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40 毫秒
1.
曲宏亮 《创新科技》2014,(16):103-103
煤矿瓦斯爆炸事故对煤矿井下工作人员的生命安全造成了严重的威胁,是煤矿企业安全生产首要解决的难题。通过物联网技术可以实现对煤矿生产过程中工作人员、生产环境以及机器设备的有效监管,构建集定位检测、预警管理为一体的动态安全预警系统,进而提高煤矿安全管理水平,降低煤矿瓦斯爆炸事故的发生概率。  相似文献   

2.
全面总结分析了目前煤矿矿井瓦斯综合治理技术应用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针对与此提出了未来我国瓦斯综合治理技术进一步应深化的主要技术措施,为我国煤矿生产提供安全保障。  相似文献   

3.
在煤炭矿井企业生产中,安全问题一直倍受关注,尤其是高浓度瓦斯在煤炭矿井中大量存在,一旦遇明火,必然会引发火灾甚至爆炸等情况,严重威胁到煤矿安全作业和矿工的人身安全。面对此类安全隐患,煤炭矿井企业急需解决高瓦斯的排出问题,以保证生产过程安全。而先进的通风技术是解决高瓦斯矿井瓦斯超标问题的必要手段。为此,本文着力于探讨高瓦斯煤矿的瓦斯排除技术,为煤矿企业生产提供通风技术相关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4.
未苹沟煤矿是一座设计年产量为400万t的新建现代化大型矿井,目前矿井还处在基建阶段,预计2013年6月份进行联合试运转。根据2011年和2012年的瓦斯鉴定结果禾草沟煤矿为瓦斯矿井,但自矿井建设以来遇到了局部区域瓦斯涌出异常,且治理较困难的问题,禾草沟煤矿的瓦斯已成为制约矿井安全生产的重大隐患。因此,禾草沟煤矿的瓦斯涌出规律和防治技术的研究对矿井建设和煤炭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提前进行的瓦斯涌出规律和瓦斯防治方面的研究,对将来的矿井安全生产过程中的瓦斯防治工作提供有益的指导。  相似文献   

5.
随着国民经济的不断发展进步,社会大众生活水平得到了质的提升,人们对高质量的煤炭产品需求也随之增大。为了最大化满足市场对煤炭产品的需求,煤矿企业必须高度重视煤矿的安全开采工作,瓦斯抽技术应用作为煤矿生产过程的重中之重,是一个必不可缺的关键环节,直接关系到煤矿开采的安全性和高效性。因此,煤矿企业必须树立起先进的安全生产理念,严格执行"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的十二字方针,有效建立起完善的通风瓦斯管理体系,管理人员要督促全体员工按照规章制度规范操作。该文将进一步对煤炭瓦斯抽采技术展开分析与探讨。  相似文献   

6.
瓦斯发电技术属于新能源发电技术,主要是将煤矿未能充分利用的瓦斯燃烧转变为电能.当前诸多高瓦斯矿井煤层的透气性相对较差,为了保证抽采效果,必须要完善抽采系统与煤矿安全生产条件,提高洁净能源供应,降低温室气体排放量,从而保证煤矿生产安全运行,实现保护环境、保护资源的双重目标.该文简要论述了瓦斯气体特点,概述了瓦斯发电技术的应用方式,进而针对当前瓦斯发电技术应用现状,详细探究了内燃机瓦斯发电的工艺流程与关键技术,旨在证实瓦斯发电技术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7.
涂冬平 《科技信息》2013,(22):491-492
煤炭资源开采过程中会伴随着多种灾害事故的发生,如瓦斯爆炸、煤与瓦斯突出、透水、顶板冒落等。在这些事故中,瓦斯灾害居于煤矿重大乃至特别重大事故的首位,瓦斯可以称为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威胁者。本文结合煤矿瓦斯治理案例,对我国煤矿瓦斯治理、安全生产的技术途径进行了阐述分析,最后对煤与瓦斯共采体系的应用前景进行了展望。  相似文献   

8.
基于光纤传感的瓦斯浓度测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煤矿事故的不断发生,安全生产日趋重要,而在煤矿事故中主要是由于瓦斯爆炸引起的人员伤亡、财产损失极为严重。为了避免事故的发生,必须控制矿井中的瓦斯浓度;但由于在矿井中不能对瓦斯浓度进行实时监控,检测技术落后。现介绍一种基于光纤传感的瓦斯浓度实时检测技术,具有灵敏度高、可实时检测等优点。  相似文献   

9.
无源微地震技术根据其在煤矿生产中的应用,可以将其划分为地面监测技术和井下监测技术,对保障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工作有着重要作用。本文便对用于采矿安全检测中的微地震技术进行深入研究。  相似文献   

10.
瓦斯是煤矿四大灾害之一,要减少煤矿瓦斯安全事故的发生,必须及时准确掌握瓦斯突出的基本情况。本文针对瓦斯突出的突发性特点,依靠计算机网络技术和瓦斯监控先进设备,构建一套比较完善的电子监控报警系统,使生产决策者能准确得到井下瓦斯数据,及时分析、决策,为煤矿的安全生产保驾护航。结果表明:在煤矿发生瓦斯突出时使用现有技术和设备构建的系统,能够实现智能监控报警功能,达到煤矿安全生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1.
微弱瓦斯信号检测的原理和方法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王欢 《科技信息》2010,(33):I0049-I0050
瓦斯是发生在煤矿中重大自然灾害的根源之一,瓦斯爆炸严重威胁到煤矿作业人员的生命安全,影响煤矿的正常生产。实时准确地监测煤矿瓦斯气体浓度对保障安全生产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采用相敏检波原理与DSP实现数字低通滤波相结合的方法来检测微弱的瓦斯浓度信号。  相似文献   

12.
该文介绍了ZKC5型瓦斯抽放参数测定仪结构特点、工作原理、主要指标。另外探讨了ZKC5型矿用瓦斯抽放多参数测定仪检测系统对煤矿安全生产的意义,并分析了其应用。ZKC5型瓦斯抽放参数测定仪在工作面高位钻场过渡期间抽采系统中的应用,及时掌握抽采参数,有效地解决了工作面上隅角及回风流瓦斯超限问题,保证了工作面的安全生产,提出了高位钻孔在实际抽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对策,提高了煤矿瓦斯抽采监测的效率,能够协助煤矿工作人员的工作,为瓦斯抽放技术提高与改进打下了基础。  相似文献   

13.
煤矿出现瓦斯的灾害事故是非常普遍的,也是煤矿在开采过程中常出现的安全问题。煤矿的瓦斯灾害事故严重影响到煤矿的和谐稳定以及安全生产。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瓦斯事故造成的原因有很多,但主要还是因为防治技术和手段不到位引发的,因此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一定要对瓦斯的治理过程中的控制方法加以重视和关注,要全面提高煤矿的安全生产。该文主要讲述了煤矿瓦斯治理过程中控制方面常出现的问题;煤矿瓦斯治理过程中控制方法的重要性;煤矿瓦斯治理过程中的控制方法。  相似文献   

14.
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永恒的主题,事故的发生与地质环境密切相关。文章从岩性组合、地质构造、瓦斯地质、 水文地质等因素,分析事故发生的内在原因,提出相应的防治措施,指导煤矿的安全生产。  相似文献   

15.
郝里才 《科技资讯》2012,(18):98-99
我国地大物博,各类矿产资源极其丰富,在众多的矿产资源中,又以煤炭资源居多。据有关文献记载,我国的煤炭资源总量约占一次能源的70%左右。煤矿企业作为我国经济支柱型产业之一,其年产量呈逐年上升态势。在煤矿开采的过程中,经常会伴随有大量的瓦斯出现,瓦斯本身属于一种易燃易爆的有害气体,如果煤矿井下的瓦斯积存量过多,势必会给正常的开采工作造成一定的影响,一旦处理不好,极有可能引起瓦斯爆炸等安全事故。为了确保煤矿正常、安全生产,必须采取相应的措施对煤矿瓦斯进行抽放。基于此点,本文就煤矿瓦斯抽放技术的应用展开探讨。  相似文献   

16.
近年来,随着煤矿开采规模和开采深度的变化,矿井瓦斯已经严重制约着矿井的安全生产。随着矿井地质条件不断变化,应该清醒的认识到,煤矿瓦斯的治理刻不容缓,没有解决好该类问题,难以实现安全开采,煤矿瓦斯事故将会更多。本文综述了煤与瓦斯共采技术的研究,为科研工作提供一些依据。  相似文献   

17.
李红军 《科技信息》2013,(10):433-434
煤矿瓦斯事故严重威胁职工生命和财产安全,是影响煤矿安全生产的最大灾害,煤与瓦斯突出又是防治瓦斯事故中的难点和重点。本文通过对煤与瓦斯突出机理和规律的分析总结,并结合阳泉矿区在防治煤与瓦斯突出工作中的探索实践,重点论述了煤与瓦斯突出预测的方法和技术标准,为煤矿生产实践中的瓦斯防治提供了可行的方法和预测的量化标准,并为保证矿井安全生产提供了一定的技术指导。  相似文献   

18.
袁涛 《科技信息》2012,(32):I0243-I0243
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煤矿企业中的应用,在提高生产效率的同时也保障了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是煤矿企业生产的现代化技术手段。本文主要以井下人员定位系统为例介绍计算机网络技术在煤矿安全生产中的应用情况。  相似文献   

19.
瓦斯传感器的研究进展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甲烷是瓦斯的主要成分,是一种重要的温室气体.瓦斯的实时、在线监测对于煤矿企业的安全生产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本文介绍了几种检测甲烷的方法--催化燃烧法、半导体气敏法、红外光谱法、气相色谱法、光纤法等的原理及应用.并对基于以上几种方法的瓦斯传感器的研究进展进行了综述.  相似文献   

20.
王晓蕾  袁印  陈鄢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0,20(23):9255-9262
矿井瓦斯浓度检测对于煤矿安全生产及灾害防治具有重要意义。阐述矿井瓦斯浓度检测方法,并对瓦斯浓度检测方法进行较为详细的论述与分析,指出矿井瓦斯浓度检测存在的问题。针对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未来要提高瓦斯检测元件的性能、检测方法的灵敏性、测试结果的准确性、测试的响应速度,进一步降低测试仪器的尺寸和成本;随着智能化开采的投入,煤矿井下瓦斯浓度检测应配合智能化开采机械,形成新的检测监测系统,具有自动校准、实时监控的功能,基于以上功能实现快速预判技术,达到安全生产;基于仿生传感技术、计算机技术,以及智能化技术,研发新型的智能化仿生瓦斯传感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