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蚂蚁专家爱德华·O·威尔逊(Edward O.Wilson)《致一位青年科学家的信》一书主要的预期读者是选择追求科学,但仍对能否把科学作为自己的职业生涯感到怀疑的本科生或高中毕业生。威尔逊的散文看起来故意与强调学科独特性、有时是特殊性的科学传记形成鲜明对比;那种类型的传记可能反而会让读者远离科学。相反,通过把他的生活呈现给读者以达到移情效果,威尔逊旨在鼓励年轻人追求科学。他把自己职业生涯中引人入胜的轶事娓娓道来,悄然说服并成功消除了读者很多真实的恐惧。他还非常谦  相似文献   

2.
2021 年12 月26 日,著 名 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与世长辞,享年92岁.他撰写过大量关于蚂蚁的文章,并对社会生物学的普及作出了巨大贡献.他大力宣传生物多样性理念,认为岛屿生物地理学的概念适用于世界上大部分地区的分散的栖息地.他将自传取名为《博物学家》,并自豪地认为自己就是其...  相似文献   

3.
1975年春,美国出版了一本近七百页的巨著:《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Sociobiology——The New Synthesis),著者是美国哈佛大学动物学教授威尔逊(E.O.Wilson)。近三年多来,这本书首先在美国,然后在英国和其他西方国家里,引起了激烈的争论。这个争论现仍在继续中。  相似文献   

4.
<正>不管是否存在争议,威尔逊的作品致力于论述一个主题:我们必须了解博物学和进化理论,才能充分理解这个星球上人类的未来。60多年来,颇具影响力的生物学家爱德华·威尔逊(Edward O. Wilson,简称E. O.威尔逊)一直在寻找进化论、生态学和行为学之间的联系,这常常在科学界内外引发争议。在生物学领域,从来没人有过像E. O.威尔逊这样的职业生涯。威尔逊是世界领先的蚂蚁研究权威之一,是一  相似文献   

5.
十年前出版的 E.O.威尔逊的《社会生物学》一书并不等于社会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的肇端。但是此书的出版刚好和人们对这个课题的狂潮般的兴趣同时发生。威尔逊将社会生物学定义为“对所有社会行为的生物学基础的系统研究”,将它的主要目标定为“从种群参数的知识,结合物种遗传构成所产生的行为约束信息,来预测社会组织的特性”。换言之,社会生物学和行为生态学要研究行为的生存价值,要弄清生态  相似文献   

6.
现代计算机科学的奠基人、美籍匈牙利数学家冯·诺依曼(J.von Neumann)被人们推崇为二十世纪最伟大的数学家.他还是对策论和现代数理经济理论的奠基人之一.早在1928年,冯·诺依曼就发表了一篇题为《论社会对策》的论文,开始形成他的对策论思想.1944  相似文献   

7.
本刊兼职编辑杨维廉同志今年7月16日因病不幸逝世.噩耗传来,令我们编辑部全体同志十分沉痛.杨维廉同志是《世界科学译刊》(本刊的前身)创刊、初期建设的筹划人之一,他积极开拓杂志与国内外科学界的联系,他和其他同志对国内一些科学家的采访文章受到科学界好评;在与国外的联系上,他先后代表本刊与《科学美国人》、《宇宙》(德)、《研究》(法)等国际知名科学杂志建立了杂志交换关系.其后,他一直参与本刊的审稿、组稿工作.  相似文献   

8.
1975年威尔逊发表《社会生物学——新的综合》一书后引起的激烈争论,经过三年多的白热展开,已经蔓延及西方国家整个学术界,并从单纯的学术问题转变成为一个政治论题。1978年以后通过《人类的本性》等著作,威尔逊又提出了基因与文化共同进化的理论,企图用文化因素来解释人类行为是进化的产物,并扩及政治学、经济学、伦理学等方面。于是就遭到反对者,特别是反种族主义者的批判。这就是威尔逊所说的“社会生物学的第二轮争论”。本文是作者在最近走访包括威尔逊与古尔德在内的一些代表人物的实录,希望读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观点去作分析。——译者  相似文献   

9.
莱布尼茨莱布尼茨(Leibniz 1646~1716)德国著名的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是数理逻辑创始者。莱布尼茨学识渊博,对哲学、物理、工程、生物、历史、语言等都有深入的研究。他与牛顿几乎同时创立了微积分。主要著作:1.《单子论》 2.《人类理智新论》。他的逻辑问题的论述主要是在以上作品以及一些短篇文章和通信中。在他之前,数学家笛卡尔和  相似文献   

10.
加州理工学院贝克曼(Arnold O.Beckman)化学教授格雷(Harry B.Gray)由于对化学的巨大贡献,已被提名为1991年美国化学会最高奖——普里斯特利奖的获得者。作为加州理工学院新贝克曼研究所所长的格雷,是当今美国最有生气的化学家之一,他在无机光化学领域的研究工作有助于寻求人工光合作用体系。而且他对生物无机的开创性研究——主要是蛋白质中长程有序电子转移,可以阐述生物学中某些最重要反应的细节。  相似文献   

11.
正英国哲学家洛克于17世纪末出版了《论人类知性》。艾蒂安·德·孔狄亚克(Etienne Bonnot de Condillac,1715—1780)经过深思熟虑后,想从事跟洛克相同的职业去检验自己的能力。1746年,31岁的他出版了《人类认知起源论》,用他的首部著作开启了自己的学术之门。孔狄亚克是与伏尔泰、狄得罗、爱尔维修齐名的欧洲启蒙思想家,今天翻  相似文献   

12.
赵维杰  杨志华 《科学通报》2020,65(11):963-965
正在《中国科学》系列和《科学通报》(以下简称"两刊")创刊70周年之际,我们采访了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杨乐院士.杨乐先生出生于1939年,是中国现代著名数学家和优秀的学术领导者.从研究生阶段开始,他就成为了《中国科学》的作者,他的学术经历也与《中国科学》的历史交织在一起,反映着新中国科学研究的发展历  相似文献   

13.
美国加利福尼亚技术学院物理系教授戴维·古德斯坦(DavidGoodstein)最近出版了他的第6本著作——《没有天燃气的时代》。他在书中指出,21世纪注定会成为文明的一个转折点:在不太遥远的将来,随着矿物燃料的逐渐耗尽,迫使人类社会去开发其他的新能源。该书对许多问题作了一个扼要的评述,并提出了一些解决办法。不久前,《美国科学家》记者戴维·施奈德(DavidSchneider)采访了古德斯坦,就书中提出的某些问题请他作进一步的阐述。  相似文献   

14.
马克·波温(MarkBowen)不仅是一名物理学家,还是一名登山爱好者,兴趣广泛的他在写一些科学作品的同时,阅读专业以外的书籍是他的一大爱好。他的文章和照片曾被刊登在《登山和自然历史》杂志上。为了撰写《薄冰:揭开世界最高山脉气候秘密》,他曾经两次随同俄亥俄州立大学地质学家罗尼·汤普森(LonnieThomp-son)率领的探险队到热带和亚热带地区,对那里正在消失的高原冰川的冰芯进行了研究。不久前,《美国科学家》记者采访了马克·波温,就他的兴趣爱好进行了访谈。以下是这次访谈的内容。  相似文献   

15.
<正>英国《卫报》科学记者蒂姆·拉德福(Tim Radford)2005年与詹姆斯·洛夫洛克相识,最近他重新评价了这位独立科学家的开创性作品。说到詹姆斯·洛夫洛克,人们总是会把他和一个伟大的创意联系起来,那就是"盖娅"(Gaia)。《牛津英语词典》对盖娅的定义是:"全球生态系统,其运作机制被认为类似于一个巨大的自调节有机体;在这个系统中,所有生命体共同定义并维持地球上有利于生命存续的条件。"词典还引证了洛夫洛克这位独立  相似文献   

16.
为了纪念地学革命20周年和威尔逊80寿诞,诸大建同志写了《威尔逊和现代地学革命》一文。尽管在时间上稍迟了一点,但毕竟是本刊对这位大科学家的敬意。  相似文献   

17.
羊年伊始的头一个月中旬,笔者采访了谢庭藩教授,他现任杭州大学副校长、决策优化研究所所长.1988年他被评为国家级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他是逼近论和应用数学专家.在应用数学方面,过去他在华罗庚教授指  相似文献   

18.
张长青 《世界科学》2013,(6):12-13,15
●去年12月,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在接受英国《观察家报》独家采访时坦承,上世纪60年代后期,由于发现了DNA结构,当他向自己的朋友和同事展示这一成果后,不曾想却引发了敌视和愤怒,他的《双螺旋》一书似乎注定永远也不能出版。尽管DNA有了双螺旋的突破性发现,使之叙述的故事大受欢迎,但《双螺旋》一书作者詹姆斯·沃森(James Watson)却要承受来自诺贝尔奖获得者  相似文献   

19.
文艺复兴时期,有一位与弗兰西斯·培根媲美的学者(歌德语),他就是德国采矿学家、冶金学家和科学著作家格奥吉乌斯·阿格里柯拉(Georgius Agricola,1496~1555).他一生著述二、三十种,内容涉及采矿、冶金、宗教、医学、语言等各个方面,其中以《论金属》(又译《矿冶全书》)最负盛名.在它问世后的二百多年间一直被视为矿物学、采矿学和冶金学的百科全书.  相似文献   

20.
“美国科促会代表团”成员唐纳德·兰根伯格博士(伊利诺大学芝加哥校校长)和琳达·威尔逊博士(密歇根大学副校长)于9月10日应上海科学学研究会邀请在科学会堂作了《工业与大学的关系》和《科学发展远景的预测》两个报告。现摘要报道如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