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哈肯(H.Haken)学派,是目前世界上非平衡统计物理学中的主要学派之一.该学派从七十年代中期形成至今才不过短短几年的历史,然而他们的理论以及学派奠基人哈肯教授的名字却为世人所共知. 该学派倡导的协同学(synergetics)研究的是系统  相似文献   

2.
本月12日是著名理论物理学家、协同学的创始人哈肯教授诞生60周年纪念日。为了使读者能对这位对科学事业有杰出贡献的科学家有一较全面的了解,本刊特邀张纪岳、宁存政撰写了本文。关于哈肯教授对科学事业所作出的贡献的详细介绍可参阅本刊已刊登的有关文章。  相似文献   

3.
最近几年以来,一个以协同学命名的跨学科研究的新方向,引起了科学家们的注意。协同学的名称是从古希腊语言中借用来的,它表示开放系统中大量子系统相互作用的整体效应、集体效应或合作效应(见哈肯:《协同学》,莫斯科,1980年版第15页)。  相似文献   

4.
70年代以来,在世界上出现了研究非平衡态相变的热潮.它冲破了学科之间的界限,在自然科学、工程技术到社会科学的广大领域中都取得了一定的研究和应用成果.从不同角度和观点研究非平衡系统的学派;如布鲁塞尔学派提出的耗散结构理论,哈肯学派提出的协同学,以及日本学者研究的“过渡过程”等,在不同学科领域中作出了大量的成绩.但纵观其研究方法,还基本上停留在从微观  相似文献   

5.
一、问题的提出——从整体性中寻求统一协同学是当代西德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Haken)在本世纪70年代才创立的一门学科。它以存在于各学科各领域中的有序结构的形成和演化为研究对象,为之提供坚实的理论基础、普遍的原理和有效的数学方法,是一门应用领域相当广泛为当代科学界所称誉的新兴学科。而中医是植根于中国有着上千年历史的一门古老学科。它以人为研究对象,以防治疾病为  相似文献   

6.
算法几何学是理论计算机科学与几何学相结合而产生的一门边缘学科。对它的较系统的介绍,尚未见于国内其他刊物。这期发表的《算法几何学——几何学的一个崭新分支》一文,首先向国内广大读者介绍了这门学科的主要内容。  相似文献   

7.
1980年3月,钱学森同志曾对笔者指出,科普是一项巨大的社会教育性质的系统工程,应建立起有中国特色的科普系统工程学。本文试图根据普利高津(I. Prigogine)的耗散结构理论(Dissipative Structtlre Theory)并结合哈肯(H. Haken)的协同学(Synergetics)  相似文献   

8.
最近,斯普灵顿(springer)公司出版的这套协同学丛书几乎全部是论述物理、化学、生物学中的自组织结构,这本韦德里希和哈格所著的专论研究了社会学中的结构(或模式)问题。初看来,这似乎是大胆阐述如何采用物理学的概念和方法研究复杂的社会现象,可实际上十几年来业已证明了各个科学领域有一大类现象可以采用统一的原理来处理。这种统一的原理尤其适合于多体系统在宏观上组成新结构的场合。确实,这就是我十多年前给协同学下的定义,这是我综述包括社会学在内的复杂系统行为的深奥类比所依据的原理(H.哈肯:《协同学导论》,本丛书第一卷)。正如我常常指出的那样,这些原理的普遍适用性并不是偶然的,也不是物理学向其它领域的进一步推广,而是有机联系的多体系统的深刻的结构性质所决定的,这些性质服从严格的数学定律。一般说来,物理学的原理和方法可以采用两种方式用于研究社会现象。其一是根据结构类比作定性论证。它出自我的著作 Erfolgsgeheimnisse der Natur;Synergetik:Die behre Vom Zusammenwirken,现已译成英文。另一方法是根据我的同事W.韦德里希  相似文献   

9.
科学在对线性的、平衡的现象作了充分研究的基础上,正在向非线性、非平衡的现象进军.物理科学、生物科学对相变现象以及耗散结构一类非平衡态现象的研究.大范围的非线性经济模型的研究,都需要得力的数学武器.在数学为这类研究提供的工具中,除非线性方程分叉点理论,重正化群理论外,托姆的突变理论很引人注目.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普里戈金教授在本刊3卷1期《从存在到演化》一文中就专门提到这一理论.什么是突变理论?张奠宙同志的这篇文章作了生动而具体的入门介绍.  相似文献   

10.
西德著名物理学家哈肯(H.Haken)所创始的这门新兴学科——协同学是一门边缘科学,它研究产生宏观空一时或功能结构的系统中,各单元间的合作关系,既研究确定性过程,也研究随机过程。下面论述它与其他学科的关系。协同学有许多方面,从自已专业领域出发探索协同学的科学家,可能首先注意到与自己学科的基本思想最接近的那些方面。物理学家研究协同学时,常常想到热力学,热力学最突出的特点之一是其普遍适用性。不管系统有什么成分,或处于什么状态(气态、液态、固态),热力学的定义都普遍适用。它之所以获得广泛应用是因为它研究宏观量(或可观测量),例如:体积、压力、温度、能量和熵等。显然这些概念适用于大量分子的集合体,而不适合于个别分子。也可采用信息论作类似研究,可用信息论准确计算只有有限信息的系统。某些物理学家认识到协同学与不可逆热力学的共同特点,至少在物理学、化学及生物学领域中,协同学和不可逆热力学都研究偏离热平衡的系统。化学家和物理学家十分惊奇地发现协同系统的各种宏观转变和热平衡系统诸如:液一气相交,铁磁体形成,产生超导性等相变之间存在着密切的类似性。协同系统可以发生连续转变或者不连续转变,可以表示出对称破缺,临界慢化,临界涨落等特征,这在相变理论中,大家是很熟悉的。  相似文献   

11.
近30年迅猛发展的非线性科学是研究自然界复杂现象之规律的一门学科,被喻为与相对论、量子力学齐名的20世纪出现的第三次科学革命,针对沸腾系统非平衡、非线性、随机性,复杂性和非还原性的特点,作者尝试把沸腾传热学和非线性科学结合起来,建立一门新的交叉学科分支——非线性消费者腾传热学.目前,耗散结构理论、协同学理论、分岔理  相似文献   

12.
全国非平衡态统计物理(耗散结构专题)学术会议,继去年在西安首次举行会议之后,今年8月24~31日又在大连举行会议.耗散结构理论的创始人之一尼科利斯(G.Nicolis)教授应邀到会讲学.会议高兴地看到,自上次会议以来全国又有不少单位和个人进行了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会议收到三十几篇应用耗散结构理论于生物学、天文学、医学等领域的工作报告.为采纳各学派之长,会上专题介绍了哈肯(H.Haken)  相似文献   

13.
编后     
我们热情向广大读者推荐王伽林同志《气功与胆汁分泌——我的实验研究》一文及他致本刊编辑部的一封信.王伽林同志这种献身科学的精神为我国科学工作者树立了一个光辉榜样,是我国科学工作者的光荣和骄傲.本刊以能刊载王伽林同志这篇用自己的鲜  相似文献   

14.
编后记     
20世纪后半叶发展起来的科学和工程计算这门新兴学科,其理论和方法作为新的研究手段及新的设计和制造技术的理论基础,正推动着当代科学和高新技术向纵深发展。本期在“科技论坛”栏目登载了中国科学院院士石钟慈的文章《科学和工程计算》,文章对这一新兴学科的主要任...  相似文献   

15.
现代科学发展迅猛,因此本刊“现代科学专题综述”栏也常盛不衰。本期在此栏目中奉献给读者五篇佳作。《扫描隧道显微镜及其在DNA结构研究中的应用》一文,向读者展示了新的实验仪器对DNA结构研究所取得的最新成果。它证明了随着成果的不断积累,仪器的不断改进,我国科学家会在这一领域取得突破性的成就。《题目反应理论和自适应测验》一文介绍了一种现代心理和教育测量理论,这是由于对人才素质的要求越来越高的社会需要而产生的一门学科。它为客观、准确、高效率地评估人的智能和其他心理品质,提供了理论依据。今年4月3日晚,同步辐射这一新的光源在我国诞生,它标志着我国科技史上一个新时代的开始  相似文献   

16.
本文是美国科学哲学家George F.Kneller所著《科学——人类的探求》(Science-The Human Endeavor,New York,1978)一书中的一章。这本书生动而通俗地介绍了科学的一般特征和一般发展规律,是一本富有特色的“科学概论”。本章则深入浅出地描述了本世纪从逻辑实证主义到波普尔、库恩的现代科学哲学发展概貌,包括作者自己对各个学派的评论,读之颇富情趣。这对我们研究辩证唯物主义的科学观和科学方法论,可能有所启迪。  相似文献   

17.
本文是对一门新兴交叉学科——计算统计学的简单介绍与评述,并把George Mason大学E.G.詹姆士教授的一本新书《计算统计学基础》介绍给读者。它有助于我们了解计算科学,尤其是计算统计学这一领域的前沿与概貌。  相似文献   

18.
关于基本粒子物理,由于它在当代物理学中所占的显而易见的重要性,本刊已发表了不少文章,包括实验与理论两个方面.但如何生动而又通俗地来向读者系统介绍这一学科,一直是本刊的一个心愿.黄克孙教授去年在我国讲学期间应本刊要求撰写了这篇《粒子物理新貌》.黄克孙教授是国际知名的粒子理论物理学家,相信由他来撰写的这篇文章是很合适的.  相似文献   

19.
编后     
化学,这门基础科学,本世纪以来,由于物理学、数学以及生物学与它的相互渗透和新的实验手段的应用,已逐渐改变传统的面貌,正从经验学科向理论学科过渡。究竟现代化学这门学科,它当前面临的形势和今后的趋向怎样,这不仅为化学工作者所嘱目,也是一般读者所关注的问题,本刊约请温元凯同志撰写的《化学正面临新的飞跃》一文,估计将对读者在了解这一课题时有所裨益。材料科学是我国科学技术发展规划中八个战略重  相似文献   

20.
病态科学     
Lang.  I 赵乐静 《世界科学》1991,13(6):49-55
“病态科学”一文发表在1989年美国物理学会的刊物《今日物理》第10期上.本刊特将此文翻译摘登,以飨国内的读者.该文自发表后,已引起不少反响,不少人认为朗缪提出了科学研究中一个重要的社会现象,而且还联系了当前科学研究中的实际,但也有人担心这会影响科学上不同学派之间的正常争论.我们认为,必须将科学研究过程中不可避免的错误和病态科学区分开来.不能将一切错误都归结为病态科学.但另一方面,从大量科学史中的例子,包括我国科学发展中出现的事例来看,病态科学提出的确是一类真实的并且产生影响的社会现象.正视它,研究它,并从中吸取必要的教训,正是为了繁荣我国的科学事业.而引起国内读者对这一问题的注意,正是编者发表此文的目的.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