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含气量对液体粘度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通过对选定液体的含气量和对应粘度的测量,实验研究了含气量对液体粘度的影响。其中对粘度的测量采用了旋转法,而对含气量的测量采用了图像处理技术,得到了含气量与粘度的对应关系,并归纳了关系式;表明在温度等环境因素不变的情况下粘度随含气量的增加而增加,并且呈现非线性的关系。这一成果将有助于掺气对流体特性影响的规律和机理做进一步研究。  相似文献   

2.
以不同粘度的流体为液相,在垂直管中研究了液体填塞流(包括弹状流,块状流和泛出流)的持液率和压力降,研究结果表明,对于不同粘度的液体,填塞流的持液率都随无量纲气流体积通量的增大呈对数规律减小,总压力降随气流体积通量也近似呈对数规律变化,研究同时发现,液体填塞流的摩擦阻力压力降为负值且存在极值点,摩擦阻力压力降在总压力降中所占的百分比与气流体积通量的关系存在拐点,拐点处在应于弹状流向块状流的流型转变。  相似文献   

3.
开展端面附加力矩的研究是为了正确地指导旋转粘度仪的设计,调试及其使用,以达到准确测量各类液体流变性能的目的。长期以来,国内外旋转粘度仪均使用已知粘度的牛顿液体(标准油)作为仪器标定和消除端面效应的依据。这对牛顿液体的测量是较合理的,但对非牛顿液体的测量则会产生较大的误差。本文依据各类液体的流变规律,从理论上提出了这些液体作用在内筒端面的附加力矩公式及其相互关系。文章进一步将这些关系,采用数学推理的方法,通过动切应力修正系数A和稠度修正系数Z n′把测量非牛顿液体统一在测量牛顿液体所设计的弹簧总旋转力矩上,这样既保证了非牛顿液体的准确测量,又使问题简化,给设计和使用带来了极大的方便。文章同时还指出了范氏旋转粘度仪在端面附加力矩值上所存在的问题,并对给出的有关流变参数计算式作了必要的修正。  相似文献   

4.
碳酸二甲酯饱和液体粘度的实验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为将碳酸二甲酯作为替代清洁燃料的研究提供基本物性数据,使用改型的乌别洛特毛细管粘度计对283.273~383.104K温度区间的碳酸二甲酯饱和液体粘度进行了实验研究,并利用实验得到的饱和液体粘度实验数据,拟合了碳酸二甲酯饱和液体的粘度方程。实验结果表明,粘度测量结果的不确定度小于3.0%,实验数据与粘度方程的最大偏差为2.10%,平均偏差为0.58%。  相似文献   

5.
本文闸述了当前在设计和使用旋转粘度仪中所存在的一些问题。目前的旋转粘度仪,是按牛顿液体的内摩擦定律设计的,这对牛屯液体流变参数的测量和计算是较为准确的,但对非牛屯液体流变参数的测量和计算,则会产生不可忽视的误差。本文依据非牛屯液体的流变规律,从理论上阐明了用这种仪器测定和计算非牛电液体时,对那些流变参数是较为准确的;对那些流变参数会有较大的误差以及这些误差的范围、影响因素和解决途径,从而进一步阐明了通过使用仪器校正系数B,通过计算非牛屯液体的速度梯度,以达到准确测定非牛屯液体流变性能的方法。为了在引入B值后,仍能较方便的计算塑性液体的动切应力,文章还介绍了改进设计旋转粘度仪的有关方法。  相似文献   

6.
为了计算和调节磁流变液孔口流量,对流场的区域进行剖分和分析,建立了磁流变液孔口出流数学模型.通过数值模拟的方法,对局部阻力系数进行了修正.通过孔口出流实验,验证了数学模型的精确性,并研究了孔口流量的影响因素.结果表明:该数学模型能够较为精准地计算孔口流量,并且在一定条件下通过改变磁流变液黏度、孔长、孔径和外加压强能有效地调节孔口流量.  相似文献   

7.
压电传感器在血浆粘度检测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液体阻尼效应压电石英晶体传感器原理,开发了一种用于血浆粘度测量的生物传感器。阐述了该传感器的检测原理,同时介绍了探头和振荡电路的设计方法。实验表明,传感器的最大频移值与血浆粘度和密度的乘积的平方根值存在很好的线性关系。与现行的方法相比具有简单、灵敏、在线等优点。  相似文献   

8.
基于SV—DH声速测试仪研究液体的压缩系数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艳峰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16):3941-3943
利用SV—DH声速测试仪测量超声波在不同液体介质中传播纵波的传播速度,进一步测量出这些液体压缩系数。测量结果与标准值相比,利用该方法测量液体压缩系数具有原理简单、相对误差较小的特点。为测定液体的压缩系数提供了一种新方法。  相似文献   

9.
公路建设项目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   总被引:1,自引:2,他引:1  
基于某高速公路环境风险评价实例,对高速公路水环境风险评价方法进行了探讨。认为目前在公路交通危险品运输对地表河流的风险评价中,采用的风险概率计算模型应增加交通事故中的泄漏概率项;危险品的泄漏速率计算采用非稳态孔口出流计算方法比稳态孔口出流计算方法更符合客观实际。采用卷积分模型成功预测计算了危险品泄漏后河流中污染物浓度的分布。  相似文献   

10.
岩溶泉域地下水储量的计算是该区域岩溶水资源评价的一项重要任务。岩溶泉域地下水具有集中排泄的特点,它类似于流体力学中的非恒定孔口出流。本文导出了新的公式,可以简便地计算其储水量而不涉及任何水文地质参数。其应用条件为该泉域岩溶水系统是独立的,在衰减期内无补给且流量可以精确地测量。图2,表2,参6。  相似文献   

11.
内混式两相流喷嘴的雾化特性研究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肖彬 《科学技术与工程》2012,12(27):6912-6917
本文结合一些相关的理论,以水、润滑油和十二烷基硫酸钠溶液(SDS)溶液作为液体介质,详细地研究了操作参数(压力、气液比)和液体物性(粘度、表面张力)对一种典型的内混式两相流喷嘴雾化特性的影响,通过对实验数据的分析得出了一些重要结论.例如:随液体介质的粘度和表面张力的增加,喷嘴雾化质量逐渐变差,但粘度对雾化质量的负面影响要明显大于表面张力对雾化质量的负面影响。根据大量的实验数据,回归出了内混式雾化喷嘴的雾化粒度的经验关联式。经检验,在适用范围内,该公式具有较高的精度。  相似文献   

12.
利用回转振动粘度仪对纯In、In—5%Cu合金及In—20%Cu合金在液相线以上不同温度进行了粘度测量,实验结果表明,随温度升高,三种熔体的粘度都呈现减小趋势,且符合指数变化规律;纯In在430℃和470℃左右粘度出现异常变化,In—5%Cu合金在600℃附近粘度值有突变,In—20%Cu合金在测试温度范围内没有明显变化,粘度的突变表明了液体结构的转变;在In中加入5%Cu后,熔体的粘度值减小,而加入20%Cu后,熔体的粘度值明显升高.  相似文献   

13.
论述了采用压电陶瓷自激振式液体粘度传感器的测量原理和结构特点,对仪器的测量数据进行了分析,仪器配有温度传感器,可同时测量实时温度,实验表明,这种仪器响应速度快,精度高,使用方便。  相似文献   

14.
本文讨论了几种表面粘度的测定方法,提出了适合高温炉渣表面粘度测量的方法-激光法,并设计安装了一台测量装置,在此装置上测定了几种表面活性剂水溶液的表面粘度,实践证明,该装置测定表面粘度是完全可行的,为高温熔渣表面粘度测定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5.
用超声光栅仪测量液体浓度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把酒精作为研究对象并且逐步的改变其浓度,利用产生超声光栅的原理测量必要的物理量,再进一步的计算出超声波声速,最后利用所计算出的速度与浓度的关系来实现对液体浓度的定量分析,从而实现超声光栅仪测量液体浓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应用张克武气体氩模型理论微分方程,导出液体粘度理论方程,并据理论分析引出“正烷烃沸点下的粘度值相同”等定理、定则。本法经以240种无机、有机、极性与非极性等38种不同结构类型的1428个实验数据检验,平均误差1.85%。其精度比著名的van Velzen-Cardozo-Langenkamp法高9倍以上,达到实验容许误差范围内。解决了近百年来化学工程与凝聚态物理学交叉科学领域内无法精确计算的液体粘度这一关键难题。建立了通用的精确的液体粘度理论模型。有重大的理论意义和广泛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分析了COD测量中对消解液及水样的定量要求,提出了利用定容瓶、蠕动泵及恒流—时间方法实现小剂量液体自动定量的方法,并对定量误差的来源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相似文献   

18.
落球法测液体粘滞系数是理工科高校的一个基本物理实验。环境温度对液体的密度和粘度有很大影响,所以温度在该实验中是一个重要的参数。该文从理论上对不同温度下不同直径的小球在测量区间内匀速下落的时间、收尾速度和匀速下落起点位置进行了计算,并给出了这些参量随着温度变化的规律。实践表明,这为实验者选择合适的实验参数、判断实验数据准确性提供了依据,从而减少了误差。  相似文献   

19.
液体折射率的测量在工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利用牛顿环干涉原理测量液体的折射率的方法,能够方便、准确地测量出液体的折射率,测量结果准确,测量过程简单.  相似文献   

20.
液体折射率的测量在工农业生产中非常重要,利用牛顿环干涉原理测量液体的折射率的方法,能够方便、准确地测量出液体的折射率,测量结果准确,测量过程简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