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引言 一般人往往认为,英语学习的当务之急是扩大词汇量,而认为修辞属于锦上添花,不妨留待他日。这实在是一种误解。其原因在于不了解修辞的含义。以为修辞是用来美化语言的,而不是语言的本体。那么,什么叫修辞呢? 为了明确易懂,我们不妨把它解释为“说话的艺术”。要表达一种思想,可以有多种不同的方式,而其效果常常差别很大。因此要使语言的表达更为准确鲜明、生动、有力,我们必须讲究修辞。  相似文献   

2.
所谓数学语言的修辞作用,就是用数学中的公式和符号等,取代文学语言写入文章中,从而达到修辞作用的一种表现方法。写文章时,在一定的语言环境中,恰当地运用一些数学语言,可以收到表达直观、语言简洁、生动形象,增强文章表达力量等修辞效果。鲁迅先生就十分善于运用数学语言,如在《略论中国人的  相似文献   

3.
修辞的过程是对语言进行调整、选择的过程。《修辞通鉴》中说:“而所谓‘调整选择’就是根据表达的需要进行变异使用,从多种语言形式中选用其中最能提高表达效果的一种,用张弓先生的话来说,就是‘多端选一开生面,变里含常喜适机’。”可见,对语言的变异使用是使语言成为修辞艺术的一种重要方法,而在语言的变异使用中,词语的变异使用又较为常见,主要有以下几种情况:  相似文献   

4.
柴艳 《咸宁学院学报》2013,(10):203-204,210
偏离常规的标记性语言形式象似于额外意义或某种意图,是取得文体特征、达到文体效果的重要手段。英语新闻中的评论文章以发表观点阐明事理为主要目的且篇幅较长,尤其需要形式突出的、能增强表达效果的语言来为其观点和思想传播服务。以原版英语新闻评论文章为语料,运用标记象似性原则着重解读其中各种修辞层面的标记形式所蕴涵的额外意义及意图,挖掘其形式和意义之间的理据,证明了修辞标记象似性对取得英语新闻评论文章文体特征及效果的重要性。这对英语新闻评论文章的阅读与写作,尤其对其中修辞标记的理解和运用方面具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5.
整个修辞活动和修辞现象分为两大类型:科学修辞和艺术修辞(即消极修辞和积极修辞)。修辞格简称辞格,就是艺术修辞的种种表达方式。修辞格是语言艺术化的各种格式,也就是美化语言的各种形式。所谓语言形式,就不是指所表达的内容,而是指用以表达内容的工具:语言文字的各种形式。整个修辞活动就是调整语言工具使其忠实地表达内容的活动,而修辞格乃是在艺术修辞  相似文献   

6.
人们在用词、造句、谋篇中,往往按照思维规律,遵守词与词、句与句、篇与篇之间合乎逻辑的组织关系,以求意义表达清楚,信息传达准确无误。但在诗化语言中,有种修辞手段却“逆潮流而动”,蓄意违背思维规律,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造成一种不合逻辑的语言现象来达到一种出人意料的语言情趣。分析这一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的修辞手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精妙形象的语言情趣。  相似文献   

7.
新闻文体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传播功能而在语言运用上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特点。从新闻文体的用词、语法及修辞等方面,论述了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8.
语言的模糊性是语言的本质特征,低调陈述作为一种语言修辞也不可避免具有模糊性,本文力图从模糊语言学的相关理论来探讨对英语低调陈述的理解,并对使用模糊语言进行低调表达的手段和方法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9.
王珺 《科技资讯》2006,(36):143-144
人们在用词、造句、谋篇中,往往按照思维规律,遵守词与词、句与句、篇与篇之间合乎逻辑的组织关系,以求意义表达清楚,信息传达准确无误。但在诗化语言中,有种修辞手段却“逆潮流而动”,蓄意违背思维规律,在特定的语言环境里,造成一种不合逻辑的语言现象来达到一种出人意料的语言情趣。分析这一英汉两种语言中都有的修辞手段,有助于更好地理解文章中精妙形象的语言情趣。  相似文献   

10.
本文具体分析了微音新闻短评的大量语言事实,总结了微音修辞变异系统的基本特点,论述了修辞手段的选择与个性心理的关系,阐明了微音语言个性的重要特征。  相似文献   

11.
英语语言美之举隅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国印 《科技信息》2008,(12):288-289
语言的内容是通过优美的形式来表达的,品味作品中优美的语言也是一种艺术享受。本文将对英语的形态、音韵、修辞和形象性进行分析,以展示英语语言的魅力,从而增强英语学习者的兴趣。  相似文献   

12.
英汉语数字修辞的对比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数字作为一种文化现象存在于各种语言,常用于表达比喻、借代、对比、夸张、委婉。本文从以上五个方面对数字修辞进行对比分析,反映数字特有的修辞效果和蕴藏的文化内涵。  相似文献   

13.
浅谈辞格Zeugma的语言特色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Zeugma(轭式搭配法 )是指一个词用来修饰或支配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词 ,其中只有一个搭配合乎逻辑或语法的一种修辞手段。它有多种表现形式。这种修辞手段的巧妙运用 ,能达到某种特殊的修辞效果 ,使所表达的语言生动形象 ,更富有感染力和说服力。  相似文献   

14.
以大量例证,论述古典诗歌嵌字、嵌数、独木桥、回文等四种特殊的修辞体式.对其语言修辞特点和表达效果分别进行剖析和总结.  相似文献   

15.
明喻是英汉两种不同语言中广泛使用的修辞手段,它作为修辞学中的一朵奇葩,使语言精炼、生动,增强了表达内容的具体性、实感性、鲜明性。英国诗人Pope对其极为赞赏:OnesimilethatsolitarilyshinesInthedrydesertofathousandlines(万语千行枯燥乏味如沙漠;有一明喻独放异彩于其中)。明喻既是一种语言现象,也是一种心理现象,它建立在一定的心理基础即联想和想象之上,让读者去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英汉明喻修辞在截然不同的两种语言中是否会有同、异呢、这种同异对语言教学有何影响?本文对上述问题进行探讨。一英汉语言虽…  相似文献   

16.
新闻文体的语言特点与翻译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新闻文体因其自身的特点和传播功能而在语言运用上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特点。从新闻文体的用词、语法及修辞等方面,论述了新闻文体的语言特色。  相似文献   

17.
广告翻译作为一种跨语言、跨文化的交际活动,可以视为一个现代的说服行为,一种修辞活动。从"认同"的视角重新审视广告翻译,在如实传递商品信息的基础上,还应该考虑不同文化之间修辞传统的差异,在表达习惯及接受习惯、风俗习惯以及价值取向方面取得目标受众的认同。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隐喻理论将隐喻看作是一种语言的变异体,一种用于修饰话语的修辞现象。然而隐喻不仅仅是一种修辞手段,它在本质上是人们用一种事物认识、理解、思考和表达另一事物的认知思维方式。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不同的民族有不同的思维和行为方式,不同的文化模式。思维和文化模式的不同,在隐喻的生成和理解上必然会产生一些差异。本文从认知的角度探讨了隐喻的本质及英汉隐喻的文化共性和差异。  相似文献   

19.
语境中的语言偏离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语境不仅是常规的语言材料、修辞手段选择运用的重要标准 ,而且也是辨别语言的超常偏离正  负优劣的主要依据。适合语境的 ,是正偏离 ,反之 ,便是负偏离。正偏离是一种艺术化的偏离 ,具有常规表达  形式所不可能达到的修辞效果 ,它主要包括语音偏离 ,语义偏离 ,语法偏离 ,逻辑偏离等  相似文献   

20.
王钧 《科技咨询导报》2007,(2):159-159,161
修辞是语言艺术化的一种重要手段,具有独特的表达效果。本文对“移就”这一在一定的言语环境中,突破语言常规的变格修辞手法从其特征、表现形式、运用原则以及与通感之间的异同等方面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