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86 毫秒
1.
曾经主宰地球的恐龙家族为何完全从地球上消失?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研究鳄鱼生育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性比例失调,雄性恐龙的灭亡导致了恐龙大灭绝。  相似文献   

2.
恐龙的灭绝     
恐龙是如何在地球上灭绝的呢?一种观点认为是外星球对地球的一次碰撞而形成的。但是从人们对恐龙化石的发现并不能证明其成立。尤其恐龙的灭绝不是一次性完成的,它们是在不同时期逐渐灭绝的。这表明恐龙并非因一次大爆炸而灭亡。是什么原因使恐龙静悄悄地死亡呢?是氧气。我们知道呼吸作用和光合作用维持着地球上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但是氧气和二氧化碳的循环并不能时时处于平衡,而是一个动态平衡过程。在恐龙繁盛之前。  相似文献   

3.
徐娜 《科学之友》2006,(11):21-21
曾经主宰地球的恐龙家族是如何完全从地球上消失的?这一直是个未解之谜。最近,美国科学家在研究鳄鱼生育原理的过程中发现了恐龙灭绝的可能原因:“男女”比例失调,雄性恐龙的灭亡导致了恐龙大灭绝。  相似文献   

4.
恐龙是在6500万年前灭绝的,然而,时至今日,对到底是什么导致它们灭绝的辩论还在继续。不久以前,在一些传媒上,对恐龙灭绝原因的争论又爆发了。科学家对导致史前恐龙世界末日的两种新观点争论不休。过去,一般的认识是,恐龙的灭绝是由一个巨大的彗星或小行星撞击地球造成的。但是对这次爆炸引起的后果,科学家现在却有了不同的观点。一方认为,由撞击产生的升向天空的碎屑形成的硫酸  相似文献   

5.
一个国际科学家小组的研究表明,尤卡坦半岛陨星撞击事件早于恐龙灭绝30万年前就发生了,根本不能构成恐龙灭绝的原因。自从上世纪80年代墨西哥尤卡坦半岛希克苏鲁伯陨石坑被发现以来,科学家们一直相信它就是6500万年前的一次陨星撞击地球后留下的,并相信这次撞击导致了恐龙灭绝。  相似文献   

6.
在哺乳动物诞生之前,曾经有一种庞然大物横行世界,那就是恐龙。 说起恐龙的灭绝,至今没有明确的说法。有自然灭绝,有冰期影响,有天外灾害,等等等等。众说纷纭,莫衷一是。  相似文献   

7.
距今约6500万年前,盛极一时的恐龙突然间消失得无影无踪。至此,恐龙在统治地球1.7亿年之后,终于在白垩纪晚期走向了灭亡。恐龙是怎么走向灭绝的呢?  相似文献   

8.
魏军晓  潘云唐 《自然杂志》2018,40(2):136-142
恐龙灭绝一直是天文学、地质学、生物学等学科研究的课题。至今有130余种恐龙灭绝的观点或学说解释,大致可概括为地外因素(小行星或彗星撞击说、太阳黑子等)、地内因素(火山喷发、板块运动、气候巨变等)和恐龙生理结构因素(恐龙蛋壳病态和雌雄比例失调等)。由于全球不少地区的白垩系/古近系地层中存在铱(Ir)元素异常,因此撞击说成了导致恐龙灭绝的主流学说;但是恐龙蛋壳病态、白垩系/古近系(K/Pg)连续过渡沉积以及海洋沉积等证据的出现,撞击说渐渐受到质疑。纵观地质历史时期的数次生物大灭绝,不难发现许多物种都有萌生→发展→壮大→衰退→灭绝的过程。因此,应多因素地从地史演化趋势的角度分析恐龙的灭绝。  相似文献   

9.
南雄盆地3个含有K/T界线剖面的恐龙蛋壳中铱和其他微量元素含量及稳定同位素组成的分布模式表明, 从白垩纪最晚期到古近纪早期中国华南地区曾发生过两次大的环境变化事件. 第一次地球化学环境变化事件发生在K/T交界前2 Ma, 除了有很多蛋壳显示出病理组织结构特征外, 由它们为代表的恐龙多样化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 第二次地球化学环境变化事件规模较大, 正好发生在K/T交界及其附近. 恐龙在K/T交界开始灭绝, 然后持续至古新世早期. 这一绝灭过程大约经历了250 ka, 比北美蒙大拿地区和印度西部的恐龙灭绝要晚一些. 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多次以铱异常、氧同位素异常为标志的全球性环境效应和以微量元素含量异常为标志的地区性环境变化等多种因素引起的, 短期和长期间地球化学环境的不断恶化, 使恐龙无法正常繁殖后代而逐渐灭绝.  相似文献   

10.
<正>为何在这块冰雪之地上有过恐龙的足迹?这些庞然大物是如何来到南极的?它们又是如何在这里生存的呢?恐龙是一种已经灭绝的大型陆生爬行动物,它最早出现于三叠纪的后期,繁盛于侏罗纪和白垩纪,灭绝于白垩纪末期。自从1842年,英国古生物学家查理德·欧文创造了"Dinosaur(恐龙)"这一名词以来,恐龙就一直是最引人瞩目的一类古生物,也是科学家关注  相似文献   

11.
天绝与拯救     
“灭绝”,听起来血腥而无情的词语,但需要澄清的是,灭绝不是人类创造的。在大约40亿年的历史中。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物种经历了5次大灭绝(集群灭绝),这纯粹是自然的意志。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恐龙”的灭绝——双孔亚纲的晰龙目和鸟龙目俗称为“恐龙类”,出现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在6.6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最终灭绝,结束了它们长达1.4亿年的独霸地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2.
对距今约6300万年前白垩纪末期恐龙突然灭绝原因众说纷会。目前以L.W.Alvarez等的星球撞击说呼声最高,因为得到铱等稀土元素分布数据的有力支持。然而最近斯克林普斯海洋学研究所的A.A.yayanos又提出了宇宙线异常说,令人刮目。严格说来,恐龙灭绝宇宙线异常说并不是新东面,早就有人提出过,yayanos独到之处在于他的新解释。他认为造成恐龙灭绝原因并不是宇宙线本  相似文献   

13.
依据达尔文的进化论,一些科学家认为恐龙自身种族的老化,以及在与新兴哺乳动物的进化竞争中的失败导致了恐龙的最终灭绝.  相似文献   

14.
提起大约6500万年前的侏罗纪的恐龙,大人和孩子们都很熟悉.甚至连恐龙为什么会灭绝也能讲出不少道理来.然而有些知名的大型哺乳动物也曾遭到灭绝,能把它们的前因后果讲清楚的人,恐怕就很少了.  相似文献   

15.
灭绝与拯救     
“灭绝“,听起来血腥而无情的词语,但需要澄清的是,灭绝不是人类创造的.在大约40亿年的历史中,地球上曾经生活过的物种经历了5次大灭绝(集群灭绝),这纯粹是自然的意志.其中就包括著名的“恐龙“的灭绝--双孔亚纲的晰龙目和鸟龙目俗称为“恐龙类“,出现于2亿年前的三叠纪中期,在6.6千万年前的白垩纪末最终灭绝,结束了它们长达1.4亿年的独霸地球的历史.……  相似文献   

16.
南雄盆地白垩纪-古近纪(K/Pg)界线剖面脊椎动物化石(恐龙蛋壳和龟类骨化石)的地球化学研究结果表明,从白垩纪晚期到古近纪早期中国华南地区曾发生过3次以多个铱异常为标志的地球化学环境变化事件:第一次地球化学环境变化事件发生在67 Ma前,除了有很多蛋壳显示出病理组织结构特征外,由它们为代表的恐龙种群多样性并没有发生明显变化.第二次地球化学环境变化事件规模较大,正好发生在根据孢粉组合变化划分的K/Pg界线及其附近.恐龙在K/Pg交界开始灭绝,然后持续至古新世早期.这一灭绝过程大约经历了250 ka.恐龙灭绝的原因是多次以铱异常、微量元素异常和氧同位素异常为标志的环境变化引起的,短期和长期地球化学环境的不断恶化,使恐龙无法正常繁殖后代而逐渐灭绝.第三次地球化学环境变化事件出现在早-中古新世,表明当时的环境变化及其效应可能长时间推迟陆相生态环境的恢复和哺乳动物的完全复苏.南雄盆地获得的地球化学资料、恐龙渐变灭绝模式以及古新世哺乳类的复苏在年代上与印度德干火山喷发及持续时间比较一致.  相似文献   

17.
在去年召开的全美地质学会上,以吉斯·里库比教授为首的四位学者,提出与历来被公认的大陨石撞击恐龙灭绝说完全不同的新学说,阐明了恐龙的灭绝是伴随着火山活动的渐弱、沉静,空气中的氧气不断减少,从而逐渐走向死亡的缓慢过程的新假说。他们发表的取名于波利尼西亚火山女神的『佩雷假说』指出,在白亚纪(14400万年前至6500万年前)恐龙生息着的地球上,火  相似文献   

18.
对导致恐龙灭绝原因的研究,科学家们曾经付出了长时间的巨大努力,并提出了诸多见解,但导致地球上恐龙灭绝的真正原因是什么,至今尚无定论,仍属人类的一大未解之谜。最近,美国科学家在深入研究中,又提出了一种新的见解。这一新理论指出:距今6500万年前,一颗小行星撞击墨西哥尤卡坦半岛之后所掀起的尘云使地球大气中的含硫量过高,继而导致了全球气温的下降和恐龙灭  相似文献   

19.
在人类赖以生存的地球上,如果白垩纪末期没有生物戏剧性的大灭绝,如果恐龙还能继续繁荣,这世界还不知道会是怎样的情景。有专家认为,如果恐龙没有灭绝,那么今天的地球统治者恐怕就不会是人类,而是恐龙的后代——"恐人"……  相似文献   

20.
在某些人看来,恐龙既看不见又摸不着,都是人们凭几块石头瞎猜的。这是多么严重的错误!多姿多彩的恐龙是远古的生命奇观,人类对它们越了解,就越热爱大自然,越会保护地球。这就是恐龙文化的现实意义。因为恐龙已经灭绝,或化为翼鸟或居于地宫。而人类作为地球的最高等一员,研究和了解恐龙,是我们永恒的使命。既然灭绝已无可挽回,那么就要应该竭力保护目前濒临灭绝的物种,制止悲剧重演。可见,普及恐龙知识对环境保护也有着重要的意义。 在此,介绍在我国发现的一些具代表性的恐龙,并据骨架化石恢复其外形,目的就是要给读者一些关…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