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09 毫秒
1.
盘点历史,再次印证了那句老话:历史往往惊人地相似:克里米亚战争之后俄国的外交大臣阿·科尔恰柯夫提出:“俄罗斯不生气,它在养精蓄锐。”上个世纪初,沙俄总理彼得·斯托雷平断言:“请给我们20年外交和内部的安宁,您将不认识俄罗斯。”2000年6月30日,普京批准的《俄罗斯联邦外交政策构想》的宗旨是:“捍卫俄罗斯的国家利益,恢复俄在全球范围内的影响力,为俄经济发展创造良好外部环境。”!见《世界知识》2002年第12期"的确,普京总统主政以来,特别是9.11事件之后,俄罗斯外交,首先是俄美关系的动向,受到人…  相似文献   

2.
时事概览     
普京访华,并出席“俄罗斯年”开幕式3月21日至22日,俄罗斯总统普京对中国进行国事访问。普京两天的日程安排可谓丰富——抵达北京的21日,胡锦涛主席与普京总统在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谈,就进一步深化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以及伊朗核问题和朝核问题等地区和国际重大问题交换意见。当晚,胡锦涛主席和普京总统还出席了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俄罗斯年”开幕式。22日,普京出席中俄经济工商界高峰论坛开幕式。中俄互办“国家年”(2006年在中国举办“俄罗斯年”,2007年在俄罗斯举办“中国年”)是2005年7月胡锦涛主席访俄期间与普京总统根据《中俄睦邻友…  相似文献   

3.
<正>2015年7月26日,俄罗斯总统普京批准了《俄罗斯联邦海洋学说》(简称“新版海洋学说”)。在讨论会议上普京强调,“新版海洋学说”的主要目的是保证俄罗斯海洋政策能够得到完全、连贯和有效的执行,以维护国家利益。这对俄罗斯海军的未来和造船工业的发展,都是标志性事件。俄罗斯上一版“海洋学说”拟定于14年前。  相似文献   

4.
外刊要论     
解读弗拉基米尔·普京Dale Herspring(堪萨斯州立大学政治学教授)普京自2000年就任以来,在其七年的任内主要追求两个目标。首要目标为重建俄罗斯;对外目标则是要把俄罗斯塑造成与美欧平衡的世界事务的主要参与者。普京是一位实用主义者,他不用某种意识形态来统治国家,  相似文献   

5.
四年一度的俄罗斯总统选举将于3月14日举行,人们普遍认为这是一次没有悬念的选举,普京连任不成问题。此时此刻,不妨回顾一下一年多来俄罗斯的国内局势,也许会对了解普京第二任期俄国内的动向有所帮助。2003年在当代俄罗斯的政治史上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年份,它似乎是一道分水岭,结束了苏联解体以来俄罗斯政治混乱、政权涣散、财阀坐大的局面。在普京的旗帜下,俄罗斯国家主义重新兴盛、“可控民主”日益稳固。但在权力日益集中的背后,俄罗斯政治经济发展中的诸多根本性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可控民主”将把俄罗斯引向何处,2003年这道分水岭的背…  相似文献   

6.
读懂俄罗斯     
《世界知识》2013,(20):14-23
由于“普京给了和平一个机会,避免了美国对叙利亚的军事打击”(“福克斯新闻”评论),俄罗斯社会活动家和国家杜马议员建议提名普京为诺贝尔和平奖候选人。  相似文献   

7.
在圣彼得堡市郊斯特列利纳的康斯坦丁宫,俄罗斯总统普京作为东道国元首,展开双臂,笑迎世界大国的首脑们。俄罗斯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接触由西方大国把持的G7组织以来,这是总统第一次在自家门口操办G8峰会盛宴。普京的心情或许是轻松的。几天前他干净利落地把俄罗斯的“恐怖大亨”巴萨耶夫斩于马下,这也是他在距今不到四年的时间里把沾满数千名俄罗斯人鲜血的恐怖主义分子、车臣非法武装三头目悉数杀绝。2000年普京当选为俄罗斯总统之时,他所接手的国家是一个“烂摊子”,“敌人把这里弄得像马厩一样,他是在清理堆放在祖国神圣殿堂内的污秽之…  相似文献   

8.
普京新政的开局之年以2012年12月27日普京向斯托雷平纪念碑敬献鲜花的方式结束。竖立纪念碑是为纪念斯托雷平诞辰150周年。斯托雷平是尼古拉二世时期的总理,在苏联时期曾被认为是沙俄统治末期反动势力的代表,但几年前却在一次评选活动中高居“最伟大的俄罗斯人”榜眼之位。“给我20年,还你一个奇迹般的俄罗斯”——普京这句被中国媒体广泛引用的豪言壮语,实际上是出自斯托雷平。  相似文献   

9.
《世界知识》2011,(15):12-12
德国“胜利女神四马战车奖”评委会7月10日证实,俄罗斯总理普京成为这一奖项本年度获奖者。这一政治类奖项的评委会称赞普京推动俄罗斯实现稳定和发展。一些媒体却不忘普京的“过去”,批评把奖项授予这位俄罗斯领导人。  相似文献   

10.
最近,德国总理施罗德向俄罗斯总统普京提议:俄罗斯专家与欧洲专家联手协作,共同进行目前俄罗斯专家正在研制的“格洛纳斯”卫星导航系统和欧洲专家正在研制的“伽利略”导航系统。俄罗斯总统普京赞赏这一提议并表示:“这令人感兴趣,可能是高技术领域中非常有意思的合作。”  相似文献   

11.
善待俄罗斯。———叶利钦过去这些天,也许最集中地反映了普京在外交上的谋略。叶利钦在交班的时候,殷殷嘱托普京:善待俄罗斯。两年多来,普京是怎样做的?当美国推行导弹防御计划、退出反导条约、兵进中亚和高加索、将俄罗斯列入核打击目标国家的时候,当北约咄咄逼近家门口的时候,普京并没有说“不”,人们也没有看到叶利钦奇兵抢占普里什蒂纳机场那样的情景……可是,就是这些天,独联体集体安全条约组织峰会、俄美峰会、俄北峰会、俄欧峰会、“亚信”峰会和“上海合作组织”峰会———只有普京是所有这些峰会的参加者———接连召开,仿佛向人们表明:普京其实深有谋略。———主持人手记  相似文献   

12.
柏英 《世界知识》2014,(13):80-80
克里米亚冲突似乎正在将俄罗斯推进一个“漩涡”。全世界都在拭目以待,看普京出招。作为一位极富个性的国家领导人,普京的治国方略中有他本人个性和经历的烙印,也与他对俄罗斯历史与现实的反思、他对俄罗斯在国际格局中的地位的认知有着因果联系。  相似文献   

13.
追风人物     
普京高居“年度风云男人”榜榜首继美国总统布什风风光光当选美国人民心中“最崇拜的男人”之后,俄罗斯总统普京荣获俄罗斯人心目中的“年度风云男人”称号并高居榜首,布什和本·拉登分列第二名和第四名。普京总统上台执政已经近四年,大多数俄罗斯人只知道他是土生土长的列宁格勒(即圣彼得堡)人,自孩提时代就是个体育迷———柔道、摔跤、游泳、滑雪、马术等多项体育运动样样在行。随着新一届总统大选日益临近,人们希望对普京总统有更多了解,尤其想了解“过去的普京”......1975年21岁的普京从列宁格勒大学法律系毕业投身克格勃。当时一般特…  相似文献   

14.
腐败已经成了俄罗斯人的生活方式,没有行贿受贿,别想在俄罗斯办成任何事情;腐败已经成为俄罗斯社会的一颗“毒瘤”,成为社会经济发展的严重阻力。如何在一个具有长期专制主义传统而且正处于社会转型的国家建立起一套完善的反腐法律、机制与文化,决不仅仅是摆在普京总统一个人面前的难题!  相似文献   

15.
罗英杰 《世界知识》2011,(20):48-48
9月24日,随着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提议由总理普京代表统一俄罗斯党参选2012年总统,有关下一届饿罗斯总统选举的悬念荡然无存,普京“王者归来”,俄罗斯将由“梅普组合”进入“普梅组合”时代。  相似文献   

16.
纪事     
《世界博览》2011,(19):8-9
“没谱”的换位 【事件】9月24日,俄罗斯总统梅德韦杰夫在“统一俄罗斯党”代表大会上提议,由现任总理普京参加2012年总统大选。普京则表示,如他当选总统,梅德韦杰夫将出任新一届政府总理。  相似文献   

17.
“政治的艺术就在于在必要与可能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目前,俄罗斯最大的“必要”是国家的强大,但最大的问题是如何使俄罗斯重新强大,这就是俄罗斯的“可能”范畴的问题。普京总统能在俄罗斯“必要”和“可能”之间找到“黄金分割点”吗?  相似文献   

18.
以个人才智和魅力为主要资源的“传统型”权威已日薄西山,俄罗斯将进入以强化国家作用为主的新权威主义。普京当选俄罗斯总统宣告了一个新时代的开始。尽管普京新政府的政策主张还未完全明朗化,但他在1999年底发表《千年之交的俄罗斯》的纲领性文章及今年2月致俄罗斯人民的公开信中,已经勾勒出他对治理俄罗斯的基本构想——权威主义导向的大国复兴战略。  相似文献   

19.
“辽精海怪,××是大脑袋”。 —一这首民谚似乎在辽宁流传有一个世纪了。其意是:辽阳人精,海城人怪,××人是大脑袋。令人不解的是它竟成了这些地方的一种宿命,“精”的总是精,“怪”的还在怪,“大脑袋”的地方也仍不见翻身成为富裕地区……因东北话里的“大脑袋”带有贬意,隐喻愚笨、所以我用“××”代替,免得伤害那个地区的人的情感、甚或惹起诉讼。  相似文献   

20.
“如果放弃海军的建设,俄罗斯将在国际舞台上失去发言权。俄罗斯必须加强远洋舰队建设,在世界各大洋上要体现俄罗斯的存在;俄罗斯只有成为海洋强国,才能成为世界大国。”——普京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