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65 毫秒
1.
快速立体激光光造型树脂感光性能的研究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研究了能在Ar离子可见光激光下快速固化的感光树脂体系的组成对其感光性能的影响。感光树脂体系包含丙烯酸环氧树脂,三羟甲基丙烷三丙烯酸酯,N-乙烯基吡咯烷酮,和由紫外引发剂,染料及叔胺组成的协同引发剂,还研究了激光能量,引发剂组成,树脂组成对树脂粘度,固化转化率,固化深度的影响。  相似文献   

2.
聚醚多胺环氧树脂/二乙烯三胺固化反应动力学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用JSR树脂固化仪和FT-IR跟踪研究了活性增韧剂聚醚多胺添加到双酚A型环氧树脂/二乙烯三胺固化体系中的固化反应过程;考查了不同固化反应条件对环氧基转化率及固化环氧树脂剪切扭矩的影响。  相似文献   

3.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固化后的J-116、648、LWF-1及QY8911树脂的断口形态,以及J-116/648、J-116/LWF-1和J-116/QY8911的界面断口形态,由断口形态知,J-116结构胶粘剂与QY8911树脂具有较好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4.
紫外光固化水性聚酯型聚氨酯丙烯酸酯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6,自引:0,他引:16  
以甲苯-2,4-二异氰酸酯、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二羟甲基丙酸、丙烯酸-β-羟乙酯为原料合成了光敏性树脂。经三乙胺中和后得到稳定的自乳化体系。用红外光谱对树脂结构进行了分析,讨论了亲水基团含量和中和度对乳液粘度和形态的影响以及亲水基团含量对乳液粒径的影响。考察了二羟甲基丙酸/聚己二酸丁二醇酯二醇比例对Tg以及膜基本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随亲水基团(—COOH)含量的增加和中和度的提高,乳液的分散性和稳定性增强,乳液的粘度亦增大;固化膜的吸水率随—COOH含量的增加而上升;固化膜的Tg随DMPA/PBA比例的增加而上升;固化膜具有良好的性能。  相似文献   

5.
利用DSC研究了苯并恶嗪 二苯醚树脂中间体在不同催化剂和不同升温速率下的固化反应,计算了在热固化条件下的动力学参数。结果表明:催化剂、升温速率对起始固化温度,固化焓影响很大,在热固化条件下,固化反应的活化能力119.6kJ.mol^-1,反应级数接近于1。  相似文献   

6.
本文利用扫描电镜观察固化后的J-116、648、LWF-1及QY8911树脂的断口形态,以及J-116/648、J-116/LWF-1和J_116/QY8911的界面断口形态,由断口形态,J-116结构胶粘剂与YQ8911树脂具有辊好的匹配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差示扫描量热法(DSC)研究了环氧端基酚酞聚芳醚腈(简称E-PCE树脂)与几种常用固化剂的热效应,测算了E-PCE/DDS固化体系固化过程的表观活化能及反应级数。另外,通过DSC、TGA测试了固化后试样的热性能。  相似文献   

8.
研究了混入不同着色剂的液态光敏树脂在激光扫描照射下树脂单层固化厚度的变化规律,比较了不同着色剂对树脂固化程度的影响.进一步研究了经表面改性的着色剂加入液态树脂后对树脂固化程度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随着色剂种类和加入量的变化,树脂固化程度发生明显变化.使用表面改性的方法,可以改善着色剂在液态树脂中的分散性以及着色树脂的固化程度.使用MTS Nano Indenter XP型纳米硬度计对固化树脂进行力学性能检测,结果显示混入改性着色剂的固化树脂的表面可承受的压力和弹性模量有显著提高.  相似文献   

9.
研究了甲基丙烯酸甲酯(MMA)和三水合氧化铝(ATH)含量对聚氨酯甲基丙烯酸酯(UM)树脂性能的影响,比较了不饱和聚酯(UP)树脂、乙烯基(VE)树脂和UM树脂的固化反应活性。结果表明,MMA和ATH含量对UM树脂的粘度、固化反应活性、力学性能、硬度和阻燃性能均有显著影响;用DTA法测得UM树脂、UP树脂、VE树脂的表观固化反应活化能分别为45.5kJ/mol、56.7kJ/mol和75.8J/mol。证实UM树脂比UP和VE树脂具有更高的固化反应活性。  相似文献   

10.
甲基丙烯酸环氧酯树脂的合成及性能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本文介绍了甲基丙烯酸环氧酯树脂的合成方法。论述了这类树脂的固化和己固化树脂的力学、耐热、介电和耐化学性能。  相似文献   

11.
热芯盒树脂是在铸造技术中应用比较广泛的一种粘结剂,但是成本较高,本文介绍的一种通过加入低成本的改性剂而研制成的低成本热芯盒树脂,基本上达到国内外同类产品水平,在生产上原料来源广泛,有一定的实际意义。  相似文献   

12.
磁性阴离子变换树脂的化学转化制备及其特性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利用化学转化法成功地制备了磁性阴离子交换树脂,对影响所制备树脂质量磁化率的几个主要因素进行了探讨,确定了最适制备条件,并对这类磁性树脂的结构和性能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化学转化法制成的磁性阴离子交换树脂磁性强,对碱液相当稳定,且树脂的交换容量基本不受磁化过程的影响。  相似文献   

13.
对苯二酚型"蛇笼"氧化还原树脂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本文介绍了以国产717等强碱性阴离子交换树脂为基体,结合以对苯二酚—甲醛线型聚合构形成的一类"蛇笼"氧化还原树脂(全文将其简称为HSR树脂).我们主要研究了它们的合成、氧化还原电位与氧化原性能和其应用,对它们形成蛇笼结构的可能性也进行了初步探讨.  相似文献   

14.
为了研究紫外线对以环氧树脂及其复合材料的影响,本文以双酚A型环氧树脂为研究对象,利用氙灯老化箱对双酚A型环氧树脂进行加速老化试验,研究了紫外老化对其电气、力学及热学性能的影响。实验结果表明,经28天紫外老化后,热分解后的质量残余减少,这是由于紫外及热的作用使得部分区域的环氧树脂由原先的致密网络结构转换为游离的自由基,形成了局部的缺陷。对力学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弯曲强度下降至原有强度的74%,拉伸强度下降至原有强度的79%,说明老化后的双酚A型环氧树脂出现了局部的微观缺陷导致其承受外力破坏的能力有所减弱,但仍保持有较高的力学强度;对电气性能的测试结果显示样品的击穿电压下降14.8%,介质损耗因数上升12.7%。经紫外老化后,环氧树脂的热学、力学及电气性能均有一定程度的下降,但整体上性能下降程度不大,说明双酚A型环氧树脂具有一定的耐紫外老化性能。  相似文献   

15.
<正>试用聚乙烯醇(PVA)改性MUF树脂,并对其主要性能作了初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主要性能和PVA改性MF树脂类同,而成本却低得多,是一种较实用的树脂。  相似文献   

16.
乳液法酚醛树脂的合成及其在摩阻材料中的应用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通过对乳化剂的筛选,成功地合成了乳液法酚醛树脂,并对其热稳定性进行了探讨,该树脂的乳液中均匀混入丁腈胶乳,可以用于摩阻材料(刹车片)的生产,制品性能完全符合国家标准,同时,应用乳液法酚醛树脂可避免生产摩阻材料溶剂的污染。  相似文献   

17.
介绍了聚乙烯醇树脂的制备过程。利用尿素-三聚氰胺对树脂进行改性,并对改性树脂的性质进行测定。测试在不同原料配比下树脂性质(如粘度、游离甲醛含量)的不同。根据测定结果设计正交试验,对树脂配方进行优化,结合三聚氰胺树脂和脲醛树脂的特点决定最优树脂配方。故聚乙烯醇量20 g,尿素溶液量10 g,甲醛量7 g为最优配比。  相似文献   

18.
速生杨树木材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和自由能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润湿性是木质材料的一个重要界面特性,它可以表征胶粘剂与木质材料接触状态,木材的表面润湿性能对木质复合材料的胶合强度有较大的影响。根据木质材料的结构与性能特点,笔者建立了描述其表面动态润湿性能的数学模型,在模型中提出了用系数K来评价胶的润湿性能;并运用该模型研究了脲醛树脂(UF)和酚醛树脂(PF)两种胶粘剂对杨木表面的动态润湿性能的影响,以及脲醛树脂胶对同一年轮内的早材和晚材的动态润湿性能,同时还研究了杨木表面自由能与其表面吸水量之间的关系。结果表明:与PF相比,UF在杨木表面的润湿性能较好,UF对早材的润湿性能比对晚材好;在相同时间内,杨木单位表面积吸水量越多,其表面自由能越大。  相似文献   

19.
测定磺甲基酚醛树脂水溶液流体力学直径和ζ电势,以此考察磺甲基酚醛树脂在水中的分散特性.结果表明:在去离子水中,当磺甲基酚醛树脂的质量浓度小于0.05 g/L时,体系分子聚集体的流体力学直径为105 nm,其表面带负电;当磺甲基酚醛树脂质量浓度高于0.05 g/L时,磺甲基酚醛树脂分子聚集体之间开始聚集,聚集体的流体力学直径随之增加;不同电解质对磺甲基酚醛树脂水溶液的聚沉作用不同,NaCl与CaCl2,MgCl2,AlCl3,Na2SO4聚沉值之比为1:0.032:0.66:0.00058:0.79;随NaCl质量浓度的增加,磺甲基酚醛树脂分子聚集体的流体力学直径随之增加,ζ电势随之降低;pH=3.0时聚集体流体力学直径最大,ζ电势绝对值最小.  相似文献   

20.
中密度纤维板生产中胶料的用量直接关系到产品的生产成本和产品质量及性能。将硫酸铜溶液加入到胶料中进行胶料标记可用来测控施胶量。使用X射线荧光光谱仪来定量分析作为中密度纤维板中胶料标记的CuSO4,建立标准工作曲线,并对样品进行分析精度、灵敏度、稳定性的试验。结果表明,Cu元素含量与分析线强度之间存在良好的线性关系,方法的效果良好。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