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分析了沈阳红阳三矿煤中各种硫分、灰分和不同密度级的全硫,并研究了硫分与粒度、硫分与密度、硫分与灰分及硫分布率与密度等的关系·指出无机硫占煤中全硫质量分数的7739%,是该煤中硫的主要形态;煤中硫的分布是均匀的,不随粒度、密度、灰分的变化而变化;煤样中黄铁矿呈细小颗粒浸染于煤有机质中,用常规方法脱除比较困难;有机硫的质量分数约为20%,且目前还没有很好的脱除方法,故暂不考虑其脱除问题·  相似文献   

2.
为研究胡家河井田原煤含硫特征及主控因素,为脱硫、降硫提供科学理论依据,采用了趋势面分析和相关分析相结合的方法,对黄陇侏罗纪煤田彬长矿区胡家河井田3#,4#煤层原煤的含硫特征及主控因素进行分析研究。结果表明,胡家河井田3#煤层属中硫~高硫分煤,以中高硫分煤为主,4#煤层属特低硫~中高硫,以低硫分煤为主;原煤的硫分以硫化铁硫为主,次为有机硫,硫酸盐硫含量最少;井田中部,硫分含量较高,井田西南部和东北部,硫分含量较低,说明原煤硫分从井田西南和东北向中间递增;原煤硫分的成因和分布与成煤原始植物、水文条件、沉积环境、地质构造都有一定关系,原煤全硫含量与灰分成负相关,淡水沼泽中硫的聚集与植物类型、水动力条件及覆水深度关系更为密切,说明硫分的形成和成煤环境中的外来碎屑关系不大,与煤形成时的泥炭沼泽的环境和成煤物质密切相关,因此胡家河井田原煤含硫的主控因素为成煤原始植物和沉积环境。  相似文献   

3.
阐述了煤中硫分的存在形态以及硫在燃烧过程中的化学反应,分析了硫分对锅炉的腐蚀和对环境的污染,介绍了我国燃煤工业锅炉的特点,提出了预防燃煤中硫分危害的措施。  相似文献   

4.
对兖州和义马两种高硫煤在H2/Ar等离子体热解过程中的脱硫行为进行了研究.探讨了等离子输入功率、停留时间和供煤速率对H2S产率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H2S产率随等离子发生器功率的增大而增加;随停留时间的延长H2S产率先增加,然后降低;反应后焦样的n(S)/n(C)比原煤的n(S)/n(C)小,表明硫的反应活性较碳高,容易转化进入气相.XRD结果显示含氢等离子体煤热解过程和加氢热解过程中硫的转化机理不同,含氢等离子体煤热解过程无机硫全部转化成气相产物.  相似文献   

5.
摘要:对土城矿6号层和9号层属中高硫煤的开采及电煤销售作了分析和探讨。从2004年开始产量达40万t,占矿井年产量的20—25%.随着市场形势好转,精煤价格较高,这两层煤与其它煤层混合入洗,灰分、硫分都能满足用户的需要。经洗选加工后硫分大部分富集到洗矸中,降低了SO2的污染。  相似文献   

6.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确定煤及其残焦中硫的形态   总被引:7,自引:0,他引:7  
利用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技术分析了宜宾煤及其释放出挥发分后残焦中硫的形态,研究了煤中的硫在挥发分释放过程中的迁移规律.结果表明:XPS能够鉴别出宜宾煤中的硫;宜宾煤的S2p图谱有2个需要解叠的峰,分别位于163~164eV和169~171eV之间,这主要是由煤中的硫化铁和硫酸盐引起的;宜宾煤中含有硫砜,但不含亚砜.残焦的分析结果表明,在900℃加热条件下,宜宾煤在释放挥发分的同时,其中的部分燃料硫能够转化为硫酸盐和亚硫酸盐并被固定在残焦之中.在煤的挥发分释放过程中,也有部分燃料硫与挥发分一起释放出来,其份额与加热温度有关,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  相似文献   

7.
电阻率与热阻率是土体的基本参数,分别采用四电极方法和非稳态探针方法对不同状态下试样的电阻率与热阻率进行了测试,并对相同状态下2者之间的相关关系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在相同含水率时,不同含油率污染试样的电阻率、热阻率与水饱和度之间具有相似的相关关系,随着水饱和度的增大,电阻率、热阻率均呈幂函数关系减小.以未污染土体的电阻率、热阻率和水饱和度为基数,污染土体的电阻率与水饱和度、热阻率与水饱和度之间均可建立线性相关关系.同时,分析了未污染土体的电阻率与热阻率之间的相关关系,2者之间的相关系数可由与颗粒含量有关的参数F来线性表示.  相似文献   

8.
某些选煤厂的煤泥水为酸性,腐蚀了选煤厂的设备、管道,缩短了设备、管道的使用寿命,同时也严重影响了絮凝剂药剂的添加效果.酸性煤泥水的形成机理在于煤中存在过高的硫分,尤其是硫铁矿硫(Sp)的含量过高.文章对其成因及危害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对陕西韩城等矿区现主采的石炭 -二叠系煤层——— 2 # ,3# ,5# ,1 1 # 煤的全硫、无机硫、有机硫和硫酸盐硫的含量、分布进行了研究。 2 # (下二叠统 )煤的平均含硫量为 0 .47% ;3# 煤(下二叠统 )的平均含硫量为 0 .63% ;5# 煤 (上石炭统 )的全硫平均含量为 2 .2 1 % ,煤中的硫主要为无机硫 ;1 1 # 煤 (上石炭统 )的全硫平均含量为 3.99% ,主要为有机硫 ,有机硫的含量占全硫含硫的 55%~ 90 % .同时 ,对煤的含硫量与煤中灰成分等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分析研究。  相似文献   

10.
采用前向多层神经网络预测煤的自然发火期   总被引:3,自引:1,他引:2  
煤自燃是煤氧复合的结果,在不同温度下煤氧复合的耗氧速率及CO、CO2产生率与煤的实验自然发火期之间存在复杂的对应关系,采用S型函数的前向多层人工神经网络来描述这种对应关系,用煤自然发火实验测定的数十个煤样的自然发火期及不同温度下耗氧速率及CO、CO2产生率作为训练样本,用BP算法对网络进行训练,得到了神经元间的联结强度.通过少量煤样程序升温氧化实验得到不同温度下煤样的耗氧速率及CO、CO2产生率,将其代入此人工神经网络程序就可以确定煤的实验自然发火期.该方法实验时间短、用煤量少得多,结果与实际吻合.  相似文献   

11.
采煤工作面是整个矿井生产的核心,是实现矿井高产高效安全生产的关键。为了准确预测和提高综放工作面产量与工效,本文应用人工智能领域的人工神经网络方法,在系统分析影响综放工作面产量、工效的主要因素,并收集大量工程实例样本的基础上,构建了综放工作面产量与工效预测人工神经网络模型并加以实际应用。应用结果表明,该方法简便、可靠,且具有先进性。该方法的成功应用,为煤炭产量、工效预测研究探索了一条更加先进有效的途径。  相似文献   

12.
为了减轻或消除承德市大气污染,对承德市劣质烟煤的消烟、固硫进行了研究,分析了该市大气污染严重的成因及防治措施。指出在劣质烟煤中添加一定的添加剂制成型煤并配以新式炉具,固硫率可达80%,基本消除了烟尘。提出了解决当地大气污染的技术措施。  相似文献   

13.
煤最短自然发火期灰色预测模型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根据不同煤层自然发火期实验测试结果和宏观可测定的、表征煤自身氧化放热性的常用指标,运用灰色系统理论,建立了确定蓄散热条件下的煤最短自然发火期GM(0,5)的灰色预测模型。该预测模型预测值与实际值平均相对误差为1.45%,最大相对误差为-21.27%,能真实地反映出煤层自燃性与煤的灰分、挥发分、硫分和含氧量等的影响关系,可定性用于煤自然发火期的预测。  相似文献   

14.
在固定床反应器中对高温煤气中NH3、有机硫化物、HCl及焦油蒸气4种污染物进行了单独和同时脱除的研究,其中选择CS2和1-甲基分茶分别作为高温煤气中有机硫化物和焦油蒸气的模型化合物。研究得出,高温煤气中氨催化分解和1-甲基萘化裂解的最佳催化剂同为Ni-3催化剂,CS2转化的最佳催化剂为硫化态的Ni-3催化剂,最好的脱氯剂为ECl。在NH3、CS2、HCl及1-甲基萘4种污染物同时存在时,将上述脱除剂组合在一起进行同时脱除实验表明:ECl脱氯剂对HCl的转化率和Ni-3催化剂对1-甲基萘的转化率均为100%,氧化态的Ni-3催化剂对NH3的转化率和硫化态的Ni-3催化剂对CS2的转化率则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加,在300-550℃之间,氨的最大转化率为79%,CS2的最大转化率为88%。  相似文献   

15.
煤泥水水质监测及软测量技术的应用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调控煤泥水系统的水质硬度,使其既有利于沉降又有利于浮选,实现煤泥水水质硬度的在线监测是基础保障.考虑到煤泥水水质硬度的在线监测技术还没有工业化应用,提出了以电导率为辅助变量的软测量技术.进行了实验室模拟水体试验和工业现场的循环煤泥水监测试验,试验结果表明,电导率与水质硬度的正线性相关性较好,线性相关系数的平方值分别为0.979 6和0.953 7.然后,建立相应水体的水质硬度和电导率关系的软测量模型,利用软测量模型对电导率数据进行处理和转换,可实现循环煤泥水系统的水质硬度的在线监测.  相似文献   

16.
西部地区煤炭资源丰富 ,资源总量占全国的 5 5 % ,西北多为低灰、低硫的优质环保型煤炭 ,煤层埋藏浅 ,煤田构造简单 ,西南高硫煤分布区也蕴藏着丰富的低硫煤资源。但是 ,资源地质工作程度、勘探程度和开发程度低 ;现有煤矿经济可采储量少 ,发展潜力不大 ,尚未利用资源量中 ,经济类的资源较少 ,后备资源不足。本文论述了煤炭资源开发在西部大开发中的地位 ,提出了西部煤炭及相关资源勘探、开发的规划建议  相似文献   

17.
根据陕西省1989~2008年统计年鉴中相关经济和环境数据,建立了人均GDP与典型环境指标工业三废、工业二氧化硫以及烟尘排放量的计量模型,并对其变化原因进行了分析.结果表明,陕西省经济发展与环境污染的计量模型中,并未出现典型的"倒U"型曲线模型,而是各有其特点,烟尘排放量与工业废气排放量都没有出现转折趋势,工业固废排放量几乎呈现直线式上升,工业废水和工业二氧化硫的污染已经有所好转,但趋势还不太稳定,文章最后提出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8.
应用层序地层学理论研究皖南地区二叠纪时期的聚煤环境、聚煤作用及其控制因素,并阐述聚煤环境的变迁对煤层中硫份含量的影响作用,表明皖南地区在四层序海侵体系域中煤层发育较好,而煤层中硫份含量因受海水作用的影响,全区为富硫~高硫煤  相似文献   

19.
我国每年都有大量的粉煤灰因无法得到有效利用而堆积在灰场,在占用大量土地的同时,扬尘、重金属浸出等现象严重污染空气、土壤及地下水。为解决上述问题,尝试采用熔融固化技术对粉煤灰进行处置。实验研究了粉煤灰的熔融固化特性、熔渣的利用以及设计了以煤为燃料的粉煤灰熔融联合余热发电系统。实验结果表明,熔融固化技术可以实现粉煤灰减量化、无害化处理以及熔渣的资源化利用。Aspen模拟结果表明余热发电能够有效地降低粉煤灰熔融处置的成本,熔融固化技术是粉煤灰处置的有效途径之一。  相似文献   

20.
粉煤灰在我国坏境污染中占有相当比例,用粉煤灰制成的彩色人行道地砖是治理其污染的有效途径.研究表明,粉煤灰掺入量在40%~60%时,成型压力在9~11MPa之间,粉煤灰彩色人行道地砖性能达到JC446—91混凝土路面砖质量标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