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6 毫秒
1.
系统处于稳态时,傅里叶传热遵循牛顿冷却律.应用牛顿冷却律、光伏电池单二极管模型和热力学第一律,分析光伏电池的热力学性能.研究表明,输出电压和辐射强度对光伏电池运行温度有显著影响,在标况下所预测的温度与厂商数据一致.揭示热学课程教学中扩展该律的重要性.  相似文献   

2.
美国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正在研制一种新型镍铜电池,虽然功率只有几毫瓦,但寿命极长,该电池至少能工作半个世纪。据介绍,研究人员采用放射性同位素镍63和铜两种金属作为长寿命电池材料。镍63能发生裂变,会不断释放电子,半衰期达100年。长寿命镍铜电池的工作原理是片状的镍63在衰变时释放电子给铜片,使铜片带负电荷,镍63薄片带正电荷,外接负载构成回路时,镍铜电池便会开始工作,源源不断地产生电流,为负载提供电能。有关专家预计正在研制中的镍铜电池可能成为使用寿命最长的电池。康奈尔大学研究人员认为,由于电池体积…  相似文献   

3.
锂离子电池在组装及试验过程中经常要对电芯施加压力,以延长电池循环寿命,但不均衡压力会对电池循环寿命产生负面影响为了探究不均匀加压对锂离子电池电芯性能的影响,该文设计了一套夹板装置,通过控制电芯的摆放方式模拟均匀和非均匀加压场景循环性能测试结果表明,不均匀加压会降低电芯的循环稳定性;通过解剖电芯,解释了电芯失效的基本原理,即负极析锂该文研究了锂离子电芯在受到外界不均衡压力的情况下,电池失效的基本原理,为锂离子电池生产组装及测试提出了改进方向  相似文献   

4.
燕尾榫连接结构低周微动疲劳寿命预测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低周疲劳寿命预测方法中,通过引入摩擦功因子,考虑微动作用对构件疲劳寿命的影响,对传统的名义应力法进行改进,以用于构件的低周疲劳寿命预测.针对燕尾榫连接结构,采用有限元技术求解接触问题,获得结构接触应力及接触状态量的分布,并预测裂纹萌生的位置.进一步应用该位置处的应力场和接触状态进行结构的寿命预测,通过燕尾榫连接结构的低周微动疲劳试验,获得了寿命预测模型中的相关参数.最后采用相关文献中的试验结果对该模型进行了验证.  相似文献   

5.
针对锌银电池分选成组后一致性的问题,提出了基于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S-SVM)和模糊C均值聚类(FCM)的锌银电池分选方法。该方法利用FCM对锌银电池进行聚类分析,以电池放电电压平台的三个不同时刻电压作为输入,电池的聚类结果作为输出,建立LS-SVM模型,利用训练好模型预测电池分选结果。实验结果表明,此方法得到的电池组动态一致性好,容量衰减率明显降低,在30次循环寿命测试后容量衰减率不超过10%。此分选方法分选效率高、建模速度快,可有效识别组内电池样本的一致性,实现电池的多场合利用和效率最大化。  相似文献   

6.
为了处理3G网络监管系统中产生的海量数据,该文提出一种负载平衡算法.在分布式动态负载平衡模型的基础上,采用负载选择分配策略设计了随机转移负载的时延模型,并给出了增益系数的取值.根据控制论的相关理论和方法对该算法进行稳定性分析,验证了本算法符合3G监管需求,并据此修正了多余负载转移的百分比公式.  相似文献   

7.
针对大多数无线传感器网络(wireless sensor network,WSN)故障检测算法容错性较差的问题,提出一种基于链路切换机制(LSM)和邻居干扰抵抗模型的WSN节点故障检测算法.仿真实验从数据包分组传输率、控制负载、内存负载和故障恢复延迟四个方面评价该算法,结果表明,当节点传输功率提高至4mW时,数据包传输率提高了5%以上,恢复延迟平均降低了4ms左右,适用性非常好.相比现有的WSN故障检测算法,该算法取得了更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8.
影响城市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的因素复杂,保护层厚度、温湿度、CO2浓度以及混凝土强度等因素对衬砌结构服役寿命有着显著的影响。分析城市隧道衬砌结构耐久性服役寿命影响因素的概率分布特征,提出基于碳化经验公式的耐久寿命概率预测方法。根据可靠度理论,基于结构的可靠指标提出了结构的服役寿命预测方法,该方法弥补了现有模型在参数取值方面的不足,并且能够满足对结构整体寿命预测的要求。建立可靠指标与时间的关系,预测衬砌结构的失效时间,以此作为结构的耐久寿命,完善了混凝土结构的寿命预测方法。  相似文献   

9.
首先针对采用燃料电池与蓄电池为能量源的燃料电池汽车,梳理了燃料电池及蓄电池的建模机理;之后基于T-S模糊模型设计了模糊逻辑控制器,并在MATLAB/Simulink软件平台上搭建了该控制器的仿真模型;最后借助ADVISOR仿真软件对所设计的控制器进行了验证。仿真结果表明:所设计的模糊逻辑控制器能合理地进行双能源的功率分配,符合设计预期。  相似文献   

10.
集群式数据库是目前解决海量数据处理的一种重要方法,但目前的各种数据均衡算法都存在算法复杂、实际应用效果差等缺点.通过Markov模型对实时负载状态的预测,依据综合数据负载指标和数据负载状态预测结果实现集群式数据库数据均衡技术.在对综合数据负载指标设计的过程中,主要选取输入指标和服务器指标,同时引入滑动窗口法对数据负载信息记录进行更新,获取综合数据负载指标,实现集群式数据库的数据均衡.通过实验验证,该算法能有效评估集群式数据库的工作状态,均匀分配数据,使数据均衡,提高运行效率.  相似文献   

11.
分析了分簇无线传感网中的负载不均衡问题,提出了一种实现节点负载均衡的无线传感网能量高效分簇算法. 根据网络模型计算出最优网络分簇数量,通过调整节点的通信半径来控制网络分簇的大小,以分布式周期性迭代的方法竞争选举簇头,形成合理的网络拓扑结构. 不同网络条件下的仿真实验证明,该算法能有效地均衡网络节点负载,从而降低节点能耗,延长网络生存时间,其性能优于典型的无线传感网分簇算法LEACH和HEED.  相似文献   

12.
王珍 《甘肃科学学报》2003,15(2):107-108
结合引信用化学电池的应用特点,分析了化学电池对无线电引信设计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其在设计、工艺上的改进措施,为引信设计提供有效可行的解决思路.  相似文献   

13.
本文根据国标《CB5008.1~3—85》的规定,设计了一种蓄电池容量自动测试仪.该仪器利用8位单片计算机进行控制,完成测试过程中的自动恒流、自动测量时间和温度、自动进行数据处理、自动停机等功能.它的优点是操作简单,测量精度高,成本低.本文介绍了蓄电池容量的测量原理和计算方法,对单片机的硬件和软件系统都做了全面的叙述.  相似文献   

14.
探讨了 AA型可充 MH / Mn O2 电池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 .对研制的 AA型可充 MH /Mn O2 电池进行了测试 ,结果表明电池充放电性能良好 ,明显优于可充 Zn/ Mn O2 电池 .  相似文献   

15.
矿山机车用中等功率型锂离子电池制备技术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分别以LiFePO4、人造石墨为正、负极活性物质,成功研制出可替代铅酸电池用于矿山机车、额定容量为23 Ah的中等功率4866135型方型钢壳锂离子电池.针对矿山机车使用工况,提出了锂离子动力电池的设计依据和各项工艺参数,重点研究了电池的荷电特性、功率特性和安全性能.测试结果表明,4866135型锂离子电池5 C倍率的持续放电质量比功率高达354.6 W/kg,1 C循环450周,容量保持率在86%以上.安全性能测试表明,电池可靠性高,各项技术指标均达到了设计要求.  相似文献   

16.
探讨了AA型可充MH/MnO2电池研制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及解决的途径.对研制的AA型可充MH/MnO2电池进行了测试,结果表明电池充放电性能良好,明显优于可充Zn/MnO2电池.  相似文献   

17.
采用拉网铜板栅作为阀控密封铅酸蓄电池(VRLA)的负极,组装了“两正三负”式实验电池。研究了拉网铜板栅对负极活性物质转化过程及对VRLA电池放电容量的影响。结果表明:在低倍率放电情况下,拉网铜板栅VRLA电池可以明显提高电池负极的放电容量;通过EIS研究发现,拉网铜板栅负极具有更好的电化学反应活性;SEM检测结果表明,充电状态下,拉网铜板栅电极中海绵铅结晶颗粒小;放电状态下,拉网铜板栅负极的PbSO4结晶颗粒较小。  相似文献   

18.
短期电力负荷预测的模糊神经网络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针对短期电力负荷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提出一种应用模糊神经网络的短期电力负荷预测模型. 该模型具有神经网络的强有力学习能力. 由于利用了模糊理论处理非线性问题的能力以及从海量数据中抽取相似性的功能,因而弱化了神经网络对样本的依赖性,增强了外推性,可在一定程度上减少学习时间,并充分考虑气温变化对负荷的影响. 实验结果表明,该模型对短期负荷有较好的预测精度,具有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9.
在1mol/LLiPF6/EC+EMC(体积比1:1)电解液中,用恒流充放电池测试系统测试了2-甲氧基萘对磷酸铁锂电池电化学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剂对电池容量特性基本没有影响.过充实验结果则表明添加5%的2.甲氧基萘表现出最优的磷酸铁锂电池的耐过充性能.  相似文献   

20.
聚苯胺(PAn)的电化学合成及应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用电位扫描法测定了苯胺的电化学聚合特性,研究了酸度对聚苯胺的电导率的影响。并将聚苯胺用作PAn-Pb二次电池的正极活性物质,然后对其在不同电流密度下的充/放电行为和库仑效率进行了考察。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