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科技术语研究》2003,5(4):13-13
“证”、“症”、“征”在医学领域是使用频度颇高的三个 (字 )词 ,由于其音、形、义相近 ,因而在取舍时不易辨别。虽然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医学名词》中已有规范 ,但在实际应用上仍然见仁见智、不尽相同。为此 ,本刊组织中、西医学界一些专家 ,就此三词据理辨析 ,以求正本清源 ,达成一致意见。本栏刊出后 ,欢迎广大读者来文来函 ,进一步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2.
由于我社出版图书领域的特点 ,我在长期做书稿的终审、终签工作中发现 ,各位责任编辑对“症”、“证”、“征”三个字的用法普遍存在很不一致的问题。当然 ,有些字在古代是通用的 ,语法上称为“通假” ,后来才有了差别和分工。然而 ,因为没有统一的规范致使产生混乱 ,带来许多麻烦。例如 :①在已出版的医学书籍中 ,这三个字的用法很不统一 ,甚至在一本书中前后用法都不一致 ;②编辑在审读加工中 ,对此也“拿不准” ,经常来询问“用哪个好” ;③有些作者、读者和医药广告公司也常有来信问这三个字应该怎样用。为了保证出书质量 ,在国家对此没…  相似文献   

3.
“证”、“症”、“征”在医学领域是使用频度颇高的三个 (字 )词 ,由于其音、形、义相近 ,因而在取舍时不易辨别。虽然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医学名词》中已有规范 ,但在实际应用上仍然见仁见智、不尽相同。为此 ,本刊组织中、西医学界一些专家 ,就此三词据理辨析 ,以求正本清源 ,达成一致意见。本栏刊出后 ,欢迎广大读者来文来函 ,进一步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4.
“博客,那些自助记者,向大媒体证明,进入门槛不再重要。播客自己掌控广播,他们自己动手做节目放在网上。”(播客网2006年3月3日)这里出现的“博客”一词是2005年评选出的十大流行语之一。在新浪网2005年12月15日举行的首届中国“博客”大赛颁奖礼的热闹中,在该大赛“不‘博’不  相似文献   

5.
“证”、“症”、“征”与相关医学术语规范用字的意见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证”、“症”、“征”在医学领域是使用频度颇高的三个 (字 )词 ,由于其音、形、义相近 ,因而在取舍时不易辨别。虽然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医学名词》中已有规范 ,但在实际应用上仍然见仁见智、不尽相同。为此 ,本刊组织中、西医学界一些专家 ,就此三词据理辨析 ,以求正本清源 ,达成一致意见。本栏刊出后 ,欢迎广大读者来文来函 ,进一步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6.
在科学看来,应该得到研究的只是作为有的存在者,无作为非存在则是应该被排斥的东西,因而不愿与闻无。海德格尔对此予以批判,他认为,科学的这种认识是由于科学对无的误解造成的,科学在无的问题上是无能的。实际上,无就是存在之无化,科学恰恰是以这个无为基础的,在本质上归属于无。为了克服科学本身的缺陷及其带来的危险,必须超越有而进入无,由此把握存在者整体,开辟一片新的天地。  相似文献   

7.
从“邮轮”到“游船”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某报载文标题曰 :“我国第一艘海上豪华邮轮正式运营 ,”这里“邮轮”一词很值得商榷。首先说“轮”字 ,过去把用机器推进的船称为轮船 ,因为那时的船舶带有“轮子”。当蒸汽机发明后用在船上 ,蒸汽机通过装在船的两侧或船尾部的轮状推进装置推进船舶。这种轮状装置 ,其周边均匀地装有固定的或可活动的桨板 ,机器带动“轮”转动 ,桨板拨水 ,船就前进。我国明代曾出现过有轮的船 ,叫做轮船 ,当然那时是靠人力转动“轮”来推进船的。所以当国人知道有用机器带动轮子推进的船 ,就将机动船统称之为轮船。运货的就叫货轮 ,运客的就叫客轮 ,兼…  相似文献   

8.
医学名词“证”、“症”、“征”规范使用的探讨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证”、“症”、“征”在医学领域是使用频度颇高的三个 (字 )词 ,由于其音、形、义相近 ,因而在取舍时不易辨别。虽然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医学名词》中已有规范 ,但在实际应用上仍然见仁见智、不尽相同。为此 ,本刊组织中、西医学界一些专家 ,就此三词据理辨析 ,以求正本清源 ,达成一致意见。本栏刊出后 ,欢迎广大读者来文来函 ,进一步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9.
“格林威治”和“格林尼治”译名问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格林尼治 (Greenwich)是位于英国首都东南 8公里处的一座小市镇。 16 75年英国国王查理二世颁诏 ,钦定在此建造英国皇家天文台。天文台的使命及当时由国王钦定的首席王室天文学家的职责 ,是描绘天图 ,以帮助解决海上船只的航行定位问题。当时这座天文台所研究的主要是实用天文学课题 ,如航海、记时、确定恒星方位和编纂天文历书等。后来它逐渐获得国际声誉 ,成为世界上最为著名的天文台。 176 7年天文台开始出版以格林尼治时间为基准的《航海天文年历》 ,在国际航海界广为流传。 1884年国际天文学家代表会议决定 ,通过伦敦格林尼治、南北两…  相似文献   

10.
语言和言语是现代语言学的两个重要概念,一直以来,学术界从未停止过对其研究和探讨,语言和言语这两个语言学名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不仅拓宽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也推动了语言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1.
建议用“萨斯”取代“非典”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最近在我国出现的一种传染性很强的严重急性呼吸系统综合症 ,也就是“萨斯”病 ,而我国部分政府官员和媒体到现在一直把这种急性呼吸道传染病称为“非典型肺炎” ,并且简称“非典”。笔者认为 ,用“萨斯”比用“非典”要科学、准确 ,也能和世界卫生组织保持一致 ,从而和世界接轨。因此 ,建议我国政府官员和媒体带头使用“萨斯” ,逐步取代“非典”。SARS是世卫组织的正式命名 SARS ,是世界卫生组织为最近出现在亚洲并且传到世界很多地方的一种呼吸道传染病的正式命名。“萨斯”是英文缩写SARS的译音。作为缩写的SARS取自severeacute…  相似文献   

12.
语言和言语是现代语言学的两个重要概念,一直以来,学术界从未停止过对其研究和探讨,语言和言语这两个语言学名词越来越受到学者们的普遍关注,不仅拓宽了语言学的研究领域,也推动了语言学的不断发展。  相似文献   

13.
《科技术语研究》2006,8(3):13-16
总体意见●师昌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关于碳、炭的争论已久,现在应该是有个定论的时候了。●吴金源(宝钢研究院)碳、炭两字在科技活动中,长期混乱使用,给各种工作都带来困难,亟待澄清,统一用法。●李行健(国家语委)①全国科技名词委组织讨论,规范两字用法,为文字规范使用做了  相似文献   

14.
“碳”“炭”混用的根本原因在于人们对“炭”的科学涵义认识不清。本文着重阐释“炭”的本质特征,从而给出“炭”的定义,以及“碳”与“炭”的关系式和“碳”“炭”二字的使用方法。一、“碳”“炭”的定义和关系碳是一种元素,符号C。这一点众所周知,不存争议。而关于什么是炭?代表性定义有二:其一,“炭,烧木余也。”这是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1]中对炭下的定义。大意是:烧木材所得的残余物为炭。这是炭的本义,也是狭义内涵,专指木炭。其二,炭是多杂质含碳且以碳为主的混合物[2]。后者乍看起来,觉得科学;细一推敲,有些问题。所谓“多杂…  相似文献   

15.
工程作为人的存在方式,具有历史生成性。尽管工程的发生与发展不仅创造、呈现和积淀着人类古往今来的物质和精神文明,而且确证、提升着人之为人的类本性,但由于人的理性、能力和人自身的有限性以及工程活动的复杂性,就使得人为的、人工开物的工程具有非完善性,无论对自然还是对人类自身都具有潜在的风险性或现实的威胁性,甚至以异化的形式奴役人。所以,工程既有功也有过,人类因工程之罪而遭到自然的报复和惩罚,以至于引发了前所未有的生态和生存危机。这就警醒我们必须反思征服、宰制自然的工程实践,在肯定工程之是的同时,正视、检讨工程之非,进而优化工程观,并在现实中以赎罪之感合理地规范工程行动,自觉地建构无为、善为的工程,寻求人与自然的和解。  相似文献   

16.
自上期开展SARS的中文定名的讨论以来 ,读者朋友反应踊跃 ,纷纷投稿本刊。虽肆虐京城的“非典”已去 (但愿一去不返 ) ,但读者朋友的热心让我们感动 ,于是决定继续刊登讨论文章。此期的特点是作者大多来自语言学界 (上期大多是来自医学界的专家 ) ,他们从语言学角度 ,从词汇学角度 ,从概念定位模型角度 ,来分析SARS的命名。当然都是一家之言。还有一个共同点就是 ,他们都不赞成用英文“SARS”来直接命名。  相似文献   

17.
“磁悬浮”与“磁浮”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在各种媒体中“磁悬浮”与“磁浮”经常可见,有人说磁浮是磁悬浮的简称,可以互换,到底用哪一个好?先看看汉语辞书“浮”与“悬浮”的解释。  相似文献   

18.
有关“症”、“征”、“证”医学用法的研讨和约定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证”、“症”、“征”在医学领域是使用频度颇高的三个 (字 )词 ,由于其音、形、义相近 ,因而在取舍时不易辨别。虽然在全国科技名词委公布的《医学名词》中已有规范 ,但在实际应用上仍然见仁见智、不尽相同。为此 ,本刊组织中、西医学界一些专家 ,就此三词据理辨析 ,以求正本清源 ,达成一致意见。本栏刊出后 ,欢迎广大读者来文来函 ,进一步发表意见。  相似文献   

19.
建议称为“沙司”或“萨斯”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SARS”一词是CarloUrbani医师提出的 ,时间是 2 0 0 3年 2月 2 8日 ,他是WHO的专家 ,也是第一位死于SARS的专家。 3月15日 ,WHO正式采用此词。目前 ,此词已被全球科学家广泛接受。据此 ,正式拟定一个中文名确有必要。我想 ,可参考AIDS的译法 ,即采用音译 ,以利于国际学术交流。我建议译为“沙司”或“萨斯”。沙司的优点是发音接近 ,笔画少 (共12画 ) ;萨斯的优点是发音更接近 (注 :沙字的汉语拼音为sha ,萨字的汉语拼音为sa) ,但笔画较多 (共 2 8画 )。再查 ,抗菌药物sarpicillin已译为沙匹西林 ;肠道细菌salmonella早已译为沙…  相似文献   

20.
能源 (energy)即能量 (power)之来源。能量可以直接来自自然界 ,也可以来自人工加工的产物。人们在谈论能源时 ,所指的就是能量资源 (powerresources) ,所以 ,能源是能量资源的简称 ,能量资源是能源的全称。它包括一次能源 (primaryenergy)和二次能源 (sec ondaryenergy)。目前习惯上将一次、二次能源通称为能源 ,但是有人将其中的一次能源错误地称为能源资源 ;从而在“能源”和“能量资源”两个科学名词之外就有了一个既不科学 ,又不规范的“能源资源”名词。为了正确使用能源名词 ,规范能源研究工作 ,建议用“能源”和“能量资源”替代“…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