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本程序适用于地炮节制杆式驻退机后座反面问题计算。节制杆式驻退机结构形式很多,本程序的适用范围包括:一般的节制杆结构(即主流漏口由节制环与变截面的节制杆组成),和变沟槽的节制杆结构(即主流漏口由节制环与变深度的沟槽组成),以及变后座结构。不适用于短节制杆驻退复进机及其他形式驻退机。 计算时,膛内时期需已知内弹道诸元及膛压p与时间t的表格函数,后效期炮膛合力采用指数衰减的经验公式。计算液压阻力时,需已知驻退机实际的节制杆尺寸。  相似文献   

2.
为了研究无后坐炮的流场特性,利用有限体积法、AUSM+格式及嵌入网格技术,对包含运动弹丸的某无后坐炮的前、后复杂流场进行了数值模拟.根据数值结果,绘制了无后座炮前后流场的计算阴影图和炮口周围超压峰值等值线图,详细讨论了无后座炮膛口流场及尾喷管流场的形成与发展;根据有关标准,分析了炮班成员的安全区域.这些结果对于理解无后坐炮的流场特点,预测冲击波对炮手的危害有一定的参考意义.  相似文献   

3.
高低压原理用于发射火箭的试验研究已取得初步成果,但其内弹道理论解法尚在探讨中。本文在若干简化条件下,参考火炮内弹道和火箭发动机原理,将箭、炮结合起来考虑,初步给出了高低压无后座发射火箭的内弹道方程。  相似文献   

4.
本文记述了无后座炮内弹道的气动力数学模型。给出用差分格式求解拟线性偏微分方程组的方法,并获得在气相和固相流动速度相等的条件下的数值解。计算结果与常规方法进行比较,最后得出了一些常规方法不可能反映的规律。  相似文献   

5.
前言实践和理论均已证明,解决野战火箭武器射击密集度差这一要害问题的有效途径之一是提高炮口速度。近两年来,有关单位已开始将高低压无后座炮原理应用于发射火箭(它在膛内也点火),特别是某兄弟厂,业已取得某试验方案大幅度提高炮口速度和射击密集度的试验成果。实践对理论研究提出了问题——又是高低压(还分并、串联式两种),又是无后座炮,火箭又点火(与高压室同时点火或二次点火),这种箭炮结合的内弹道如何求解呢? 我们对上述问题作了初步理论探讨,在此基础上对某兄弟厂的试验用DJS—6机作了  相似文献   

6.
本文研究了用硬线技术进行弹丸引信系统膛内信息测试的方法、测试中仪器设备的配置和使用,对测试系统的主要组成部分作了较详细的介绍和讨论,给出了部分测试结果。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弹丸引信系统的多自由度模型,计算了82毫米无后座炮破甲弹和85毫米加农炮榴弹的振动频率和振型,并由此分析了所测信号的某些性质和硬线技术中用的收线杯对弹丸引信系统动力特性的影响,同时对收线杯的影响还进行了实验分析。实验结果与理论计算的结果符合较好。  相似文献   

7.
无后座炮的弹道解法——近似解法 1。解法的假设及阶段。 根据这种火炮的射击过程,本文采用了以几何燃烧定律及正比燃烧速度定律为基础的近似解法,至于其他的假设则同一般无后座炮解法相同,这里不再叙述。所差别的仅仅是根据这种火炮的压力分布特点,作出如前所述的假定。即假定涡轮前后空间中的气体压力为均匀  相似文献   

8.
本文根据涡轮尾翼弹的无后座炮的弹道特点,分析了火药气体的二次膨胀过程,并利用无后座条件建立了涡轮前后的压力比关系式,另外,还采用真空膨胀理论的假设,确定作用于涡轮及弹头上的力的系数,从而建立了弹道解法所需要的气体流量方程和弹丸运动方程。最后,根据射击过程的特点建立了各阶段的解法。因为解法是以几何燃烧定律及正比燃速定律为基础,故所采用的火药形状特征量及压力全冲量这两个常量有一定的经验性。实践证明应用两个常数按一般无后座炮所采用的数据,可给出符合实际的结果。  相似文献   

9.
本文提出考虑双重后座的前冲式自动武器运动分析的方法。文章以导气自动武器为例,描述前冲式武器系统的原理图及循环图,并讨论设计的原理和计算的方法。  相似文献   

10.
本文对高耸建筑物定向爆破倾倒时的一个重要现象——后座问题进行了详细研究。通过对不同类型高耸建筑物在定向倾倒过程中不同阶段的力学分析,论述了后座产生的原因、现象及可能出现的后座范围,并根据多次的工程实践经验,提出了为防止或减小后座所应采取的刘策。谨供从事控制爆破技术研究与应用的同行参考。  相似文献   

11.
现代常见步兵自动武器的自动方式,根据利用火药气体能量的形式不同可以分为枪管后座式,枪机后座式和导气式三大类。各种自动方式对武器性能各有不同影响。  相似文献   

12.
本文分析了导气式武器提高枪机运动速度所遇到的问题,论述了导气管——枪机后座式武器的工作特性及其对于提高自动武器的理论射速和获得较好射击密集度的重要性,给出了两种自动方式(导气式和导气管——枪机后座式)的12.7毫米高射机枪的测试结果,讨论了导气管——枪机后座式武器反面设计的一些问题。  相似文献   

13.
筒形建筑物爆破拆除中的后座现象是爆破安全和参数设计中的一个重要问题。根据筒形建筑物爆破拆除失稳运动过程的受力分析,建立判断“后座”现象的力学模型,并给出实例。  相似文献   

14.
炸药装药在后座冲击下的动态响应实验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目的 研究炸药装药的力学性质对装药发射安全性的影响. 方法 利用小型后座模拟试验装置对相同密度条件下的B炸药和改性B炸药装药在相同后座加载条件下的应力和应力率响应进行了测试. 结果 试验显示由于改性B装药弹性模量相对B炸药装药降低,在同样后座载荷下改性B装药中的应力及应力率明显低于B炸药装药. 结论 得出了降低装药的弹性模量有利于提高装药发射安全性的估计.  相似文献   

15.
舰炮利用前冲击发原理,可以消除炮身部分后座动能。本文根据舰炮后座力数值解,利用威布尔函数或对数正态函数进行拟合,获得了舰炮后座力函数。对于给定的要相消炮身部分后座动能,建立了舰炮前冲击发的数学模型,从而解决了研制前冲舰炮的关键技术。  相似文献   

16.
轴流式无叶喷嘴透平级内流动及级特性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初步研究了轴流式无叶喷咀透平级的级内流动问题,根据气动基本方程建立了级内流动计算方法,编制了计算程序进行了流埸计算.对同一叶轮的有叶喷咀和无叶喷咀两种透平级的特性进行了对比实验,实验结果表明轴流式无叶喷咀透平级具有良好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17.
本文研究炸药装药后座冲击模拟实验装置工作机制,用应力波理论分析重锤与炸药装药之间的相互作用过程,发现初始冲击波在加载卸载历史中不占主导地位;从刚体动力学观点将这种相互作用简化为二阶系统,可得到一组关于应力、应力率和应力脉冲宽度的表达式。理论分析结果与实验符合较好。这对后座冲击模拟实验装置的设计、调试和实验分析有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8.
为了实现和评价变围压应力敏感实验关系转换为变内压应力敏感实验的等效关系,进而获取储层岩石渗透率与地层压力的关系,采用室内实验的方法,针对含微裂缝和人造裂缝的致密砂岩开展了变围压应力敏感实验、变内压应力敏感实验和特殊应力敏感实验;基于变围压实验数据,结合有效应力方程计算得到了实验岩样的渗透率随地层压力的变化关系,并与实验测定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结果表明,计算得到的渗透率大于实验直接测定的渗透率,这种差异源于气体滑脱效应;基于Terzaghi有效应力方程计算的无因次渗透率小于对应变内压实验测定的无因次渗透率;基于非线性有效应力方程计算的无因次渗透率与对应变内压实验的无因次渗透率一致。有效应力和气体滑脱效应影响地层条件下渗透率的确定。  相似文献   

19.
在考虑了与液压系统匹配的电动机固有机械特性的前提下,对液压系统的前冲、后座和爬行进行了理论分析。  相似文献   

20.
汾河支流北石河岔上断面以上流域由林地和无林地插花分布组成。在同样降雨条件下,流域内林地和无林地产生的洪水不同。因此,对于有森林影响河流的洪水,按林地和无林地分别进行其产流计算可以提高洪水计算的精度。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