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 张国焘在鄂豫皖、川陕两块革命根据地工作期间,推行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杀了我们党的许多优秀干部,给中国革命事业造成了不可弥补的损失。一九三五年八月,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和卓越的红军指挥员曾中生,被张国焘冠以实行“立三路线”、“抗拒分局指示”、右派首领”等莫须有的罪名而遭受杀害。这是革命根据地历史上一件大的错案,后果极为严重。因此,我们认为有必要用确凿的历史事实驳斥张国焘对曾中生的种种诽谤,以正视听。  相似文献   

2.
何孟雄(1898——1931)是中国共产党一位既有理论修养又有丰富实践经验的优秀领导干部。他一直战斗在革命的第一线,长期从事工人运动和农民运动。当二十年代末到三十年代初三次“左”倾错误路线相继出现时,何孟雄已逐渐认识到“左”倾路线给革命事业造成的危害,起而与之进行了坚决的不屈不挠的斗争。尤其是同李立三、王明“左”倾错误路线  相似文献   

3.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闽西苏区造成巨大的危害。政治上,错误地发动“肃社党”运动和开展反“罗明路线”的斗争;经济上,打击私营工商业,推行过激的查田查阶级运动;军事上,执行死打硬拼战略和盲目退却路线,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主力红军被迫长征,闽西革命根据地也由此被断送。  相似文献   

4.
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闽西苏区造成巨大的危害。政治上,错误地发动“肃社党”运动和开展反“罗明路线”的斗争;经济上,打击私营工商业,推行过激的查田查阶级运动;军事上,执行死打硬拼战略和盲目退却路线,致使第五次反“围剿”失利,主力红军被迫长征,闽西革命根据地也由此被断送。  相似文献   

5.
导致二战时期苏区肃反扩大化的原因是极其复杂的。从外部讲,有共产国际的影响,从内部讲,则由于三次“左”倾路线长期居于统治地位,使各苏区的政治路线、思想路线、组织路线都发生了重大的失误。特别是在第三次“左”倾路线占统治地位时期,“肃反”被王明等人用来对付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上持不同意见的革命同志的手段,更加剧了扩大化  相似文献   

6.
回忆和祝福     
“世界知识”创刊以来,已经二十五年了。我几乎不敢相信,这个刊物已经度过了四分之一世纪的历史,因为创办这个刊物当时的情景,还好象是昨天的事情。可是,二十五年之前——1934年,我们所处的是怎样一个环境?年轻的读者们也许不很清楚吧。1934年是一个苦难最深重的年月,但同时,1934年也是一个中国革命史上具有转折性的时刻。党内的第三次“左”倾路线在这一年达到了它的顶点,中央苏区第五次反“围剿”战争遭到了失败,这一年开始了两万五千里的长征,而我们在白区的工作,也在错误路线的领导下遭受了严重的损失。在上海,党的各级组织一次又一次的被破坏,许多革命工作者被逮捕、被  相似文献   

7.
瞿秋白,江苏常州人。早期信奉无政府主义。一九二○年入北京俄文专修馆读书,被派为北京《晨报》驻莫斯科记者。一九二二年他怀着“英雄大圣人”的资产阶级野心家的目的混入党内。一九二三年回国,参加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窃取了中央委员之职。在一九二四年到一九二七年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瞿秋白和陈独秀一唱一和,攻击无产阶级的夺权斗争,鼓吹议会道路,指责“工农群众运动过火”。大革命失败后,陈独秀的右倾机会主义路线彻底破产,瞿秋白摇身一变,以极“左”的面目出现,在一九二七年党的“八·七”会议上,打着批判陈独秀错误路线的旗号,窃据了党中央临时政治局书记之职。接着于一九二七年十一月召开的党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上,他就提出了一整套“左”倾盲动主义的政治路线和行动纲领,竭力反对毛主席的革命路线。  相似文献   

8.
红四方面军进入川陕苏区后,面对川陕苏区贫弱的经济力及土地革命中“左”倾错误造成的不利局面,在苏区党和政府的领导下积极开展了生产动员。从生产动员的结果来看,它有力地保障了革命战争和苏区建设事业的顺利进行。然而,在特殊的历史条件下,生产动员终究不是纯粹的经济工作,它所呈现出更多的是政治军事性,故终不能从根本上解决落后的生产力同巨大的革命支出之间的矛盾。  相似文献   

9.
随着日本侵略中国东北 ,中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 ,东北各阶层人民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 ,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 ,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中共满洲省委本应利用这一大好时机 ,做一些扎实细致的革命工作 ,制订出一系列适合东北特点的方针政策。但是 ,中共满洲省委却执行了李立三“左”倾路线 ,结果使东北革命力量受到严重破坏 ,贻误了革命的大好时机 ,同时也给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东北的推行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0.
民主革命时期,我党接连出现了三次“左”倾错误,使幼年的中国共产党受到严重的损失。党走过了曲折而艰辛的历程后,逐步认清了中国革命的规律,从组织上、政治上、思想上对“左”倾错误进行了清算。在实践中丰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确立了毛泽东思想在党内的领导地位,使我党走向了成熟。现在对出现过的三次“左”倾错误进行反思,仍有深远的意义。  相似文献   

11.
随着日本侵略中国东北,中日民族矛盾不断激化,东北各阶层人民在中共满洲省委领导下,掀起了一场反帝斗争,出现了前所未有的大好形势。中共满洲省委本应利用这一大好时机,做一些扎实细致的革命工作,制订出一系列适合东北特点的方针政策。但是,中共满洲省委却执行了李立三“左”倾路线,结果使东北革命力量受到严重破坏,贻误了革命的大好时机,同时也给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东北的推行提供了机会。  相似文献   

12.
罗章龙,湖南浏阳人,一九二一年上半年混入共产主义小组,一九二三年六月,他在党的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窃取了党中央委员职务。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他追随陈独秀,犯了严重的机会主义错误。在一九三○年党的六届三中全会后,他乘全党清算李立三“左”倾机会主义错误之机,纠集了一小撮右倾分裂主义者,从极右方面向党发起猖狂进攻,以右倾取消主义来反对党和分裂党,妄图篡夺党中央的领导权。罗章龙等一小撮右派分子打着“肃清立三路线”、“反对三中全会的调和主义”的旗号,偷运右倾取消主义,在政冶上同托洛茨基、陈独秀取消派相呼应。  相似文献   

13.
坚持真理与遵守纪律的关系,在林彪“四人帮”横行时期,被搞得混乱不堪。他们一方面把自己打扮成“正确”路线的代表,要人们对他们顶礼膜拜;另一方面,把大批的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污蔑为“走资派”、“修正主义”路线的推行者,要人们向他们“造反”。姑且不谈林彪“四人帮”所谓的“正确”路线和“修正主义”路线是历史的大颠倒,纵使路线错了,难道就应该“我行我素”,不要任何组织纪律,一切对着干吗?让我们回顾毛泽东在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与党内连续出现的三次“左”倾路线作斗争的情况,会从中得到启示。 (一) 在三次“左”倾路线统治…  相似文献   

14.
王明“左”倾错误的统治曾给北方党造成严重损害。只河北省委本身就遭到五次大破坏,四届省委书记和大部分省委常委、委员被捕,一些同志英勇就义,一些人叛变革命,大部分同志被长期关押在敌人监狱中进行坚贞不屈的斗争,使党和革命力量受到极大削弱,全省党员由一千二百多人减至几百人,天津党员只剩二、三十人,党的工作愈来愈加困难。由于王明“左”倾错误的领导,“九·一八”事变后因民族矛盾上升而出现的国内有利革命形势也被断送了。  相似文献   

15.
王明是中国共产党在民主革命时期“左”倾错误的主要代表之一。在1932年至1934年,中国共产党由于执行了以王明为代表的“左”倾冒险主义的错误,曾给中国革命带来了严重的危害。随着苏联、共产国际策略方针的转变,在九一八事变后,由于王明担任了中共驻共产国际代表团团长,领导中共代表团就近指导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在某些策略方针的方面有所变通,对东北地区抗日统一战线的形成、促进东北抗日游击运动的发展起了重要作用。同时,由于王明是一个教务主义,对共产国际唯命是从,加之“左”倾错误在全党盛行,东北地区的抗日斗争又在一定程度上受到“左”右倾错误的干扰。  相似文献   

16.
60年前的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和红军在长征途中处于极端危急的时刻召开的。这次会议着重解决了当时最为紧迫的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和组织问题。结束了王明“左”倾冒险主义在中共中央的统治,开始确立以毛泽东为代表的新的中央的正确领导,在极端危急的历史关头,挽救了红军,挽救厂党,挽救了中国革命遵义会议是中国共产党第一次独)自主地运用马列主义原理解决中国革命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极其重要的会议,是中国共产党历史上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拆点,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从幼年走上成熟。具有伟大历史意义的遵义会议,其基本精神,最主要的…  相似文献   

17.
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共产党曾犯过三次“左”倾错误,王明“左”倾敦条主义使红军濒临绝境。几乎断送中国革命。年轻的中国共产党经历血与火、生与死的严峻考验日趋成熟,毛泽东思想在失败和挫折中吸取血的教训逐渐形成。贵州高原上这块小小的黔东根据地在危急存亡的紧要关头为中国革命作出了特殊贡献。  相似文献   

18.
川陕革命根据地的建立、发展急需争取和发动广大农民群众。为了争取广大群众的支持,党对川陕革命根据地占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做了卓有成效的思想政治工作:建立自上而下的完善的宣传工作机构,广泛开展农民群众的政治动员;兴办学校、培训班,提高农民的政治思想觉悟;破除封建迷信成规陋习,解放农民思想;深入开展土地革命运动,切实维护广大农民利益。川陕革命根据地对农民的思想政治工作成效突出,为中国革命和党的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相似文献   

19.
一九三五年一月党中央政治局在长征途中举行的遵义会议,在我党的历史上是一个生死攸关的转折点。当时,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统治党中央达四年之久,给革命造成了严重危害。党和共产国际也失去了联系。遵义会议就是在这革命的危急关头,结束了王明“左”倾机会主义错误在党中央的统治,确立了毛泽东在红军和党中央的领导地位,使红军和党中央得以在极其危急的情况下保存下来,并在这以后能够战胜张国焘的分裂主义,胜利完成长征,打开中国革命的新局面。  相似文献   

20.
一一九三五年一月十五日至十七日,在我省遵义召开了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即著名的遵义会议。这次会议,是在王明“左”倾冒险主义领导造成第五次反“围剿”战争失败,中央红军被迫退出革命根据地,进行长征的途中举行的。因此,会议“主要地是反对战争中的机会主义,把战争问题放在第一位,这是战争环境的反映。”会议集中全力纠正了当时具有决定意义的军事上和组织上的错误,并在组织方面作了一些调整,获得了极大的成功。陈云同志在一九三五年向中央纵队传达遵义会议情况的提纲手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