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7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625 毫秒
1.
两点源诱偏反辐射导弹技术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根据反辐射导弹的诱偏原理,针对反辐射导弹导引头的局限性,结合现有的等功率非相干两点源的研究成果,进一步完善了反辐射导弹失控后攻击目标辐射源的两点源诱偏模型.基于导弹运行轨迹,分别建立了导弹沿中垂线入射和以一定角度入射的动态跟踪模型,在此基础上对两点源干扰下的反辐射导弹误差距离进行了探讨.通过仿真对提出的模型进行了分析验证,详细地研究了测角精度对两点源间距选择和诱偏误差的影响,对提高有源诱骗系统的作战效能有指导性的意义.  相似文献   

2.
本文分析了反辐射导弹发射的一般规律和存在的固有弱点,研究了防空雷达对抗反辐射导弹可采用的多种方法。  相似文献   

3.
多点源诱偏技术是对抗反辐射导弹(ARM)的有效手段.以ARM攻击过程的二分组理论和双点源诱偏的仿真结果为依据,对等功率三点源诱偏的2种经典布局ARM落点整体分布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对仿真所得ARM落点图及其几何处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验证了这种分析和预测的正确性,为通信辐射源附近的物资、人员的布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4.
多点源诱偏技术是对抗反辐射导弹(ARM)的有效手段.以ARM攻击过程的二分组理论和双点源诱偏的仿真结果为依据,对等功率三点源诱偏的2种经典布局ARM落点整体分布进行分析和预测.通过对仿真所得ARM落点图及其几何处理结果进行对照分析,验证了这种分析和预测的正确性,为通信辐射源附近的物资、人员的布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相似文献   

5.
多点源诱偏技术是对抗反辐射导弹(ARM)的有效手段.通过对ARM攻击过程分析推导辐射源间的布设间距,以此为依据设计2种布局方案,并进行Matlab仿真.通过分析得到的ARM攻击的落点图和不同面积下的系统生存概率曲线,验证了2种布局方案的有效性和与辐射源所围面积的正相关性,为通信辐射源的布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和思路.  相似文献   

6.
阐述了反辐射导弹的强、弱的基础上,探讨了雷达抗反辐射导弹的措施。  相似文献   

7.
刘曦霞  朱泽君  胡辉 《科技信息》2010,(22):I0107-I0108
反辐射导弹(ARM)技术的快速发展,给雷达及其它辐射源造成了极大的威胁。本文基于对ARM局限性的分析,从雷达新体制、雷达信号的反侦察设计、新技术及战术运用等方面着手,对雷达抗ARM技术的总体设计思路、ARM的告警和诱偏等方面进行了重点论述。  相似文献   

8.
抗雷达关机是反辐射导弹一项重大关键技术,采用被动雷达寻的加捷联惯导组合作为反辐射导弹的抗关机方案,在雷达关机前通过推广卡尔曼滤波算法对目标位置进行被动定位,雷达关机后则根据被动定位结果和捷联惯导系统输出重构制导信号,导引导弹继续准确攻击目标,最后结合导弹空间运动模型进行了数字仿真,仿真结果表明抗雷达关机方案的有效性.  相似文献   

9.
针对反辐射导弹的特定背景,在传统的被动雷达制导方式基础上,研究了导弹多模复合数据融合技术及实现方法.结合导弹运动和导引方式研究了基于高层体系结构(high-level architecture,HLA)的多模复合制导仿真系统总体结构,论述了仿真开发过程及整体的实现等关键技术,仿真平台对复合制导系统仿真的各个环节进行了功能模块分解,建立了系统仿真模型,以虚拟可视化形式表现了反辐射导弹复合制导攻击过程,同时满足了系统对于仿真实时性的要求.  相似文献   

10.
段刚  王哲  彭志刚 《科技信息》2009,(33):T0051-T0051,T0081
本文通过分析反辐射武器的特点和弱点,从雷达技术和运用战术方面得到了雷达对抗反辐射武器的主要方法.  相似文献   

11.
基于攻击者攻击主机的基本步骤,对其中关键步骤在攻击过程中所担当的任务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若干攻击特征.根据所给出的攻击特征,设计了一个主机监测系统,讨论了该监测系统各组成要素的主要功能及监控机制.通过主机监测系统对攻击的监控,增强了主机的实时安全防护能力,提高了主机的安全性.  相似文献   

12.
为了提取低空来袭的飞行器目标推进系统声信号的特征,分析了典型飞行器目标推进系统辐射噪声的信号特性,并建立了其推进系统辐射噪声的数学模型及被动声预警系统的接收信号模型.进而提出了基于Radon变换的LOFAR谱图线谱提取算法,以获取飞行器的推进器转速特征.通过对实测飞行器噪声数据的分析,验证了信号模型算法的合理性.  相似文献   

13.
以无人攻击机(UCAV)编队协同火力打击为背景,探讨了无人攻击机编队配系优化问题.首先分析了连续马尔可夫链(CTMC)理论描述无人攻击机火力打击的适用性,并利用CTMC理论对无人攻击机的作战过程进行建模,根据无人攻击机的特点构建了多型无人机打击多种目标的作战模型;对无人攻击机协同作战效果进行了预测,给出了效能预测的MATLAB求解框架;采用基于理想点法的决策方法,根据编队协同作战的预测效果对无人攻击机编队配系进行优化.算例分析表明本文的模型能够反映不同类型无人攻击机的打击特性,有效预测编队打击效能并确定最优配系.此方法能够准确描述无人攻击机编队的作战特性,算法便于计算机实现,为无人攻击机编队作战提供决策支持.  相似文献   

14.
针对传统的北斗导航信息终端系统发射功率不稳定、容易受遮挡物影响等缺点,设计了基于ARM(adanced risc machines)的北斗导航信息终端系统。首先采用高精度模数转换对北斗卫星输出的数据进行采集,通过串口2中断发送给ARM微处理器;同时将微机电系统(micro electro mechanical systems,MEMS)传感器芯片采集的数据通过串口1发送给ARM。在ARM芯片内部对数据进行处理,最后把计算结果一方面通过EIARS-232-C(RS232)串口发送到上位机界面显示,另一方面保存到存储卡(secure digital memory card,SD)。测试结果表明,该系统能够实时并且准确的汇报载体的经纬度、姿态、速度、高度等信息至检测平台,通信成功率达到95%,具有较高的使用价值。  相似文献   

15.
提出并实现了一种基于ARM(LPC2148)和TFT液晶模块的UCDOS汉字库加载及字模调用显示的方法。分析了如何把通过字模提取软件获得的点阵代码转换成TFT液晶屏幕的像素显示的方法。针对自带字库的液晶模块(TFT-LCD基本不自带)价格较贵的特点,给出了在ARM中加载汉字库的过程以及如何调用库中的字模代码驱动TFT液晶模块。实验表明,该方法切实可行,对基于ARM的嵌入式系统人机界面的开发也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相似文献   

16.
 设计了基于ARM的小型电视引导察打一体无人机任务控制系统.该系统基于Philips的LPC2138 AMR7和USOS II嵌入式实时操作系统,作为无人机的中心控制系统完成与4个分系统之间的实时数据交换和数据解算工作.系统通过与数据链电台的接口实现与地面站的数据交换;通过与飞行控制系统的接口实现目标锁定后的飞行轨迹控制;通过与电视跟踪系统的接口实现目标的跟踪与锁定;通过与云台和摄像头的接口实现电视跟踪分系统的控制.系统对各分系统的数据收发稳定可靠,转发的数据误码率低于0.1%;对于云台的转动控制快速、准确、稳定;发送给飞控系统的轨迹偏差控制角准确.该系统已完成工程样机的研制,并成功完成多次试飞和模拟打击实验,为大型察打一体无人机的研制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7.
基于XScale内核的PXA255处理器及Windows CE操作系统平台上,分析了Nand Flash的存储结构原理以及Windows CE系统下块设备驱动的构架,探讨了Nand Flash在硬件平台上的电路设计原理.结合Nand Flash的读写时序及PXA255的外部接口特性,采用Windows CE流接口驱动模型,给出了驱动程序操作Nand Flash的底层实现,介绍了几个重要流接口函数的代码实现.试验结果表明:Nand Flash可以正常完成数据的复制、粘贴、格式化等操作,达到了大容量数据存储的目标.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