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人类的算法     
正是什么让人类如此与众不同?人类是拥有文化的物种吗?我们如何具备了心智能力?语言文化是怎样产生的?为什么我们选择了一夫一妻制?社群如何给我们带来集体感和归属感?……这些问题将带你重新认识自己,揭秘人类卓尔不群的6大特质。《人类的算法》是"邓巴数"提出者、著名进化人类学家罗宾·邓巴的经典著作,是湛庐文化重磅推出的罗宾·邓巴"深度理解社群"四部曲之一。邓巴教授通过进化、心智、伴侣关系、语言本能、  相似文献   

2.
美国《科学》杂志评出2005年十大科学进展,进化研究名列首位。《科学》杂志强调,达尔文提出进化论已快一个半世纪,但科学家还能揭示出生物进化新的细节,表明进化研究仍具有现实意义。黑猩猩基因组图谱于2005年10月公布,人类基因组的单核苷酸变异图谱也随后发表。这两份图谱的深入比较不仅会揭示人类进化的过程,也为艾滋病、心脏病等疾病的研究提供了材料,有望为未来的“个性化基因医疗”奠定基础。 2005年科学家还再造了1981年“西班牙流感”病毒并测定其基因序列,发现  相似文献   

3.
科技资讯     
人类大脑仍超速进化人类大脑中的一组“人性基因”仍在以超乎寻常的速度进化!由于这组基因的进化与人所处的社会的文明活动有关,大脑的加速进化还可能带来一些社会后果——可能会导致不同社会中的人种间的智力发展不平衡。这一研究结果刊登在美国出版的《科学》杂志上。  相似文献   

4.
“实事求是”所表达的是从事实中求规律的科学认识方法。马克思主义哲学区别于其他哲学的界限,是“改变世界”,为实践提供“应然”的价值观念。以“求是”为对象的关于“解释世界”的理论,仅仅是马克思主义的科学认识论,而不是马克思主义的哲学观。认识世界是为了改变世界,“握是创佳”是在掌握客观世界和主体活动的规律性基础上,从理相性的人类类本质出发,对实践及现实进行人道评价和审美,创造更佳的未来。“是”和“佳”是两类不同的质的命题,前者是关存在的命题,回答“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后者是关于价值的命题,提供人类活动“应然性”的价值观念。“实事求是”是人类合理改变世界的科学基础,“握是创佳”则显示人类创造未来的崇高的价值观念。我们应在学理上弄清哲学概念和科学概念的界限。  相似文献   

5.
《少儿科技》2009,(11):10-11
天上下“鱼雨”、永无止境的暴风闪电、“黑色的太阳”……大干世界,无奇不有。不久前,由《科学》杂志评选出的世界七大自然奇观,激励着人类不断对自然展开“亲密接触”。让我们一起来分享这七大自然奇观中的某些奇景吧。  相似文献   

6.
书影小筑     
吴燕 《科学世界》2008,(1):91-91
“动物把自己的器官变成工具,人类则为自己发明所需要的工具。”这本书讲的就是“发明”的历史。从近代科学出现之前的“经验催生灵感”,到了今天“科学产生的智慧”,我们在用发明改变着世界。  相似文献   

7.
风格的嬗变     
人类每个历史时期都有关于天堂的想象。在人世间,花园往往被视为天堂的化身。但世界在不断进化、变迁,花园自然也会与时代跫音同律,不断改变着自己的内涵与风貌。  相似文献   

8.
人与自然的关系,看似很深奥,其实也简单。人是自然的一个产物,而且是个年轻的物种。如果把地球的历史比做一天的二十四小时,那么人类是在这二十四小时的最后几秒钟才诞生的。当然,人类的诞生是大自然的一个伟大创造,人有智慧,能创造工具,能积累文化与科学。但他不是宗教中的“上帝”、“佛祖”和“神仙”。正如人很难完全认识自然一样,人也很难完全认识社会与自己,所以人会做错事,会走弯路,需要不断吸取教训,在经验教训中成长。试问离了自然,我们能做什么,吃什么,穿什么,住什么,想什么,说什么?有人可能说依靠科学,科学可以解决一切问题,科学…  相似文献   

9.
弗罗斯特并不盲目相信进化观,他在诗歌创作中对于进化观的思考,主要体现在日常生活、科学与宗教、自然世界与人类世界等主题的作品中。于弗罗斯特而言,由于有了对世界的科学认知,外在世界变得有规律可循,科学与日常生活是融合为一体的。他认为科技的发展未必总能真正提升人对于世界的理解,时间的变迁也不总是意味着由低等向高等的进步;人不应对抗自然,而应坦然接受自然法则,适应环境,顺势而为,并不断取得进步;对待宗教化的题材,他采取实用主义的态度,理性地审视观照对象,并以去神圣化的手法加以表现。弗罗斯特对于诗歌主题及表现方式的选择,亦是进化思想在英美文学传统中的体现。  相似文献   

10.
毛泽东待人接物很有人情味,并有自己的一套规矩:“做事以事论,私交以私交论,做事论理、论法,私交论情”。老人家一席话,反映出他在做人与处世中的特点, 具体表现为至诚、至信、至义。交友至诚  相似文献   

11.
自从达尔文的进化论揭开了人类起源之谜后,人们又将人种科学的研究转向了未来。随着电子科技的不断飞跃,医学技术的革新和对自然的改造——这一切能否左右着未来人类的自身发展?人类受自然的进化作用是前进,还是衰退,抑或"定形"? 对此,一些研究人类进化的科学家们,提出了种种不同的假设,向我们描绘了未来人形体变化的三种趋向。有些预言听起来有如天方夜谭  相似文献   

12.
数字思维     
正计算机、细胞和大脑有什么共同之处?计算机是人类设计的电子设备,细胞是经自然进化和选择所产生的生物实体,大脑是人类思维的创造者和"容器"。但在某种程度上,它们都是信息处理设备。至今,任何既存的机器和已知的生物都无法与人类大脑的力量相媲美。经过亿万年的进化,大脑帮助人类发明了各种各样的工具和技术,让我们的生存和生活变得更容易,尤其是几乎跟人类大脑同样强大的计算机。本书作者葡萄牙里斯本高等理工学院院长、计算机科学与工程系教授阿林多·奥利维拉  相似文献   

13.
爱是人类永恒的主题,倘若让我们描述一下,我想,那将会用尽人世间最美好的语言。然而,我们可曾意识到,除了人类之外,其它的生物是怎样表达“爱情”呢?要知道,早在人类出现之前,无数的有性生殖物种就已经进化出了各种各样的“求爱”方式。当然,这些行为本身也许并没有人类赋予的圣洁和崇高的色彩,但却实实在在地代表了生命的最高自然准则,即“生存和繁殖”。昆虫作为自然界物种最丰富的一个纲,其求偶和交配行为的多样化,非常引人注目。不同的昆虫在选择它们的“白马王子”和“梦中情人”时,其技巧之巧妙,方式之独特,往往让人自叹弗如,而其背后…  相似文献   

14.
生命的延续,必然要靠机体的各种生物运动来维系,人类亦复如此,首先,是进化和退化的矛盾运动组成了人类的发展过程,虽然,我们每个人对发生在自己身上的这种进化和退化的运动无从感觉,但它们却实实在在地进行着.现在,人类还不可能用科学实验的方法来让体育运动对人类的进化有什么积极作用,但却可以用经济和推理证明体育运动是防止人类机体退化的有效手段.用拉马克的“间进废退”的原则来解释人体某个部位的变化(骨骼的粗细和和长短,肌肉的体积和力量,神经的反应速度和灵活性等),却是毫不费力的.运动生理学家有意无意地遵循这个原则,他们习惯说的口头语是:“练哪儿长哪儿”,隐去的半句话就是“不练不长”,说明了体育运动与生命运动之间的真实意义.  相似文献   

15.
艾文 《创新科技》2005,(6):44-45
当科学家们通过探究人类的昨天,把从猿到人的进化史拼图归于原貌时,新的疑问又开始了:人类的未来将会怎样?对于大多数严谨的进化论学者来说,这是一个他们更希望能回避的推测。但人类作为一个自然物种,进化的脚步不会停止,追寻演进的足迹,我们能否看到自己的未来?  相似文献   

16.
萧兰 《广东科技》2001,(11):49-51
高科技都是积极的、正面的吗?答案恐怕是否定。 人类的认知总是从简单走向复杂,从一维走向多维。当科技带动人类走向文明,哲学家们一阵欢呼,以为找到了人类可以依赖的“根本”(科学技术),于是以科学思想横扫中世纪蒙昧时代,启蒙主义、理性主义的时代到来。但是,当原子弹在世界的某个角落炸响,哲学家们痛苦地发现世界并不是像自己当初想象的那么简单,原来科技也会给人类带来毁灭、带来悲哀,于是整个世界陷入一股“后现代”的恐慌中。 所以,当“高科技”在人类上空阳光普照时,我们需要的是“反弹琵琶”,冷静、冷静、再冷静——  相似文献   

17.
“人类既非体积最大,亦非最强或最快的动物,也没有最敏锐的视觉和听觉,但我们能克服大自然许多凶残动物的侵袭,确实很惊奇。人类靠着大脑生存和繁荣,以发展认识上的优势而进化。我们学习使用工具、筑巢、农耕、畜牧、发展文明与文化、治疗并预防疾病;是工具和科技帮助我们改变了周围的世界。”  相似文献   

18.
“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印证了“多地区起源”及人类连续进化附带杂交模式学说的正确性,面对“许昌人”头盖骨,“非洲夏娃说”、“代替说”等不攻自破。“许昌人”不仅可能是北京猿人的后代,同时还应是现代中国人的祖先。同时“许昌人”头盖骨的发现在人类学研究领域对DNA的科学证明提出了严峻挑战。它以事实提醒我们,面对现代人类多源说的实证资料,在人类学、考古学和基因科学诸多学术研究领域里调整学术思路势在必然。  相似文献   

19.
人是以地球为生存环境,是在地球的条件下进化产生的。虽然物理世界的自然规律在人类产生以前就己经存在了,但物理学理论却是人的创造性劳动的成果,因此它必然包含着以地球中为心的“人类文化”的因素。  相似文献   

20.
由于人类的进化已日益集中反映在文化的进化上,从而使得它与生物之间表现出不同的性质和方式。对于属人世界的生物进化来说,既存在自然选择式的客体中介,又存在社会选择式的主体中介,在当今世界所普遍存在的“生态危机”和各种“人类危机”面前,我们更需要确立和谐型的社会选择。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