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目的 探讨鸟苷酸交换因子DOCK1对心肌细胞存活的影响.方法 用重组真核质粒pCXN2-Flag-hDOCK1(人DOCK1过表达质粒),pCXN2-Flag(空质粒)及空白试剂分别转染大鼠源H9C2心肌细胞,并给予缺氧/复氧(H/R)干预.将心肌细胞分为空白组,空质粒组,DOCK1过表达组,空白+-H/R组,空质粒+H/R组,DOCK1过表达+H/R组.用RT-PCR测定DOCK1mRNA水平.流式细胞术、MTT分别测定细胞的凋亡率和增殖率.结果 DOCK1过表达组(1.51 ±0.169)%,(2.49±0.442)%,(38.94±0.580)%,(P<0.05)较空白组(-),(3.61±0.334)%,(20.64±0.720)%,(P<0.05)和空质粒组(-),(3.66±0.373)%,(22.29±0.838)%,(P<0.05),DOCK1过表达+H/R组1.03±0.171,(5.38±0.431)%,(17.33±0.343)%,(P<0.05)较空白+H/R组[(-),(2.49±0.442)%,(7.95±0.322)%,(P<0.05)和空质粒+H/R组(-),(10.32±0.388)%,(7.92±0.351%,(P<0.05),人的DOCK1RNA分别显著增加、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显著降低及增殖率分别显著增加.较DOCK1过表达组.DOCK1过表达+H/R组人的DOCK1 mRNA显著降低.较空白组(0.64±0.145),(P<0.05)、空质粒组(0.60±0.182),(P<0.05)及DOCK1过表达组(0.60±0.182),(P<0.05),空白+H/R组(0.30±0.115),(P<0.05)、空质粒+H/R组(0.36±0.101),(P<0.05)及DOCK1过表达+H/R组(1.03±0.171),(P<0.05)大鼠的DOCK1 mRNA分别显著降低、心肌细胞凋亡率分别显著增加及增殖率分别显著降低.结论 DOCK1可抑制H9C2心肌细胞的凋亡,促进H9C2心肌细胞的增殖、存活;且DOCK1可抑制H/R诱导的H9C2心肌细胞凋亡增加及增殖、存活的降低.  相似文献   

2.
目的探讨p53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胃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检索Pub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和CBM、中国学术文献总库、维普、万方数据库,收集有关p53基因多态性与亚洲人群胃癌易感性有关的文献,最后检索日期为2014年5月,并追溯纳入研究的参考文献。由两位研究者按照纳入与排除标准独立筛选文献、提取资料和评价质量后,采用Stata13.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分析。以病例组及对照组p53基因型分布的比值比(OR值)为效应指标,计算合并OR值及95%可信区间,用漏斗图和Egger图评估。结果在亚洲人群中,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携带杂合基因型(Arg/Pro)和突变纯合基因型(Pro/Pro)的个体发生胃癌的风险和野生纯合型(Arg/Arg)相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OR=1.159,95%CI:1.025~1.331,P=0.019)(P0.05)。结论与野生纯合型相比,携带杂合基因型和突变纯合基因型增加了患胃癌的风险。  相似文献   

3.
目的探讨MDM2基因启动子309位点多态性与亚洲人群乳腺癌易感性的关系。方法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和万方数据库,收集MDM2基因SNP309多态性与亚洲人乳腺癌易感性关系的相关文献,然后用Stata软件进行亚组分析、敏感性分析和文献的发表偏倚检验。结果病例组和对照组相比,显性模型(GG+TG vs TT:OR=1.012,95%CI为0.56~1.83)、隐性模型(GG vs TG+TT:OR=1.10,95%CI为0.65~1.263)和等位基因模型(G vs T:OR=1.012,95%CI为0.81~1.83),共显性模型(GG vs TT:OR=0.86,95%CI为0.49~1.58),无统计学意义。结论在亚洲人群患者人群中,携带MDM2SNP309不会提高乳腺癌的发病风险。  相似文献   

4.
外源性干细胞因子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胃动力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目的 探讨外源性干细胞子(Stem cell factor,SCF)对糖尿病胃轻瘫大鼠(diabetic gastroparesis,DGP)胃电及胃阻抗的影响.方法 30只SD雄性大鼠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采用一次性腹腔注射链脲佐菌素(streptozotocin,STZ) 50 mg/kg并高糖高脂饲料喂食建立DGP模型;成模后随机分为糖尿病组(DM组,n=8)、糖尿病+外源性干细胞因子治疗组(DM+ SCF组,n=8);DM+ SCF组腹腔注射SCF 0.4 ug/(kg·d),共15天,对照组和DM组每天腹腔注射等量的磷酸盐缓冲液(pH=7.4).阻抗式胃动力系统检测大鼠胃动力和同步胃电,透射电镜观察胃窦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的变化.结果 DM组大鼠胃电节律紊乱,胃电主功率百分比较对照组显著降低(P<0.01);DM组大鼠阻抗主功率百分比明显降低(P<0.01),阻抗胃动过缓功率百分比明显升高(P<0.01);DM大鼠予SCF干预后,胃电、胃阻抗主功率百分比均有所改善(p <0.01;P<0.05);DM组大鼠胃窦平滑肌细胞胞核肿胀、肌浆网、内质网扩张,部分细胞胞质内细胞器溶解、消失;DM组大鼠予SCF干预后胃窦平滑肌细胞超微结构改善,电镜下仅见平滑肌细胞胞核轻度肿胀,密斑、密体、肌丝稍减少,余细胞器未见明显异常改变.结论 外源性SCF能显著改善DGP大鼠的胃电,并能部分改善其胃蠕动,其机制与胃窦平滑肌结构的改善有关.  相似文献   

5.
目的 探讨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IP-10)在冠心痛患者血清中的表达状况及临床意义.方法 22名健康对照者及68名冠心病患者纳入研究.根据临床资料将患者分为稳定性心绞痛组(SAP,n =43)与不稳定心绞痛组(UAP,n=25);根据冠脉造影结果将患者分为轻度狭窄组(n=11)、中度狭窄组(n=38)与重度狭窄组(n=19).ELISA法检测所有被研究者的血清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水平,并计算与冠脉狭窄的相关度.结果 冠心病患者血清IP-10水平明显高于健康对照者(P <0.05);UAP组血清IP-10水平显著高于SAP组(P<0.01);血清IP-10水平随冠脉狭窄程度的加重而升高,呈显著正相关(r=0.692);亚组分析,血清IP-10水平与轻、中、重三组的相关值分别为0.539,0.684,0.756.结论 γ干扰素诱导蛋白10在冠心病患者中显著升高,尤其是在不稳定心绞痛患者中;IP-10可以作为冠脉狭窄的重要预测指标.  相似文献   

6.
目的 探讨X射线诱导的皮质发育障碍(DCDs)模型鼠与正常对照鼠致痫的性别特点.方法 将8只SD孕鼠完全随机分为正常对照组和实验组,实验组于X线直线加速器照射制作皮质发育障碍模型,正常对照组不做任何处理,仔鼠成年后按性别分成4组.分别给正常对照组雄雌性及实验组雄雌性仔鼠腹腔注射氯化锂-匹洛卡品,观察产生癫痫的潜伏期、注射总剂量、癫痫发生率.结果 腹腔注射氯化锂-匹洛卡品后DCDs雄鼠较雌鼠发生癫痫潜伏期明显缩短(P<0.01),注射总剂量显著减少(P<0.01),癫痫发生率高(P<0.05).正常组雄鼠较雌鼠发生癫痫潜伏期缩短(P<0.05)、注射总剂量减少(P<0.05),癫痫发生率未见明显差异.结论 DCDs及正常鼠中雄性鼠较雌性鼠易感性高,更适于造模.  相似文献   

7.
目的 观察基膜聚糖(Lumican)基因过度表达对人肺腺癌细胞株A549体外增殖和侵袭的影响.方法 以携带人Lumican基因的重组慢病毒感染A549细胞,用嘌呤霉素(puromycin)筛选法建立稳定细胞株.分别用Real-time PCR和Western blotting方法检测A549细胞组、空载体组及Lumican感染组目的基因mRNA和蛋白的表达.运用MTT法研究Lumican基因对A549细胞增殖的影响.运用Transwell法检测Lumican基因对A549细胞侵袭的影响.结果 ①各组Lumican mRNA表达差异显著(x2=21.60,P<0.01),Lumican感染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F=102.86,P<0.000 1),Lumican感染组的蛋白表达水平高于其它两组.②Lumican感染组在不同时间(1、2、3、4、5 d)OD(吸光度)值与A549细胞组和空载体组差异不显著(P>0.05).③各组穿膜细胞数差异显著(x2=23.49,P<0.01),Lumican感染组明显高于其它两组(F=73.92,P<0.001).结论 成功构建了Lumican高表达的人肺腺癌A549稳定细胞株,Lumican基因对人肺腺癌细胞的体外增殖能力无影响,但能增强人肺腺癌细胞的体外侵袭能力.  相似文献   

8.
目的 研究酒精性慢性胰腺炎组织中白细胞分化抗原14(CD14)、钟样受体4(TLR4)、肿瘤坏死因子(TNFα)的表达,探讨酒精性慢性胰腺炎的发病机制.方法 24只1月龄雄性SD大鼠随机分为对照组、脂多糖组、酒精组、酒精联合脂多糖组(以下简称联合组)各6只.酒精组和联合组饲以25%酒精,饮酒12用后联合组和脂多糖组,反复腹腔注射脂多糖2 mg/kg·w,共4次.用免疫组化及RT-PCR检测CD14、TLR4、TNF在各组的表达.结果 酒精组CD14、TLR4和TNF表达较对照组和脂多糖组增加(P<0.05),联合组CD14、TLR4和TNF表达较对照组、脂多糖组明显增加(P<0.01),较酒精组增加(P<0.05).结论 酒精性慢性胰腺炎组织中CD14、TLR4和TNF表达增加,脂多糖通路可能参与了慢性胰腺炎发生发展.  相似文献   

9.
目的 热性惊厥是儿童痫性发作最常见的形式.炎性细胞因子可能导致热性惊厥的发展.本研究探讨白介素-6(IL-6)、白介素-10(IL-100和金属蛋白酶-9(MMP-9)等炎性细胞因子在小儿热性惊厥中是否被激活以及其表达与原发性癫痫中的不同.方法 回顾性研究自2010年12月到2012年11月入院的相关病人资料.分热性惊厥组(N=43)、高热对照组(N=40)、原发性癫痫组(N=32)及正常儿童组(N=15).在惊厥发生的24h内收集病人血液.酶联免疫吸附试验(ELISA)进行IL-6、IL-10和MMP-9等细胞因子水平测定.结果 IL-6、IL-10和MMP-9在热性惊厥组的表达均高于原发性癫痫组(p<0.05)和正常组(p<0.05).IL-6与MMP-9在热性惊厥组的表达高于高热对照组,IL-10的表达在热性惊厥组与高热对照组之间无明显差异(P>0.05).结论 IL-6、IL-10和MMP-9在热性惊厥儿童表达明显升高;炎性因子可能参与热性惊厥的病理过程,且其参与机制可能不同于其在原发性癫痫病理过程中的作用.  相似文献   

10.
对不同两地加工厂生产的镍铬合金烤瓷熔附金属全冠(porcelain-fused-to-metal crown,PFM冠)进行了为期一年的体外腐蚀性对比研究、分析该产品应用近30年来烤瓷全冠中镍的析出量及其市场的规范化程度.将两厂家生产的镍铬PFM冠样品共40个,随机分为4组(10天组、1月组、6月组、12月组),分别浸泡于ISO/TR10271标准(37℃,pH 6.8)配制的人工唾液中,于10天、1月、6月、12月用电感耦合等离子体发射光谱仪(ICP-AES)测定浸提液中析出的镍离子浓度,同步采用X射线能量散谱仪(EDS)、正置式金相显微镜分析、观察样品元素构成及金相显微组织结构.结果显示两厂样品的镍离子析出量在一年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F=9.360,P=0.000).能谱分析显示两厂样品主要成分都为Ni、Cr、Mo,但含量不同;其金相结构均为树枝状共晶结构,但B厂样品较A厂夹杂物多,枝晶粗、排列紊乱、晶间相多.一年内两厂的镍铬合金烤瓷冠在抗腐蚀性能方面存在差异性,远期效果有待进一步观察.  相似文献   

11.
目的探讨早期母子隔离应激对幼鼠学习记忆能力的影响。方法30只SD新生大鼠用于实验,实验随机分成3组,正常对照纽、母子隔离15分钟纽、母子隔离3小时纽。在生后40天,三组大鼠进行Morris水迷宫及记录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电位(LTP)实验。结果Morris水迷宫测试,与正常组比较母子隔离3h组大鼠寻找平台需要的潜伏期延长(P〈0.05),而母子隔离15分钟组大鼠寻找平台需要的潜伏期与正常组比较则无明显变化(P〉0.05);海马脑片长时程增强电位提示:正常对照组条件刺激(CS)前后fEPSP斜率变化率为:64.7±22.9%;母子隔离3h组为:35.3±14.2%,低于正常组(P〈0.01);母子隔离15min组为:66.3±29.7%,与正常组比较无显著性意义(P〉0.05)。结论幼鼠生后早期过度的应激导致大鼠的学习记忆能力减弱。  相似文献   

12.
目的观察环氧合酶-2/5-脂氧合酶双重抑制剂darbufelone对人胃癌皮下移植瘤血管生成的影响,并初步探讨其机制。方法建立裸鼠实体瘤模型,随机分为darbufelone组和对照组,darbufelone及生理盐水分别连续灌服4周。测量肿瘤质量、体积,计算抑瘤率;免疫组化检测CD34并计算微血管密度;RT—PCR法及Western blot法分析移植瘤组织中MMP-9、VEGF的表达。结果darbufelone可明显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质量抑瘤率为58.42%,体积抑瘤率为67.13%。darbufelone组的微血管密度(MVD)(15.36±0.30)明显低于对照组(29.47±0.63)(P〈0.05);darbufelone组肿瘤组织中VEGF及MMP-9在基因水平及蛋白水平的表达(P〈0.05)。结论darbufelone能有效抑制裸鼠移植瘤的生长,减少移植瘤组织中VEGF及MMP-9的表达,抑制肿瘤的微血管生成,具有抗血管生成的作用。  相似文献   

13.
目的:探讨胃癌组织中表皮生长因子样结构域(EGFL7)的表达及其与胃癌临床病理特征的关系。方法:采用免疫组织化学SP法分别检测45例胃癌组织中EGFL7的表达水平及微血管密度(MVD,CD34标记),分析EGFL7的表达与MVD及胃癌临床病理特征之间的关系。结果:EGFL7的表达在有淋巴结转移组中的阳性率(84.6%)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57.9%),在浸润浆膜层组中的阳性率(84.4%)高于未浸润浆膜层组(46.2%)。胃癌组织中EGFL7的表达与淋巴结转移和浸润程度呈正相关(P〈0.05),但与患者的年龄、性别、肿瘤的分化程度无关(P〉0.05)。胃腺癌低分化纽MVD(37.62±10.42)高于高分化组(27.91±9.93)和中分化组(28.40±9.18);浸润至浆膜层组MVD(34.25±10.43)高于未至浆膜层组(26.69±8.66);有淋巴结转移组MVD(33.00±9.99)高于无淋巴结转移组(25.94±9.34)。癌组织中MVD值与分化程度、浸润深度及有无淋巴结转移呈正相关(P〈0.05),但与年龄、性别无关(P〉0.05)。在EGFL7表达阳性的肿瘤纽织中MVD均值为33.80±10.56,高于EGFL7表达阴性的肿瘤组织中MVD均值26.004-7.21(P〈0.05),采用Pearson积差相关系数进行分析,发现MVD值与EGFL7的表达成正相关(r=0.313,P〈0.05)。结论:EGFL7的高表达可能促进了胃癌的浸润和转移,其机制可能与促进胃癌组织中的血管新生有关。  相似文献   

14.
通过溶液聚合方法,以过硫酸铵为引发剂,丙烯酸、丙烯酸羟丙酯、2-丙烯酰胺-2-甲基丙磺酸、丙烯酰胺为单体,合成AA-HPA-AMPS-AM聚合物.固定聚合物浓度为4 mg/L,分别考查反应时间、反应温度(X1)、引发剂用量(X2)、单体配比(AA:HPA以X3计、AMPS:AM以X4计)对聚合物阻CaCO3垢性能的影响,并设计了正交实验,得出当聚合物在80℃、引发剂用量为10%、M(AA):M(HPA)为0.25、M(AMPS):M(AM)为0.4时,阻CaCO3垢率最高为52.9%.为探究此聚合物是否有更高的阻垢性能,应用MATLAB对正交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及验证,得知:聚合物阻CaCO3垢效率y与各影响因素X之间基本满足y=146.349 7-0.926 7x1-49.765 8x3-28.220 9x4.最佳聚合条件为x1=75、x3=0.15、X4=0.15,y为68.35%.  相似文献   

15.
目的 探讨P16及COX-2蛋白在宫颈癌中表达及意义.方法 收集宫颈活检或手术标本138例,采用免疫组织化学方法分别检测P16及COX-2蛋白的表达,并分析结果.结果 正常宫颈组织、宫颈低级别上皮内瘤变(LSIL)、宫颈高级别上皮内瘤变(HSIL)、宫颈癌中P16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0%(0/30)、42.3% (11/26)、71.9%(23/32)、92%(46/50).COX-2蛋白阳性表达分别为3.3%(1/30)、50%(13/26)、75%(24/32)、88% (44/50).随着宫颈病变分级升高,P16及COX-2蛋白阳性率逐渐上升,统计学差异有显著性(p<0.05);结论 P16及COX-2的高表达在宫颈癌的发生、发展中均起作用.  相似文献   

16.
目的通过观察白蛋白D.位点结合蛋白(DBP)和丝裂原活化蛋白激酶(MAPK)在难治性癫痫(IE)患者脑组织中的表达,探讨其在癫痫的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用免疫组织化学及DBP/MAPK荧光双标法检测35倒难治性癫痫患者手术后脑组织标本中DBP、MAPK的表达,并与15例对照组进行比较。结果DBP主要在神经元表达,MAPK在神经元和胶质细胞中均有表达,主要分布于神经元,且IE中表达(DBP0.4737±0.0262、MAPK0.2935±0.0106)高于对照组(DBP0.2476±0.0229、MAPK0.2370±O.0125.P〈0.05),荧光双标显示DBP与MAPK分布在同一神经元上。结论DBP和MAPK在难活性癫痫患者手术后脑组织标本中表达上调,且共同表达在同一细胞上,提示两者在难治性癫痫的发生发展中可能存在一定的相互作用。  相似文献   

17.
目的研究人 EGFR显性负性突变体真核表达载体(pEGFPN1 dnEGFR)对人胃癌细胞株 SGC 7901和 NCI N87化疗敏感性的影响,并探讨其可能机制.方法 MTT法测定奥沙利铂对稳定转染 pEGFPN1 dnEGFR和 pEGFP N1载体的两种胃癌细胞的量效反应.奥沙利铂作用各组细胞24h后,RT PCR检测各组细胞中 Caspase 3和 CyclinD1的 mRNA表达情况;Westernblot检测各组细胞中 Caspase 3和 CyclinD1蛋白表达情况.结果转染 pEGFPN1 dnEGFR后,两种胃癌细胞对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增加,奥沙利铂对 pEGFPN1 dnEGFR转染组细胞的增殖抑制率(VI)与对照组相比有显著提高(P<0.05).RT PCR显示 pEGFPN1 dnEGFR转染组细胞 CyclinD1mRNA表达较对照组下降,而 Caspase 3mRNA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Westernblot显示 pEGFPN1 dnEG FR转染组细胞 CyclinD1蛋白表达较对照组下降,而 Caspase 3蛋白表达较对照组升高(P<0.05).结论 EGFR显性负性突变体能提高胃癌细胞对化疗药物奥沙利铂的敏感性,其机制可能与 Caspase 3和 CyclinD1有关  相似文献   

18.
目的通过观察FGFR1、FGFR3和Pokemon在膀胱癌组织的表达情况,探讨它们在膀胱癌发生、发展中的作用。方法采用免疫组化检测296例膀胱癌和48例正常膀胱组织中FGFR1、FGFR3和Pokemon蛋白的表达情况。结果 1)FGFR1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期、分级及初发复发的表达率为:Ta-T1期7.5%,T2-T4期18.1%(p0.01);低级别2.8%,低-高级别11.9%(p0.05),高级别14.3%的(p0.01);初发表达6.8%,复发表达率17.1%(p0.01)。2)FGFR3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期、分级的表达率为:Ta-T1期68.1%,T2-T4期35.0%(p0.01));低级别75.0%,低-高级别60.3%(p0.05),高级别44.9%(p0.01)。3)Pokemon在膀胱癌不同病理分级及初发复发的表达率为:低级别47.2%,低-高级别66.7%(p0.01),高级别80.6%(p0.01);初发59.2%,复发80.0%(p0.01)。结论 FGFR1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分期成正相关,复发表达明显高于初发;Pokemon在膀胱尿路上皮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成正相关,复发表达也明显高于初发,表明它们可能主要参与膀胱癌发展及转移等过程。FGFR3在膀胱癌中的表达与病理分级、分期成负相关,表明它可能在膀胱癌发展早期及低级别肿瘤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