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尼安德特人(以下简称尼人)是现代人类的“堂兄弟”,他们早在3万年前就已经灭绝了,虽然人们一般认为尼人愚笨,故被淘汰,但是最新的研究证实他们是聪明勇敢的猎手.能运用各种巧妙的方法猎捕最强悍狡猎的动物。  相似文献   

2.
正一项全新的尼安德特人的基因分析表明,现代人类早在20万年前就已经走出了非洲大陆。最近这些年,千百万人从主流遗传学测试中得知,他们身上携带着尼安德特人的基因,这让他们感到惊讶,甚至震撼。科学家在2010年研究尼安德特人化石的时候第一次发现了那些基因。他们通过研究人骨化石上的基因推断出现代人类在离开非洲后于大约6万年前开始与尼安德特人杂交。  相似文献   

3.
<正>自从初见尼安德特人的遗骨,我们就一直对他们心心念念。如今,新发掘的古物古迹和新技术帮助我们得到大量关于尼安德特人的新发现。尼安德特人(简称尼人)是与智人最亲近的古人类。在那遥远史前,他们曾与我们密切往来数千年,直到大约4万年前,他们结束了长期统治,与我们渐行渐远。大多数科学家认为有理由相信智人和尼人曾经和睦相处,不过自从他们的遗骸于19世纪首次出土以来,大家对尼安德特人的态度并不友善,经常把他们描述成笨拙的傻瓜(甚至更糟糕的形象)。即使在今天,“Neanderthal”一词有时也会被英语使用者拿来羞辱他人。  相似文献   

4.
《科学之友》2008,(3):13
长期以来,很多科学家认为,在与现代人类早期祖先的生存竞争中落败,是导致尼安德特人灭绝的主要原因,但一名加拿大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尼安德特人灭绝可能与气候变冷有很大关系。  相似文献   

5.
魏明 《大自然探索》2003,(10):60-64
人类在从猿到人的进化过程中经历了从南猿——直立人——化石智人三个阶段,发展成为现代人。在每个阶段都有很多分支,这些分支的进化者有的成功了,有的灭绝了。尼安德特人生活在距今20万年到4万年前,在进化的道路上曾与我们的祖先结伴同行,但是最终还是灭绝了。尼安德特人灭绝之谜一直吸引着众多人类学家的注意力。  相似文献   

6.
《大自然探索》2016,(6):74-77
山尼达谋杀 5万年前 在伊朗北部的扎格罗斯山脉,考古学家发掘出了一名尼安德特人(一个已灭绝的古人种,曾被认为是有别于现代人种的野蛮人种)谋杀遇害者的遗骸——"山尼达3号". 它属于一个40~50岁的男性,他死于第9根肋骨所遭到的致命伤.在羊的尸体上测试新石器时代(大约5万年前,也是这名死者所属的年代)武器后,考古学家确信是一把投掷式轻质矛枪造成了此人的致命伤.尼安德特人拥有较重的长刺矛,但并未掌握投掷式武器技术.由此判定,杀死这名尼安德特男性的人是一名现代人(指现代人种).杀人原因呢?是领地争执?或是一次致命的偶遇?还是这名现代人太饿了?考古证据表明,现代人确实吃过尼安德特人.来自法国西南部雷诺瓦洞的尼安德特人颚骨上的工具痕迹,与该地区被杀死的麋鹿身上的刀痕(而且肯定是现代人的刀)一致.  相似文献   

7.
科学发现     
尼安德特人灭绝与气候变冷有关长期以来,很多科学家认为,在与现代人类早期祖先的生存竞争中落败,是导致尼安德特人灭绝的主要原因,但一名加拿大学者的研究结果显示,尼安德特人灭绝可能与气候变冷有很大关系。加拿大特伦特大学人类学家尤金·莫林撰文说,  相似文献   

8.
一项新的研究发现 :一项能辨别DNA样品相似性的技术支持早期关于尼安德特人是一种灭绝末期的人种的遗传传学说法 .  芝加哥田野博物馆的科学家LutsBachmann在 6月份的AmericanJournalofHumanGenetics上报道 ,尼安德特人的DNA与古代Homosapiens人以及现代人的DNA相比 ,存在着重要的遗传差异 .他们断言 ,这些数据支持了尼安德特人在解剖学上并非是现代人的祖先的假说 .研究者取 110 0 0 0年前与 5 0 0 0 0年前的尼安德特人与 35 0 0 0年前的H .sapiens人的化石中的…  相似文献   

9.
如果尼安德特人是愚钝无能的工具使用者.那么你能想象他们会吹长笛吗?然而1996年从斯洛文尼亚的一个洞穴中发现的证据恰恰表明他们可能会吹长笛。作为近年来最惊人的发现之一,斯洛文尼亚科学院的一名考古学家伊·A·特克,出土了一件用穴居熊的股骨制成的看起来一支小长笛的物品。在这根4英寸长骨头的一边,有4个精确排列成一行的小孔;两个孔是完好的,另两个已经损坏了。如果它真的是一支长笛,那么就是有史以来发现的最古老,而且最早由尼安德特人创造的乐器。特克发现时,它与一些尼安德特人特有的石制工具埋在一起,正好在堆积紧密…  相似文献   

10.
在过去的大约十万年里,已知共存的人类有四种:早期现代人、尼安德特人、弗洛勒斯人和丹尼索瓦人.早期现代人是我们当代人最近的祖先,形态与我们基本上一致.尼安德特人比早期现代人稍矮但身体和四肢粗壮,平均脑量稍大,晚更新世广布于欧洲,在西亚和中亚也有分布,消失于大约3万年前.古代DNA和形态学上的证据都证实,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发生过基因交流.当代人基因组中携带的源自尼安德特人的DNA对当代人的生理机能、形态乃至对某些疾病的患病风险都有影响.弗洛勒斯人化石只出土于印度尼西亚弗洛勒斯岛,身材特别矮小,脑量仅为现代人的三分之一,生活于10~6万年前,其来源与其他人类的关系至今仍是个谜.丹尼索瓦人化石只出土于俄罗斯南西伯利亚阿尔泰地区的丹尼索瓦山洞,生活在大约4万年前,出土了一根手指骨和两颗牙齿.DNA显示其为与尼安德特人和现代人共存的另一种人.美拉尼西亚人基因组中有4.8%?±?0.5%来自丹尼索瓦人,有学者提示丹尼索瓦人与西藏人的基因交流对西藏人适应高原环境有帮助.另有研究称除了上述四种人以外,也许还有另外一种人尚未被发现.  相似文献   

11.
赵忠孝 《世界科学》2006,(12):27-28
今年7月21-26日一批古人类学家在德国波恩集会,纪念尼安德特人(Homo neanderthalensis)发现150周年,会中讨论了尼安德特人的生态和生活特征、他们如何在欧洲迁移,以及气候给他们的进化带来些什么影响等,是一次自从发现尼安德特人150年来学术上的总结。  相似文献   

12.
最新研究表明,在过去几千年里,人类进化得非常快,比科学家想象中的还要快。 研究人员对来自世界各地的270名自愿者的DNA信息加以对比,希望了解在过去8万年间人类基因变异的情况。结果娃示,同5000年前的人类与3万年前灭绝的尼安德特人(右图)之间的差异相比,现代人类与5000年前的人类之间的差异要大得多。  相似文献   

13.
为什么尼安德特人消失于3万年前某一时候,而智人却继续兴旺发展了呢?去年4月份的一次”占生物学会议上.人类学家埃里克·特林卡斯和克里斯·拉夫宣布他们发现了一些线索:尼安德特人有更为强壮的胳臂,他们让自己的小孩疲于奔命。这两位人类学家研究了约2打尼安德特人和早期现代人的骨脂化石。这些化石全部来自近东一些发掘完好的遗址,其中最古老的属于15万年前。这两种人群都在不同的时期居住在那里。在新墨西哥大学工作的特林卡斯说,尽管人类学家不能确定这两种人所处的时期是否有部分重迭,但他fi’--J明显地有不少共同之处。”…  相似文献   

14.
人和谁相近     
如今,基因的研究越来越重视人与动物的对比以及生理和心理的对比。沿着这两个方向,产生了许多鼓舞人心的结果。人与灵长类的基因差异研究人员要测定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因为他们是人类已经消失了的表亲。但是,这个任务相当艰巨。德国马克思·普朗克进化人类学研究所与美国、欧洲454家生命科学公司合作,计划启动检测尼安德特人(Homoneanderthalensis,20万年至3万年前生活于中东、欧洲的智人)的基因组,预计在两年内完成。把尼安德特人的基因组与现代人和其他灵长类的基因组相比较,有助于确认在人与尼安德特人之间的进化联系。而且,这项研究也…  相似文献   

15.
蔡天新 《自然杂志》2007,29(1):59-59
英国哲学家怀特海在其晚期的代表作《科学和现代世界》(1925)中,把17世纪称为“天才的世纪”,并以此来为其中的第三章命名。大概正是因为“天才的世纪”这个词的诱惑力,驱使我在过去5年多的时间里写下了3篇科学随笔,即《费尔马最后的定理》(载《南方周末》,2001年10月26日)、《牛顿在他的非典时期》(载《书城》,2003年第6期)和《隐居的法国人:帕斯卡尔与笛卡尔》(载《读书》,2006年第5期)。也就是说,我已经谈论了17世纪的4位科学天才——3个法国人和1个英国人,现在我必须要说到的是哥特弗里德?威廉?莱布尼茨——那个世纪里最为博学的人,“一个千古绝伦的大智者”(罗素语,《西方哲学史》),一个地地道道的德国人。  相似文献   

16.
张明  平婉菁  付巧妹 《科学通报》2020,65(16):1523-1528
正2018年,"尼安德特人母亲和丹尼索瓦人父亲的后代基因组"(The genome of the off spring of a Neanderthal mother and a Denisovan father)[1]的研究被Science评选为十大科学突破之一.该研究利用古DNA技术获取了两种古老型人类(指生活在约50~4万年前与现代人相近的早期人类,本文主要指尼安德特人和丹尼索瓦人)产生的子一代个体的全基因组信息,还原了一段不为人知的史前人类(泛指包括古老型人类和早期现代人等在史前出现的所有  相似文献   

17.
邹琪 《世界科学》2007,(6):15-16
面对互联网即将“淹没”在数字视频传输中的困境,卡耐基·梅隆大学的计算机科学家张惠(Hui Zhang)认为:点对点(P2P)文件传输技术不失为一项好的补救措施——[编者按]  相似文献   

18.
王乃粒 Kurzw.  R 《世界科学》2000,(12):27-29,7
计算机技术正呈指数值长。到2019年,一台价值1900美元的计算机将具有人的大脑的处理能力──每秒2亿亿次计算。最终,我们将能复制大脑本身,将“头脑文件”输入计算机。输入计算机。但这样的计算机能说是有意识的吗?  相似文献   

19.
启明 《科学之友》2002,(1):32-32
DNA计算机诞生了2001年12月22日出版的英国《自然》杂志报道,以色列“魏兹曼研究所”的科学家已经成功地研制出了世界上第一台DNA计算机,这是一种由DNA分子和酶分子构成的微型“生物计算机”,一万亿个这样的计算机仅一滴水那样大,其运算速度约为每秒十亿次,且精确度达达99.8%。据《自然》介绍,该计算机是世界上第一种由DNA分子构成全部输入输出部件和软件的可编程独立计算  相似文献   

20.
仅仅是在几年前,遗传学研究人员开始设想能够有一个裁决有关人类史前起源方面论争的科学最高法院,就人类DNA所出现的学术喧嚣,须要由这一法院的这些科学家们作出最终裁定,对现其为能够最好地解释现代人类进化的那一个分子,应坚定不移地去相定音。在本世纪用年代后期,全球DNA差异的最初研究,促使在其领域发生了一场激烈的论争。随后,调查人员推断,现代人类可能产生于动万年前的非洲,然后遍布到世界的其它地方,以此用来取代尼安德特人(meandertals)和在我们以往进化论中所认定的任何其他人种。在对来自世界不同地区的人们中,…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