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968 毫秒
1.
"适足住房权"的保护属于人权范畴的政府责任。作为党的十七大报告的一大亮点,首次在党代会报告中写入"廉租房制度",这正是我国政府对城镇居民住房保障的责任担诺,"廉租房制度"在解决群众"住有所居"方面将扮演一个非常重要的角色。然而,作为一项基本的人权,我国居民适足住房权的充分保护和实现还有待一个成熟、健全,充分体现公约所载作为人权的适足住房权的基本原则和具体规定的法律框架的构建,以及相关制度的完善。  相似文献   

2.
个人信息权是一项基本的人权。由于法律的规定较为分散和简略,权利主体在个人信息泄露时难以获得法律的有效救济。对于个人信息采取何种保护模式,学界见仁见智。为了充分地保护个人信息权,维护数字社会的信息安全,我国亟需制定一部统一的个人信息保护法,确立科学的基本原则,准确界定个人信息法律关系的客体制度,同时构建健全的权利制度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3.
人口老龄化是21世纪人类发展的趋势,也是当今世界各国面临的一个重大社会问题。我国目前是世界上老龄人口最多的国家,公民的养老权应得到国家法律的确认和保护。养老权是公民依法享有的一项宪法权利,也是一项基本人权。对养老权制度及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4.
社会救助权是联合国有关人权公约所倡导的一项基本人权,也是我国宪法赋予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社会救助法是社会保障体系的基础和重要的分支,但是根据我国基本国情,实行社会保障综合立法还有困难,当务之急是制定《社会救助法》这部单行法律,建立起以社会救助法这部单行法为核心内容的社会保障法律体系,确保低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的建立和保障公民基本人权的实现。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作为一个重要的民生现象,住房问题越来越得到政府和公众的普遍关注.住房不仅仅是一个住处或一种财产,更是一个与社会正义和人格尊严紧密相连的人权问题.住房权的人权属性早已得到了国际社会的认可,并被许多国际和区城性人权文件加以明确规定.在宪政的视野之下,住房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人权,其相对应的义务主体便是国家.国家负有尊重、保护、促进和实现公民住房权的义务.保护公民的住房权,是我国宪政建设的题中之义,这就需要从政策、立法乃至司法等诸多方面对现有制度加以完善,以期使公民的住房权得到切实而有效的保障.  相似文献   

6.
住房是人类生存不可缺少的基本物质要素,关系着人们的安居乐业和社会的和谐稳定。我国的基本国情是中等和低收入家庭数量多,土地资源有限,住房需求大于供应现象,市场机制无法解决中等和低收入家庭的住房问题,因此,国家应对住房市场进行干预,保障居民的住房权。住房权是一项基本人权,理应得到国家的尊重和保障。笔者对我国的住房保障法律制度的完善,提出一些可行性建议,旨在对我国的住房保障法律制度有促进作用。  相似文献   

7.
与国际劳工标准相比,我国农民工人权保障在工会组织权利问题、平等就业权问题、集体谈判问题等方面还存在较大的差距,这些对农民工权益的保护形成了障碍。因此,完善有关人权和劳工权利方面的法律,切实保障农民工的合法权益,不仅是国际人权公约所要求的,也是加入世界贸易组织后面临社会条款问题,我们事先作好法律准备所必须的。  相似文献   

8.
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保护被害人的利益,是好人的大宪章;另一方面保障犯罪人不受法外用刑,保护其合法权利,是犯罪人的大宪章。并有刑法基本原则为人权保障机能的实现奠定了法制基础。而无限防卫权制度的设立,在重视保护被害人利益时,却忽视了对犯罪人权利的存在,亵读了犯罪人人权的保护,有悖于刑法的基本原则,不符合世界防卫权规定的发展趋势,不应在刑法中规定。  相似文献   

9.
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保护被害人的利益,是好人的大宪章;另一方面保障犯罪人不受法外用刑,保护其合法权利,是犯罪人的大宪章.并有刑法基本原则为人权保障机能的实现奠定了法制基础.而无限防卫权制度的设立,在重视保护被害人利益时,却忽视了对犯罪人权利的存在,亵渎了犯罪人人权的保护,有悖于刑法的基本原则,不符合世界防卫权规定的发展趋势,不应在刑法中规定.  相似文献   

10.
刑法的人权保障机能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方面保护被害人的利益,是好人的大宪章;另一方面保障犯罪人不受法外用刑,保护其合法权利,是犯罪人的大宪章。并有刑法基本原则为人权保障机能的实现奠定了法制基础。而无限防卫权制度的设立,在重视保护被害人利益时,却忽视了对犯罪人权利的存在,亵渎了犯罪人人权的保护,有悖于刑法的基本原则,不符合世界防卫权规定的发展趋势,不应在刑法中规定。  相似文献   

11.
我国非婚生子女人权保护现状不容乐观,就其原因有思想认识上的误区,也有现有制度设计上的障碍.我们应该在人权保护的理念下,从加大非婚生子女人权保护研究、完善相关法律制度、保障现行法律有效实施、改革现行户籍制度等方面入手,为非婚生子女提供良好的成长发展环境.  相似文献   

12.
就业领域内的性别歧视主要表现为工资收入歧视、就业机会歧视和职业歧视。出现这种现象的重要原因是法律制度的不完善。我国没有专门的禁止性别歧视或就业歧视的立法,现有的法律可操作性不强,对于就业中性别歧视的法律责任和法律制裁的规定存在缺陷。建议制订禁止就业中性别歧视的立法,建立强制实施此法律的行政机构,同时完善生育保险制度,以此保护妇女的平等就业权。  相似文献   

13.
徐萍 《科技信息》2007,(9):226-226
生态文明权是伴随着生态环境危机而产生的权利概念,是生态文明时代的人权之一,也是和谐社会的重要内容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从生态文明权的科学内涵以及从人与自然和谐相处,构建和谐社会角度等方面来探讨创设生态文明权制度的必要性。同时通过对国际法、国外立法的考察来为我国的相关法律制度创设提供一些思路,使生态文明权法律化,健全环境法律体系,提高公民的环境意识,从而保障公民的生态文明权益。  相似文献   

14.
论非洲人权法对国际人权保护的贡献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非洲人权和民族权利宪章》拓宽了国际人权的内容,它既确认了第一代人权,又对第二代和第三人权的确认和发展做出了彪炳史册的贡献,非洲人权保护制度赋予个人和非政府组织完全的申诉权,丰富和完善了国际人权法的主体体系,非洲人权保护的理论和实践对人权的国际保护有着重大的启迪作用,必将有力地推动国际人权保护的进一步发展。  相似文献   

15.
宪法是国家根本大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性,其在人权的法律保障中占据核心地位。宪法诉讼也因此成为人权保障的最终性救济途径。我国由于缺乏宪法诉讼制度,导致公民基本权利在事实上并未得到真正的保障。应当充分认识宪法诉讼对人权保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建立并激活这一制度,从而完善我国的人权保障体系。  相似文献   

16.
杨珊 《科技咨询导报》2007,(13):170-170
就业权作为劳动权的基础性权利,是实现基本人权和经济社会权利的前提,制定一套就业权法律保障体系是法治社会和民主社会的必然要求,它的合法性来自于人民的意志。  相似文献   

17.
林杨  伍晓岭 《当代地方科技》2007,(11):19-19,21,23
随着我国市场经济发展,出现了一种新型权利--商品化权。我国理论界对此的适用范围和保护尚存争议。本文通过对现有法律制度保护方法的局限性的论述,提出商品化权应通过反不正当竞争法保护。  相似文献   

18.
随着国家尊重和保护人权的入宪,我国的人权保护意识明显提高,并体现在我国的司法实践中。但是,刑事诉讼中的顽疾刑讯逼供依然普遍存在于司法实践中。其主要原因在于实施刑讯逼供人员的法律意识和心理,当然法律制度和纪律制约方面的欠缺也是其存在的原因。  相似文献   

19.
可诉性是社会权发展的必然的结果,因为它是经济发展的推动和保证,是20世纪以来的人权发展,是分权原则的发展变化和阶级平等的必然要求。本文将对社会权的可诉性进行探讨,论述社会权的可诉性对于社会权的全面保护的意义。  相似文献   

20.
以清代为视角,透过父祖享有的家长权来考察母亲家长权的内容,可以肯定母亲在法律上具有当仁不让的家长地位与权力。结合历史和法律文化来追溯母亲家长权崇高地位的缘由,可以点明母亲家长权的实质与相对性。而《红楼梦》这部以女性悲惨命运为主线的历史文学巨著,对其中每一位女性都作了真实而丰富的性格描写,是作者对社会现实具有深刻洞察力而反映到其作品中的心血结晶。因此,结合《红楼梦》来分析女性家长权这一复杂历史现象,以文学作品与现实问题交融、文史印证的分析,能使这一研究更具创意,更具说服力。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