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龙佳梅 《科技信息》2009,(34):161-161
本文通过对江西环境工程职业学院2009级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了解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水平,寻找影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的因素,为高职院校新生心理研究和心理健康教育提供基本资料,并根据新生的心理健康情况,采取相应的预防和干预措施,确保学生顺利完成学业,为学生管理提供新思路和新方法。  相似文献   

2.
张威 《科技信息》2007,(36):282-282,275
本文采用UPI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化学工程系2007级628名新生进行了心理健康调查。结果表明,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堪忧,抑郁、偏执强迫和情绪波动成为困扰新生的主要因素,有部分比较严重的学生需要得到心理教育老师的相关指导和早期干预。  相似文献   

3.
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对综合性大学新生进行调查,结果表明,强迫因子在各类新生心理问题检出率和平均检出率上都高居第一,大学新生中出现较多的心理问题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等。不同类别新生心理健康状况存在显著差异,专科生心理健康水平最好,其次为本科生和成教生,国际学院新生心理健康水平排在最后。综合性大学在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在统筹规划的基础上,要分层次分类别制定具体方案,有针对性地开展心理干预与教育工作。  相似文献   

4.
目的:了解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干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方法:使用大学生人格问卷(UPI)对大理某高校新生进行心理健康状况测查.结果:①总体上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但其中有17.40%的新生存在各种明显的心理困扰问题;②性别因素是影响受测学生UPI得分的重要变量,而校区、专业因素的影响均未达统计学显著性水平;③初步调查显示,大学新生中有自杀倾向的占2.92%;④大学新生在学业成就和人际关系归因方面均倾向于内归因;⑤大学生的人格因素与学业成就、人际关系归因倾向性之间存在显著的相关性.结论:大学生心理健康问题不容忽视,学校应加强大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提高对其心理问题干预的针对性和实效性.  相似文献   

5.
罗芳 《科技咨询导报》2009,(18):221-221
本文利用深度访谈的方式对广东省某高职院校20名大一新生的交流恐惧程度进行调查,了解高职新生交流恐惧的基本情况、产生原因以及采取的对策。调查结果表明,高职新生存在一定程度的交流恐惧,应做好新生的入学教育以及心理健康教育,采取有效措施减轻新生的交流恐惧。  相似文献   

6.
积极心理学理念下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应着重培养新生积极的心理品质和心理体验,建立积极完善的心理健康教育组织系统,实施积极的心理干预策略,建立积极的心理健康评估体系,帮助大学新生进行积极的自我心理调适,促进新生更好地、更快地适应大学生活。  相似文献   

7.
研究主要通过在大学体育课上和课外体育活动中采取教学干预的方法,对大学生进行为期4个月的体育教学干预教育,采用《症状自评量表(SCL-90)》作为测试大学生心理健康的标准,调查秦皇岛高等职业技术学院2003级学生在实施教学干预前、后的心理健康变化情况,分析实施教学干预策略对大学生心理健康的影响。  相似文献   

8.
随着心理健康教育的逐步被重视,越来越多的高校在新生入学后都要进行心理健康普查活动,做到尽早筛查尽早干预,除了调查问卷的普查形式以外,辅导员进行谈话交流也是其中一种重要方式。本文就针对辅导员与学生谈话交流时应遵循的原则和注意事项,进行简单阐述。  相似文献   

9.
对大庆师范学院4960名三届新生用大学生人格健康问卷作心理测试并将结果进行分析,从总体和个体两个层面描述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对明确心理健康教育的重点,建立有效的心理咨询、治疗和干预机制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0.
使用UPI对我院2009级2697名大学生进行测试,结果表明:新生整体的心理健康状况良好;男生心理健康状况明显好于女生;部分新生心理问题表现为自我评价低、人际关系不良、情绪稳定性差等入学适应问题。我院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应采取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11.
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对比分析及对策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陆明 《长春大学学报》2007,17(12M):74-77
通过对我校2004、2005、2006级本科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的对比分析,探讨了我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特点、规律,并提出了加强大学新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对策和建议。  相似文献   

12.
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如何,将影响到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关注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并采取有效措施,是做好高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通过对某高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的调查发现:大学新生心理健康出现较为严重症状的因子主要是强迫、人际关系敏感、抑郁;文科类学生和理工类学生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男、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有显著差异;城镇和非城镇学生之间的心理健康水平差异明显。  相似文献   

13.
左拉 《当代地方科技》2012,(10):160-160
以西安邮电大学2011级4585名大学新生为调查对象,采用"中国大学生心理健康量表"(CCSMHS)评定其心理健康水平,辅之以深度访谈进行深入了解。调查结果显示,新生心理健康状况总体良好;不同性别、生源地、学科类别等的新生,其心理健康水平存在显著差异。高校应建构积极的心理健康教育发展性模式,对大学生学习、生活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4.
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每所院校开学时重点关注的一项工作,高校及时地了解和掌握新入校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现状,有利于开展该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该文以某高职院校2016级新生为调查对象,通过UPI问卷对学生进行入校心理健康状况摸底,对调查结果进行分析与汇总,得出该校新生存在的心理问题,结合具体存在的主要问题,探讨积极有效地促进新生健康成长与发展的途径。  相似文献   

15.
通过对高职院校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发展现状的探讨,发现各高职院校普遍重视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新生进行心理健康普查,建立心理健康档案,配备专门的心理健康教师或心理咨询人员,对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的现状进行调查并分析原因。但也存在一些问题:将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简单化,心理健康师资不够专业化,没有适合高职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实用性教材,心理健康教育与其他学科、与校园文化结合力度不够,在进行个别咨询的同时,应多开展团体心理训练。  相似文献   

16.
为了解青海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及其特征,分析了影响大学新生心理健康的主要因素。采用心理卫生自评量表(scl-90)对农牧学院205名新生进行调查。调查结果显示:农牧学院新生在scl-90的各因子分值高于全国青年常模;强迫、人际关系、敌对、恐怖、偏执因子分值明显高于大学生常模(P<0.05~0.01);女生恐怖因子的得分高于男生。青海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值得重视,通过了解他们心理健康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有效的心理健康教育对策。  相似文献   

17.
通过对学生进行心理健康现状调查,并采用综合心理训练对心理问题进行干预,以探索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有效模式,提高大学生心理健康水平.  相似文献   

18.
3779名高职院校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宋芳 《科技信息》2009,(7):211-212
为调查我院08级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状况,为开展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与咨询提供依据,笔者运用SCL-90对3779名新生进行团体施测。测查结果表明,有14.65%的新生存在心理问题,比较常见的心理症状为强迫症状、人际关系敏感化、偏执等方面,女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男生.来自农村的大学新生的心理健康水平低于来自城市的大学新生。在此基础上总结分析其原因并提出建设性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高职新生心理健康状况调查分析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王文娟 《科技信息》2009,(3):225-226,240
心理健康教育是高校德育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心理普测对及时了解和掌握学生的心理健康状态,有效预防因心理原因而引起的突发事件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为开展针对有效的新生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对南京化工职业技术学院2008级3131名新生进行了人格健康问卷UPI的调查。经分析,有54.1%的学生存在不同程度的心理问题,有自杀意念的学生93人。心理问题集中在强迫倾向、人际关系、情绪、神经衰弱等方面。新生心理健康状况颇为严峻,为帮助新生处理好环境适应、学习成才、人际交往等方面的困惑,提高健康水平,促进德智体美等全面发展,提出学院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相应对策。  相似文献   

20.
开展有效的心理危机干预工作是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当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环节。认清危机事件,采取预防性、治疗性、补救性三者相结合的干预方法抓住时机对目标进行有效干预,对保障高校学生群体心理健康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