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该文探讨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在涉及自然保护区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综合评价中的应用,以济晋高速公路穿越河南太行山猕猴国家级自然保护区为例,建立了基于层次分析法的涉及自然保护区公路建设环境影响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该方法的实际应用进行实例分析,这一研究结果在我国涉及自然保护区公路建设环境影响中,有重要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2.
为了对青龙山水库工程建设进行环境影响的预测与评价,采用了工程分析、现状调查、环境影响预测与评价等技术研究手段,研究了该工程的环境影响状况.结果表明:青龙山水库工程建设不存在潜在的重大不利环境影响,研究并针对不利影响提出切实可行的环境保护与生态恢复、环境管理监控及污染防治等措施,使不利影响降到最低程度.该研究为项目决策和工程设计的优化提供科学依据,也为该工程项目的环境监督和管理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3.
环境影响评价工作中工程分析是环境影响预测和评价的关键,本文重点分析环境评价工程分析存在的问题,并提出相应的措施和对策.  相似文献   

4.
环境影响后评价的进展及主要问题   总被引:18,自引:1,他引:18  
环境影响后评价是环境影响评价的延伸和发展,将项目后评价的思想引入项目环境管理体系,延伸出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目前环境影响后评价理论和方法体系尚处于发展初期的探索阶段。以公路建设项目为例,总结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概念和基本内容,介绍了环境影响后评价的发展过程及其理论和实践上的研究进展,并着重探讨了目前环境影响后评价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为今后环境影响后评价的研究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5.
曾振兴  李娜 《江西科学》2013,31(1):70-72
影响评价通过对产品生命周期过程中资源消耗以及相关环境影响的量化分析,发现对环境影响的关键环节,从而对提高产品的生态友好性提出有针对性的建议.构建的产品影响评价指标体系由资源影响、环境影响及经济政策影响3个部分组成,并通过将专家咨询法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的手段,建立起将各类影响因子有效归一的计算方法,使其能够运用于各类产品的影响评价分析.  相似文献   

6.
针对水利项目的复杂性及负面环境影响,分析、归纳水工建筑物建后对生态环境影响的因素,建立了模糊综合评价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确立各因素的权重,得到了评价矩阵,并通过工程实例运算得到综合评价结果.  相似文献   

7.
区域旅游环境影响评价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区域旅游环境影响是通过旅游资源开发活动和旅游行为活动产生的,其环境效应正是这些活动具体内容的结果。据此,文章将区域旅游环境评价分为事先评价和事后评价两个必不可少的方面,并具体探讨了针对两部分评价的内容、评价因子识别和选择及评价的工程程序。  相似文献   

8.
从分析影响工程成本的风险因素入手,根据目前工程成本确定的经验,将模糊数学与层次分析法相结合,建立模糊层次分析模型,对工程成本的风险因素进行评价。提出了全面定量化和定性化的层次结构评价模式和总体评价方法,并用工程实例说明该法简易可行。结论符合实际,从而为工程成本风险辨识、估计和评价提供了一种简便和较为客观的分析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9.
在工程和环境二者相互影响分析的基础上,从工程对环境影响出发,进行了环境评价。此外,结合水工结构施工安全中容易出现的安全隐患,进行分析,得出相应措施,对工程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0.
针对HJ 610—2016《环境影响评价技术导则地下水环境》在水利水电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环境影响识别、现状调查和预测评价等方面的指导性不够明确,且未包含工程对地下水水量和水位的影响预测工作等关键问题。结合滇中引水工程,在分析水利工程特点的基础上,梳理了水利水电工程不同工程区段地下水环境影响识别指标,提出了地下水环境保护目标类型和工作重点,认为现场调查、勘探、监测宜结合工程识别的影响范围开展;总结了地下水环境影响预测的重难点和主要技术方法,宜在地下水环境较为复杂的区域开展数值模拟研究;给出了水利水电工程地下水环境影响评价工作的具体落脚点。  相似文献   

11.
为了掌握土地整理项目区水资源平衡情况,验证项目是否可行、水利工程设计是否合理,故从补给量(大气降水量、地表水径流入渗量、区外地下水补给量)和排泄量(蒸发量、径流量、综合用水量)进行水资源动态平衡分析,特别是利用地下水动力学知识解决开采时地下水补给增量的问题,同时进行灌溉定额、工程抽水、可动用水量三者之间的静态平衡分析.水资源平衡分析结果是补给量大于排泄量,从而得出丰田土地整理项目是可行的,农田水利工程设计是合理的.  相似文献   

12.
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的多级模糊综合评价   总被引:12,自引:0,他引:12  
为了判断公路建设对区域环境的总体影响,按照客观性、科学性、完整性等原则选取了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指标。将公路建设对各环境因子的影响分为负面影响很大、负面影响小、基本无影响、正面影响小、正面影响大5种不同的影响程度,引入了改进的层次分析法(IAHP)确定权重,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进行综合评价,并以安康-毛坝高速公路为例进行评价分析。结果表明,模糊综合评价是一种科学合理、简单可行的公路建设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13.
工业排放污水作为灌溉用水,其含钠量的多少会给土壤和植物不同程度的带来有害影响.本文简述了这一有害影响,并且以钠吸收率(SAR)为依据,分低钠水(S1)、中钠水(S2)、高钠水(S3)和特高钠水(S4)作为评价标准,本文还讨论了SAR与ESP的经验关系式,又以土壤的钠交换率(ESP)为评价标准,对四川省资中县某厂排放废水进行了评价,其结果表明该厂排放废水在只考虑SAR和ESP的情况下,一般可用作灌溉水.但有时要注意对ESP极敏感植物的影响.对一般工业排放废水也可采用此方法检验污灌时其废水中含钠量所造成的危害情况.  相似文献   

14.
吴士章  李坡  卢兰  罗时琴 《贵州科学》2011,29(4):36-37,68
2009~2010年国家科技支撑和省长基金项目研究人员和毕节市有关研究人员、当地农户三结合,在喀斯特高原生态退化脆弱地区石桥小流域进行水稻的节水灌溉、常规灌溉、湿润灌溉3种方式的灌溉研究,分析比较,得出节水灌溉的优化灌溉模式,即:湿润灌溉模式产量最高,节水大、水分生产率最大,水分生产效益最高,为生态退化脆弱区域的农业节...  相似文献   

15.
潇河灌区位于潇河下游,灌区目前尚无调节工程。为解决潇河灌区的严重缺水问题,规划在松塔河上兴建调蓄控制工程,经过区间引水量计算可知,水库建成后水的利用率将会有大幅度的提高。  相似文献   

16.
污灌区土壤环境容量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物质收支平衡,考虑了土壤生态条件、元素在土壤中的动态变化,应用土壤环境容量数学模型估算了污灌区重金属的最大污灌年限。从环境效应、生态效应考虎,预测污灌区的最大允许污灌年限为60年。污灌区年控制容量随污灌年限增加而减少,利用污灌指数评价法预测了污灌区重金属污染的情况。其结果与环境容量模型中最大污灌年限的结果相一致。  相似文献   

17.
This paper provides a comprehensive review of literature related to the assessment of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crop productivity using climate,water and crop yield models.The existing studies present that climate change models with higher spatial resolution can be a way forward for future climate projections.Meanwhile,stochastic projections of more than one climate model are necessary for providing insights into model uncertainties as well as to develop risk management strategies.It is projected that water availability will increase in some parts of the world,which will have its own effect on water use efficiency and water allocation.Crop production can increase if irrigated areas are expanded or irrigation is intensified,but these may increase the rate of environmental degradation.Since climate change impacts on soil water balance will lead to changes of soil evaporation and plant transpiration,consequently,the crop growth period may shorten in the future impacting on water productivity.Crop yields affected by climate change are projected to be different in various areas,in some areas crop yields will increase,and for other areas it will decrease depending on the latitude of the area and irrigation application.Existing modelling results show that an increase in precipitation will increase crop yield,and what is more,crop yield is more sensitive to the precipitation than temperature.If water availability is reduced in the future,soils of high water holding capacity will be better to reduce the impact of drought while maintaining crop yield.With the temperature increasing and precipitation fluctuations,water availability and crop production are likely to decrease in the future.If the irrigated areas are expanded,the total crop production will increase;however,food and environmental quality may degrade.  相似文献   

18.
榆中县灌溉型水土资源利用系统模型的调控与优化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从系统的观点出发,给出了榆中县灌溉型水土资源利用系统的模型结构,通过水土平衡机制的调控,制定了相应的灌溉定额和灌溉制度,最后采用线性规划方法对系统进行了优化,并提出了具体可行的节水改土对策和相应的措施。  相似文献   

19.
黄河大柳树枢纽供水区生态绿洲建设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规划中的黄河大柳树枢纽供水区,即宁、蒙、陕、甘干旱风沙区,土地荒漠化严重.通过建设800O~13300km^2生态绿洲并将其作为生态移民基地,将减轻非绿洲区人口超载压力,为实施旱耕地退耕还草还林工程和天然草场封育工程创造条件,促进该区的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0.
如何从环境经济损益角度考虑引水工程的环境可行性,是环境影响评价工作十分关注的问题。探讨了作为非污染生态项目的地表水引水工程建设中的环境损失及其效益,为从环境经济角度判断工程建设可行与否提供了决策依据。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