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多效唑对榔榆盆景植物生长的调控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正>榔榆盆景植物施用多效唑后,对其当年及第二年的生长均有显著的抑制效应,在浓度为50~200mg/L范围内,随处理浓度递增,使新梢生长量、冠幅、叶面积减小,叶片厚度、叶绿素含量增加越明显。处理株与对照相比,叶片内源激素IAA的含量明显减少,ABA含量增加;边缘分生组织和板状分生组织的活动受抑;海绵组织、栅栏组织及表皮层增厚。应用多效唑可以改善榔榆的株型,并提高榔榆盆景的观赏价值。  相似文献   

2.
多效唑对大麦生长发育及产量品质的影响试验中,多效唑处理生育时期和生育期无明显差异;有效穗随着浓度的增加略有下降的趋势;多效唑有降低株高的作用;低浓度有增加有效分蘖数的作用;穗粒数除300mg/kg处理略低于对照以外,其于处理均高于对照,表明多效唑有一定的增粒效果;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具有增加单穗重的效果;不同浓度多效唑处理具有增加千粒重的作用。经方差分析处理间产量差异不显著。  相似文献   

3.
烯效唑和多效唑对万寿菊生育及生理活性的调控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在万寿菊幼苗上盆后,根灌不同浓度的烯效唑及多效唑,明显提高其过氧化物酶活性,提高叶绿素含量,增强光合速率,降低呼吸消耗,降低内源吲哚乙酸含量,进而显著缩短节间,抑制其株高,减少叶面积,增加叶厚,增加花朵数,从而使其花艳叶绿,提高观赏价值.在低浓度下,烯效唑的活性明显大于多效唑  相似文献   

4.
多效唑和矮壮素对番茄苗期生长的影响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采用多效唑浸种和矮壮素喷施番茄幼苗的方法,分析不同浓度多效唑和矮壮素对番茄苗期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多效唑对番茄种子浸种的适宜时间为12 h,浸种时间过长会影响番茄种子的出苗率和壮苗指数。当多效唑的浓度为200 mg·L~(-1)时,可以降低株高,增加茎粗,同时对番茄幼苗干物质的积累和增加幼苗根冠比的效果最好。喷施500 mg·L~(-1)50%矮壮素水剂能显著的提高番茄幼苗的壮苗指数、根冠比、茎粗,降低株高,并提高超氧化物歧化酶(SOD)和过氧化物酶(POD)的活性。  相似文献   

5.
 利用环境减灾小卫星(HJ-CCD)产品,通过归一化植被指数(NDVI)、植被覆盖度(Fg)和叶面积指数(LAI)数据动态监测神东矿区采煤沉陷地微生物复垦的效果,与同期现场统计数据(株高、地径和冠幅)的对比分析表明,接菌提高了植被覆盖度和地上植物生物量,有效恢复了地表植被.对接种丛枝菌根真菌紫穗槐(Amorpha fruticosa L.)根际土壤采样进行试验分析,结果表明接菌改良了植物根际微环境,扩大了根系吸收营养的范围,有利于矿区植被的恢复和重建.  相似文献   

6.
提拔(Tiber)、索尔邦(Sorbonne)、西伯利亚(Siberia)是云南地区东方百合切花的3个主要栽培品种.本研究通过比较其在0.05%、0.10%、0.15%和0.20%NaCl质量分数下的形态、生理和开花的响应差异,以确定其中耐盐胁迫的品种.结果表明,NaCl处理抑制了3个品种东方百合基径、株高、叶面积、茎干重、叶干重、开花数、花苞基径、花苞长度、叶绿素含量;增加了类胡萝卜素、丙二醛和脯氨酸含量. 3个品种在0.20%NaCl处理下均不能存活. 0.15%NaCl质量分数为本研究中最大的耐盐胁迫浓度. 0.15%NaCl质量分数下,3个品种中Tiber的株高、叶面积、茎干重、叶干重、叶绿素a、开花数减少最小;丙二醛增加最少;类胡萝卜素含量和游离脯氨酸含量增加最多.使用隶属函数法评价得出3个百合品种耐盐性从强到弱为TiberSorbonneSiberia.  相似文献   

7.
本研究通过用多效唑对冬小麦浸种和各时期不同浓度的叶面喷施证明,在冬小麦上拔节期前4—5天,喷施多效唑196ppm为最合适。并从群体器官结构水平揭示了多效唑的作用,表现在能增强植株的抗倒伏能力;提高叶片叶绿素含量及厚度;稳定后期叶面积;改善产量因素结构。增产率小区试验(对照倒伏情况下)30.75%,大区试验为10.7—11.9%。  相似文献   

8.
为了解公路对大熊猫(Ailuropoda melanoleuca)主食竹生长状况的影响,2014年在四川省九寨沟县大熊猫栖息地内的公路网中,设置距公路不同距离的调查样方,测量华西箭竹(Fargesia nitida)成竹的株高、基径、密度及环境因子等.研究结果显示:在距离道路垂直距离0~500m范围的5个梯度间,华西箭竹的株高、基径无显著差异,但密度差异显著;在0~100m的5个距离组间,华西箭竹的株高、基径和密度均无显著差异.华西箭竹株高、基径、密度与距公路距离均无显著相关性.华西箭竹株高主要与草本高度、苔藓层盖度和腐殖质盖度显著相关,基径主要与苔藓厚度显著相关,密度主要与上层植被盖度和草本层高度显著相关,即箭竹的生长状况主要受环境因子的影响.虽然公路运营对华西箭竹生长状况无显著影响,但公路建设对道路旁的竹类损毁严重,包括人为砍伐、家畜啃食与践踏等.  相似文献   

9.
盆栽条件下研究了不同磷添加浓度对紫花苜蓿幼苗地上部和根系生长变化规律的影响.结果表明:在氮、钾、水分等其他养分供应充足的基础上,适宜的磷添加可显著增加苜蓿幼苗的分枝数、株高、叶面积及叶干重,并能有效促进苜蓿根系生长、根面积和根体积的增大,从而增加苜蓿产量和品质.综合来看,在本试验条件下以0.4 mmol/L磷浓度培养条件下的紫花苜蓿幼苗生长状况较好;磷浓度的变化对紫花苜蓿叶片的养分保持力有一定影响,且在幼苗阶段的前期(5周)、后期(8周)影响趋势不同;磷浓度增加会抑制幼苗前期阶段的苜蓿叶面积扩展,而对后期光合面积的增加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10.
金线莲多倍体诱导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在离体培养条件下,研究了秋水仙素不同浓度、不同处理时间对金线莲的诱变效果.结果表明:0.1%秋水仙素溶液浸泡处理48h诱变效果最佳,其诱变率可达48%.变异植株与对照二倍体植株相比,植株高大,茎段粗壮,节间长,叶大而厚,叶色深,根粗壮.叶片气孔及保卫细胞增大而单位叶面积气孔数减少,保卫细胞中叶绿体数增多.对变异株进行根尖染色体观察发现,其根尖细胞体积明显增大,染色体数目增多.  相似文献   

11.
为阐明紫花苜蓿新品系MS-LM01的抗旱性,采用盆栽断水法模拟土壤干旱胁迫,设置三个水分梯度,研究不同紫花苜蓿品种响应干旱的形态和生理特征.结果表明:随着胁迫程度的增加,各品种的株高、根粗、生物量、叶片相对含水量、叶绿素含量、净光合速率都呈明显的下降趋势,而脯氨酸含量呈增加趋势.与其他4个品种相比,MS-LM01在轻度干旱(LS)和重度干旱(SS)处理下株高、生物量、根粗、叶片相对含水量、脯氨酸含量、净光合速率等对干旱胁迫的敏感程度较小.隶属值综合分析显示抗旱能力大小依次为陇东MS-LM01甘农3号金皇后中苜1号.表明新品系MS-LM01具有较强的抗旱性以及优良的农艺性状,这对干旱地区紫花苜蓿品种的选择以及抗旱性紫花苜蓿品种的选育具有重要意义.  相似文献   

12.
翅果油树(Elaeagnus mollis Diels.),是我国特有种,目前处于严重濒危状态,因此,进行幼苗的大量培育及移栽对翅果油树的保护就显得非常重要.本文分析了土壤水分胁迫对翅果油树幼苗株高、叶面积和叶片含水量等生长指标的影响,探讨了翅果油树幼苗生长的水分条件,同时结合实际工作讨论了幼苗的培育、移栽方法.结果表明在土壤田间持水量为30%~50%的干旱条件下,翅果油树幼苗可得到一定的抗旱锻炼,并能提高幼苗移栽的成活率.  相似文献   

13.
杉木树冠形态结构的初步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正>在福建洋口和江苏宜兴地区调查研究了3—23年生杉木树冠的形态结构。杉木的树冠外形随年龄阶段而变化,幼龄、壮龄时期树冠近似圆锥形,中龄时近似旋转抛物体形,成熟龄时近似圆台形。杉木年发生的枝盘数,决定于高生长;高生长旺盛期平均可发生5—6盘枝条。其分枝角度与枝条年龄有关,枝龄小的约55°—75°,枝龄大的可达90°以上。 杉木树冠长度与宽度随林木直径大小而变化,树冠的发育过程与密度密切相关。密度大的林分,阻碍树冠的发育,从而降低了林木的生长量,因此必须及时进行抚育间伐。 合理的树冠结构应该具有较大的有效树冠系数和叶面积密度。在高生长旺盛期,树冠层更新快,有效树冠系数高,叶面积密度大,利用空间的效率高,因而必须采取促进树高生长的营林措施,以改善树冠结构,提高杉木林的生产率。  相似文献   

14.
【目的】对越南黄花梨幼林阶段生长表现进行研究,为筛选早期生长性状优良的越南黄花梨家系,以及越南黄花梨引种选择提供依据。【方法】对4年生的越南黄花梨10种源46个家系的早期生长性状进行调查,在分析生长性状遗传变异的基础上进行早期优良种源和家系的选择。【结果】越南黄花梨早期生长性状在种源、家系间达到显著以上差异,表型和遗传变异系数分别为10.81%~36.97%和4.20%~10.95%。各性状的种源重复力、家系遗传力和单株遗传力分别为(0.45±0.19)~(0.81±0.06),(0.27±0.16)~(0.59±0.09) 和(0.18±0.13)~(0.35±0.19)。运用综合指数选择,综合生长指标、叶型和冠幅性状选出早期优良种源2个,优良家系6个。优良家系的树高、胸径、地径、叶色值、叶片叶绿素SPAD值以及冠幅的平均遗传增益为6.87%、6.54%、6.77%、2.62%、3.50%和9.43%。【结论】8号(兴安)种源不仅生长优良,而且存在着丰富的遗传变异,可作为越南黄花梨引种栽培的首选种源。  相似文献   

15.
选择不同的林分类型和立地条件,按不同经营密度分别设立固定标准地,对天然杨桦林林分生长性状(树高、胸径、材积等)、形质指标(冠长、冠宽等)、光能利用、养分及林内土壤水分变化等进行连续的定位观测.在立地分类基础上,定量分析了经营密度对林分干物质积累量、养分归还量、林地土壤含水量、林分生长及出材量的效应.结果表明:经营密度对林分生长、干物质积累、枯枝落叶分解和土壤结构的改善具有较大影响.天然杨桦林单株叶量随经营密度增大而减少,单株叶片总面积、林分平均冠长、冠幅则以中等经营密度最大;凋落物分解率随密度增大而减少,营养元素归还量以中等经营密度为最大;密度相同,不同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均随土层深度增加而减少,同一土层深度的土壤含水量随经营密度减少而降低;山杨林和白桦林单位面积胸径年生长量随经营密度的增加而减少;林分蓄积以中等经营密度最大.  相似文献   

16.
【目的】探明杈干对南方红豆杉树冠形态、生长和形质的影响,揭示杈干作用于树木生长、树冠形态的分级机制,分析树冠形态与生长和形质间关系的杈干效应,明确杈干木和未杈干木类型的树冠形态调控措施。【方法】在福建省明溪县南方红豆杉15年生人工林分中设置标准地,调查分析杈干木、未杈干木的树冠形态及生长、形质间差异,统计不同杈干木类型红豆杉胸径、树高、冠幅、冠形率、树冠率的分级分布,通径分析不同杈干木类型红豆杉树冠形态特征与生长形质间的关系。【结果】杈干显著抑制南方红豆杉的冠长、冠形率、树冠率,但对冠幅无显著性影响;杈干显著促进南方红豆杉地径、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枝下高以及生长形质总体表现,但对树干尖削度、圆满度无显著性影响。不同杈干木类型间胸径、树高、冠形率、树冠率的分级分布明显不同,胸径、树高、单株材积、总体表现与树冠形态特征间关系也明显不同。【结论】杈干明显改变南方红豆杉胸径、树高、冠形率、树冠率的分级分布,杈干对胸径、树高、冠形率、树冠率的影响是通过改变高、低分级区间的分布比例来实现。杈干改变南方红豆杉胸径、单株材积、总体表现与树冠形态特征间关系,其相应的树冠形态调控措施不同。促进总体表现时...  相似文献   

17.
在丘陵旱坡地仁用杏园应用蓄水沟可明显减少地表径流和土壤侵蚀,增加和保持土壤水分。明显促进仁用杏树树高、地径、冠幅、新稍等生长指标,并明显增加仁用杏的产量和杏仁商品质量。该项技术投资少,易推广,是一项经济实用的保水增墒技术。  相似文献   

18.
采用叶面喷施不同浓度的油菜素内酯(Brassinolide,BR),盆栽控水模拟土壤干旱环境的方法,研究BR对羊草抗旱性的影响。对羊草的重要渗透调节物质以及质膜稳定性等进行了测定和分析。结果表明:与清水喷施相对比,经BR处理的羊草脯氨酸含量增加,质膜透性降低,叶绿素含量增加,叶片相对含水量提高,从而提高了羊草的抗旱性。其中,0.1 mg.L-1的BR对提高羊草的抗旱性效果最好。  相似文献   

19.
【目的】立木枝下高模型的构建是森林经营的核心内容,利用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方法构建华北落叶松枝下高模型,可为森林生长与收获研究提供理论依据。【方法】基于112块华北落叶松天然次生林样地单木数据,从7个备选的枝下高-树高模型中选出一个最优基础模型; 分析9个不同单木或林分因子及其因子之间的组合对枝下高的影响,将影响显著的因子作为模型预测变量以提高模型精度。在此基础上,考虑区组以及嵌套在区组里的样地对枝下高的影响,即构建嵌套两水平的非线性混合效应枝下高模型。【结果】Logistic模型预测精度较高并且模型参数可解释,因此选为基础模型。除树高之外,立木胸径、样地内所有大于对象木胸径的立木断面积总和、平均冠幅和林分密度与枝下高相关显著,故作为模型预测变量。与传统模型相比,所构建的两水平嵌套非线性混合效应模型对应的决定系数提高了53.26%,均方根误差降低了24.73%,因此明显提高了模型预测精度。【结论】区组和嵌套在区组里的样地对立木枝下高随机干扰较大,当考虑这些随机效应对枝下高的影响时能明显提高模型的预测精度。  相似文献   

20.
对柳杉树冠特征和承雪能力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22年生不同径级的柳杉平均冠幅为2.63~5.34m.平均冠高为5.39~9.98 m,它们与胸径的关系模型是L=0.017327+0.162 113 D,H=1.0223238 D-0.126759.枝密度有树冠中层高、下层和上层低的趋势,枝基径、枝长与枝下高的关系模型是h=8.078750-3.719225 d、h'=7.921 565~4.0319171,冠形为圆锥体.柳杉地上部分自重和极限承雪能力与胸径之间的关系模型是F=-618.858453+174.655412D、W=-70.205010+17.824595 D.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