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3 毫秒
1.
橡胶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水、硅烷偶联剂和浓度为1%的NaOH、HCl、CaCl2溶液对橡胶颗粒表面进行改性处理,将粒度为5目、10目、40目、60目的橡胶颗粒以1∶1∶1∶2的掺配比例等体积替代20%的砂子.发现,经NaOH和CaCl2溶液处理的橡胶颗粒混凝土7d强度提高较快,而偶联剂和HCl溶液处理的橡胶颗粒混凝土7d后强度提高较快,经NaOH和CaCl2溶液处理的橡胶颗粒混凝土28d强度最高.同时,选用浓度为1%的NaOH溶液处理橡胶颗粒,分别以10%、20%、30%、40%和50%的橡胶颗粒等体积替代砂子,研究橡胶颗粒对水泥混凝土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弹性模量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橡胶颗粒掺量为0~10%时混凝土强度降低较快,为10%~40%时混凝土强度降低减缓,为40%~50%时混凝土强度降低加快;橡胶混凝土弹性模量随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呈直线下降.  相似文献   

2.
用掺20%水泥速凝剂的水泥覆裹在浸泡完全的橡胶颗粒上,并对其养护使其硬化,制作成石化法橡胶颗粒。对该颗粒配制的橡胶混凝土性能进行观察,试件内橡胶颗粒分布均匀性更好,试块的抗压强度以及劈拉强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抗冻融性能趋近素混凝土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3.
针对近年来国内外学者通过试验研究表面改性后的橡胶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在综述已有研究成果的基础上,总结了水洗、无机溶液浸泡、有机溶液清洗和有机聚合物润湿等多种表面改性处理方式对混凝土强度的影响规律,分析了不同改性方式的优缺点,提出了改性处理研究存在的问题,以供相关研究参考.  相似文献   

4.
玄武岩纤维粉煤灰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试验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玄武岩纤维橡胶混凝土设计了正交试验,对其力学性能进行测试并与普通混凝土对比,分析橡胶颗粒取代率、玄武岩纤维和粉煤灰掺量对混凝土28 d抗压、劈裂抗拉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结果表明:橡胶颗粒取代率5%,玄武岩纤维掺量4 kg/m~3,粉煤灰掺量15%时,混凝土各项性能最佳。随橡胶颗粒取代率增加,混凝土抗压强度显著降低;而掺入玄武岩纤维使抗拉和抗折强度有较大幅度提升;最后从玄武岩纤维对混凝土类材料增韧阻裂机制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5.
用掺20%水泥速凝剂的水泥覆裹在浸泡完全的橡胶颗粒上,并对其养护使其硬化,制作成石化法橡胶颗粒。对该颗粒配制的橡胶混凝土性能进行观察,试件内橡胶颗粒分布均匀性更好,试块的抗压强度以及抗劈拉强度均有较大幅度的提高,而抗冻融性能趋近素混凝土表现形态。  相似文献   

6.
为了探究橡胶颗粒掺料对水泥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影响,取橡胶颗粒按照4种不同的取代率去取代砂子进而制作橡胶颗粒掺料混凝土试件,并对制成的试件进行抗压试验.根据试验结果,从试件的坍落度、破坏形态、试件的抗压强度值、抗压强度的下降值与降低率以及抗压强度降低效应分析得出,由于橡胶颗粒掺料的憎水性能,导致橡胶颗粒的掺加会影响混凝土的...  相似文献   

7.
橡胶集料掺量对混凝土压弯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针对橡胶集料混凝土的抗压及抗弯性能,在500/~1500/橡胶集料体积掺量下进行立方体抗压强度以及单轴受压应力-应变全曲线试验,并利用动态应变仪测量了4点弯曲状态下的拉应变.试验结果表明,橡胶集料混凝土的弹性模量较基准混凝土有大幅度的降低,峰值轴压应变可达4106×10-6,弯曲状态下,拉应变曲线评定结果表明橡胶集料混凝土存在明显的屈服点,极限拉应变可达260×10-6~640×10-6.这些测试所得的应变数值都大大超过基准混凝土,表明掺入橡胶集料可有效地提高混凝土的韧性和变形性能.同时,对1年龄期的橡胶集料混凝土试件的立方体抗压测试表明,其后期强度呈现可观的增长.  相似文献   

8.
碾压橡胶混凝土的强度特性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采用橡胶粉等体积代砂方法,研究了碾压混凝土掺入橡胶粉后的工作性和抗压强度的变化规律,回归得出了碾压橡胶混凝土强度公式,探讨了等抗压强度(40MPa)条件下橡胶粉用量对碾压混凝土轴拉强度和极限拉伸值的影响.试验水灰比为0.30~0.55,橡胶粉用量为50~120kg/m^3.试验结果表明:橡胶粉颗粒在碾压混凝土试件中均匀分布,振实过程中不会出现颗粒上浮问题;橡胶粉等体积代砂,不会对混凝土的工作性产生显著影响;水泥强度、水灰比和橡胶粉用量是影响碾压混凝土强度的主要因素,橡胶粉用量与抗压强度降低幅度之间具有近似线性关系;在碾压混凝土中掺入橡胶粉,有助于提高其抗拉强度和极限拉伸值,提高幅度随橡胶粉用量的增加而增大.  相似文献   

9.
不同钢纤维掺量活性粉末混凝土力学性能的试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单轴受压、劈裂抗拉和抗折试验,研究了活性粉末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体积含量1.0%—2.0%之间变化时,活性粉末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变化不明显,当钢纤维体积含量超过2.0%后,其抗压强度、劈拉强度和抗折强度均有明显提高.当钢纤维体积含量超过3.5%后,钢纤维掺量对活性粉末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和劈拉强度影响不明显,而对抗折强度的提高作用仍然比较明显.根据试验曲线,推导拟合出活性粉末混凝土单轴受压应力-应变曲线方程.  相似文献   

10.
为探索废旧橡胶对透水混凝土的耐磨耗性能的影响,通过掺加废旧橡胶微粒制备高强透水混凝土,测试其基本物理力学性能;采用Cantabro磨耗试验,测试试件在磨耗前后的质量损失率随橡胶微粒掺量及粒径的变化规律。研究结果表明,①掺橡胶对透水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孔隙率及透水性有重要影响,影响程度与掺量及粒径相关。掺橡胶的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明显降低,其中橡胶颗粒(CR)掺量为9%的透水混凝土抗压强度降低最明显。掺橡胶粉(FCR)的透水混凝土孔隙率逐渐降低,而掺橡胶颗粒(CR)的透水混凝土孔隙率明显增加;②橡胶也对透水混凝土的耐磨耗性能有较大影响。与对照组比较,橡胶掺量为3%、6%的透水混凝土耐磨耗性能增强,而橡胶掺量为9%的透水混凝土的耐磨耗性下降。橡胶粒径对透水混凝土耐磨性能影响区别不大;③掺橡胶的透水混凝土耐磨性与自身强度没有明显的线性相关性。  相似文献   

11.
通过在再生混凝土中加入一定掺量的废弃橡胶颗粒,研究橡胶颗粒的掺量对其抗拉和抗折强度的影响。研究发现:当再生混凝土中橡胶颗粒的掺量为3%时,混凝土的抗拉和抗折强度都有一定幅度的增长,分别增长2.58%和1.54%;出现这种情况的原因是由于橡胶颗粒具有较好的抗拉性能和延性,掺入到混凝土中可以起到连接骨料的作用,可以增加混凝土的抗拉和抗折性能,且再生混凝土中橡胶颗粒在本试验中的最佳掺量为3%。  相似文献   

12.
为准确计算纤维增强聚合物(fibre reinforced polymer,FRP)约束橡胶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对相关文献的FRP约束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模型进行归纳与总结,并采用已发表相关文献的122个试验数据,对相关文献抗压强度模型的准确性进行评估,得到了影响FRP约束橡胶混凝土抗压强度模型准确性的关键参数,即混凝土粗、细骨料的橡胶颗粒体积替换率和FRP的种类.在评估结果的基础上,通过考虑橡胶颗粒替换率系数和FRP种类,建立了抗压强度模型.新建立的抗压强度模型预测值与试验值更为接近,误差评估指标值仅为0.09.  相似文献   

13.
为资源化处理建筑垃圾和废旧轮胎,用不同掺量的再生骨料及橡胶颗粒制备自密实橡胶再生混凝土,研究两种材料不同取代率下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并建立其力学性能指标换算关系式.结果表明:随着再生骨料及橡胶颗粒掺量的增加,自密实混凝土的工作性能及力学性能均出现不同程度的下降;当再生骨料取代率为100%、橡胶取代率为10%时,混凝土的立方体抗压强度、轴心抗压强度及劈裂抗拉强度分别下降了31.4%、31.7%、26.9%;本文拟合出的各力学性能指标换算关系式与试验数据比较,拟合结果较好.  相似文献   

14.
通过在普通透水混凝土中掺加废旧橡胶颗粒配制了废旧橡胶透水混凝土,并对其抗压强度和透水性能进行了试验研究.结果表明:掺加橡胶颗粒后透水混凝土的强度明显提高,透水性能虽有一定程度下降,但均符合规范要求.  相似文献   

15.
研究了不同强度的普通混凝土及橡胶混凝土在静态弯曲加载条件下的抗弯性能及其破坏过程的声发射性能.力学性能测试结果表明,橡胶混凝土的抗折强度高于同等抗压强度的普通混凝土.采用声发射系统对加载全程进行了信号采集.结果表明,随着普通混凝土强度的提高,弯曲过程中的声发射信号的活度减小,而信号的强度增大.橡胶混凝土的声发射信号的活度和强度均小于普通混凝土.对声发射信号的强度和活度的分析表明,在相同加载条件下,橡胶混凝土的损伤程度比相同抗压强度的普通混凝土小,这与两种混凝土反映出的宏观性能的差异是一致的.应用声发射信号定位研究了混凝土的损伤区域,定位分析结果与实际观察结果一致.  相似文献   

16.
在5%Na2SO4溶液的浸泡环境中,对硫酸盐侵蚀环境下掺加不同橡胶掺量混凝土试件的力学性能进行了研究。以抗压强度为衡量指标,探讨硫酸盐溶液侵蚀环境下不同橡胶掺量试件的力学性能。实验结果表明:适量掺入橡胶集料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改善混凝土的耐腐蚀性能。  相似文献   

17.
为了研究碳纤维长度和体积掺量对混凝土力学性能的增强效果,制备了C30、C40强度等级的混凝土,添加碳纤维长度为10 mm和20 mm,碳纤维体积掺入率为0%~0.32%、进行了18组(54个)立方体试件的轴心受压性能实验,研究其抗压强度和劈裂抗拉强度.实验结果表明:不同掺量的碳纤维对混凝土的抗压、劈拉强度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总体上随着碳纤维掺量的增加,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及劈拉强度随之增加,但在碳纤维长度为20 mm时混凝土抗压强度有所降低;当掺量小于0.08%时,C30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增长幅度较劈拉强度大,C40混凝土的劈拉强度增长幅度较抗压强度大;并且当碳纤维掺量达到一定量时抗压强度与劈拉强度的增长幅度均较小;实验得出长度为10 mm的碳纤维能更好增强抗压和劈拉强度,对劈拉强度的增加更加明显;碳纤维添加在C40混凝土中较C30中发挥效果更佳.  相似文献   

18.
纤维纳米改性橡胶混凝土(SFNS-CRC)是一种新型环保高性能混凝土,通过对其标准立方体试件高温中力学性能试验,探究温度、钢纤维体积率和纳米二氧化硅掺量对该种新型改性橡胶混凝土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影响.选用橡胶体积掺量为10%,的橡胶混凝土,在此基础上考虑了4种不同钢纤维体积率(0,、0.5%,、1.0%,、1.5%,),3种不同纳米二氧化硅掺量(0、1%,、2%,)和4种不同温度(20,℃(室温)、200,℃、400,℃和600,℃).抗压和劈拉性能试验在实验室自行研制的混凝土材料高温中力学性能抗压和劈拉试验机上进行.试验分析了试件的破坏形态、高温中质量损失、试件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的变化及破坏机理.研究结果表明:钢纤维和纳米二氧化硅对橡胶混凝土高温中力学性能改性效果较为理想,同时使橡胶混凝土高温中的破坏形态得到极大改善,试块完整性更好,趋于延性破坏;高温中SFNS-CRC抗压和劈裂抗拉强度提高显著,且后者提高更加明显;随钢纤维掺量增加,高温中试件强度逐渐提高;纳米二氧化硅最佳掺量为1%,.  相似文献   

19.
通过正交试验,选取塑钢纤维掺量、橡胶掺量及不同的橡胶改性方法等三种因素,对路用塑钢纤维-改性橡胶混凝土基本力学性能展开研究。研究结果表明,塑钢纤维的掺加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弥补橡胶混凝土强度的不利影响,随着塑钢纤维掺量的增大,橡胶混凝土强度有所提高,弹性模量降低;对橡胶进行改性处理有利于增强橡胶与水泥基体间粘结强度,优化橡胶混凝土力学性能,其中Al_2(SO_4)_3溶液浸泡法改性效果最佳。基于配合比优选结果,拟合出不同塑钢纤维掺量混凝土应力-应变本构曲线。  相似文献   

20.
钢纤维的桥联作用及其与橡胶颗粒的协同作用可显著改善混凝土性能,而针对钢纤维橡胶自密实混凝土的静态力学性能及其本构关系的研究较少。通过在10%、20%、30%橡胶颗粒掺量的橡胶自密实混凝土中分别外掺体积掺量为0.5%、1.0%、1.5%的钢纤维,制备出钢纤维橡胶自密实混凝土试件,进行棱柱体轴心抗压试验,探讨钢纤维掺量、橡胶颗粒掺量对试件的典型力学特征量的影响,建立钢纤维橡胶自密实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的本构关系。结果表明:钢纤维橡胶自密实混凝土试件呈现延性破坏的同时,其完整性也较好;随着橡胶颗粒掺量的提高,试件轴心抗压强度逐渐降低;当钢纤维橡胶自密实混凝土中的橡胶颗粒掺量较高时(20%、30%),钢纤维对橡胶自密实混凝土轴心抗压强度无明显的增强效果;橡胶颗粒的掺入提高了试件的峰值应变,当橡胶颗粒掺量为10%时,达到最大值,增长幅度为10%;不同的钢纤维掺入量对钢纤维橡胶混凝土的峰值应变普遍有增强效果,但没有呈现出明显的规律性;轴心抗压本构关系能反映钢纤维橡胶自密实混凝土力学性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