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87 毫秒
1.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衡量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特征之一。中外合作办学和留学生教育是提高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促进高水平大学建设的重要途径。中外合作办学的良性发展有利于引进国外优秀的教育资源,有利于高校培养具有国际化视野和跨文化交际能力的实用型人才,有利于现阶段高校教育策略的改革与创新。留学生教育是高等教育国际化水平的重要评价指标,应加强奖学金及勤工助学岗位资助,重视对学成回国的毕业生的跟踪服务,积极进行教学改革,建构多维发展模式,加大留学生教育宣传力度,保证留学生教育可持续发展。  相似文献   

2.
教育国际化是当今世界高等教育发展趋势,来华留学教育逐渐成为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新主导因素。以来华留学教育为分析视角,探讨教育国际化和城市国际化之间的互动关系,从而得出:高校应当结合自身实际,以"项目化"的模式整体推进学校国际交流合作与来华留学生教育的共同发展;而来华留学生也可以成为城市国际化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助推教育国际化和城市国际化的协同发展。  相似文献   

3.
高等教育国际化被称为“21世纪中国高等学校的第四职能”,成为衡量一所大学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准。大力引进国外智力和派出教师赴国外进修、积极开展留学生教育、推行中外合作办学、推进课程国际化等措施,是教育国际化的重要内容,是快速实现高等教育国际化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4.
留学生教育是一个国家综合实力的具体体现。发展留学生教育也是推进教育改革,实现中国高等教育国际化的重要途径。近年来,浙江省的留学生教育取得了长足的发展。但尚存在着高校国际教育服务总体能力较薄弱,一些高校对留学生教育扶持力度不大,留学生生源国分布和就读学校不够平衡,生源结构不尽合理,留学生规模不大等不足。为此,提出了合力打造留学生教育"浙江品牌",壮大留学生教育的专业营销团队,构建立体交叉的营销架构等海外营销策略和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数理统计的留学生教育质量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随着高等教育国际化的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中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研究来华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的评价体系意义重大。在问卷调查数据的基础上,运用相关数理统计方法,对华北及东北地区6所高校的留学生教育服务质量进行了实证研究,初步构建了来华留学生教育质量的评价体系。  相似文献   

6.
讨论了经济全球化对推进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作用。阐述了高等教育对外开放是经济全球化的必然产物、实施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的主要任务与措施是:教师国际化、课程及教材国际化、学生国际化、科学研究国际化及教育管理国际化和质量标准国际化。最后指出应积极构建中国特色的开放的现代高等教育体系。  相似文献   

7.
邸少华 《甘肃科技》2014,(5):59-60,87
高等教育改革以来,综合型高等院校对体育专业的发展愈发重视,体育专业的教育在综合型高等院校中已占有一席之地。针对综合型高等院校体育专业大学生的现状,对学生的教育发展进行了浅显的探讨。  相似文献   

8.
余乐  刘叔文 《科技资讯》2015,13(5):179+181
随着医学教育国际化的发展,留学生教育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全英文授课是提高留学生办学层次、办学质量和学校知名度的一个重大举措。顺应医学教育国际化趋势,南方医科大学自2005年开展了留学生的全英文教学实践。作为一门医学桥梁学科,药理学留学生全英文教学也遇到了教材,教学方法和考核等诸多困难。在分析印度留学生特点的基础上,结合教学工作的实践和体会,从选择合适教材、改进教学方法、引导学生有效复习与改革考核评价方式等方面对留学生药理学全英文理论教学进行探讨,以期进一步提高留学生教学质量。  相似文献   

9.
随着"一带一路"倡议进入全面建设阶段,高等教育国际化趋势愈加明显,来华留学生数量逐年增加。在此背景下,对电类专业来华留学生在《电路》课程学习方面进行了探索和研究,主要针对来华留学生学习基础层次不同、教学资料不足、实践环节特色不明显等进行了教学方面的研究和改进,以期提高教育国际化背景下的全英文教学水平和教学效果。  相似文献   

10.
孙湛  冯树梅  张建龙  马琪 《科技信息》2010,(26):146-147
伴随我国综合国力的不断加强以及教育事业的大力发展,外国的学生到我国接受高等教育的数量也日益增多,其中也包括了许多的医学专业的留学生。2000年我校开始招收外国留学生,这也是教育国际化的一个必然趋势和发展方向。我也在此过程中承担了基础医学《病理生理学》课程的教学工作。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