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406 毫秒
1.
金寨县地处皖西和大别山区,莲花山位于金寨县境的中部偏东。莲花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客观上较好地保留了当地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方言特色。莲花山方言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其方俗词语中留存了一定数量的古代汉语词汇,这些方俗词语作为活的方言材料,具有多方面的语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选取其中的26条词语,进行考察和例释。  相似文献   

2.
金寨县地处皖西和大别山区,莲花山位于金寨县境的中部偏东。莲花山过去由于交通不便,信息闭塞,经济文化发展相对滞后,客观上较好地保留了当地独特的风俗习惯和方言特色。莲花山方言特别令人感兴趣的是其方俗词语中留存了一定数量的近代汉语词汇,这些方俗词语作为活的方言材料,具有多方面的语料价值和研究价值。本文选取其中的12条词语,进行考察和例释。  相似文献   

3.
金寨县莲花山民间歌谣资源丰富,相对封闭的自然环境和较为落后的经济条件客观上又较好地保存了这些民间歌谣,为我们调查研究皖西大别山民间歌谣提供了难得的典型个案。在对莲花山民间歌谣进行了长期的调查、记录、整理和研究基础上,将莲花山苦情歌谣、红色歌谣、爱情歌谣、结婚喜曲子和儿童歌谣的调查研究情况呈献于读者诸君,并就教于方家。  相似文献   

4.
莲花山位于金寨县东北面,自然地理环境独特,社会经济总体落后,生产生活方式具有鲜明的地域特色,民俗文化事象丰富多彩,传承与保存状况良好。莲花山民俗语言中的民间惯用语不仅数量众多,内容丰富,而且生动形象,幽默风趣,朴实率真,是莲花山民俗文化和语言习俗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有助于我们认识莲花山及其周边地区的生产生活方式和传统民俗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5.
方言俗语由地方人民创造并广泛使用,受当地人文地域环境的影响和制约,具有极其浓厚的乡土气息和独特的表达形式,是对当地地域文化的反映.通过对山西祁县方言俗语的分析,从动物形象、饮食、礼俗、经商哲学等方面揭示祁县当地的地域文化和民众的文化心理,展示其丰富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6.
金寨县莲花山独特的自然人文环境和相对偏僻的地理位置,使其产生、流传并保存了大量的民间故事。这些民间故事完整、生动、独特,对中国乃至世界民间故事类型和异文研究都具有极高的资料价值和认识价值。  相似文献   

7.
劳动号子是整个人类发展史中产生最早、在人类音乐文化中历史最悠久的艺术品种之一.而荣成渔民号子作为当地民族文化、海洋渔业文化的一部分,与渔民原始的劳动和当地方言特点分不开,有其自身独特的地域性特征和意义.本文从荣成渔民号子的内容、特点及渔家民俗等方面入手研究其地域特征,从而弘扬海文化和渔民精神.  相似文献   

8.
目前大别山区农民工群体,已经成为影响当地经济和推动山区新农村建设的一支重要力量.在调查问卷和实地调研的基础上,以金寨县作为大别山区的研究单元,探究欠发达山区县域尺度农民工流向的空间结构、性别结构、文化结构、职业结构和年龄结构特征,并从推-拉机制等方面进行了机制分析,以期为引导大别山区务工农民的合理流动,促进山区劳务经济的健康发展和当地新农村建设提供科学依据.  相似文献   

9.
东北方言具有简洁生动、粗犷豪放、幽默诙谐等特点。这种体系开放、丰富多彩的语言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人文历史、文化背景、民族构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们进一步了解地域文化对方言的影响,为更好地研究东北方言开拓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0.
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   总被引:1,自引:1,他引:1  
东北方言具有简洁生动、粗犷豪放、幽默诙谐等特点。这种体系开放、丰富多彩的语言与东北地区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经济基础、人文历史、文化背景、民族构成等有着密切的关系。探讨东北方言与地域文化的关系,有助于我们们进一步了解地域文化对方言的影响。为更好地研究东北方言开拓一个视角。  相似文献   

11.
粤方言与闽、客方言进行体标记的类型异同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广东粤语、阂语、客家方言进行体标记之间有比较密切的接触关系,都有“副词+动词”这一类型,粤方言进行体标记的类型较其他两种方言丰富,它有“动词+体助词”或两种方式兼用的表现方式;客家梅县话的进行体标记兼有“副词+动词”、“动词+体助词”两种类型;潮州话进行体标记最为单一,仅采用“副词+动词”的表现形式。考察三者之间的异同...  相似文献   

12.
富平县位于陕西省中部,现属渭南市管辖,其方言属于中原官话关中片。对常见于富平方言的近代汉语词汇如"夜来"、"恓惶"、"投到"、"厮赶"、"年时"、"过活"等进行音义考释,并结合其他白话作品或方言说明其对于汉语历史研究和地方文化研究的意义。  相似文献   

13.
资源县地处湘桂交界地带,语言状况复杂。作为当地权威方言的资源话语音系统很有特色。它属湘语,具有湘语娄邵片的许多语音特征,如保留浊音;同时又受到西南官话的影响,呈现出向官话靠拢的趋势。  相似文献   

14.
在现行的湘语分区中,双峰县被划入娄邵片,湘潭县被划入长益片。但是我们通过进一步的调查发现,行政区划与方言的同言线往往并不一致,双峰县荷叶镇的禾村话应该归入湘语长益片。  相似文献   

15.
南昌县(塘南)方言语音系统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南昌县(塘南)方青是南昌方言的一种次方言[1].塘南方言的语音系统,由19个声母、62个韵母、7个声调构成.本文从声母、韵母、声调角度探究及展现出塘南方言独特的语音特征.同时,塘南方言与南昌方言城里话在语音方面之间也存在着一些明显差异.文章显现出塘南方言的独特个性,构建了塘南方言语音系统,丰富了南昌方言语音的深度研究.  相似文献   

16.
南流江流域的方言即是玉林市的方言。其民系的形成保留了粤方言和客家方言的地方特色,并具五彩缤纷的地理格局。玉林白话和客话既自成一体,又互相交融,既体现了古汉语的语音语法系统又有客家大县的方音。两种方言还具有丰富的方言文化。体现了玉林的文化底蕴。  相似文献   

17.
唐代诗人刘长卿《逢雪宿芙蓉山主人》一诗中“芙蓉山”地处何方一直成谜。据史书记载,湖南宁乡古代有两座芙蓉山,以大、小而区分。小芙蓉山即今青山桥镇境内的芙蓉山。大芙蓉山横跨宁乡、安化两县,其东在宁乡县黄材镇,现名城墙大山,其西延伸至安化县境内。大芙蓉山历史比大沩山还悠久,远古时期称青羊(阳)山,山下曾出土了举世闻名的青铜国宝——四羊方尊。刘长卿诗中“芙蓉山”,是指大芙蓉山,今青山桥镇的(小)芙蓉山相传因刘长卿在此作该诗而得名。  相似文献   

18.
鞍山方言作为东北方言的重要组成部分,一直以来很少有人研究。为了保护作为鞍山地方文化一部分的鞍山方言,通过实地考察,从语音方面记录和描述了鞍山方言在声调变化和声韵母转换等方面的特征,得出了鞍山方言与普通话在不同语音特征上的主要表现,指出了鞍山方言在平翘舌发音、声母[r]的硬腭化等方面的一些不同于普通话的语音现象与特征。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