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有人说,目前各国都在忙着同一件事情:打造自己的新经济。早在1997年,本刊就推出了专辑“新经济到来了吗”(第21、22期),当然,讨论的是在美国发生的新经济。随着各国在这方面开始行动,我们会看到新经济的“欧洲版”、“亚洲版”以及“韩国版”、“日本版”……由于各自“国情”不同,各“版本”的特色也会十分明显。有关这方面的问题,本刊将继续重点关注。  相似文献   

2.
美国经济从1991年初起持续增长,在主要西方发达国家中一枝独秀,这种经济被称为“新经济”。近年来,美国经济界对“新经济”的研究逐步升温,国内也展开了对美国“新经济”的讨论。如何认识美国“新经济”的特征、动因及运行态势,对于分析美国当前的经济形势具有重要意义。一、美国“新经济”的特征美国“新经济”的特征主要有三个:1、经济稳步增长。1992~1995年,美国国内生产总值年平均增长率为28%。1997年上半年以后经济以近6%的速度增长。[1]美国占西方发达国家国民生产总值的百分比从1991年的33%提高到了1995年35%。近三年来,达沃斯世界…  相似文献   

3.
孙榕泽 《世界知识》2023,(10):65-67
<正>2023年4月18日,欧盟理事会、欧洲议会和欧盟成员国就总额430亿欧元的《欧洲芯片法案》达成协议。法案提出到2030年,欧洲芯片产量占全球市场份额翻番的总目标,并公布了构建“更具韧性”的欧洲芯片供应链的具体措施,展现出欧盟在此轮全球芯片竞赛中不甘落后、以期实现欧洲“技术主权”的强烈意愿与决心。  相似文献   

4.
目前,美国的新经济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前发展,并冲击着经济和社会的方方面面,其中也包括劳动就业市场。 “新经济”指的是由电脑和网络发展带动的经济,包括电脑软件、技术支持、金融服务、咨询、媒体和网上零售以及高技术设备等部门。它不同于传统概念上的建筑、交通、公用事业、批发零售、医疗和教育等部门,又被称为“因特网经济”或“信息经济”。 “新经济”的发展促进了对劳工需求的迅速上升。据美国《商业周刊》报道,从1990年1月到1999年7月,美国“新经济”部门人员  相似文献   

5.
姚帅 《世界知识》2022,(13):66-67
<正>2021年6月,欧洲议会通过了预算周期为七年(2021~2027年)、规模达795亿欧元的“邻国、发展和国际合作工具——全球欧洲”(NDICI-Global Europe,简称“全球欧洲”)计划,标志着一个全新的欧盟发展融资工具的确立。这一工具后来成为欧盟2021年12月宣布的“全球门户”倡议(Global Gateway,配合美国拜登政府“重建美好世界”计划提出,  相似文献   

6.
美国债务危机VS欧洲债务危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郑联盛 《世界知识》2011,(17):23-24
2011年是全球经济的“债务年”,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美国主权债务危机“你方唱罢我登场”。美国和欧洲的债务危机都是过度负债的体现,是政府收支的不匹配性和严重的失衡。但是,美国和欧洲的债务危机又存在较为明显的差异性,两者产生的根源、诱发因素、演进、表现形式以及全球影响等都有差异。认识两者的差异性,对于理解美、欧债务问题及其未来发展都具有重要意义,同时对于夯实应对政策的基础也具有明显的现实意义。  相似文献   

7.
“新经济”与“大IT时代” 随着九十年代经济的持续增长和全球性扩张,美国“新经济”也引起了全球重视。 何谓新经济?简而言之,新经济意味着网络化、数字化,意味着技术创新是经济增长的核心。与传统经济相比,新经济的市场追求充满活力,它的竞争范围具有全球化,它的经济结构呈网络体系,一方面越来越多的公司将  相似文献   

8.
欧洲在何处     
欧洲,既远又近的地方,既熟悉又陌生的地方。今天,我们已经很难把“欧洲”和“欧盟”这两个概念区分开来。如今的欧盟已拥有25个成员,占欧洲国家总数一半以上,面积400万平方公里、人口4.5亿,整体国内生产总值超过10万亿美元。30年前,1975年5月6日,中国与欧盟的前身欧洲共同体建立正式关系。近年来中欧关系发展迅速。目前欧盟已超越日本和美国成为中国的第一大贸易伙伴,中国则是欧盟的第二大贸易伙伴。双方年贸易额已突破1000亿美元,且仍以强劲的势头迅猛增长。双方都看好对方的市场。中欧的政治关系和经贸关系都处于历史最好时期。借中欧建交30周年之机,让我们来认识一下欧洲。后面这两篇文章,也许不同于您熟悉的“世知”风格,我们有意通过这种方式,使您对欧洲的认识更直观、更生动。——编者手记  相似文献   

9.
姜廷良 《科技潮》1999,(9):95-95
今年5月24日,作为《中药现代化科技产业行动计划》实施内容的《中药现代化研究与产业化开发》项目已经启动,其中要求:培育若干个以民族医药为主体、有国际竞争能力的产业集团,将我国中药在国际中草药市场上的占有率从目前的5%提高到15%。因此,我国的少数民族医药产业应该抓住机遇积极去参与国际竞争。美国是世界药品的主要市场,也是传统药品潜在的巨大市场目前,全球药品市场销售近30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30%、日本占20%、欧洲占25%。全球植物药市场销售近200亿美元。其中,美国占10%、日本占15%、欧洲占45%。据1990、1994年美国的抽样调查  相似文献   

10.
2008年初,联合国经济和社会事务部发布的2008年度全球电子政府调查报告显示,在全球电子政府发展水平排名中,欧洲力拔头筹,尤其是北欧三国(瑞典、丹麦、挪威)包揽了前三甲,从而打破了过去几年美国、澳大利亚、新加坡等国独占鳌头的格局,渐趋成为世界范围内电子政府潮流的新引跑者。本文对2005年以来欧洲电子政府发展状况作一概括总结,提炼基本成就,提示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11.
提起油气生产和供应,人们常常立即想到欧佩克组织成员国,尤其是中东那些产油国。但可能很多人不知道,挪威是西欧最大石油生产国、世界第二大石油出口国和欧洲重要的天然气供应国。到目前为止,挪威沿海大陆架的油、气(1000立方米天然气折合成1立方米石油)总储量为132亿立方米(其中油约占60%),占经合组织油气总储量的一半,人称“欧洲科威特”。1997年,挪威油气总产量为1.6亿立方米,出口收汇1630亿挪威克朗,占挪当年出口总值的38%,约  相似文献   

12.
美国[新经济时代]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经济”论——所谓“新经济”论,是美国《商业周刊》1996年12月30日发表的一组文章中提出来的。文章指出,“新经济”是以信息革命和全球化大市场为基础的经济。美国的“新经济”是从80年代开始,近几年来发展速度加快。《商业周刊》1997年11月17日载文重申在美国确实存在“新经济”,文章指出:“新经济”概念并不意味着通货膨胀的消亡和永远不会再出现衰退,也并不意味着经济周期已经不再存在。“新经济”同传统经济的主要区别在于:产业结构进一步高级化和软化,经济增长的主要动力是高技术产业特别是信息技术和信息产业。尽管如何看待美国“新经济”在经济学界存在不同的看法,但是,美国“新经济”是知识经济的典型代表,这是不容置疑的。  相似文献   

13.
美联储主席格林斯潘在“白宫新经济会议”上发表重要谈话,在发出“华尔街股市连年大涨的‘财富效应’会加速美国通货膨胀失衡风险”的警告后,美国“新经济”学派对他的观点提出了激烈的批评。 格林斯潘在肯定了美国10年来电脑等提高生产效率设备投入所带来的新经济贡献之后,警告说:美国就业市场紧俏的现象及庞大贸易逆差,它们所代表的潜在失衡压力,正威胁美国经济的未来繁荣景象。目前低到仅4%左右的失业率水准,迟早会低到某一点从而迫使  相似文献   

14.
秦朔 《创新科技》2002,(10):26-28
从20世纪90年代起,美国凭借其在新经济和新技术方面的强大冲击力,超越"制造第一"的日本,再次成为世界经济的火车头。美国GDP占全球的17.4%,但资本市场市值占全球的48.2%,美元占全球外汇储备的57.8%。用占全球17.4%的GDP产值,调动和牵引全球50%的资源,这就是火车头的作用。当然,美国企业有着得天独厚的发展基础,如经济自由、公民自由和政治自由,安全感使得企业永远保持着创新的冲动,利于企业制定长期发展战略;支撑相互信任的制度框架,也就是以信用为核心的完善的法治体系;管理知识与技术的深厚积累与普遍应用;科技创新与共享相互发展推动等等。相比中国特定的"混合经济环境"和"转型经济环境",简单移植固然没有意义,但了解"世界经济火车头"的方向,对于加入WTO后的中国企业无疑是积极的,同时也是必要的。  相似文献   

15.
余强 《安徽科技》2001,(1):30-31
站在新世纪的门槛,无沦国内国外部在关注“新经济”。“新经济”是建立在高新技术和网络经济基础上的完全不同于传统经济的经济,其核心是以电子商务为代表的网络经济。1997年全球电子商务销售额26亿美元,1998年达430亿美元,1999年达到1000亿美元左右。据联合国有关机构估计,2000年这数字至少将达3500亿美元。 电子商务的优势在于它可以减少流通环节,降低交易成本,最大限度地实现信息共享;改善客户服务体系,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台湾经济高速发展和经济自由化的推行,赴台湾投资、寻求新发展的欧洲厂商越来越多。它们不但承揽了数额庞大的公共工程,同时也加强与民间企业的合作,以期分享台湾的“经济大饼”。与美日鼎足而立欧洲厂商在台湾势力的崛起,已经逐步打破了过去台湾市场以美国、日本为主的经济贸易格局,并成为不容忽视的第三势力。欧洲厂商在台湾的营业额上升很快。德国西门子公司台湾分公司1992年营业额仅有几十亿元新台币,  相似文献   

17.
张希凡 《世界博览》2011,(10):48-48
2010年9月7日上午,海尔公司在全球的第1亿台冰箱在意大利工厂下线。 当日在海尔意大利工厂下线的卡萨帝意式三门冰箱,是由当地设计、当地制造,并在欧洲市场上最畅销的主流高端冰箱。这款冰箱由意大利顶级设计师设计,曾一举荣获欧洲“红点至尊大奖”等多项国际顶级奖项。  相似文献   

18.
中国奢侈性消费的忧思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受20世纪末期以来全球经济增长缓慢和奢侈品消费王国日本经济疲软的影响,全球奢侈品消费市场规模从20世纪90年代的1500亿美元跌落到2002年的800亿美元。中国的情况则截然相反。2004年,日本奢侈品消费额约占全球销售额的41%,美国为17%,欧洲各国共占16%,中国则占12%,中国已成为世界第三大奢侈品消费国。全球四大会计师事务所之一的安永会计师事务所预计,到2015年,中国奢侈品消费将占全球总量的29%,中国将取代美国成为世界第二大奢侈品消费国。据中国品牌战略协会估计,中国大陆的奢侈品消费者目前已占总人口的13%,约1.6亿人,主要集中在40岁以下…  相似文献   

19.
20世纪90年代以来,以网络、通信和生化为代表的高新科技产业蓬勃发展,不仅成就了美国长达十年的经济景气,也造就了一个光彩耀眼、不断扩张的“新经济”神话。不过,在刚刚过去的2000年,作为“新经济”大本营的美国经济却出现了“山雨欲来”的征兆。“新经济”企业高度集中的纳斯达克市场更是“风声鹤唳”,代表“新经济”风向标的纳斯达克综合指数损失惨重,较1999年底的水平下跌了40%。2000年结果成了纳斯达克自1971年开市以来表现最差的年头。“新经济”难道出了什么问题吗?今后它又会怎样发展变化?我们到底该如何看待“新经济”呢?  相似文献   

20.
当前各大国或国家联盟在制定跨世纪战略时,都把发展高科技列为重中之重。正在一体化快车道上行进的欧盟,更是把科技领先视为复兴欧洲的一大法宝。危机感与紧迫感欧洲在科学技术史和西方文明史上曾写下过光辉的篇章。然而,斗转星移,二战后美国逐渐成为第三、第四次科技革命的主导力量,欧洲却相对滞后了,这在70年代以来尤其明显。从国际竞争力看,1994年欧盟“三驾马车”德法英分别位列世界第6、17和18位。从科技发明专利看,1995年欧盟在美国公布的专利中只占18.6%,而日本占25%;在欧洲公布的专利中,美日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