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张伟  石弼 《科技资讯》2008,(35):4-4
本文采用皂铝法对涤纶织物进行改性整理,用正交试验设计法探索涤纶防水整理的较佳工艺条件,并对整理后织物的悬垂性、透气性、防水性、强度等性能进行测定,为涤纶织物的功能化改性提供了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2.
本文用红外吸收光谱测定涤纶样品折叠链.对压片法的试样量,试样-溴化钾的混和比及仪器测试条件进行试验,并将热处理涤纶样品和织物与涤纶薄膜相对照.为利用红外吸收光谱研究涤纶及其织物在加工工艺过程中规则折叠链的变化提供了测试方法.  相似文献   

3.
利用原位聚合法制备导电聚苯胺和涤纶复合织物,该复合织物经超支化聚酰胺-胺/Ag+络合液活化处理后,采用化学镀方法在其表面均匀沉积金属铜,得到铜/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X射线衍射、电磁屏蔽效能等方法对试样进行测试分析,结果显示,聚苯胺作中间层可使铜层平均粒径明显降低,热稳定性和耐摩擦性等性能有所提高,且在300kHz~3GHz频率范围内铜/聚苯胺/涤纶复合织物的电磁屏蔽效能最高可达130dB。  相似文献   

4.
增重率对化学镀铜-镍涤纶织物电磁屏蔽性能的影响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采用化学镀技术,实现了涤纶织物表面铜-镍双层镀.借助SEM、EDX和TG分析了镀层表面的形貌、成分以及热性能,并测试了化学镀涤纶织物的电磁波屏蔽、表面比电阻和拉伸性能.结果表明,涤纶织物化学镀铜-镍后热分解温度有所下降.随着化学镀涤纶织物增重率的增加,电磁波屏蔽效能开始时增加较快,后又趋于平缓;当增重率达到一定值时,屏蔽效能主要受金属镀层成分的影响.表面比电阻随着增重率的增加而减小.化学镀涤纶织物的拉伸曲线同时具有金属和纤维的拉伸特性,主要受金属镀层厚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5.
本文对涤纶长丝和涤/棉混纺织物热定型的机理和工艺改进进行了研究。在实验中采用了九种近代和常规的测试仪器和方法,如 X-射线衍射仪、红外光谱仪、DTA 等测定了定型前后涤纶超分子结构和织物性能如尺寸热稳定性、回复角等的变化。涤纶长丝定型程度可用它在苯酚中的临界溶解时间(CDT)作检验。本实验中还建立了涤/棉混纺织物中涤纶短纤维 CDT 值的测定方法,并获得了关于结晶度(d_c)、晶粒尺寸(s)、CDT 值,织物干热收缩(c)与热定型温度(T)之间的良好关系。在晶粒尺寸和 CDT 值与定型温度的关系曲线中分别在194℃和196℃有一个转折点。CDT 值的对数与结晶度、晶粒尺寸或织物尺寸热稳定性的对数之间的关系可用下列方程表示:1gCDT=10.34×10~(-3)T-13.33×10~(-3)1gCDT=59.08×10~(-3)d_c-1.3401gS=0.4391 1gCDT+0.88031gC=2.5899-1.18851gCDT(定长,经)1gC=3.202-1.882 1gCDT(松弛,经)涤纶超分子结构变化的活化能和碰撞频率为1.806×10~4卡和5.355×10~(?)秒~(-1)。上述事实表明涤纶的 CDT 值能在一定程度上反映涤纶纤维的结晶度、晶粒尺寸和完整性,因此,它是一种判断热定型效果的简便而有效的方法。为了提高含涤纶织物的尺寸热稳定性,定型温度应接近或稍低于织物受热史中的最高温度或比使用温度高20°—30℃,由于涤/棉混纺织物的尺寸热稳定性较好,所以定型温度可稍低于涤纶长丝织物。在定型过程中,除非温度超过220℃,无定形取向度不发生降低。定型后涤纶织物的染色性能与纤维的结晶度和空隙度有关。对定型时的张力和时间对定型效果影响也进行了讨论。  相似文献   

6.
羊毛/涤纶混纺织物印花巾的一项重大突破正由国际羊毛咨询处申请专利。在羊毛/涤纶混纺织物上印花,一直存在着两种纤维需要用不同染料的问题,在羊毛上需用活性染料,在涤纶上需用分散染料。  相似文献   

7.
应用整理剂HF-1通过后整理方式赋予涤纶长丝织物吸湿排汗性能,提高涤纶织物的穿着舒适性,改善织物手感和服用性能.通过对涤纶织物吸湿排汗性能整理工艺的研究,确定出涤纶织物应用整理剂HF-1进行吸湿排汗整理的最佳工艺条件.对整理后织物的毛细效应综合值、导湿综合值、干燥速率及耐洗性进行测试,结果表明,经整理剂HF-1整理后的...  相似文献   

8.
采用自制的二氧化硅纳米溶胶对涤纶织物进行预处理,再利用疏水剂DM-3668B对预处理织物进行疏水疏油处理,探讨了预处理液中二氧化硅溶胶所占比例及DM-3668B质量浓度对涤纶织物疏水性能的影响.研究发现:直接利用溶胶(不经稀释)进行预处理,且在DM-3668B质量浓度为40g/L的工艺条件下,涤纶织物的疏水性能较单纯采用DM-3668B进行处理有较大提升,同时,织物对橄榄油展现了较好的疏油性能;二氧化硅和DM-3668B联合整理涤纶织物后,二氧化硅溶胶能均匀地分散在织物表面,DM-3668B处理不影响预处理中二氧化硅在涤纶纤维上的分布;联合整理的织物具有很好的耐淋水、耐静水压性能,织物断裂强度增大,同时二氧化硅有利于缓解高温处理下织物白度下降的问题.  相似文献   

9.
从涤纶长丝卷曲性、纺织基线圈纵密和间苯二酚-甲醛-胶乳(RFL)上附方式3个方面对平带拉伸行为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织物密度下,涤纶的卷曲性有利于纺织基与RFL的黏结牢度的增加,提升平带力学强度;通过调整纺织基的纵密可以明显地控制平带拉伸模量的大小;采用喷雾法可在提高涤纶与橡胶黏结牢度的同时,实现RFL环保高效的利用.  相似文献   

10.
为进一步提高PVDF平板膜的机械强度,赋予膜导电性能,采用浸没沉淀相转化法,分别选用由镀银涤纶纱线、涤纶不锈钢包芯纱和不锈钢纤维制成的导电织物为支撑体,制备了增强型导电PVDF平板复合膜。采用扫描电子显微镜观察和对复合膜的水通量、孔隙率、截留率、泡点孔径、极限应力、表面比电阻等测试,研究了不同导电纤维织物对复合膜形态和结构、渗透性能、力学性能及导电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涤纶不锈钢包芯纱与PVDF膜粘附较好,而镀银涤纶纱线和不锈钢纤维所制备织物与聚合物膜之间有明显的界面分离现象;涤纶不锈钢纱包芯纱织物复合膜孔隙率、水通量及泡点孔径较其他2种织物复合膜更大,而截留率较低;不锈钢纤维织物复合膜厚度最薄,但不锈钢纤维织物复合膜孔隙率、泡点孔径及水通量较小,而截留率较大;复合膜极限应力的大小顺序为涤纶镀银织物复合膜>涤纶不锈钢包芯织物复合膜>不锈钢织物复合膜,且复合膜的极限应力均高于纯PVDF膜;镀银涤纶纱线织物复合膜的导电性最好。总之,通过将PVDF与针织物进行复合制膜,不仅可提高膜的强度,还可赋予膜导电特性,其中,涤纶不锈钢包芯纱与PVDF膜较其他两种膜结构最稳定,膜的渗透性能最好,因此选用涤纶包芯纱为复合膜支撑体最佳。  相似文献   

11.
为优化涤纶织物的导电性能,拓展其在柔性电子器件领域的应用前景,以苯胺、吡咯为单体,纳米金属银为靶材,通过溶液聚合法和磁控溅射技术两步法制备了复合导电涤纶织物。研究了纳米金属膜在柔性纤维表面的生长模型,探讨了不同磁控溅射时间对复合织物的微观形貌、结晶性能、化学结构、电化学性能的影响规律。研究结果表明:通过磁控溅射的纳米金属银主要以“层状-岛状模式”在柔性织物基材表面生长;随着溅射时间增加,纳米金属银膜颗粒逐渐变得均匀,但时间过长时反而会变得粗糙,金属银膜在溅射时间为900 s时表现出较好的均匀性和致密性;磁控溅射金属银能够进一步改善复合织物的电化学性能,且在溅射时间为900 s、电流密度为1 mA/cm2时,织物的面积比电容达到峰值(67.1 mF/cm2),相比共聚物/涤纶织物(PANI-PPy/PET)增大了约3.3倍,因此在导电功能性纺织方面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  相似文献   

12.
研究了湿度对介质阻挡放电等离子体处理涤纶织物性能的影响,以氩气和氧气分别为载气和反应气体,对涤纶织物进行常压介质阻挡放电处理,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和X光电子能谱仪分析等离子处理前后纤维表面形态和化学成分的变化,并利用水滴吸收时间表征织物吸湿性.结果表明,介质阻挡放电处理可以使涤纶织物表面的粗糙度增加,并且湿度大的织物处理后粗糙度更大.处理后,O/C比率增加,表明有新的含氧基团生成,而湿度大的O/C比率更高.刚刚处理完的试样,织物湿度对处理后的水滴吸收时间没有太大的影响,在织物洗后水滴吸收时间增加,但洗后放置一段时间后未见明显改变.大气条件下的时效性测试中,织物性能也未见明显改变.  相似文献   

13.
一种天然染料的提取及对涤纶织物的染色工艺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研究了一种天然染料的提取和对涤纶织物的染色工艺,测定了染色织物的染色牢度和抗菌性能.结果表明:该天然染料提取最佳工艺为植物用量90 g/L,提取温度80℃,时间60 min,助剂浓度25 g/L;染色最佳工艺为温度120℃,pH=5,染色45 min;后媒法最佳工艺为45℃,时间为30~60 min,媒染剂3%(o.w.f.).染色涤纶织物有较好的耐洗牢度和摩擦牢度,均可达4~5级,且有一定的抗菌性.  相似文献   

14.
环境温度对织物的热湿传递影响是显著的,采用自行研制的低温下织物热湿传递特性试验装王,采用Coolmax涤纶针织物和纯棉针织物作内衣层试样,Thermolite Barrier作中间保暖层试样,涤纶花瑶PrFE层合防水透湿织物和涤纶春亚纺PU涂层织物作外衣层试样,在-20℃的低温环境下测试并研究多层衣着的湿传递特征,并推导了多层衣着的总平均湿阻与各层织物的平均湿阻之间的关系。实验结果显示,在-20℃低温环境下的热湿传递过程中易产生凝结,凝结多发生在内衣层和中间保暖层,透湿性好的外衣层和吸湿好的内衣层的总平均湿阻值小,导湿性能好的内衣层上凝结水量少。  相似文献   

15.
《今日科技》2014,(10):42-44
<正>超强柔顺剂Sofft,让衣服不会变脏变臭最近出现了一种新型的织物柔顺剂Sofft,将这种柔顺剂加入到衣服中,可以使我们的衣服不会变脏变臭。Sofft的制造商表示,含有他们这种新型织物柔顺剂的衣服比一般的衣服耐脏很多。我们把衣服和柔顺剂一起放在洗衣机中,让柔顺剂融合到衣服中。这个柔顺剂会在衣服表层产生一种薄的保护层,有了这个保护层,油或者果汁这些容易让衣服染色变脏的物质就不会弄脏衣服了。如图这样,果汁倒在衣服上,由于加入了这种柔顺剂,果汁自己会从衣服上滑落下去。该公司称,这样的情况下,衣服的透气性依然很好。  相似文献   

16.
涤纶织物在染整加工过程中,受到各种工艺条件的复合作用,从而使得产品在外部形态及结构尺寸上不断发生变化.为了确切反映染整加工中每道工序对织物形态的影响,实验模拟了不同品种的涤纶长丝织物的染整工艺,分别考察各工序处理后织物缩率的变化.结果发现,各个工序对织物的缩率有不同程度的影响,织物在整个染整工艺过程中的总缩率随着热定型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影响织物收缩的因素包括热、湿和碱,其中热、湿的作用最为显著.  相似文献   

17.
由于涤棉两种纤维化学结构和物理性能不同,对染料提出了互相矛盾的要求。因此其混纺织物一般采用混合染料。本教研室曾提出用单一染料上染涤棉混纺织物的设想[1]。以分散染料为母体,只含有β-羟乙基砜硫酸醋基而不含其它强离子化基团的清性分散染料,其中硫酸醋基使染料具有水溶性;在碱存在下染料转变为乙烯砜,在热熔时,它既能与棉发生化学反应,又可作为分散染料而进入涤纶,使涤棉对染料互相矛盾的要求都得到解决。本文除实践这一设想外,还证明了在热熔皂煮后进入涤纶纤维内的染料和棉纤维上的色淀都是乙烯砜。 采用这类染料一浴一步法同时上…  相似文献   

18.
纳米ZnO对涤纶织物抗紫外线整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应用钛酸酯偶联剂对ZnO纳米粉进行了表面改性,使用改性后的纳米ZnO处理涤纶织物,测试了涤纶织物的紫外线透过性能及对亚甲基蓝的光催化能力,借助SEM、DSC和FT-IR等测试手段,对ZnO纳米粉和涤纶纤维与偶联剂的结合性能进行了表征与分析。试验结果表明,在偶联剂作用下,涤纶织物经纳米粉处理,抗紫外线能力得到增强,ZnO纳米粉为薄片状结构,主要分布在涤纶纤维之间,偶联剂与纳米粉发生了偶联结合,而纳米粉通过偶联剂以物理吸附方式附着在涤纶纤维表面。  相似文献   

19.
织物磨损是指织物与另一物体由于反复摩擦而避渐损坏的过程.本文借助扫描电镜对涤纶纤维磨损断裂端进行观察,结合纤维微细结构的分析,讨论涤纶纤维的磨损机理;并根据实际穿着与仪器测试的结果对比和纤维断裂形态比较,提出Martindale仪与Accelerotor仪对涤纶纤维织物的耐磨试验尚可适应.  相似文献   

20.
生活百事通     
《今日科技》2009,(1):55-55
真丝衣服怎样除皱和复白? 除皱法:将真丝衣服用清水漂洗干净后,用半盆30℃左右的清水,放一小匙食醋,将衣服浸泡20分钟,捞起勿拧,带水挂通风处晾,用手将皱纹抚去和整形,待半干时,用灌满热水的玻璃瓶或低温熨斗在衣服上稍熨一下,便可除去皱纹。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