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概述了西方目录学的发展沿革中重视实用和书目查检的风格,分析了其对我国书目工作标准化的影响,探讨了标准化在网络目录学方面的发展。  相似文献   

2.
本文通过对古典目录学起源的探析,再次证明了目录学是一门具有悠久历史和优良传统的学科,同时对现代目录学的研究现状进行了分析,用统计数据说明目录学在图书馆学专业课程设置中的重要性,为目录学研究及目录学教育注入了新的活力。  相似文献   

3.
梳理了近20年英美在目录学研究方面的论文,将其分为理论研究、应用研究和其他研究3部分,其中理论研究包括目录学的概念研究、分析目录学研究和系统目录学研究,应用研究包括书目数字化网络化研究、编目研究、书目控制研究等。  相似文献   

4.
目录学是一门具有鲜明时代特征的学科,其产生和发展与时代的需求息息相关.文章从信息时代藏文文献信息资源以及数字资源的组织、开发和利用等学术研究相对滞后的现状出发,在藏文古典目录学研究的深化、藏文数字目录学研究的兴起、藏文数字资源编目研究和数字书目控制等方面探讨了新环境下藏文目录学研究的发展趋势和方向.  相似文献   

5.
文章主要就元明时期藏族的传统文献目录学的形成以及文献分类方法进行综述,认为目录学不但可以反映出一个拥有文字的民族有着怎样的科学思维和态度,而且也可以认识该民族的学术发展状况。藏族文献目录学有着独到的分类系统,这种系统建立在其传统的文献学基础上,研究藏文献学和目录学,无疑有助于我们加深对藏族史学和传统文化的认识。  相似文献   

6.
清初私人藏书家们在目录编纂上的探索和实践,为目录学的发展做出了卓越的贡献。介绍了黄虞稷的《千顷堂书目》、钱曾的《读书敏求记》和朱彝尊的《经义考》对目录学的影响。  相似文献   

7.
藏文大藏经是藏传佛教文化的重要载体。藏文大藏经在其翻译与传播过程中对藏文目录学的发展产生了重要的影响,并促使藏文目录学从形成到完善最终走向成熟。文章把藏文大藏经翻译与传播过程对藏文目录学发展的影响作为切入点,探讨了它对藏文目录学发展的催化作用。  相似文献   

8.
建立在文献基础之上的书目与书目工作,将日趋“数字化”、“自动化”。作为人类获取知识、信息方法的科学的目录学,势必积极面对时代的需求而有效地推动自身的发展,进而满足人们对知识、信息获取的冲动。目录学的发展和研究成果,对网络信息资源管理有着不可取代的作用。  相似文献   

9.
目录学作为一种读书治学的工具在学术研究中发挥了重要作用。长期以来,学术界对目录学的研究或集中在对书目的补充、考证,或集中于揭示其文化价值与学术功用,很少涉及目录学在社会发展进程中的作用。近代中国社会发生了巨大变化,近代目录学的社会功用也由过去对封建统治秩序的宣传转而成为宣扬近代一系列政治革命与变法的文化工具。  相似文献   

10.
目录学是研究目录工作形成和发展的一般规律的科学,也是图书馆学、档案学专业的主干课程.通过古今目录学在分类、载体、内容、功能上的比较,分析了目录学在网络环境下的特点及发展前景.  相似文献   

11.
《书》是一部中国现代目录学顺应信息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又一力作。本文从该书的学术理论 高瞻性、研究成果时代性、内容体系系统性、实践工作应用性等四个特点评价入手,对传统目录学的新 时代发展作了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2.
读书治学,宜得门径,文献目录学作为读书治学的入门之学,清代学者王鸣盛说:“凡读书最切要者,目录之学,目录明,方可读书,不明,终是乱读。”大理文献目录学的发展相对于文献数量的发展来说是比较缓慢的,但大理文献目录学发展过程中也产生了一些文献目录著作并有一定的影响。本文就大理文献目录学的发展作探讨。  相似文献   

13.
阐述了目录学和信息素养的内涵,论述了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重要性,提出了高校图书馆利用目录学提高大学生信息素养的措施。  相似文献   

14.
评《书目情报需求与服务组织》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书>是一部中国现代目录学顺应信息经济时代发展要求的又一力作.本文从该书的学术理论高瞻性、研究成果时代性、内容体系系统性、实践工作应用性等四个特点评价入手,对传统目录学的新时代发展作了思考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本文从目录学研究的指导思想、文化背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论述了我国当代目录学研究的重要进展,分析了目录学理论研究存在的问题,并就此提出了转变观念、重视实用、变革方法、设立机构、创办刊物等一系列对策.  相似文献   

16.
中国近代由于西学东渐的影响,严重动摇着儒家文化的桎梏,产生了代表资产阶级利益的目录学思想。本文主要探讨洋务运动及维新交法时期中国目录学思想的演变。  相似文献   

17.
《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是我国现存较早的图书目录,从学术源流、编纂依据、编撰方法以及分类体系和著录体例几个方面对《汉书.艺文志》和《隋书.经籍志》进行对比分析,探求传统目录学的发展轨迹以及两《志》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和作用。  相似文献   

18.
钟嗣成的《录鬼簿》,一直受到治文学史者,特别是治戏曲史者的重视。但它在目录学史上的地位,却得不到应有的关注。本文试从目录学的角度作一些探讨。  相似文献   

19.
论郑樵的目录学思想与成就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郑樵是我国十二世纪著名的史学家、藏书家和目录学家.郑樵关于图书分类以及目录学的一些具体原则,大都是总结历代及当时经验得出的结晶,非常可贵.他的<书有名讯实不亡论>是辑佚学的理论基础,<求书遣使校书久任论>是欧阳修思想的发展.郑樵是我国古代目录学史上的巨人,<通志@校雠略)对后世有深远的影响.  相似文献   

20.
晁公武的目录学成就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晁公武是南宋著名的目录学家,《郡斋读书志》是其代表作,版本有袁本、衢本之别。《郡斋读书志》对目录学的贡献体现在三个方面:图书分类既有因袭,又有创新;总序、类序和小序具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的作用;提要体例完备,内容丰富,是《读书志》最大的特色和贡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