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西安交通大学学报》2005,39(12):1379-1379
在中国内燃机学会第6次全国会员代表大会暨2005年学术年会、汽车动力系统联合学术年会的大会上,我校能动学院蒋德明教授当选为中国内燃机学会名誉理事长及专家咨询委员会主席,同时为蒋德明教授颁发了“杰出成就奖”,这是中国内燃机学会首次设立的奖项.  相似文献   

2.
《天津科技》2012,(1):97
天津内燃机研究所(以下简称天内所)创建于1958年,坐落在中国近代历史上第一所国立大学——天津大学(原北洋大学)内,创始人是我国著名内燃机专家、中国科学院院士、天津大学原校长史绍熙教授。建所50多年来,天内所紧紧围绕国家的需求开展科研工作  相似文献   

3.
2007年10月9日-12日,“中国内燃机学会第七届学术年会”、“国际内燃机学术研讨会”和“国际内燃机及制造装备展览会”(简称“二会一展”)在上海举行.这是中国内燃机学会每3年举办1次的重要的综合性学术活动.在这次会议上,我校能源与动力工程学院汽车工程系教授、博士生导师周龙保荣获中国内燃机学会授予的突出贡献奖,以表彰他在清洁代用燃料发动机和发动机燃烧与排放基础理论研究上的突出成就.  相似文献   

4.
人物档案姚春德,天津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天津大学内燃机燃烧学国家重点实验室副主任。1982年1月获合肥工业大学内燃机专业工学学士学位:1984年10月获天津大学内燃机专业工  相似文献   

5.
简讯     
我校机械工程学院兼职教授、硕士生导师、广西玉林柴油机股份有限公司副总设计师沈捷同志于2000年12月荣获第三届史绍熙科技教育基金成就奖二等奖。该奖项由中科院史绍熙院士于1998年创立,是目前我国内燃机行业(包括大学、研究所、企业)中的最高奖项,每届分别设立一、二、三等奖共五名。此前的第一、第二届的一、二等奖空缺。沈捷同志是三届获奖者中唯一一名来自企业的获奖者,他于1982年1月毕业于我校机械系内燃机专业,曾荣获过中国机械工业青年科技专家奖、中国第三届优秀青年科技创业奖等奖项,已在省级及以上刊物及学术会议上发表和交流论…  相似文献   

6.
 中国内燃机学会(Chinese Society for Internal Combustion Engines)是中国科协于1981年3月批准成立的。它是全国内燃机科技工作者自愿组成的非营利的学术性的法人社会团体,是中国科学技术协会的组成部分。张逢时、史绍熙、何光远、李守仁等历任学会理事长。  相似文献   

7.
赵江教授     
<正> 赵江,1958年12月出生,中共党员,教授,硕士生导师,河北科技大学教务处处长。1982年3月毕业于河北机电学院工业自动化专业,本科学士,1988年毕业于天津大学研究生院自动化专业,获硕士学位,现为华中科技大学控制科学与工程专业博士生。曾任中国自动化学会青年工作委员会委员,现任河北省自动化学会常务理事,石家庄市自动化学会理事长,国际自控  相似文献   

8.
我校结构理论研究所土力学与基础工程研究室主任俞调梅教授受中国土木工程学会、中国土木工程学会土力学与基础工程学术委员会委托,于今年三月赴墨西哥参加国际土力学及基础工程协会(简称国际土协)组织的土力学讨论会,俞调梅、孙家炽同志并出席了国际土协  相似文献   

9.
北京大学著名教授、学者,中国物理系学会副理事长,《大学物理》杂志主编、博士生导师、CUSPEA考试(中国赴美研究生考试,1980——1988)命题组长,国际中学生奥林匹克物理竞赛中方教练,原北大物理系系主任赵凯华先生,应我校及物理系之邀,于1995年12月4日抵达我校,并为全系及其他师生作了题为“物理教育与科学素质培养”的专题学术报告。  相似文献   

10.
应我校和陕西省数学学会的邀请,中国科学院应用数学研究所副所长、中国人工智能学会理事长秦元勋教授最近在我校作了题为《Hilbert第十六问题及其有关问题》的学术报告。他的报告分五讲:第一讲是“学习庞加莱(Henri, Poincare')的工作和思想方法”;第二、三讲是“在实域中的希尔伯特(D. Hilbert)第16问题”;第四,五讲是“在复域中的希尔伯特第16问题”。  相似文献   

11.
2月 2 0日 ,应我校电信系邀请 ,香港中文大学电子工程系颜庆义教授率团访问我校 .校长樊明武会见了代表团 ,并代表学校聘请颜庆义为我校顾问教授 .颜庆义毕业于英国拉夫堡大学 ,在视频信号处理、图像视频编码、多媒体通信等领域具有深厚造诣颜庆义受聘为我校顾问教授  相似文献   

12.
我校两位教授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和常务理事1994年10月25日,在中国力学学会第四、五届理事会扩大会议上,我校副校长赵学仁教授当选为第五届理事会理事.应用力学系主任梅凤翔教授当选为理事会理事和常务理事.本刊讯我校两位教授当选为中国力学学会理事和常...  相似文献   

13.
2005年12月23日,我校与中央民族大学联合主办的“首届濒危语言学术研讨会”在我校科技楼报告厅隆重开幕。来自国内外的众多语言学者、专家出席了研讨会。本次濒危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是全国语言学界的一次盛会。中央民族大学少数民族语言文学学院戴庆夏教授致开幕词,中国民族语言学会会长孙宏开教授作了题为《中国少数民族语言的活力程度》的学术报告,我校副校长韦茂繁和中央民族大学李锦芳教授等学者也分别作了学术发言,对濒危语言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磋商。“首届濒危语言国际学术研讨会”在我校举行@花山  相似文献   

14.
李海洲教授     
李海洲(LiHaizhou),男,汉族,广东潮州人,1964年出生。李教授先后于1984年和1987年本科和硕士毕业于华南工学院(现名华南理工大学);1988年至1990年赴香港大学完成华南理工大学博士生联合培养计划,1990年获工学博士学位;1994年晋升教授;1994年至1995年任法国南希第一大学(UniversitedeNancy)访问教授;1995年被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为通信与电子系统专业博士生导师,为我校目前最年轻的博士导师,享受政府特殊津贴,现有在读硕士生8名、博士生2名,已毕业硕士生3名。李海洲教授现为中国电子学会会士,广东省电子学会常务理事,美国电气电子工程师学会(IEEE)会员,国际神经网络学会(INNS)会员。李海洲教授多年从事模式识别、语音信号处理及神经网络的理论及应用的研究工作。1991年以来他主持了6项国家和省级科研项目,是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大项目“智能信息处理与智能信息系统”和欧洲联盟研究项目“语音和说话人识别COST249-250”的主要研究人员。在数字信号处理及模式识别理论方面,李海洲教授提出并发展了新的语音信息处理理论体系,理论成果“基于音素的普通话孤立字、词的不认人识别...  相似文献   

15.
人物档案 姚康德教授,1936出生,江苏常州人。天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教授,中国生物材料委员会委员。1961年4月天津大学化学工程系高分子化学研究生毕业。1979年8月~1981年11月在美国麻省州立大学(Uni.of Mass)聚合物科学与工程系进修,并赴荷兰、加拿大、日本和美国等国进行国际合作和交流。历任天津大学高分子材料研究所所长,国际生物材料学会联络委员会中国委员会成员。  相似文献   

16.
5月9日,英国爱丁堡大学研究生院院长Rebecca Cheung教授、香港城市大学陈忍昌教授、刘杰教授应邀来我校讲学.Rebecca Cheung教授、刘杰教授受聘为我校客座教授,陈忍昌教授受聘为我校顾问教授.副校长刘伟出席交流活动并分别向他们颁发了聘书.  相似文献   

17.
马毓义教授     
马毓义(Ma Yuyi),男,回族,广西桂林人.1917年2月生,1942年6月毕业于浙江大学机械系,1955~1957年在苏联莫斯科动力学院电厂热能动力专业进修.1978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被批准为博士生导师,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2年开始招收博士研究生,迄今已有12人获硕士学位,8人获博士学位.曾任华中工学院动力系系主任、副院长,中国工程热物理学会理事,中国动力工程学会理事,湖北省电机工程学会副理事长、名誉理事长.现任本校煤燃烧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主任,国际燃烧学会中国分会会员,中国电机工程学会火电专业委员会顾问,湖北省锅炉压力容器学会名誉理事长,湖北省工程热物理学会名誉理事长.  相似文献   

18.
11月11—12日,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国际水文计划(I HP)中国国家委员会在南京举办了“水利水电工程生态效应研讨会”.我校“京师学者”特聘教授、水科学研究院副院长徐宗学教授被授予“国际水文合作突出贡献奖”,这是I HP中国国家委员会成立以来首次颁发的个人奖项.这既是对获奖人员在水文水资源领域有关国际合作工作的褒奖,也是对北京师范大学在水科学领域国际合作中工作的肯定.I HP政府间理事会原副主席、I HP中国国家委员会副主席刘恒颁奖,高度赞扬了徐宗学教授在水文风险率与不确定性分析、陆面过程与水文循环、分布式水文…  相似文献   

19.
1991年9月16日至20日,中国海洋工程学会理事长、我校名誉校长严恺教授、严以新副教授出席了在肯尼亚港口城市蒙伯沙举行的第三届发展中国家及港口工程国际会议。会议上有三个主报告。一是加拿大代表J.PLoeg作“90年代及以后海岸工程研究的展望”;二是世界银行代表J.R.Letheridge作“对最不发达国家港口规划的挑战”;三是蒙伯沙港务局局长P.O.OKundi作“蒙伯沙港的历史和将来”。  相似文献   

20.
据悉 ,由中国发明协会和香港生产力促进局共同举办的“2 0 0 0年香港国际发明展览会”于 2 0 0 0年底在香港会展中心举行 .来自中国、美国、波兰、韩国等十五个国家和地区的 60 0多项发明参展 .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章北平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研究成果中的关键技术发明“激波传质厌氧接触生化工艺及设备”在此次展览会上获国际发明金奖 .章北平教授是我校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市政工程学科带头人 ,国际水质协会会员 .他的获奖项目经国家鉴定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其成果已由本校与武汉金盛集团合资成立的“武汉金城环保设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