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激光闪烁相关法测雨遥感方程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吕达仁 《科学通报》1984,29(17):1056-1056
一、引言 利用激光束透过降雨区时,在接收端所产生的起伏的散射光(即光闪烁)的统计特性来遥感光源和接收器之间距离上的平均雨强和雨滴谱,是一种十分有前途的遥感测雨方法,此法在很大程度上克服了现用其他一些方法在取样代表性和时效上的不足。Wang(王定一)等自1975年开始提出这一方案,已经在理论和初步实验上取得了相当进展,王定一等所提  相似文献   

2.
星载测雨雷达降雨量反演算法及模拟验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窦贤康 《科学通报》1997,42(3):292-295
<正>全球降雨量的测量将推进大气海洋耦合的研究,帮助我们理解潜热在大尺度大气流动中的作用,提高我们对暴雨系统的动力学及形态学的理解.除了这些科学的意义外,它还可以给农业.水资源管理、水灾预报带来许多实际的效益.在不同的测量手段中,卫星遥感被认为是最有效甚至是唯一的测量全球降雨的途径.与其他的星载传感器(红外、微波辐射计、激光雷达等)相比,雷达有其独特的特征:它能得到降雨体系沿高度分布而且还不受地面强辐射的影响.从降雨量大小和雷达的反射率统计上讲有一定的函数关系,但是位于测雨雷达工作频段的电磁波(如Tropical rainfall measuring mission或TRMM计划中的雷达,14GHz)随着降雨的强弱有程度不同的衰减,再加上回波涨落的不确定性,因此必须找到算法去修正这些效应. 为了分析这些雷达资料,不同类型的算法被提出来,如;单束单频、单束双频(简称为双频法或DF和双束单频(简称为双束法或DB)等、本文通过模拟的方法探讨上面所提及的算法在各种可能的误差存在下的表现.  相似文献   

3.
丁一汇 《科学通报》1984,29(7):414-414
一、资料和计算方法本文利用美国国家气象中心(NMC)13年(1968—1980年)全球热带风资料研究夏季(6—8月)200mb平均环流的特征。NMC的热带风场包括所有的热带无线电测风、飞机、卫星测风等资料。我们计算了13年平均的散度、辐散风、经圈环流和纬圈环流。计算公式如下:  相似文献   

4.
魏重  宣越健 《科学通报》1996,41(21):1973-1976
在中、美等多国合作进行的TOGA COARE综合观测期间(1992-11~1993-02),首次实现了对“暖池”上空大气水的全面(包括水汽、云水和雨强)、定点(2°S,158°E)、高分辨率(5 min)的连续监测,本文介绍其统计分析结果.必要时,将它们与1985~1989年间中国科学院组织的在西太平洋热带海域考察的某些结果做了比较.1 观测仪器用一台自制的(船载)双波长(0.86cm和1.35cm)微波辐射计监测水汽总量和垂直路径积分云液态水含量,其取样时间分辨率为5min.该仪器的观测方式及数据的反演方法见文献[1].用美国提供的ISS(integrated sounding system)系统中的自动雨强测量系统(ARRMS)监测降水,该仪器提供的初始数据为每秒钟的雨强,考虑到与水汽、云水资料的可比性,我们将雨强作了5min时段平均.  相似文献   

5.
赖来展 《科学通报》1982,27(21):1334-1334
水稻胚胎离体培养技术是Niles首先提出的,雨宫、明峰和鸟山(1956 a,b)也做了细致的研究。中岛和森岛(1958)、Bouharmont(1961)、Sapre、Iyer和Goliva等将胚培技术应用于育种上。前人都是把授粉后7天以上日龄(简称胚龄,下同)的胚胎或子房培养成苗。在国内还未见有水稻胚培养的报告。  相似文献   

6.
知力之友     
机电部上海材料研究所的凌霄读者来信询问,世界上最早的正规雨量观测仪器是不是本刊1999年第2期“天气预报的发展进程”一文中所示的“乾隆庚寅五月造”测雨台。现就该问题做以下说明。 据《后汉书·礼仪志第五》记载,早在东汉时,官方就曾命令下属行政机构上报降雨量,推想一定要有统一的测降雨量仪器,只是没有记载下来。关于测量降水的最早的明确记载,见于公元1247年南宋秦九部(公元1202-1261年)所著的《数学九章》,这说明至少在南宋时已经有了测量降雨的具体方法。在1442年(明正统7年)已  相似文献   

7.
李金岭  王广利 《科学通报》2000,45(12):1260-1262
对1979年8月~1998年底全球2 893次天测与测地VLBI实验进行了综合归算, 得到了722颗河外射电源在J2000.0的坐标、128台站在J1997.0的坐标和运动速度以及约20 a的地球定向参数序列. 对归算得到的极移序列的分析表明: (1) 在VLBI观测时段内, 极移序列中没有发现Markowitz项. (2) 周年项和Chandler项均存在幅值随时间变化现象, 前者的相对变化更为显著. (3)小波分析结果表明, 极移序列中各频率信号均具有振幅随时间变化的特性, 当采用最小二乘法将某频率信号从极移序列中扣除时, 其隐含假设为信号幅值稳定, 这与VLBI观测结果不一致. (4) 采用滤波方法得到的长期极移速率为(2.74±0.01) mas/a, 方向为西经(83.9±0.3)°. 与光学资料或光学和空间测地综合资料分析结果相比, 确定的地极长期漂移速率偏小, 方向偏西.  相似文献   

8.
怪雨新传     
天公是一位神奇的魔术师,它继“空中飞鱼(鱼雨)及“空中飞蛙”(蛙雨)等一系列精彩的表演之后,又花佯翻新,演出了不少鲜为人知的绝活儿。下面是部分实录。 不湿衣裳的雨  相似文献   

9.
刘家宏  李泽锦  梅超  王开博  周冠南 《科学通报》2019,64(19):2055-2066
随着城市化率的提高,近年来我国城市内涝灾害频发.数值模拟是城市内涝研究的重要手段,已广泛应用于城市内涝特征分析.本文以厦门岛为研究区,建立了基于TELEMAC-2D的城市内涝模型,模拟了不同重现期(50,100 a)和不同雨峰系数(0.2, 0.3, 0.4, 0.5, 0.6, 0.7, 0.8)下厦门岛内涝积水情况.结果表明:积水总量受雨峰系数的影响较大,雨峰系数越大,积水总量的峰值越大;积水面积的变化受雨峰系数的影响,在同一重现期下,积水面积随雨峰系数的增大而增大;不同内涝风险等级下的积水面积受雨峰系数的影响是不同的,积水深度大于15 cm的积水面积随雨峰系数的增大而增大,而积水深度大于30 cm的积水面积变化受雨峰系数的影响不明显;在同样的重现期下,雨峰系数越大,迟滞时间越短.同时,对于城市排水管网的简化方法进行了相应的讨论和分析.  相似文献   

10.
朱翠娟 《科学通报》1981,26(24):1504-1504
本文利用325米气象塔、结合测雨雷达以及常规气象资料,分析了北京夏季副冷锋锋生过程中雷雨云低层密度流的特性,随着雷雨云的过镜,密度流出现多次浪涌。浪涌期间动量和热量输送比非浪涌时大2—3个量级。气象要素场发生急剧的变化,飑锋强风速垂直切变到达之前半小时,气象塔高度内出现了垂直范围约百米和水平范围约几公里左右的南北风垂直切变  相似文献   

11.
刘夏姬 《科学通报》1995,40(15):1374-1374
由于微弱信号的测量,如量子宇宙学中引力波的探测给实际测量提出了新的要求,Braginsky等人提出了量子非破坏测量的概念(quantum-nondemolition measurement 简称QND测量)即第一次测量对被测物体的待测力学量没有扰动,再次进行观测能重复第一次的测量结果的测量称为量子非破坏测量.正是由于它的这个性质引起了很多实验和理论物理学家的关注.本文通过研究一个简并的三能级原子与光场的相互作用,由精确解计算给出在绝热  相似文献   

12.
豫西祁雨沟金矿单颗粒和碎裂状黄铁矿Rb-Sr等时线定年   总被引:15,自引:0,他引:15  
对黄铁矿开展Rb-Sr同位素测年可以获得直接的成矿年龄, 但目前成功率较低. 找出影响黄铁矿Rb-Sr同位素体系的地质因素是改进和应用该方法的关键之一. 采用超低本底Rb-Sr同位素测定方法, 对取自豫西祁雨沟金矿4号角砾岩筒中的黄铁矿开展测年研究. 结果表明,结晶好、裂隙不发育的单颗粒黄铁矿给出了Rb-Sr等时线年龄(126±11) Ma, 代表了主成矿期的时代. 碎裂的或含细粒集合体的黄铁矿未能给出合理的等时线年龄. 晶体形貌及包裹体研究揭示Rb和Sr可能主要赋存于黄铁矿中的黑云母、钾长石和绢云母包裹体中, 碎裂状黄铁矿在后期流体作用下容易使Rb-Sr同位素体系受到扰动, 不利于开展Rb-Sr定年研究.  相似文献   

13.
郑淑蕙 《科学通报》1990,35(4):289-289
加速器质谱计~(14)C测年是近十年来国际上的最新技术,由于使用毫克量级样品并能扩大~(14)C测年量程,对于详细研究大洋沉积年代学和洋区混合作用具有重大的应用价值,这是现行衰变计数法~(14)C测年所远不及的。本文运用此种测年方法对于中太平洋西部L2011岩芯进行年代学研究.所测试样为岩芯上部80cm,是该岩芯碳氧同位素测试处理的同一份样品。  相似文献   

14.
早在五十年代,琼斯(Jones)曾提出:细胞质雄性不育(下简称cms)现象是由于决定育性的隐性核因子与变异的细胞质因子相互作用的结果.后来许多科学家开始寻找这种变异的细胞质因子.经过许多年以后,线粒体基因组与cms关系已经得到了大量确证的资料.但是叶绿体基因组与cms的关系虽有少量资料,但至今仍未明确.  相似文献   

15.
卫星观测的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气候学特征   总被引:9,自引:0,他引:9  
蒋尚城 《科学通报》1989,34(19):1492-1492
夏季西太平洋副热带高压的活动与我国东部的降水密切有关,受到广大预报员的关注。六十年代初,陶诗言等就利用常规观测高度场资料对副热带高压的气候学活动进行过研究。我们利用卫星观测的射出的长波辐射(简称OLR)资料分析热带大气环流的主要成员——热带  相似文献   

16.
周家斌 《科学通报》1987,32(15):1199-1199
本文提出一种用车贝雪夫多项式进行气象资料插补的方法。 设在x轴上有I_0个等距格点,在其上给定某气象要素的观测值Z(i)(i=1, 2, …,I_0),但其中格点i_0处的要素值Z(i_0)缺测(i_0=1, 2, …, I_0)。将Z(i)在I_0个格点上用车贝雪夫多项式展开,即  相似文献   

17.
中国夏季大尺度低频雨型及其转换模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任宏利  张培群  丑纪范  李维京  高丽 《科学通报》2005,50(24):2790-2799
使用40年逐日降水资料和相空间中的聚类分析方法, 识别出中国夏季降水的7个大尺度低频雨型, 它们对应相空间中概率密度分布的局部极大值区域, 具有持续和转换特点, 反映了低频降水的传播和跃变特征. 分析表明, 低频雨型在季节内分布一般与夏季风雨带相对应, 雨型之间存在优势转换关系, 可归纳为4个雨型转换模, 它们是中国夏季降水异常年际和季节内变化的主要信号分量. 环流场分析显示, 西太平洋副高、中高纬阻塞、低纬环流异常以及东亚-太平洋地区的波列结构与低频雨型的出现和转换有着密切联系, 而副高和阻塞形势的异常演变、东亚波列的分布和变动、急流位置和形态的季节内变化, 有可能是雨型转换模形成的主要环流因素.  相似文献   

18.
青藏高原倒数第二次冰期冰楔的发现及其意义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潘保田 《科学通报》1992,37(17):1599-1599
青藏高原第四纪期间受冰期气候的影响,多年冻土下限强烈下降,广大地区笼罩于冰缘环境之下,发育了大量的古冰缘遗迹.在众多的古冰缘现象中,冰楔假型(Ice-wedge casts)因其重要的古环境重建意义而倍受注意.70年代末,郭东信和张维信等根据~(14)C测年资料,指出青藏高原存在23500±1200a B.P.以前的末次冰期冰楔.80年代中期,徐叔鹰等在青海  相似文献   

19.
寿绍文 《科学通报》1984,29(6):368-368
近年来,对雨暴的天气尺度背景及其地面中尺度结构已有了不少研究,但对雨暴的三维结构的研究仍不多。其原因主要是由于缺乏一个适于作中尺度天气分析的稠密探空网。为了克服这个困难,我们采用了合成分析的方法来研究雨暴的三维结构。近年来发展起来的合成分析法主要应用于分析资料稀少的洋面上的台风结构,也有人作过暴雨和强对流天气形势背景的合成分析。但用其作雨暴结构的中尺度分析则还是初次尝试。本文将给出我们的分析方法和初步分析结果。  相似文献   

20.
符淙斌 《科学通报》1986,31(2):126-126
本文扼要报道我们对1932年来11次“埃尔尼诺”事件中,中西赤道太平洋最暖海区的东西振荡特征的研究结果,所用资料是美国最新建立的综合海洋——大气资料系统,简称COADS, 文中选择的埃尔尼诺年为:1940—1941,1946,1951,1953,1957,1963,1965,1969,1972,1976和1982—1983,选择的标准综合考虑了海面温度和南方涛动(Southern Oscillation)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