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作文作为语文分值最重的一道题目,一直是困扰学生们的最大难关。若能解决作文这个难关,那么学习语文就轻松了许多。本文将讲述阅读与写作之间的关系,因为写好作文的基础就是拥有广泛的阅读。阅读的文章越多,作文素材储藏的就越多,才能胸有成竹,写出内容丰富的作文,提升作文的等级。  相似文献   

2.
为什么提出变化材料的读写训练呢?从阅读角度看,材料是文章的基础。所以,阅读以材料为本也就抓住了文章的根本。从写作角度  相似文献   

3.
谈作文命题     
每篇文章都有一个题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人的眼睛能传神,能表现出人的喜怒哀乐等思想感情。文章的“眼睛”——题目,当然要起到概括文章思想内容、突出文章中心的作用。人们看文章,首先就是看题目。一篇好文章有好的题目,可以引人入胜,使人产生阅读这篇文章的欲望。差的题目,往往首先使人对文章产生厌恶的心理。  相似文献   

4.
杨敏 《科技知识动漫》2010,(17):102-103
一、抓住文章的题目解读文本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抓住了文章的题目,从题目入手,可以通过题目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的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地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比如在教学《飞夺泸定桥》一文时,扣住“飞”指什么?“夺”指什么?两个问题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接着带领学生研读红军战士是怎么“飞”的?又是怎么夺取天险泸定桥的?在学生充分的读、感受的基础上,用“飞’出了什么?  相似文献   

5.
今年1月8日《城市快报》刊登了林语堂的一篇不长的散文,题目就是"你每天到底在忙些什么". 林语堂先生在文章一开始就这么说:"人生的盛宴已经摆在我们的面前,现在唯一的问题是我们的胃口怎样."阅读林语堂先生的文章是很美的,接下来的阅读中你会体会到,这种美,是一种幽默的美,尽管在第一句话中你稍不注意就会体会不到其中的调侃.接下来他在文中又说到,"如果一只莽丛中的野兽跑到都市来,知道人类生活的匆忙是为了什么,那么,它对这个人类社会一定会产生很大的疑惑."他然后以极美极文学的语言讽刺着城里人的生活,调侃着到城里来的乡间人的生活.也许,这正是为了突出题目中给予人们的积极的思索:请好好想一想,你每天到底在忙些什么?  相似文献   

6.
古诗文阅读题一直以来都是体现语文高考卷文学性、艺术性与规范性的一个窗口,对于诗歌教学也具有很强的指导作用。最近两年的古诗文阅读题,注意考察对诗歌的整体理解和鉴赏,命题者对诗歌语言、形象的分析也呈现出较高的兴趣,题目的设置颇为新颖。  相似文献   

7.
一项问卷调查显示:83%的学生认为阅读是语文或英语的事,数学学习只要能解题就可以了;52%的学生认为数学课本没有阅读的必要,它只是做作业的依据而已;76%的学生做数学题时不是先仔细阅读题目条件,而是先看题目结果求什么;有85%的学生一见应用题就心烦,因为对题目给出的众多条件难以辨清关系。这种数学的“零”阅读现象,目前已成为一些农村中学数学教学上的一个误区。  相似文献   

8.
张彦苓 《科技资讯》2005,(22):143-144
大学英语四级考试就在我国占据着非常重要的位置,其中阅读理解部分在整个考试中的比重最大。本文指出了学生做好阅读理解题目的重要性以及学生在做阅读理解题中常见的几个问题:词汇量不够导致文章看不懂,文章中没有生词却读不懂以及能够读懂文章解题的准确率却不高。进而提出了相应的解决方法:培养猜词的能力;加强语法基础,增强文化意识;排除干扰,准确找出答案出处。  相似文献   

9.
少数民族汉语阅读题库为中央民族大学“十五”“211”工程建设项目终结成果之一。阅读题库建设依据两大原则设计:入库题目主要用于水平测试,兼用于成绩测试;主要依据MHK二级、三级阅读考试题型设计。文章介绍了入库题目的性质标记厦系统功能。  相似文献   

10.
正巴尔扎克说:"打开一切科学的钥匙都毫无异议的是问号。"陶行之说:"发明千千万,起点是一问。"善于发问也是读书的重要方法。阅读时怎样发问呢?针对题眼发问题目是文章的眼睛。针对题眼发问,可以抓住要点,省时高效。比如学习《索溪峪的"野"》一课,可以针对题眼"野"提问:索溪峪到底"野"在哪些地方,美在哪里?一  相似文献   

11.
当读者看到这个题目时,一定感到疑惑不解:学习外语的目的是为了掌握知识,促进文化交流,怎么需要忘却母语呢?但如果把这题目补充完整,你就能比较清楚地理解了:学好一门外语的过程,就是在用外语交流时能做到暂时忘却母语的过程。我们知道卡尔.马克思出身在德国,德语是他的母语,但他的巨著《法兰西内战》却是用英语写成的。马克思50多岁的时候,他认为研究俄国的形势很重要,便开始学习俄语,仅6个月时间他就能够阅读俄文文章和新闻报道。我们常常对他的语言天赋感到吃惊,但马克思在他写的一本书里道出了学习外语的真谛。他说,在学习外语的时候,不…  相似文献   

12.
一、抓住文章的题目解读文本 文章的题目往往与文本的内容有十分密切的关系,有些标题常常是已经告诉或暗示了文章的内容、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看法及倾向性.抓住了文章的题目,从题目入手,可以通过题目大致推测一下文本的内容,这样就能较快的进入文本的内容的解读,为深层次地解读奠定良好的基础.  相似文献   

13.
阅读理解要高分没有歪门邪道可走,词汇量不够的背单词去,仔细分析文章结构是做题的基础.首先,做阅读要抓紧时间,你看得越慢就越没有心情去读.所以建议阅读前先把题目看一遍,然后带着问题去找答案.这样能大大提高效率.单词一定要记牢,一个单词可能有多个意思,必要时查字典全面掌握比较好.其次,阅读的题型总共就那么几种,你可以归纳总结一下,就能找到应该怎样选的方法了.一般的语法知识一定要掌握,欠缺部分可以看书法书.最后,平时注重积累.不要把速度放在第一位,一定要理解到位,不要猜题,错题一定要理解为什么错,解题思路要整理不要一错再错英语阅读最怕的就是文章大意一点也看不懂.所以一方面要注重单词积累;另一方面更要熟悉各种文体,像书上的课文就包括各种文体,要加以熟悉.  相似文献   

14.
把握读者心理 做好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随着科学技术及网络的发展,读者的阅读类型,阅读心理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读者服务工作则是直接体现图书馆工作质量的重要窗口。搞好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读者的阅读类型及阅读心理入手,就如何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5.
正小主持人:两条腿什么意思?是这一次讲课的内容吗?滑板又是什么意思?主讲老师:写作文也像人走路一样,得用两条腿向前行走,一条腿叫"看",一条腿叫"练"。看,就是阅读,阅读别人的作品。现在的中学语文教材里安排了许多阅读课文,这些指名要阅读的课文,尤其要认真阅读。除了这些,还得阅读其他作品,如一些文学名著的少儿读本、科普读物等。练,就是动手写。一个人阅读多了,肚子里有了货,就想写,就想模仿,三模仿两模仿,慢慢就有了你自己的作文,就有了自己风格,就有了自己的  相似文献   

16.
文章题目的翻译要慎重张庆路如果把一篇文章比作一条龙,那么文章的题目就相当于龙的眼睛。俗话说,“画龙点睛”。如果一篇文章没有好题目,那就好象一条龙没有好眼睛。一般说,每篇文章都有一个与之相适应的题目。这个题目往往要能说明、概括甚至深化整篇文章的内容。中...  相似文献   

17.
把握读者心理做好新时期高校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随着科学技术及网络的发展,读者的阅读类型,阅读心理都发生了不同程度的变化,从而对图书馆的各项工作都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而读者服务工作则是直接体现图书馆工作质量的重要窗口,搞好读者服务工作是图书馆的一个重要课题.本文从高校读者的阅读类型及阅读心理入手,就如何做好图书馆读者服务工作提出了自己的看法.  相似文献   

18.
读编往来     
编辑老师: 我认为刊物的文章在题目和写法上也值得探讨一下。首先,文章的标题是很有学问的,如何使标题恰如其分,既吸引人又易流传,而且还简洁明快、耐人寻味、扣人心弦,引起读者阅读欲望,不能简单起个名了事。文章标题是刊物的一个亮点,是文章成功的一半,是文章提名或流传下来的主要因素之一,绝不能忽视它。“世知”在这方面是大有文章可做的。另外一个问题,为什么时事类的一些报刊逐渐和读者疏远起来了呢?如今已进入商品社会和市场经济的时代,而你还在板着面孔,字里行间的感情呈“零的状态”,像压缩饼  相似文献   

19.
阎淑蓉 《甘肃科技纵横》2013,(11):117-118,61
语文能力弱是艺术类学生的普遍现象,阅读能力普遍较弱,对文章的主题、作者的情感、作品的表达技巧、文章的深层含义等不能再做较高要求。教学实践证明,在高中三年的语文阅读教学中贯穿抓文体、抓题目、抓写作对象、抓行文思路、抓两头、抓重点句子、抓材料整合策略是提高艺术类学生阅读能力的有效方法。  相似文献   

20.
阅读到底是一种什么样的行为?郝明义先生喜欢说是"饮食",给大脑的饮食。文章在介绍郝先生阅读饮食观基础上,提出阅读量不足和阅读偏食都会造成阅读匮乏。温总理的大学读书经验、俞敏洪总裁的演讲都给当代大学生提供了具体生动的学习课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