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正中国的山水风景世界闻名,可谓无山不秀,有水皆丽。中国人对大自然,是以天地为心的态度去接纳自然。因为向往与喜爱,所以就想接近、想在家中也能分享到大自然的山光水色;于是便采用纹理不同、外形优美、千姿百态的石材为主,缀以树木、亭榭、舟桥、人物、鸟兽、青苔等;经精巧的构思,运用缩龙成寸的艺术手法,将大自然的美景,巧妙地布局成一幅幅的山水景观,放置于浅水盆中,让山水相映,浑然成一体,因而创作的盆景称为"山水盆景"。室内有了"山水盆景",人们可生活在"咫尺之内瞻万里之遥,方寸之  相似文献   

2.
陈凯 《科学大观园》2010,(11):I0002-I0003
<正>冰雕是一个美丽而短暂的艺术形式。雕刻大师们花费大量心血雕刻作品,用无数小时的创作也仅仅是为了博得观看者的驻足片刻。在银色的世界里,冰雕雪塑为冰天雪地增添魅力,流光溢彩营造出冬日的诗情画意。幸运的  相似文献   

3.
施德勇 《科学大观园》2010,(23):I0002-I0002
<正>"一盆玉蕊满堂春"。冬末春首,正是水仙花盛开的时节。新春佳节,厅堂上能摆上几盆造型别致而优雅的水仙盆景,配上几粒色彩缤纷的雨花石,它将给节日增添无限的诗情画意和乐趣,把人们的生活、环境点缀得更加绚丽多彩,为您锦上添花,也为您提供了一份休闲的节拍。  相似文献   

4.
中国画简称“国画”,它是用毛笔、墨和颜料在特制的宣纸或绢上所创作的绘画作品。它以人物、山水、花鸟及走兽为主要题材,以工笔和写意两种技法为创作手段,作品富于传统的民族特色。它经过数十年的不断丰富,发展和革新,形成了自己的体系,风格鲜明,形式独特,在东方以至世界艺术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地位和影响,是中华民族的宝贵财富。目前,有越来越多的人(包括许多外国人)痴醉于中国画的独特魅力,欣赏和学习画中国画,并从中得到各方面的帮助和感悟。  相似文献   

5.
《科学大观园》2010,(20):F0002-F0002,I0001
<正>古往今来出现了不少以太行山为主题的画家,他们创造了北方山水的诗情画意,成熟了北方山水的形式结构与笔墨方式,使北方山水作为一种美学精神文脉代代传扬;成长于太行山区的著名山水画家杨铭儒,在承继了前辈的艺术遗产和同代人的成功经验的同时,骨子里深藏着北方山野特有的厚重与雄健,特别是太行山的外在与内在相和的气质,精神,给了画家以生命活力和心智启迪,使他在审美取  相似文献   

6.
《科学大观园》2015,(6):2-3
<正>来自英国西部港口城市布里斯托尔的32岁人体彩绘艺术家凯特.迪恩,通过在模特身上创作栩栩如生的鸟类造型彩绘画,展现了人们生活中一些重要阶段。人们生活中结婚、生子、抚养孩子到孩子离家独立生活等重要阶段都被一一展现。其作品中,一只鸟用嘴叼着一个布兜,里面有一个嗷嗷待哺的婴儿,而另外一些作品中还展现了人类亲密关系中所蕴含的幸福时刻。  相似文献   

7.
《科学大观园》2010,(16):F0002-F0002,I0001
<正>中国书画艺术源远流长,书法之狂草,绘画之水墨大写意,体现了中国人独特的造型观和境界观。大写意画既是高度自我的艺术,又是高度忘我的艺术。只有不断地追求才能真正将这门气势磅礴的艺术发扬光大。大写意画;有我;无我从本质上讲,中国画都是写意的,所谓意,即主体  相似文献   

8.
地动仪复原模型的造型设计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地动仪复原模型的造型设计是科学复原的一个重要部分,既是实现仪器功能的需要,也是展现汉代文化和艺术的一种方式,涉及到结构造型和艺术造型两方面的研究。文章回顾了史料和考古研究的新进展,介绍了筒状、钟状和卵状三类现有的造型。基于中国地震局和国家文物局专家组所完成的新复原模型,分析了结构基形、悬挂点位置、调整结构和仪器稳定性等结构问题,对新模型的造型设计和研究思路做了具体介绍。  相似文献   

9.
德国艺术家伊尔文·艾施(Erwin Eisch)1964年开始创作玻璃作品,几年后便已成为德国玻璃艺术家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是欧洲第一个新浪潮玻璃艺术室。艾施的作品取材广泛,介于写实主义与非现实主义之间,总是充满浪漫或者魔幻色彩。艾施创作得最多的作品是人像模型。这些作品栩栩如生的程度并不比我们通常看到的石膏或者青铜人像逊色。  相似文献   

10.
艺术鉴赏     
彼得·勃鲁盖尔(1525-1569年)出生于安特卫普东部的一个农民家庭,一生以农村生活作为艺术创作题材,人们称他为"农民的勃鲁盖尔"。他善于思想,幽默,喜爱夸张的艺术造型,因此人们又称他为"滑稽的勃鲁盖尔"。他是油画家、版画家,画师辈出的勃鲁盖尔家族奠基人。其画构图独特,作品多源于《圣经》和尼德兰谚语,以一个悲观主义者对人类进行讽刺和揭露;其作品在传统题材表层之下,既有表面意义,又有其深味。勃鲁盖尔是尼德兰文艺复兴最伟大的画家之一,被公认为佛兰德斯绘画的三大巨匠之一,他不仅发展了凡·埃克和博斯的艺术成就,而且成了17世纪荷兰和佛兰德斯艺术的先导。【彼得·勃鲁盖尔的主要作品】《巴比伦塔》《运十字架的基督》《雪中猎人》《农民的婚礼》等作品《巴比伦塔》是1563年勃鲁盖尔38岁时,移居布鲁塞尔后的杰作。这种题材属于他的一类作品,即选用恰当的圣经故事  相似文献   

11.
刘铮 《科学大观园》2010,(18):36-37
不久前,两位美国神经解剖学家在米开朗琪罗的画里看出了大脑的解剖结构,或许是“极客”对于艺术的过度阐释。然而,如果说解剖学和艺术没有关系,那就“全错”了。自古对世界奥秘的探索都是艺术的最大推动力之一,解剖学为艺术提供了坚实的造型基础,同时人体解剖本身也是很多艺术家喜爱的题材,更有插画家和模型制作家把教学搞成了艺术。  相似文献   

12.
一般认为《同文算指》主要是一部翻译作品,大部分内容来自丁先生的《实用算术概论》,同时也参考了一些传统的数学著作。事实上,《同文算指》有更广泛的资料来源,是李之藻试图会通中西数学的一部著作。在进一步发掘史料的基础上,指出《同文算指》中高次方程数值解法来自德国数学大师斯蒂弗尔的《整数算术》。这种方法与传统算学中的立成释锁法类似,李之藻认为比传统的方法更先进而收录。明清时期的算学家根据《同文算指》的记录对这种方法进行了研究和推广,从而在某种意义上达到了李之藻会通中西数学的目的。  相似文献   

13.
随着现代人的生活节奏愈来愈快,工作与生活的压力愈来愈重,于是在家居中寻找放松就成了一种不能缺少的环节。用盆景来点缀居室,举目望去不禁能有"咫尺之内而瞻万里之远,方寸之中乃辨千寻之后"的心旷神怡感觉。自得其乐之余,还可邀友或与家人一起观赏,并在诗情画意中触发美思遐想,疲劳尽除。 用盆景美化居室,首先在整体和色彩上互相协调,数量多少和房间大小要均衡相称。通常树桩盆  相似文献   

14.
<正>宝宝随着音乐有节奏地晃动身体,发展了宝宝的节奏感、身体整体协调性;绘画能力对于宝宝视觉以及空间能力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语言表达能力、听觉能力也在宝宝艺术能力的发展中得到了发展。艺术能力与感知觉能力的发展相铺相成、相互促进。艺术是宝宝认识和把握这个世界的方式之一,是对世界认识和表达的一种方式。3岁前宝宝的艺术能力,指宝宝能够在艺术  相似文献   

15.
《科学大观园》2010,(18):F0002-F0002,I0001
<正>从人类艺术起源开始就有了石雕的历史。它的历史可以追溯到距今一二十万年前的旧石器时代中期。在这漫长的历史中,石雕艺术的创作也不断地更新进步。就"彩色石雕"而言,首先是利用天然石材特有的纹理、色彩、质感产生的对比来表现主题;其次,忠实原型的体量、形态、颜色及生态习性特征;第三还需要作者具有娴熟的雕刻技法。因此,一件优秀的石雕作品不但能在艺术上给人享受,而且还能用它独特的艺  相似文献   

16.
《中国科技成果》2007,(22):52-52
e-Motion是“十五”国家科技攻关计划“网络教育关键技术及示范工程”课题中“课件制作与智能答疑工具”专题的重要成果,主要用途是多媒体课件制作。e-Morion是综合性的多媒体创作平台,除了其作品采用XML格式外,同时支持各种媒体标准的、常用的格式,平台采用基于页面的设计概念,功能强大,效果丰富,使用简便。  相似文献   

17.
<正>《马到成功》作品的"马"是用80粒20装头的水仙花球组合而成的,另外又用了近30粒组成鲜花盛开的草原。充分利用水仙花的鳞片、叶、花、根等,构成马身的各个部位。整个作品构思新颖、造型生动、栩栩如生,立体感强,显示了大型组合雕刻的艺术特色。《双鹤对歌》水仙球雕刻的白鹤.可一只成景或两只、三只以上成  相似文献   

18.
张斌 《科学大观园》2009,(11):F0003-F0003
美国画家特丽丝.尼尔森的绘画艺术素以形象饱满、刻画细腻、表现大胆真实而著称,体现着她对文学作品的深刻而独特的理解力,她十分注重细致入微的心理描写以及对各种绘画技术的灵活运用能力。在特丽丝的作品中,你可以充分感受到她作为女性的细腻,她总是努力把世间美景的诗情画意和独特神韵传达给读者。  相似文献   

19.
约翰·豪是一位天才横溢的职业插图画家,他喜欢赋予作品明确的寓意,而不像某些过分专注于细部描绘的画家那样。这样做的目的可以使他很容易把握整个画面的平衡,使得画面中人物与事物的分配更为平衡,局部与整体更l为和谐统一,那种史诗般的气势便可更明显地按他的意志表达出来。约翰十分喜欢用一种透明的可用水擦涂的墨水,以创作出透明水彩的效果,但是他并不拘泥于某种工具和技法的运用,因为约翰始终相信作为一名插图师最重要的应当是创意。  相似文献   

20.
《科学大观园》2014,(4):I0002-I0004
<正>英国艺术家卡尔·华纳用糖果、蔬菜和水果等食品为素材,创作出一系列令人惊叹的"美食诱惑"。在他创作的"伦敦全貌"中,可以看到圣保罗大教堂、伦敦眼、塔桥等伦敦著名的景点,还有用巧克力勾勒的"出脉"。而有些作品更令人惊叹,梦幻的场景让人宛若置身童话世界,而房屋和小路全都是用饼干和巧克力创作而成。除了食材外,华纳还用强力胶水将它们组合在起。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