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今年是内蒙古大学建校60周年,回顾60年前跟随恩师李继侗先生来到内蒙古呼伦贝尔草原从事草原生态学工作,有幸同草原上的农牧民亲历了最华美的草原风光,领悟到草原的资源价值和环境功能是不可取代的.我国北方草原是人民生存和经济社会发展的基本生产资料,是北方各民族发展的文化摇篮,是生态安全的根本保障,是北国疆土的生态瑰宝.国务院发布的文件中明确规定了草原地区在今后发展中的"战略定位"首先是"我国北方重要生态安全屏障",要求全面实施生态保护与建设规划,建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国家生态安全地带.二是"国家重要能源基地和绿色农畜产品生产加工基地,也是新型化工基地和有色金属工业基地".北方草原地带的景观生态多样性与资源禀赋,使草原生态-产业-文化复合系统可以发挥环境-资源-经济-文化-社会的耦合效应及多项功能.但是,长期以来对草原生态系统的整体功能缺乏完整的理解,特别是草原的巨大环境效益和潜在的能量与物质资源常常被人们所忽略.草原在"一带一路"中的沿边地理区位、草原生物多样性、光能风能资源和人文社会资源都是在草原构建新型产业基地的巨大优势.因此,一定要总结历史经验,发扬草原文化的精髓,走向草原发展的科学创新之路.要因地制宜地治理草原退化,实行休牧与轮牧,实现草原的更新复壮.也要进行草原水资源的科学配置,开发适宜的土地,建设节水的人工草地与饲料地.还要强化草原法制管理,建立草原保育及生态补助的激励机制.总之,要发挥系统耦合效应,构建草原新型绿色产业体系.我们认为,完善对草原生态建设投资的优化管理体制,切实依靠科学技术,严格遵循自然与经济规律,草原地区实行"调整结构,转变方式,休牧轮牧,建设草地,夏牧冬饲,异地育肥,增加投入,集约经营,改善管理,确保安全,系统开放,持续发展"的模式,在发展农牧产业和建立新型产业体系的同时,保护好草原生态安全的目标是指日可以实现的.  相似文献   

2.
正3月21日,从贵州省林业厅网获悉,第一批国家林业和草原长期科研基地名单公布,贵州"黎平杉木育种国家长期科研基地"获批成立。据悉,贵州现有杉木人工林面积105.68万公顷、蓄积9853.63万立方米,是珠江、长江上游地区生态屏障的重要植被类型。黎平县是"中国杉木之乡",是我国杉木中心产区和起源地之一,商品材年产值3亿元以上。  相似文献   

3.
内蒙古大学的生态学学科缘起1957年建校伊始,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李继侗教授移植北京大学的生态地植物学教研组于内蒙古大学.1977年在李博院士主持下创建了全国第一个生态学专业.60年来,生态学学科始终坚持"面向草原,旁及农林"的发展方向,在国家生态学学科建设、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支撑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和资源可持续利用等方面做出了重要的贡献.作为主要成员参与了国家生态学学科体系的设置和建设,率先制定生态学专业课程设置并编写生态学教材,培养了大批的生态学人才.在研究方面,承担了一系列国家重大研究计划,在国家级获奖科研成果如中国植被和中国植被图编研、草原生态系统长期研究、草地资源动态大面积遥感监测、退化草地生态修复、以及内蒙古环境资源调查规划和生态保护等方面成绩卓著,其独具特色的草原生态学研究在国内外具有广泛的影响.在内蒙古大学成立60周年前夕,内蒙古大学整合资源成立了生态与环境学院.生态学团队在蒙古高原宏观生态学和资源可持续利用、草原生态系统生态学和适应性管理、高原植物进化与分子生态学、环境生态学与受损生态系统修复、湿地科学与旱区水资源、环境地球化学循环、微生物生态学与废物资源化、生态规划和管理等领域凝炼有特色的学科方向群.基于60年来深厚的学术底蕴,面向国家和社会发展需求,内蒙古大学的生态学将会发挥更大的作用,成为生态学高层次人才培养基地和科学研究卓越中心、并在国家和区域生态安全战略实施、资源可持续利用和环境友好型社会构建中发挥智库和技技术支撑基地的作用.  相似文献   

4.
近日,由丽水市莲都区与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合作开展的"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致力于建成全国首个、国际领先的"国家水稻分子育种智能示范基地".  相似文献   

5.
 全球共有十大陆地生态系统,中国有其中9类,分别是热带雨林、常绿阔叶林、落叶阔叶林、针叶林、红树林、草原、高寒草甸、荒漠、苔原,唯一缺乏的是典型的非洲"萨王那"群落(稀树疏林草地生态系统),但是中国科学院植物研究所首席研究员蒋高明等经过长期的研究提出,中国的四大沙地(浑善达克、科尔沁、毛乌素、呼伦贝尔)在健康状况下,其生态结构与功能恰恰是"萨王那"(Savana)类型的.  相似文献   

6.
为评估草原生态补偿的有效性及效率,基于社会-经济-环境-政治-文化的五维框架,利用内蒙古赤峰、通辽两市10个旗县的调研数据,借助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分析了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农牧民满意度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发现: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农牧民满意度总体较高,"基础设施受损状况""家庭劳动力平均受教育程度"和"家庭劳动力人口数"等因素对草原生态补偿政策农牧民满意度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家庭年收入"则呈现显著的负向作用。根据研究结果,结合当前草原生态补偿各项工作推进过程中所面临的具体困难和实际问题,建议建立常态化工作机制,探索多元化、市场化的补偿方式,因地制宜制定补偿标准,探索草原生态补偿减贫新思路等,以期为后期草原生态补偿政策的制定及相关工作开展提供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7.
文章分析了天祝县林草植被保护与恢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提出了加快天祝县林草植被恢复的对策,一是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依靠科技进步促进林草植被恢复;二是加大投入,增强林草植被恢复的资金扶持;三是争取实施重点生态建设项目,加快林草植被恢复速度;四是开展配套工程建设,全面促进林草植被恢复与重建;五是严格执行森林和草原保护法律法规,依法保护林草资源;六是加强领导,制定和落实有利于林草植被恢复的政策。  相似文献   

8.
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是中国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强调的是人与草原的和谐发展。中国草原面积广阔,但存在沙化等诸多问题。创新草原生态文明建设的路径,要从树立草原生态保护意识,加强宣传,培育人才,构建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政府考核体系,完善草原生态补偿机制等入手。草原生态文明建设涉及多方行为体的参与,是一个协同治理的过程。  相似文献   

9.
市县动态     
正全国首个国家水稻分子育种智能示范基地在丽水开工近日,由丽水市莲都区与华智生物技术有限公司(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合作开展的"国家水稻分子育种中心丽水示范基地"正式开工建设,项目致力于建成全国首个、国际领先的"国家水稻分子育种智能示范基地"。据了解,该项目总投资2050万元,预计于2021年底全面完工,主要通过装备气象站、虫情测报灯、多光谱无人机等现代化智能设备,  相似文献   

10.
巩固提升林草生态系统碳汇能力,是实现碳达峰、碳中和的重要行动。分析了中国林草生态系统碳储量现状和核算方法,运用固碳速率法对林草生态系统固碳能力进行计算,并采用灰色模型进行预测,研究结果表明,中国林草生态系统年固碳量和总面积呈现逐年增加趋势,合理增加森林和草原面积有利于提高林草资源固碳量,预计到2030年中国林草生态系统固碳量将增加至8.549亿t,总面积将增加至6.467亿hm2。结合中国林草碳汇交易市场发展现状和制约瓶颈,提出了合理规划林草面积、完善碳汇支持体系、加快建设碳汇交易市场、完善碳汇法律法制建设4个方面建议。  相似文献   

11.
为促进林草植被建设的健康发展,林草植被建设应该进行合理的规划和布局,应用各种技术予以保证;采取封山育林技术、退耕还林技术、宜林荒山造林技术、人工促进更新技术、低质低效林分改造技术、幼林抚育技术、生态移民恢复技术,加快森林生态治理中林草植被恢复。  相似文献   

12.
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的成因及防治对策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马琰 《科技信息》2007,(34):325-325,279
呼伦贝尔大草原是中国目前最好的一片草原,天然草场总面积1.25亿亩,素有"北国碧玉"、"牧草王国"之称,不但是我国最重要优质的天然牧场和的畜牧业生产基地,同时与大兴安岭森林共同构筑了我国东北地区重要的生态屏障。呼伦贝尔草原尽管植被保护相对完好,但生态状况十分脆弱,一旦遭到破坏,很难治理。近年来,由于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的影响,该草原中的砂质草场已大面积发生荒漠化。通过实地调查研究,并结合遥感资料和前人研究成果,本文在分析了呼伦贝尔草原荒漠化现状和发展态势的基础上,着重从自然因素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探讨了该区沙漠化的成因。认为沙漠化的发展是自然因素与人为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不合理的人为活动是导致草原荒漠化的直接原因。最后,对荒漠化的防治提出了几点建议。  相似文献   

13.
建德市素有"锦峰秀岭,山水之乡,旅游胜地"美称。生态农业资源丰富,自然环境十分优越。生态有机农业方兴未艾。到2006年底,全市建成了六大高效生态农业基地47.09万亩,其中大棚草  相似文献   

14.
刘豆豆  乔海波  乔梁 《科技信息》2009,(29):190-190
1.国家战略石油储备基地概况 为保障国家能源安全,健全石油储备体系,中国从2003年开始筹建石油储备基地。镇海基地是中国规划的首批战略石油储备基地中第一个交付使用的项目,于2006年10月建成并收储原油。除镇海和舟山基地外,列入国家战略石油储备一期规划的还有黄岛、大连两个项目。2008年底,四个基地已基本建成并投入使用。另据了解,今年国家将推动二期石油战略储备。  相似文献   

15.
草原管理方式对草原生态方式的依赖性,推进性,草原生态方式促进草原管理方式的改革;草原生态方式和草原管理方式的协同性,草原生态方式和草原管理方式渗透到草原人民生产生活的各个角落,科学构建草原生产方式、生活方式、生态方式是草原管理方式发展的主线;草原管理方式中对代际发展、阶层发展、区际发展的管控;草原管理方式对草原生态方式的制度保障性,草原生态文明建设应融入草原管理方式改革创新的全过程。  相似文献   

16.
企业新风     
《上海信息化》2014,(9):93-94
<正>浦软22周年打造"新业态、新产品、新媒体"上海浦东软件园在成立22周年之际,通过"新业态、新产品、新媒体"全方位向社会展现了园区发展状况。据介绍,随着郭守敬园、祖冲之园、三林世博园、昆山园先后建成投入运营,浦软川沙园项目也于2014年1月8日正式启动。作为国家软件产业基地和国家软件出口基地,上海浦东软件园被工信部软件司列为全国首批"智慧软件园区"  相似文献   

17.
实现内蒙古牧区的可持续发展,不仅要树立生态优先的科学发展理念,把草原生态保护作为牧区发展的切入点,而且要加强牧区法规与制度建设,健全草原合理化流转机制和全面落实草原补奖机制。更为重要的是,要完善牧区全方位监理体系,确保基本草原红线,在建构牧区坚实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上,因地制宜探索符合各牧区实际情况的可持续发展模式。  相似文献   

18.
北方干旱区草原是我国草原的主体,也是沙尘暴的主要策源地。结合国家“十五”科技攻关项目和国际草原项目,总结归纳相关研究调查材料,着重就北方干旱区草原的生态问题进行探讨和分析,提出了草原区有关气候、水资源、草地生产力和生态系统的6个资源特征,阐述了有关草地面积、质量、生物多样性等5个方面的生态问题,以锡林郭勒草原生态工程治理为范例,总结了干旱区草原植被恢复与改良的技术体系和生态工程切入点,进一步提出了干旱区草原保护和改良的对策。  相似文献   

19.
在梳理文献的基础上,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在领导干部草原资源资产责任审计中的运用,结合实例研究了地理信息技术在调查草原资源资产基本状况、审计基本草原划定和林草重叠以及核实违法征占用草原等方面的方法和技术流程,并从实践视角分析了地理信息技术运用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提出了相应的政策建议与解决对策。  相似文献   

20.
<正>攀枝花拥有得天独厚的钒钛磁铁矿资源,在全国乃至全世界都具有相当的资源优势。依托优势资源的开发,攀枝花曾经书写了辉煌的历史,建成了国家西部重要的钢铁基地,国内最大的钛白粉生产基地和国内重要的钛金属生产基地,国内最大、世界第二的钒制品生产基地,被授予"中国钒钛之都"称号。然而,随着全国经济快速发展,尤其是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