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項維 《科学通报》1963,8(7):61-61
近年来由于利用組織培养的材料以及一些实驗技术的改进,如秋水仙素和低渗处理等,使我們能够清楚地观察人类以及其他哺乳类的染色体形态和数目,得以进行染色体組型分析,对于人类細胞遺传学的快速进展起了很大的作用,同时还为医学临床上提供了遺传性疾病診断的有力工具。尤其是Moorbead等(1960)的外周血液培养方法发表以后,在临床診断应用上更为方便,因此得到普温采用。这些已引起国內遺传学工作者和医学工作者的重视和兴趣。但是由于某些条件的限制,特别是M199培养基配制問题和需用的血量較多,这方面  相似文献   

2.
《科学通报》1959,4(5):173-173
蚊子是某些腦炎病毒傳播予人类的病媒。为了研究腦炎病毒与蚊子之間的关系(蚊体內病毒的移轉、病毒在蚊子細胞內的繁殖等),以及用来分离腦炎病毒,蚊子的組织培养是具有重要意义的。 Trager曾以馬型腦炎病毒感染生活的蚊子組织,观察到病毒的繁殖,但組織的細胞仅維持在生活的狀态下并未增殖。我們最近进行蚊子的組织培养和單层細胞培养,现將初步結果报告于下。 組織培养: 將活的蚊子(种名未鑑定)以小鑷子除去翅、脚和头部,用解剖小剪刀細心地將蚊体縱切成兩半,去其內臟,蚊子組織浸于1/1,000。HgCl_2深液中消毒10—15  相似文献   

3.
郝水 《科学通报》1963,8(3):23-23
对于細胞的各种結构成分,至今研究最多的是染色体。这是由于染色体和組成染色体的核蛋白对于生物遺传和細胞发育具有重要的作用。染色体的形态結构在有絲分裂周期中有很大变化,細胞的内外部条件对染色体的形态結构也有所影响。近十多年来关于染色体的結构的研究有了很大进步。  相似文献   

4.
罗士韦 《科学通报》1963,8(1):21-21
本文所指植物組織培养的范围,具有比較广泛的含义,就是应用无菌培养的方法培养植物的一个离体部分、組織或細胞。經过将近30年的研究,可以說,几乎所有植物的器官、組織或細胞,都能在离体状态下培养而不断生长。自然,还有一些少数例外,这主要是大多数单子叶植物的离体根尖。我們认为,这可能是由于对它們的生活条件还没有获得充分了解的緣故。其次,我們說  相似文献   

5.
杨福愉 《科学通报》1964,9(9):814-814
近年来,生物膜在生命活动中的重要性引起了人們很大的注意。电离輻射对細胞的損伤,进而引起其死亡,主要原因之一可能是由于細胞表面和細胞內膜結构受到破坏。线粒体是一种重要的有膜細胞器。在前文中我們曾以綫粒体膨胀类型的变化作为指标,对小鼠經700仑X射线照射后肝綫粒体膜結构的損伤进行过測定。本文观察X射綫离体照射后的大鼠肝线粒体膨胀和收縮特性的变化。实驗动物、线粒体的制备以及照射条件等都与另一文相同。綫粒体的膨胀和收縮实驗主要系按照Lehninger等方法进行。测定时加入相当于  相似文献   

6.
《科学通报》1958,3(21):665-665
中国科学院水生生物研究所培养單細胞綠藻(柵藻和小球藻)的研究工作,經过將近三个月的努力,已經做出了超过日、美,創造世界水平的显著成績。这是党領导科学事業的又一次胜利。 單細胞綠藻繁殖快,产量高,对太阳能的利用率  相似文献   

7.
鱼类细胞核的移植   总被引:18,自引:2,他引:16  
童第周 《科学通报》1963,8(7):60-60
細胞核的移植是研究細胞核与細胞貭的作用和它們之間的相互关系的最好方法之一。自1952年Briggs和King在两栖类胚胎上进行細胞核移植以后,这方面的工作发展很快。因为核的体积很小,而本身又很脆弱,要作好移植工作,同时不損害它,也不損害細胞貭,使卵子能正常发育,是一項十分精細的工作。十年来关于这方面的研究工作,不少是牵涉到技术的建立問題。經过多年的尝試,現在这个技术关已基本克服,虽然还有許多操作方  相似文献   

8.
郑国錩 《科学通报》1957,2(14):436-436
1956年,我们曾用三种不同的方法(醋酸胭脂红塗片法、压碎法和石腊切片法)观察了属于六科十属十九种或品种的花粉母细胞,發现在不同的栽培条件下,都能看到在花粉母細胞中有染色質穿壁转移现象。因此,我們認为这种现象是相当普遍地存在于植物界的一种正常现象。最近,我们为了作好深入一步研究的准备工作,又用同样的三种方法观察了分隶于十六科二十属的二十二种植物[蕎麦(Fagopyrum esculentum Mo-  相似文献   

9.
郭季芳 《科学通报》1959,4(6):201-201
赤霉酸和吲吲哚乙酸对高等植物的作用,已有很多的报道,而在單細胞海藻方面,据作者所知,尚未有过任何论述。本实驗的主要目的即在于探求这兩种刺激素对單胞海藻的影响。实驗用的材料是盐沼屠氏藻(Dunaliella salina这是海中一种單細胞綠藻。实驗方法是在培养这种單胞綠藻的海水中加入赤霉酸或吲(口朶)乙酸处理,处理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用10种不同濃度(0.1—1.0微克/毫升)的赤霉酸处理,并有对照。第二部分是用10种不同濃度(1—10微克/毫斤)的吲(口朶)乙酸处理,也有对照。各处理經5天及10天后即檢查結果,从这兩組的结果中找出最适宜的濃度,然后进行第三部分实驗。这部分实驗分为二組,1.对比。2.用找得的赤霉  相似文献   

10.
黄耀曾 《科学通报》1956,1(12):46-46
生物化学研究方面:我们研究了橘霉素的制菌作用,金霉素的抗生作用和鏈霉素对于链霉素依赖性的大肠杆菌作用的机制。关于橘霉素的抗生作用方式,曾研究了橘霉素对于动物組織细胞、金色葡萄球菌和大肠杆菌的呼吸作用及对于細胞酶的作用,并証明了琥珀酸氧化酶系对于橘霉素最为敏感。抑制的主要对象可能是琥珀酸氧化酶系的“中間联系因素”。关于金霉素的抗生作用机制,我們的研究結果指出,金霉素抑制了氮的氧化同化。目前我們在研究:1.金霉素对于貧氮大肠杆菌从氨产生核酸与蛋白  相似文献   

11.
我国新发现的高级纺织纤维植物——罗布麻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董正钧 《科学通报》1957,2(19):607-607
罗布麻是我国新發現的大量野生高級紡織纖維植物,它的纤維品質不但胜过棉花、亚麻、长絨棉及苧麻,在細度与拉力(强力)方面甚至还胜过細羊毛。現在已經用罗布麻試制成160支高級細紗、华达呢、凡立丁等高级衣料,高級用紙和魚网线等。在国防工業与航海、漁業等方面,可能还有更多用途。發现与利用紡织纤維資源,是当前我国国民經济的重大任务,加强罗布麻利用方面的研究,应該引起我們的注意。  相似文献   

12.
中国动物学会于10月21日至29日在上海举行了实驗动物学专业学术討論会。参加会議的代表有69人,列席140人。会議共收到論文229篇,会上宣讀了118篇,其中有关細胞遺传学及放射生物学的13篇;細胞学及細胞化学的20篇;生理学及生物化学的34篇;实驗胚胎学的33篇;实驗医学及肿瘤的13篇  相似文献   

13.
要了解那些引起人类主要疾病的原虫的遗传学情况,首先必须知道其所具有的染色体数目.Kemp等报道用一种新技术——脉冲场梯度(PFG)凝胶电泳来分离和鉴定恶性疟原虫的7条染色体.Kemp 等对3株恶性疟原虫(巴布亚新几内亚、加纳和泰国株)进行了研究.溶解培养的红内期疟原虫后,发现它们的DNA 可分成7个不连续的区带,用酵母染色体  相似文献   

14.
郭季芳 《科学通报》1959,4(11):368-368
海洋动物幼体除摄食部份細菌和腐敗的海藻碎屑以及极小量的其他动物的小型卵子外,大部份都摄食个体微小的单細胞海藻。单胞缘藻体內所含淀粉、蛋白等有机物貭甚为丰富,是进行人工养殖动物幼体最为理想的餌料。在沿海石沼及靜水港湾海水中,生长着团藻类的单細胞海藻,其中較常見的有片藻(Platymonas)和盐藻(Dunaliella)这两属的藻类,前者生活范围很广,一般海水中都有,后者生活范围較窄,但在盐度較高的海水中也很容易找到。  相似文献   

15.
吕群 《科学通报》1980,25(24):1143-1143
近年来,由于姊妹染色单体差别染色方法的发展和应用,为染色体的分子结构、DNA复制、损伤、修复和细胞周期等基本问题的研究提供了许多可贵的资料。但这些研究大都在离体条件下采用组织培养的材料或外周血淋巴细胞培养方法,因此有一定的局限性。1976年vogel  相似文献   

16.
郝水 《科学通报》1963,8(3):55-55
动植物各种組織細胞的有絲分裂頻率表現有昼夜节律,即在一昼夜間发生有規律的变化。細胞有絲分裂的昼夜节律和机体内外部条件有密切关系。电离輻射可使細胞的有絲分裂受到抑制。在这种抑制和它的恢复过程中有絲分裂頻率的昼夜节律必然被扰乱。  相似文献   

17.
吳乾章 《科学通报》1959,4(17):534-534
各种单晶体在科学技术上起着很大的作用,但是在我国,晶体生长这門学科,过去一直是个空白。在制訂12年科学技术規划时,大家都认为只有等待派遣留学生去外国学习回来,或聘請外国专家来指导才能够建立起来。然而在1958年一年的大跃进中,我們做了过去数十年所未做到的事情:把晶体生长这門学科在我国建立起来了。有的单位生长紅宝石和电子計算机用的鉄氧体;有的单位生长了半导体用的锗和硅单晶体;有的单位生长原子能測試器件用的碘化鈉单晶;有的单位生长光学仪器需用的单晶体……。这都是大跃进給我們带来的成果。今年有了去年的基础和經驗,我們的工作更是細致和深入了。在党的反右傾、鼓干劲的号召下,我們一定会比去年攻破更多的  相似文献   

18.
项维 《科学通报》1962,7(6):40-40
近几年来在人类细胞遗传学方面,由于观察染色体的技术有了很大的改进,因此发展极为迅速,尤其是阐明了某些遗传性疾病与染色体畸变的关系,对于医学上的诊断与治疗有很大的帮助。在查明染色体畸变之前,必须先熟悉正常的染色体组型。目前对于中国人的染色体组型分析,还没有人报告过。我们应用组织培养的方法,进行了一些初步的分析工作。用流产胎儿的肾脏、肺、肌肉和皮肤以及羊膜和骨髓等材料来进行组织培养,生长3—5天后,细胞用秋水仙素(6×10~(-7)M/毫升)处理12—17小时,然后再用低渗溶液(0.95%柠檬酸钠)处理半小  相似文献   

19.
錢存柔 《科学通报》1956,1(12):41-41
一般定向培育微生物的方法是在一定的条件下連續不断地移植与培养。微生物受到新环境的影响后,逐漸改变自已的特性,最后成了一个新的变异型。在新的环境下,微生物个体特性改变的速度是不一致的,(見附圖1)。但是通用的方法是在移植时將这些变异速度不同的細胞混合种植于新的环境中,依靠培养环境促使变异快的个体繁殖增多,使变异慢的个体逐漸减少。在这样的  相似文献   

20.
刘年翠 《科学通报》1958,3(7):219-219
为了研究家蚕脓病的防治問題,必須将脓病病毒接种到家蚕的身体中。因此利用組織培养法使家蚕的組織在体外生长,可以解决下面两个問題:(一)家蚕的飼养在武汉地区只能限于春季,如能用細胞传代法将家蚕各种組織細胞在体外生长及传代,則可将病毒接种到組織上,終年可做实驗。(二)可在組織培养上篩选抗脓病病毒物質。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