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34 毫秒
1.
洪琼娜 《广东科技》2010,19(23):19-21
<正>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招标(以下简称"粤港联合招标")是遵照胡锦涛总书记在2003年广东考察期间提出的对经济社会发展有重大带动作用的关键领域进行重点突破以及加强自主知识产权科技攻关的指示精神而设立的,由广东省人民政府和香港特别行政区政  相似文献   

2.
当前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新型研发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为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从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广东新型研发机构的演化历程与发展现状,剖析当前广东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广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积极申报进口仪器关税减免、加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补助力度、上下联动破除政策"不协调"障碍、完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政策、积极向国家争取更大政策支持等6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3.
成果介绍     
“广东大型企业建立广东省研究开发院的对策研究”通过成果鉴定华南理工大学工商管理学院周霞教授课题组承担的广东省软科学计划项目“广东大型企业建立广东省研究开发院的对策研究”于2005年12月5日通过了由广东省科技厅组织并委托广东省教育厅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鉴定委员会听取了课题组的研究成果汇报、审阅了研究工作的相关文件,经过认真的讨论和答辩后形成如下意见:(1)课题组已完成了项目合同书的任务指标;提供的文件资料齐全,符合软科学研究成果的评审要求.(2)该成果分析了广东大型企业设立的研发机构现状,借鉴了国际大型企业建立研究…  相似文献   

4.
何静 《广东科技》2013,(9):14-17
2003年,"粤港合作联席会议"下设的"粤港高新技术合作专责小组"正式成立,专责推动两地高新技术合作及技术成果商品化,藉此加强两地企业的生产力和竞争力。小组工作由广东省科技厅厅长与香港特区商务及经济发展局常务秘书长共同主持。同年,在香港举行的第一次小组会议上,双方签署了《高新技术合作安排》,为开展进一步合作定下框架。  相似文献   

5.
近年来,按照省委、省政府有关决策部署,广东省科学技术厅(以下简称"广东省科技厅")积极组织实施广东省重点领域研发计划"智能机器人与装备制造"重大专项,加快推进机器人核心技术、关键部件及重大装备等研发,形成了一批重大科研成果并实现产业化应用,为全省机器人产业创新发展提供了重要技术保障。近日,本刊记者对广东省科技厅杨军副厅长,就广东机器人产业发展及技术攻关等情况进行了专访。  相似文献   

6.
<正>2014年,浙江省首次与芬兰、加拿大共同设立产业联合研发计划,首批资助5个项目,总计研发经费投入9500多万元,预计年增产值4.2亿元;浙江还首次对企业并购、设立海外研发机构和引进"海外工程师"进行了奖励和补助,融入全球创新网络步伐加快。当前,科学技术日新月异,能否在重大的国际科技合作与交流活动中充当重要角色,对于加强区域  相似文献   

7.
《广东科技》2010,19(9):56-56
<正>华南家电研究院(以下简称家电院)是由顺德区人民政府与广东省科技厅联合建设的省级家电行业公共技术创新研发平台。该院被列入广东省"十一五"重点工程建设项目。华南家电研究院作为广东省推进产业优化  相似文献   

8.
正当前,广东省新型研发机构这颗闪耀的新星,正以燎原之势照亮南粤大地,作为广东实施"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的重要"产物"和重大"成果",新型研发机构的建设发展和创新行动已成为广东破解科技与经济发展"两张皮"的新探索;成为广东加快产业转型升级的新动力;成为广东聚集高端创新资源的  相似文献   

9.
当前科技创新活动不断突破地域、组织、技术的界限,演化为创新体系的竞争。新型研发机构是区域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加快创新驱动发展的重要生力军,为广东建设国家科技产业创新中心提供有力支撑。从新型研发机构研究现状出发,分析广东新型研发机构的演化历程与发展现状,剖析当前广东新型研发机构发展面临的体制机制障碍及存在的主要问题,并结合广东完善区域创新体系和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的实际,提出了加大新型研发机构建设力度、支持符合条件的新型研发机构积极申报进口仪器关税减免、加大科技计划专项资金补助力度、上下联动破除政策“不协调”障碍、完善新型研发机构发展政策、积极向国家争取更大政策支持等6条对策建议。  相似文献   

10.
刘静 《东莞科技》2005,(3):18-18
据广东省科技厅消息:2004年粤港两地通过首次联合招标,进行了电子信息等六个关键领域的攻关合作,预计这些合作将获得一批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关键技术,并将为两地带来1000亿的直接经济效益。  相似文献   

11.
《安徽科技》2007,(5):55-56
高校、科研院所:如何开掘创新源 科技创新离不开研发,在研发过程中,企业、高校和科研院所发挥了重要作用. 设立"大学-企业联合研究中心" 在美国,高校等研究机构研发实力很强,研发资金也较充裕.不过,他们在开发出新技术并申请专利后,往往并不直接参与技术转化,而是通过专利转让或授权使用的形式获得收益,因为产品开发和市场开拓并非研究机构的长项.  相似文献   

12.
叶青 《广东科技》2014,(23):64-65
广东温氏集团是一家涵盖养殖、食品加工、农牧设备等几大产业的大型现代化、信息化的农牧企业,目前已成长为国内农业产业化重点龙头企业。2007年,广东省温氏研究院经广东省科技厅批准设立,现已承担国家星火计划、863计划项目以及国家生物育种高技术产业化项目等重大项目的研发,在服务集团公司业务发展和省内传统产业转型升级等方面作出了诸多探索。  相似文献   

13.
正一、引言粤港科技合作机制实施十多年来,在制度上、管理上和服务上务实创新,推动两地开放合作,逐步实现了互利共赢,科技合作取得了显著成效。当前,粤港科技合作面临新的形势:从国家宏观战略层面看,国家"一带一路"愿景与行动文件、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服务贸易若干意见》的出台,以及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准,为粤港科技合作带来新的契机;从粤港两地发展需求看,广东正处于转型升级的关键阶段,香港也正处于从服务  相似文献   

14.
 1994年, 加拿大北方电讯公司在北京投资成立了合资研发中心: 北京邮电大学-北方电讯电信发展研究中心, 这是跨国公司在中国设立的首家研发机构。同年, SMC中国有限公司与清华大学合作, 设立了清华-SMC气动实验室。此后,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研发机构逐年增多。到1999年7月份, 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有34家, 北京是跨国公司在我国设立独立研发机构最集中的城市, 设在北京的跨国公司独立研发机构已达18家。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的独立研发机构多为外商独资型的。主要集中在信息通讯、生物制药、精细化工等行业。  相似文献   

15.
李威  刘敏 《广东科技》2013,(9):50-51
粤港招标项目开展十年来,广东工业大学陈新校长高度重视并积极参与了该项工作。特别值得一提的是陈校长在2008年5月至2010年9月期间,曾担任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直接分管和联系粤港招标项目工作,可谓是最熟悉这个项目的专家了。回顾粤港招标项目的发展历程,陈新认为,这是一项具有战略意义的工作,对推动广东省经济与科技发展贡献非  相似文献   

16.
日前,在广东创业投资论坛上,广东省风险投资集团董事长何国杰教授就粤港两地创业投资合作模式发表言论,他强调粤港两地之间交通方便,有着明显的地缘优势,粤港两地在资金和技术、资本运作与产业发展等方面有很强的互补性。粤港两地的创业投资合作会有广阔的发展空间,他提出以下五种合作方式:合办创业投资机构 2001年8月,国家外经贸部、科技部、工商管理总  相似文献   

17.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广东省科技厅按照党中央、国务院以及省委、省政府有关疫情防控的决策部署,及时组织动员全省科研力量针对检测诊断、药物研制、临床救治、疫苗研发、院感综合防控等疫情防控紧迫的需求进行科研攻关,取得了一批重大研发成果并应用于抗疫一线,为打赢疫情防控阻击战和歼灭战贡献了广东力量。近日,本刊记者专门采访了广东省科技厅副厅长龚国平,就广东开展科技抗疫工作及成效进行了探访。  相似文献   

18.
广东华中科技大学工业技术研究院是东莞市人民政府、广东省科技厅和华中科技大学共建的重大科技创新平台。作为"三部两院一省"产学研合作示范基地,以及国家技术转移示范机构,按照"事业单位、企业化运作"模式砥砺前行的这家科技创新平台,在科技体制机制方面开展了一系列创新探索,并取得了一定的发展成效。  相似文献   

19.
华南理工大学机械与汽车学院黄石生教授课题组与广州中船龙穴造船有限公司、广州市同诚焊接设备技术有限公司联合研发完成的"船用T排大功率四电弧高效高速逆变式焊接系统技术"于2011年10月13日通过了由广东省科技厅组织和主持的科技成果鉴定。  相似文献   

20.
【头条】广东省科技厅李兴华厅长接受《科技日报》专访提出广东科技工作新思路6月初,广东省科技厅党组书记、厅长李兴华同志接受《科技日报》专访时把科技工作的定位和内容比喻为"科技生态树",并从如何使"科技生态树"根繁、枝茂、开花、结果等方面阐述了未来广东科技工作的重点内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