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保护祖国文物,发展文物事业已列入八届全国人大四次会议通过的《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九五”计划和2010年远景目标纲要》。《纲要》指出,要弘扬中华民族优秀的传统文化,重视文物保护,加强博物馆建设。泰安是一个文物大市,如何使泰安的文物事业在今后5年和15年内有一个较大的发展,是一个值得认真思考的问题。 一、充分认识文物的价值和文物工作的意义 文物是古代人类智慧结晶的实物遗存,是民族历史的载体和物证。任何一处文物遗址,任何一件文物藏品,无论它历史上曾有无过阶级属性或阶级属性如何,既然已成了文物,它就从不同侧面揭示了历  相似文献   

2.
从我国文物建筑保护的现状入手,论述了我国文物建筑研究中的薄弱环节。指出应吸收国外的先进经验,加强对文物建筑保护理论与技术的研究。文章认为文物建筑保护与文物建筑研究是相辅相成的,呼吁从事这一领域研究的学者以及从事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同志协同努力,建立我们自己的文物建筑保护学科。  相似文献   

3.
讨论了发展旅游业中的文物保护问题,指出要加大宣传力度,动员全社会参与到保护文物的行动中,并要依靠法律手段使文物得到更好的传承、保护和利用。  相似文献   

4.
文物是我国历史的瑰宝,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和人类的文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决定着我国要积极开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以期推动文物的良好传承。该文在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进行基本阐述的基础上,基于影响馆藏文物保管的因素,提出了几点预防性保护措施,并对开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展开了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5.
木构文物建筑保护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有效和有预见性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江南某木构文物建筑,开发了文物监测保护系统.本文从信息的采集、处理、输出、挖掘等方面探讨本类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6.
川陕苏区的报刊文献和石刻标语在历史上的作用功不可没。由于自然条件和人为因素的影响,这些文物的现状令人担忧,其保护、抢救工作迫在眉睫。评价了川陕苏区革命文物的历史作用,分析了存在的问题和原因,并就如何收集、开发、保护文物工作提出了解决问题的一些思路和方法。  相似文献   

7.
民族学的研究对象就是民族文化,民族文物是民族文化的载体,又可分为有形与无形两类。保护与抢救民族文物要与实地调查及科学研究结合起来,对这一工作的理论指导可借助于民族学的研究成果。  相似文献   

8.
论联合运输     
本文论述了联合运输蓬勃发展的形势和开展联合运输的有利条件,提出了发展联合运输必须解决的几个问题:第一,要有一个符合党的总路线,符合客观规律的统一的思想认识;第二,要按照客观经济规律办联合运输;第三,要有适合于联运发展的组织形式;第四,要开展联运理论建设工作;第五,要培养联运专业干部。  相似文献   

9.
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各级党委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对旧址的保护修缮,同时在活化利用上做出了有益探索。本文就近年来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在文物建筑修缮保护方面所做工作进行梳理研究,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提供生动案例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10.
民族文物是反映一个民族物质文化和精神文化的遗迹和遗物,具有本民族的特色。它们从不同侧面反映了一个民族近现代的社会发展、社会生产和社会生活,是研究民族历史,特别是研究少数民族历史的实物资料。民族文物门类众多,数量巨大,内涵丰富,特点突出,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各地在保护民族文物方面做了大量工作,取得可喜成绩。虽然如此,保护民族文物依然任重道远,抢救民族文物实乃迫在眉睫。  相似文献   

11.
近年来,中国的博物馆事业有了很大的发展。各地中小博物馆都进行了改建和扩建。这就需要大范围包装、运输藏品。社会的发展、文化交流的提升、国际间巡展同样需要运输藏品。此外,馆内藏品展览、换展、业务研究等各方面都涉及藏品的包装运输。藏品也由静态保管变为动态保管,增加了保管难度。因此,在藏品的包装运输的各个环节上都要做好保护工作,确保藏品安全。  相似文献   

12.
文章从《菩日文献》的价值出发,阐述了保护古籍文献对于继承藏民族珍贵文化遗产、弘扬藏民族优秀传统文化、促进地方经济建设与社会发展的意义。并从《菩日文献》的文物性、学术性和艺术性提出了对古籍实体进行文物级别的原生性保护;对古籍内容进行再生性保护,以及对古籍版刻工艺、修复技术、鉴赏方法等进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具体措施。  相似文献   

13.
探地雷达作为文物建筑检测与修复中一种新型探测技术,具有无损性、便捷性和有效性的优点。通过探地雷达在无量桥底座密实度探测中的应用,得出了无量桥的隐患分布点为:东桥台侧墙、上方经幢及桥拱券,其中安全隐患的根源是渗水和水土流失。探测结果证实了探地雷达在检测不可移动文物方面的可行性和有效性,为不可移动文物的日常保护管理和维护提供了科学的量化数据,也为研究、分析和评估不可移动文物的整体安全性提供了参考。  相似文献   

14.
文物建筑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部门在修缮养护方面非常重视,但对防虫保护技术知之甚少,缺乏白蚁防治知识和防治专业人才,面对白蚁危害对文物建筑造成的损毁无能为力。这种局面严重阻碍了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成了一个必须立即解决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15.
本文主要是通过对西部地区文物系统馆藏文物腐蚀损失原因的调查和分析,结合实际,谈谈应如何开展和加强博物馆藏品保护修复工作的对策.  相似文献   

16.
随着城市建设的发展,文物的毁坏或重建仿建似乎成了一个城市经济发展一道风景线,他们之间关系已经形成需要解决的矛盾,其主要原因是人们对文物鉴赏水平较差,肆意破坏迎合经济的需要。二是保护意识淡薄,没有长远的责任意识,保留原有建筑和文物的真实内涵。三是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执政部门为了追求业绩而处理不当,让文物失去了原本考究的历史价值。为了让矛盾妥善解决,首先要加强宣传,统一思想,形成价值共识。第二要建立正确管理制度和相应的措施,加强行政执法力量。三是增强保护文物的责任感,科学保护实现合理利用。  相似文献   

17.
陈芳红 《科技资讯》2009,(2):253-253
文物是人类社会活动中遗留下来的具有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的遗物和遗迹,是人民群众智慧的结晶和宝贵的文化财富。文物作为一项重要的旅游资源,既可吸引游客,获得经济效益,又可通过旅游活动起到对人们的宣传教育作用,弘扬传统文化,并可使文物本身得到一定的保护。但是,文物保护和旅游经济之间也存在一定的矛盾,我们的原则是应该在保护好文物的前提下,合理利用文物来推动旅游事业的发展,同时以旅游经济来促进文物保护工作,做到保和用的完美结合。  相似文献   

18.
总结了石质文物病害机理研究及病害检测技术、石质文物清洗方法、石质文物保护材料、石质文物监测方法、现代化信息技术,在石质文物科技保护中的应用等方面的研究现状和取得的重要成就,并针对石质文物科技保护在保护材料、仪器设备等方面现存的问题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9.
历史街区是保存文物丰富并且具有重大历史价值或者革命意义的城镇、街道、村庄。历史街区在开发工作中存在一些认识误区,如历史街区开发就是房地产开发或旅游开发,言必谈“新天地”,保护和开发步子和规模要大,“权利审美”倾向严重等。以镇江为例,在历史街区保护与开发中也是有得有失,应总结推广西津渡古街区保护与开发的成功经验。  相似文献   

20.
全面了解馆藏金属文物腐蚀现状,科学分析和评估造成馆藏金属文物腐蚀损失的原因,可以为馆藏金属文物长期保护提供科学依据和对策。因对馆藏金属文物病害类型的描述缺乏统一标准和规范,给馆藏金属文物腐蚀现状调查工作带来了很大困难。为了使馆藏金属文物腐蚀情况统计数据具有统一性和可比性,依据金属文物各种病害的表现形式,利用模糊聚类分析给出了一种科学的分类方法及模型,从而对馆藏金属文物病害类型进行了科学严谨的判定。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