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首先介绍了一种双蓄能器交替工作的波浪发电装置的构成和工作原理,设计了基于AVR单片机的波浪发电控制系统的硬件模块和控制软件。该控制系统通过对海况行监测,控制双液压缸与蓄能器工作切换,调节油路上阀门开关,实现双蓄能器交替充放油,驱动液压马达连续运转,并在恶劣海况时停机自保护。通过水池样机试验表明,该波浪发电控制系统实现波浪能平稳地转化为电能输出,发电输出误差在10%内,探索发电装置与海况匹配关系,为实现海上发电装置高效稳定发电奠定基础。  相似文献   

2.
唐振兴  李娜  牛丽光 《科技信息》2012,(20):434-434
一、蓄能器的类型 蓄能器分充气式、弹簧式和重力式三大类。现阶段应用最为广泛的是充气式蓄能器。充气式蓄能器利用压缩气体(一般为氮气)储存能量。使用前先充人一定压力的气体。当外部系统的压力高于蓄能器的预充压力时,油液压缩预先充人蓄能器内的气体,当外部系统的压力低于蓄能器的预充压力时,蓄能器中的油液在压缩气体的作用下流向外部系统。充气式蓄能器又分为直接接触式和隔离式(活塞式、气囊式、隔膜式)等几种。  相似文献   

3.
工程车辆全动力液压制动系统充液特性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新型蓄能器充液阀结构与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全液压制动系统恒压及恒流充液过程数学模型,得到了影响充液速度及时间的系统参数及蓄能器与充液阀的结构参数,利用Simulink进行仿真,分析了节流口浮动时系统参数及充液阀结构参数对充液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4.
带式输送机是矿业生产必不可少的运输设备。对长距离且运载量大的带式输送机,其张紧装置需要提供稳定的张力和行程,以便于液压系统的调节和控制。张紧装置中,蓄能器为张紧装置提供有效的张力,以保证带式输送机的正常工作。简要说明了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蓄能器的重要作用,分析了带式输送机张紧装置的工作原理,对蓄能器容量的合理性选择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5.
针对具有压力安全要求的充氮装置实验仪器设计,研究了压力监视与设备操作之间的相互关系,提出了采用虚拟仪表与实物部件相结合的系统设计思想,通过利用PCI-1718HDU数据采集卡对设备模拟输出量实时采集,并建立与仪表指针之间的随动关系,实现了充氮装置实验仪器的系统功能。多次实验表明,该仪器性能稳定、安全可靠、仿真度高,适用于院校相关设备的实验教学。  相似文献   

6.
工程车辆蓄能式液压制动系统充液特性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在对新型蓄能器充液阀结构与性能分析的基础上,建立了制动系统充液特性动态分析数学模型,分析了充液过程中充液阀的动态特性及功率消耗,得到了系统参数及充液阀结构参数对充液特性的影响规律.实验验证了仿真模型的正确性.  相似文献   

7.
为了让液压系统蓄能器高效节能地工作,以蓄能器总容积为研究对象,详细介绍了大型冶金液压系统蓄能器站的设计过程,总结和比较了不同工况下蓄能器总容积的计算方法,并对所选蓄能器动态特性参数进行仿真研究,绘制出蓄能器在两种不同温度下的压力、温度、容积及工作循环图。从设计和仿真结果可知,蓄能器总容积按照理想气体绝热过程考虑结果偏小;按照不可逆多变过程计算并进行温度校正所得结果是最符合气体的实际工作过程。仿真结果验证了设计方法和数据的准确性。  相似文献   

8.
方元  李文  龙立 《广东科技》2013,(20):95-96
针对电力变压器着火现象,分析了其原因,并介绍了目前先进的灭火装置——变压器排油注氮防爆防火灭火系列装置。对该装置的防爆防火灭火基本原理以及特点进行阐述,并与其他消防装置比较;针对排油充氮消防装置运行中常见问题,提出了解决措施,并总结了日常维护和保养措施。  相似文献   

9.
以某公共汽车为研究对象,利用ANESim软件,建立了分别对制动集能过程、起步放能过程和制动集能的并联式液压制动集能系统模型,并对其影响参数进行了仿真研究.得出蓄能器的预充压力和液压泵排量对制动性能的影响比较相似,蓄能器容积对制动性能影响较小的结论,为蓄能器的设计和选用提供依据.  相似文献   

10.
对液压系统来说,它的工作压力愈稳定愈好。可是,由于液压泵不可避免地存在着流量的脉动(如图1和表1所示),所以导致系统的工作压力不够稳定。为了减少或消除这些压力脉动,一般都在液压系统中增加一个蓄能器(图3)。本文对蓄能器吸收系统中压力脉动进行理论分析后,提出选择蓄能器的理论公式,供科技工作者参考。(一)无蓄能器的液压系统分析如图2所示是一个无蓄能器的液压系统。该系统在稳定工作时Q=Q_R+Q_T。设已知节  相似文献   

11.
目的工程上使用的囊式蓄能器,只能构成带阻滤波装置,在液压系统中的应用范围受到限制。因此,笔者专门研制了一种新型的具有低通滤波特性的直通囊式蓄能器。研究结果证明新研制的蓄能器动态性能高,滤波效果好,且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本文还对蓄能器在系统中因安装位置带来的影响作了研究。  相似文献   

12.
在传统后驱重型车辆传动系统的基础上,加入液压泵、轮毂液压马达、蓄能器等装置形成一种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可实现基于蓄能器的辅助驱动和再生制动功能.首先,基于整车最佳滑转效率目标设计蓄能器放液阀流量控制器,实现车辆前后轮驱动力协调控制;其次,根据加速踏板开度、制动踏板开度、蓄能器压力等反馈信号进行综合判断,制定车辆各模式切换规则,集成整车辅助驱动与再生制动控制算法;最后,利用MATLAB/Simulink与AMESim联合仿真平台,利用实车试验工况数据作为仿真输入,验证控制算法有效性并分析系统性能.结果显示,该轮毂液压混合动力系统各工作模式可以实现协调切换,车辆的动力性与经济性明显提高,与原传统重型车相比节油率达到10.5%,同时在不同附着路面车辆爬坡度提升10%~40%.  相似文献   

13.
污水源热泵空调技术节能减排效果显著,是各类热泵技术中发展和应用前景最好的技术.文章提出了一种新型污水源热泵,通过利用蓄能器装置在夜间用电低谷时进行蓄能,在热泵机组正常运行的用电高峰期对污水进行预处理,有效的缓解用电高峰期负荷过高的情况.通过对有蓄能器与无蓄能器的污水源热泵进行实验对比分析,验证了新型污水源热泵的优越性.  相似文献   

14.
防止工程车辆存放时空气进入其液控系统,致使液压执行机构动作不规则或过慢,只能采用定期人工排气来恢复系统工况的问题,拟采用由单向阀组、蓄能器等组成的外挂式防进气装置,在工程车辆存放时,将该装置接于进、回油路两通接口,确保系统始终充满油液,防止空气进入,在工程车辆启动时解除该装置,保持系统的工作性能,提高系统可靠性,降低故障率,减少维修次数。  相似文献   

15.
深潜用复杂电力控制设备的分腔充油是一次大胆的试验。本文初步总结了深潜推进控制设备分腔充油过程中所遇到的各种问题,包括结构设计,内部减压、充油工艺等。实践表明,分腔充油有效地抑制了装置内部温升,极大地改善了电路工作环境,为装置的稳定可靠工作创造了条件。特别是使推进控制装置的尺寸重量有可能大为减小,或在尺寸不变的条件下使装置的功率增加。这对进一步缩小深潜器体积,提高深潜器航速和机动能力及续航力都有重要作用。这一技术可望推广到其它水下动力控制设备。  相似文献   

16.
应用有限元方法建立了液压蓄能器橡胶隔膜动荷载作用下的有限元模型.将蓄能器隔膜与钢壁封闭的曲面作为控制面,通过坐标在控制面内积分得到氮气腔的控制体积.控制体积内根据理想气体热力学方程可得氮气压力.假定橡胶为不可压缩、各向同性材料,选用Ogden超弹本构模型作为橡胶材料模型,并通过单轴拉伸试验确定了材料模型的参数.通过计算得出了蓄能器橡胶隔膜在氮气压力及油压的动荷载冲击下的变形和应力响应.从结果中分析出导致橡胶隔膜发生破坏的原因,对原橡胶隔膜的形状和尺寸进行了修改,并通过计算验证得出了满足材料强度的橡胶隔膜模型.  相似文献   

17.
文章研究了采用蓄能器组来有效抑制工程车辆液压驱动系统压力冲击的方法,建立了工程机械液压驱动系统加入蓄能器组后的仿真模型,为工程机械液压驱动系统中蓄能器的选择和匹配以及深入研究泵控马达系统调速特性和动态特性在有、无蓄能器情况下的不同提供了参考;利用AMESim仿真软件与工程车辆多功能试验台进行仿真分析与实验验证。结果表明,对于工作在剧烈波动载荷下的工程车辆液压系统,应根据系统的压力变化幅度配置不同固有频率的蓄能器组,并分段配置各蓄能器的参数来加宽吸收压力波动的频率宽度和压力冲击范围。  相似文献   

18.
为解决临近空间飞行器的常规被动充排气孔存在的外部高温气体回流致使舱内仪器高温失效的问题,本文创新性地提出了一种用于临近空间飞行器被动充排气系统的相变吸热式充排气装置。该装置增设相变吸热填充区域,在有效平衡飞行器舱内外压差的同时,降低回流气体温度以保障飞行器安全。通过数值仿真对该相变吸热式充排气装置进行了性能分析和结构优化,并将优化后的充排气装置应用于某临近空间飞行器快速上升、机动飞行和快速下降的完整飞行过程中。仿真结果表明:优化后的相变吸热式充排气装置的相变材料填充质量减少了约45%,装置体积缩小了约10%;优化后的充排气装置能将飞行器内外压差维持在50 Pa以下,同时将回流气体温度降到340 K以下。该相变吸热式充排气装置具有良好的泄压与降温双重性能,在航空航天领域具有较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9.
本文建立了带有气囊式蓄能器的液压支柱的数学模型.并对这种液压支住的工作特性进行了分析。  相似文献   

20.
针对GM1 400×800高压辊磨机工作时的振动冲击问题,基于动辊和液压系统力学模型,建立了高压辊磨机液压系统数学模型,计算分析了系统液阻、蓄能器初始压力和容积对系统动态特性的影响,并进行了实例验证,为液压系统的参数设计提供理论依据。研究结果表明:液阻和蓄能器容积是影响高压辊磨机动态特性的主要因素,蓄能器初始压力主要影响对辊工作间隙;液阻增大,系统超调量指数下降,响应时间指数上升;蓄能器容积增大,系统超调量线性减小,响应时间线性上升;蓄能器初始压力对系统动态特性影响不大,它和蓄能器容积共同影响柱塞的平衡位移。经分析,取液阻Cq=4×107 Ns/m5,蓄能器容积v0=0.02m3,蓄能器初始压力p0=17 MPa,系统超调量为8%,响应时间为0.1s,柱塞的平衡位移为10mm。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