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寻找新的居住领地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最近,欧洲科学家首次发现了太阳系外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那个星球上很可能有水,也可能有生命存在。这个发现为人类移民外星球提供了新的线索,也是人类搜索外星生命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2.
从古生物学到地球生物学的跨越   总被引:11,自引:0,他引:11  
以学科体系和科学问题为导向, 对当前国际上出现的地球生物学从学科分类体系、形成背景、主要研究方向、亟待突破的分支学科及其与之相关的研究领域进行了评述. 作为地球科学与生命科学相结合而形成的新兴交叉学科, 地球生物学在地球科学中应具有独立的一级学科地位, 类似于地球化学和地球物理学. 地球生物学主要研究地球系统的生命运动, 涉及地球环境与生命系统的相互作用. 它的形成与发展既是当今科学技术发展的结果, 也是当今世界对所面临重大人类-环境-资源问题的响应. 分子地球生物学、地球微生物学、地球生态学、地球生理学等地球生物学中的二级学科还有待尽快突破, 以形成地球生物学的成熟理论框架和方法体系.  相似文献   

3.
寻找新的居住领地一直是人类的梦想。欧洲科学家于今年4月底宣布.首次发现了太阳系外可能适合人类居住的星球,那个星球上很可能有水,也可能有生命存在。这个发现为人类移民外星球提供了新的线索,也是人类搜索外星生命研究领域内的重要进展。  相似文献   

4.
<正>生物学中有三个学科,它们间有相似之处,分别是用化学方法研究生物学的生物化学、在分子水平上研究生命本质的分子生物学和揭示生命运动的化学本质的化学生物学。在一般人心目中这三个学科间的差异是:生物化学是研究蛋  相似文献   

5.
马红 《科学通报》2003,48(10):1107-1108
吴瑞生命科学学会(RWS)是由留美华人和中国生命科学家共同组成的一个非赢利性专业学会, 旨在促进中美间的科技交流和中国的生命科学研究. 该学会现有会员300余名, 均为生物界精英, 至少具有助理教授或同等资格, 研究领域涉及分子生物学和遗传学、细胞和发育生物学、医学、药理学、植物生物学和生物技术学. 1998年初, 在一群近22年间留美的年轻华人科学家的倡议下, 该学会成立. 当时, 新加坡分子生物学研究所所长陈仁惠博士提议以康奈尔大学吴瑞教授的名义建立基金会, 以纪念他为中美间学术交流所做的贡献. 这一提议立即在留美华人学者中引起了热烈反响, 成立专业学会的想法也由此产生. 当时已有的中国生命科学专业网站迅速而广泛地传播了这一消息. ……  相似文献   

6.
在过去10年中,天文学家已经发现了400多颗新行星。找到地外生命存在的证据或许指日可待。但问题是:当我们看见外星生命时,我们真的能够认出它们吗?为此,我们需要考虑外星进化历史会怎样塑造外星生命形式以适应它们自己所处的环境。  相似文献   

7.
《大自然探索》2003,(6):31-31
中国科学家在河北省的长城附近采集的矿石标本中,找到了距今14亿年前的海底原始生命的遗迹。专家认为,该发现对揭示生命起源和探寻外星生物具有积极意义。  相似文献   

8.
宇宙动态     
《科学之友》2006,(7):12-12
木星表面大小红斑7月近距离接触,太空发现巨型火球,发现号7月1日再返太空,地球生命可能起源澳洲,新型探测车寻找火星生命迹象。[编者按]  相似文献   

9.
合成生物学是近年来融合生物、化学和工程等学科的新兴交叉研究领域,推动人类由理解生命到创造生命的革新.体外合成生物学不依赖生命体,在试管等媒介中研究生命活动和规律,是合成生物学重要的前沿领域.作为体外合成生物学最重要的研究平台,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利用外源DNA或mRNA直接在体外合成目标蛋白质,不依赖于细胞结构,突破传统生物方法的局限,具有简便、快速、可控性强和绿色经济等优点,同时为理解生命进化和人工创造生命系统提供了重要的研究模型.本文综述了无细胞蛋白合成系统的发展历程、组成、类型、优势等,并对其在高通量蛋白质和药物合成方面的应用进行了总结.  相似文献   

10.
生命的神圣性与可操作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肖峰 《大自然探索》1999,18(3):98-102
现代医学,生物学及相关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生命的神圣性和可操作性的关系问题变得日益尖脱,本文在这些问题上既反应对生命过度人文化,浪漫化的理解,也反对过度科学化,技术化的理解,主张必须从两个方面的 命的完整意义,寻求生命的神圣性和操作性之间的融通,使科学技术有效地服务于提高人的生命价值的活动。  相似文献   

11.
人类生命的信息究竟是怎样传递的呢?对这个问题的研究,关系到释明生命的本质、疾病的发生及防治等一系列重大生物学和医学问题。半个世纪以来,生命科学家集中力量攻研这个课题,终于在90年代初得以大体查清。为了纪念这个历史性的科学突破,进入90年代诺贝尔医学奖的4次颁发,竟有3次用于褒奖这个领域的研究成果——离子道的发现(’91)、蛋白激酶的发现(’92),以及1994年10月10日向全世界公布的——  相似文献   

12.
寻找外星人     
《科学之友》2005,(8):57-57
宇宙中有其他生命存在吗?如果有,是什么样子呢?我们刚刚发现了一些有趣的线索。水和气泡我们都知道,生命离不开水,人体内有70%是水。因为有水,体内细胞才能产生各种化学反应,生命才得以延续。地球上曾有过的其他生物都一样——从细菌到大白鲸,从雏菊到恐龙。所以天文学家在寻找  相似文献   

13.
宇宙中有无数个恒星系,每一个恒星系包含着无数颗恒星。那么,有多少颗恒星拥有自己的行星呢?在这些行星中又有多少具备构成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及生命存在所必需的环境呢? 行星广布 生命并不是行星间共有的,而是行星形成时自然而然产生的。1995年,在环绕佩加西-51号星的轨道上发现了一个巨大星体,之后又发现了24颗围绕不同恒星运转的大行星,其中有些比木星还大几倍。  相似文献   

14.
现代海底热液活动及有关的生命现象是最近三十年来自然科学最重要的发现之一,给地质学、地球化学和生物学的研究提供了全新的视野。通过对地球早期环境条件及其演化的研究,结合地质历史上最早生命的记录,一些科学家意识到,海底热液活动完全具备地球上生命起源必需的物质、能量和环境条件。在热液条件下,不仅一些有机物能通过无机合成得以生成,喷口/海水界面上剧烈的物理和化学梯度为嗜热化能自养微生物提供了能量。嗜热化能自养微生物是热液生态系统的初级生产者,在生物进化历史上也最接近“最后的共同祖先”。文章对“生命起源于海底热液活动”这一科学假说作了比较系统的介绍。  相似文献   

15.
人造生命"辛西娅"是怎样在科学家手中孕育、诞生的呢?创造"辛西娅"的文特尔是怎样的一位科学家呢?合成生物学是一门怎样的"造物术"呢?它真的能像组装电路一样组装生命吗?  相似文献   

16.
席鹏 《世界科学》2002,(5):14-15
天体生物学有助于我们在更广阔的视角下 ,探究我们人类在宇宙中是否孤独。但要做到这一点 ,我们需要知道星系如何形成、行星如何发展、它们内部构造如何、海洋和大气何时形成 ,以及如何和为什么适宜生命出现  相似文献   

17.
20世纪90年代早期,生物学上迄今为止最大的一项计划在全球开始实施,这就是——人类基因组计划。科学家将人类基因组当作《圣经》,认为只要读懂了《圣经》中的每一个“字母”——每一个基因,也就读懂了“生命天书”,就能描绘出生命本身的蓝图。  相似文献   

18.
200年前,现代生物学之父查尔斯·R·达尔文(Charles R.Darwin)诞生,并成为那个时代最有名望的科学家。达尔文深入研究了已灭绝的和活着的生物,从中破解了生命进化史,由此解释了生命多样化的起源奥秘。直至今天,达尔文提出的“自然选择”进化论仍然是生命科学研究的核心,其方法论影响着生命科学的各分支领域,并渗透到其他多个领域中,如量子物理学和计算机科学等。达尔文留给人类的并不仅仅是一些教科书上的遗产,达尔文主义还为生物学研究的许多前沿领域注入活力,激励人们对生命科学以及生命本身进行更深刻地思考。  相似文献   

19.
去年 ,科学家在银河系中心附近的分子云里发现大量乙烯醇分子 ,这将为研究宇宙空间复杂有机分子的形成机制乃至生命起源提供了新线索——  相似文献   

20.
2009年8月.科学家宣布说,他们在“星尘号”飞船带回的彗星尘埃样品中首次发现了一种简单的氨基酸——甘氨酸,这一发现支持了一些科学家对地球生命产生于彗星的假设,对揭示生命起源之谜意义重大。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