谈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