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34 毫秒
1.
功能翻译理论下,根据不同目的与功能,同源文本的译文可采取不同的实现形式。如果翻译目的是实现某种功能,任何阻碍这种功能实现的都是翻译错误。根据功能翻译理论的有关原则对《快乐的死亡》及其译文值得商榷的地方作简要分析,探讨功能理论在翻译错误分析中的应用问题。  相似文献   

2.
范林夏 《科技信息》2013,(6):239-240
功能翻译理论强调译文在目的语文化背景下所预期达到的功能,并以此来指导广告翻译过程中策略的选择。功能翻译理论对广告翻译具有极大的实践指导意义。"目的法则"可以使译者摆脱传统"对等"的束缚,积极发挥译者的能动性"连贯性法则"。这可以指导译者在充分理解原广告的广告效应的基础上,根据广告译入语读者的审美价值而采取直译、转译、仿译或删减等不同的翻译策略,增加译文广告的表达效果和可读性。而"忠实性法则"则强调不同的翻译策略都是由译文广告目的和译者对原广告的理解决定的,译文必须尽可能达到传达原文广告效应的预期目的。  相似文献   

3.
翻译功能理论指导下的汉英旅游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翻译功能理论为旅游宣传材料的翻译策略研究提供了新视角,以旅游宣传材料的汉英翻译为中心,分析了旅游材料传递信息,吸引游客和对外宣传文化的功能,联系翻译功能理论相关的“以中国文化为取向,以译文为重点“的英译原则,并探讨删减、改写、增补等具体的翻译策略,使译文能够达到预期效果,起到沟通交流的目的.  相似文献   

4.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不仅规定译文由其在目标语境中的功能决定,还要求译文自身连贯并与源文本连贯,即连贯法则与忠实法则.从功能翻译理论出发,分析其在广告翻译中的应用可知,成功广告译本无疑皆能实现其预定功能,与此同时不可或缺的是“恰当”处理译文,弥合文化鸿沟.在汉英互译时,译者要实现其呼唤功能,需使译文标准高于“功能”,兼顾广告在译语文化中的其他功能,才能出色实现广告目的.  相似文献   

5.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认为,翻译的实质是有目的地跨文化交际,译文在分析原文的基础上,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目的。作为信息文本和感染文本结合体的酒店,时外推介材料英译时,译者应依据翻译目的和翻译纲要,结合译文读者的背景知识、对译文的期待和交际需要,采用删减、改译、编译等适应性手段,从而实现酒店对外推介的信息功能和感染功能,达到吸引更多海外旅客的最终日的。  相似文献   

6.
原芳莲 《科技信息》2007,(27):340-342
本文以德国功能翻译学派理论为基础,从宏观角度研究法律翻译。通过从全局到局部的逐步分析,把宏观的翻译目的,文本功能和微观的法律语言结合起来,主张以翻译"充分"代替翻译"对等",以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为中心指导翻译策略和方法,突出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同样对法律翻译具有重大理论和实践意义。  相似文献   

7.
功能派翻译理论从全新的视角诠释了翻译活动,为导游词翻译的策略选择提供了新的思考角度。本文根据具体的翻译目的和原则,结合导游词翻译的特点.权衡译文内容和形式间的关系,探讨其翻译策略和方法,  相似文献   

8.
商品说明书翻译具有极强的目的性。目的论是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中最重要的理论,翻译的实质是由目的的跨文化交际活动,任何翻译行为都是由翻译的目的来决定的。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认为商品说明书的翻译应该遵循目的原则,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为首要原则。  相似文献   

9.
企业简介代表着企业的形象,对于企业的发展非常重要,然而目前国内很多企业的简介翻译存在各种各样的问题。以德国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探讨了企业简介翻译存在的问题,并对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进行了分析。在此基础上,尝试提出了企业简介翻译可以采用的几种常见方法。认为译者在翻译企业简介时,必须以目的语文化为背景,站在译语读者的角度,按照译文的预期目的灵活恰当地选用多种翻译方法,使译文被译语读者所接受,进而实现企业简介翻译的宣传推介目的。  相似文献   

10.
德国翻译理论家Vermeer的翻译目的论在翻译界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目的论的核心概念是:翻译方法或翻译策略必须由译文预期目的或功能决定,即翻译目的决定翻译策略。本文以目的论为依据,研究隐喻的翻译策略,旨在探讨译者如何根据不同的目的选择相对应的隐喻翻译策略。  相似文献   

11.
功能翻译理论和文学翻译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功能翻译理论是否适用于文学翻译这个问题在批评界引起很大争议.在庞德对中国古典诗歌的英译、杨宪益夫妇对《红楼梦》的英译以及林语堂对《浮生六记》的英译中,三位译者迥然不同的翻译策略后面隐藏的是他们不同的翻译目的.目的决定方法,这正是功能翻译理论的核心.因此功能翻译理论是适用于文学翻译的,可以而且也应该作为我们评价文学翻译好坏的一个标准.  相似文献   

12.
德国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的目的决定译文所采取的翻译策略。属于典型的"呼唤型文本"的旅游资料应该以读者为中心,注重信息的准确传递。通过对昆明的"云南民族村"景点介绍的汉译英文本的翻译效果调查,分析了旅游资料翻译中一些常见的翻译策略和语言错误,指出"目的论"指导下的旅游资料的翻译可以满足读者获取信息的需要。  相似文献   

13.
德国的功能翻译理论强调翻译是一种目的性行为,认为翻译应该以译文预期功能为目的,选择最佳的翻译策略。旅游翻译的应用性决定了旅游文本以信息功能为主,感染功能为次。文章通过对长沙市部分旅游景点误译的举例分析,认为旅游景点公示语的翻译应以功能翻译理论为指导进行规范。  相似文献   

14.
字幕翻译的目的是在时空的制约下,如何准确有效地向译语观众传达相关的信息。而功能译论则考虑译文功能,译文在译语文化中所达到的交际目的,强调“目的决定方式”。本文选取《老友记》部分字幕的英译,运用功能译论分析其优劣,探讨合理的翻译策略,从而说明这一理论在字幕翻译实践中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15.
诺德的“翻译导向文本分析模式”是一个更为关注原文特色的功能翻译模式.该模式一方面坚持译文目的的导向作用,另一方面强调原文分析对选择适合翻译策略的作用.运用这一模式进行外宣英译,译者可以在对原文功能与译文目的进行分析、比较的基础上选择合理的翻译策略,使译文更好地实现外宣英译的目的.  相似文献   

16.
董玉芳 《科技信息》2009,(21):I0154-I0154,I0192
自二十世纪七十年代末八十年代初德国翻译学者提出“功能翻译理论”后,对等原则在一定程度上受到挑战。有些学者认为,“对等理论”存在诸多局限性,而“功能翻译理论”更适合指导翻译实践。那么,“对等理论”是不是真的失去其存在价值?翻译中译者到底是以最大程度上实现原文与译文之间的对等为重,还是应着重考虑译文受众,最大程度上实现译文在的语中应取得的“预期功能(目的)”?本文以诗歌翻译为研究对象,以许渊冲先生所译唐诗为例,探讨在诗歌翻译中究竟是采用“对等理论”还是“功能翻译理论”。  相似文献   

17.
功能是使译文在目标语环境中按预定的方式运作的因素。忠诚是译者、原文作者、译文接受者及翻译发起者之间的人际关系。电视英语软新闻要求语言简洁、可接受性强。在电视软新闻英译过程中,译者可根据功能加忠诚原则采取相应的改写、删减、释义等翻译策略,实现译文的预期功能。  相似文献   

18.
传统的广告翻译以对等翻译理论为指导,存在一些不足。本文尝试从新的角度,即以目的论(功能翻译的核心理论)为理论基础,通过对广告翻译的实质、目的和译文预期功能的分析,说明为实现译文的预期目的和功能,广告语篇的英汉翻译应采用目的论指导下的“自上而下”的功能翻译策略,同时结合意译、删译、改译及仿译等行之有效的翻译手段。文章从广告语言特点、文体风貌、交际功能实现的角度,分析了该策略的运用及特点。  相似文献   

19.
上世纪70年代以来,德国功能派翻译理论蓬勃发展。该理论摆脱了当时盛行的对等翻译理论的束缚。打破了以前原文文本中心论的翻译研究传统.使译者更多地关注译文和译文读者。译文的社会效应和交际功能,赋予了翻译更多的涵义,拓宽了翻译理论研究的领域,也为翻译批评建立了一种新的动态模式,具有深远影响。文章将在概述该理论的形成及翻译原则的基础上,着重例证其在文学翻译批评中的应用这一颇具争议的问题,旨在说明其对文学翻译批评的适用性。  相似文献   

20.
目的论在翻译中的应用   总被引:5,自引:0,他引:5  
解构主义翻译研究突破了结构主义翻译研究的静止和封闭性,扩大了翻译研究的视野.解构主义研究方法下的目的论以功能翻译理论为依据,强调根据译文的预期功能来决定翻译方法,并提出了删减和改译法,着重讨论了目的论这一研究成果的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