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03 毫秒
1.
<正>涂层尿素是广州化肥厂全体科技人员研制成功的一种重量轻、成本低、易分解,不污染的有机胶态溶液,同时加入了一定比例土壤中缺少的多种微量元素(如锰、硼、钼、锌、铁等)。它具有比普通尿素利用率高,流失少,残留贮存多,氮素释放平稳,防湿、防结块等特点.目前已在全国二十几个省(市)、自治区大面积推广应用,累计面积达几千万亩。在不同地区,不同作物,不同土壤,不同气候条件下,经区试,生产示范以及大面积生产,利用率比普通尿素提高6—8%,增产幅度小麦8.6—16.9%,玉米4.9—13.2%,水稻5—6%,棉花4.9—13.2%、花生4—10%,瓜类12—13%,涂层尿素现已列入国家“八五”星火计划.  相似文献   

2.
小麦根际联台固氮菌是使小麦产量提高的一种新型的生物制剂,截至1987年在河北,河南、陕西等省示范推广面积已达128万多亩,增产效果显著,我要于1988年1月从河北省科学院微生物研究所购买了小麦根际联合固氮菌10公斤,进行了使用试验并观察用后效果,现作以初报。  相似文献   

3.
地膜小麦做为一项促使我国北方小麦产量上台阶的突破性栽培技术,已受到国家和北方各省(市、区)政府的高度重视。1997年全国已种植地膜小麦(穴播)250多万亩,我省的推广面积也由1996年的43万亩,迅速扩大到178万多亩。但与任何一项新技术的推广应用一...  相似文献   

4.
为了加快适用农业科学技术的推广普及,加速先进农业科技成果的集成和应用,探索科技成果推广的新方法,今年河北省科委首次对部分农业科技推广项目实行公开招标。 这次河北省科委推出的推广项目有:“冬小麦亩产425公斤——8万亩连片高产、高效示范”,“夏玉米亩产650公斤——10万亩连片高产、高效示范”和“棉花亩产皮棉85公斤——6万亩连片高产、高效、优质示范”。从5月8日公开发标起,在河北省引起了强烈反响,各单位积极参与投标。至5月27日止,共有24个单位牵头投标,参与单位达  相似文献   

5.
塑料薄膜在农业上的应用称为地膜覆盖栽培技术.它最早起源于美国的夏威夷,日本是推广覆盖最快的国家之一.我国从60年代开始试验,1979年后大面积推广使用.1992年起,我国地膜覆盖栽培面积平均每年递增700万亩,现在基本稳定在7000万亩以上.覆盖的作物由瓜果、蔬菜、花生等逐步扩展到棉花、玉米、小麦、烟草、水稻育苗.为了农业需要,目前我国每年都要拿出35万吨原油用于生产200万吨聚乙烯,每年生产农用地膜30多万吨.  相似文献   

6.
<正>经省交叉验收小组实地测产验收,榆阳区2015年度百亩玉米高产创建核心攻关田平均亩产1152.46公斤。2个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区的情况分别为,牛家梁镇项目区平均亩产972.5公斤,巴拉素镇项目区平均亩产966.8公斤,超过预期目标,示范带动效果明显。2007年以来,榆阳区在农业部玉米高产创建活动中,百亩、千亩玉米高产创建均创全国玉米高产纪录,2009年起被农业部确定为万亩玉米高产创建示范县(区)之一。2015年,榆阳区万亩玉米高产创建分别以牛家梁镇赵  相似文献   

7.
带状种植简称带田,是在继承间作、套种经验的基础上通过长期的生产实践创造和发展的一种新型的农作物种植方式。它以边际效应、光热效应、作物的协调配制关系,充分利用地力为理论依据,将农业环境资源的潜在生产力转化为作物产量。张掖地区从七十年代初开始试验研究推广带田,到1990年全区各类带田面积已达52万亩,占全区中部绿洲灌溉农业总耕地面积(198.11万亩)的26.2%。在生产上带田的种植形式有小麦玉米带田、蚕豆玉米带田、小麦葵花带田、小麦大豆带田、甜菜小麦带田、甜菜胡麻带田等  相似文献   

8.
过去大多被农民当作柴草烧掉的作物秸杆,如今在山东有了多种转化利用方式。目前,全省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已达到40%。秸杆直接还田已在山东大面积推开,并制定了农作物秸秆还田机械研制、生产与推广的实施意见,走引进、研制、开发相结合的路子,形成了与大、中小型拖拉机相配套的作物秸秆还田机械系列。目前,全省秸秆还田机械保有量达8000多台,去年完成玉米秸秆还田350万亩,小麦高留茬面积1500万亩。过腹还田技术推广形成一大特色,在单一土法密贮玉米秸秆的基础上,推广了水泥密贮、地上半地上青贮玉米秸、地瓜秧、牧草等应用技术,…  相似文献   

9.
云县涌宝镇将用三年的时间再建泡核桃8.26万亩,其中:2006年力争完成4.61万元,镇、村两级建示范样榜基地1.1万亩;到“十一五”末全镇泡核桃面积将近10万亩。为力争完成年内4.61万亩的泡核桃种植任务,镇党委、政府立足镇情,抓住泡核桃种植节令,因地制宜、趁势而上、全力以赴,以四个到位切实抓好万亩泡核桃基地建设。  相似文献   

10.
小麦是我县沿山冷凉灌区的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小麦全生育期覆膜穴播栽培技术是我县近年新引进的一项大幅度提高小麦产量的新技术。它具有明显的“三早”(早出苗、早发育、早成熟)、“两增”(增产、增效)、“两节”(节水、节种)效果,具有广泛的生态效益和普遍的推广价值,已引起各级领导及广大农户的普遍关注。l示范效果1993年我县首次在冷冻灌区的泅水乡和古浪镇试种地膜穴播小麦93亩,平均亩产475Kg,较露地小麦增产623Kg,增产131%;1995年在泅水乡示范种植地膜穴括小麦150亩,在严重干旱的情况下,地膜小麦平均亩产达到524.IK…  相似文献   

11.
嘉陵江流域阆中,南部和西充三县作物生产动态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对嘉陵江流域阆中,南部和西充县的作物生产动态进行了分析,上述三县的主要作物相同,均为水稻,小麦,红苕、玉米,棉花和油菜,但各县有自己的特有作物类型,从1949年到1985年间,6种作物的播种面积发生了明显变化,其中玉米播种面积自70年代中一为增加最大。1949年普遍种植地方品种,其后,主要作物推广品种替换了几次。  相似文献   

12.
<正>一四八团是新疆兵团一个比较大型的农业团场,也是机械化程度比较高的国营农场.全团场土地总面积为37.57万亩,有耕地面积27.7万亩.由于靠灌溉种植,以水定地,一九九五年实际种植面积为17.16万亩.其中,粮食作物4.66万亩.棉花8.2万亩,其它经济作物4.3万亩.全团场有32个农业连队,全部是机械化连队.一九九五年全团场农机总动力15576.87千瓦,大型联合收割机16台,其中KCKY—6型玉米联合收割机3台.一九九五年全团场种植玉米面积1.42万亩,从9月13日开始收割玉米,到10月7日全团收割结束,时间25天,共完成玉米收获面积1.21万亩.其它面积由人工砍收,以便把玉米杆留做埋果树之用.  相似文献   

13.
1998-2000年分别在广西的崇左县、南宁市郊区、来宾县等地进行甘蔗、龙眼、玉米施用不同缓释(或长效)氮肥的田间试验研究。试验采用常规肥料试验方法,甘蔗、玉米均设5个处理:对照(不施氮肥)、普通尿素、涂层尿素、长效碳铵、缓释尿素;龙眼除不设不施氮肥处理外,其余处理与甘蔗、玉米相同;各试验均设4次重复。结果表明,涂层尿素、缓释尿素分别比普通尿素增加原料蔗11.7%和5.3%,每公顷增糖1262kg和497kg,增糖率13.6%和5.3%;甘蔗当季对涂层尿素与缓释尿素中氮素的利用率分别此普通尿素高7.50%和2.85%(绝对值)。施用涂层尿素、缓释尿素和缓释碳铵的龙眼幼年树生长量与普通尿素处理无显著差异(F>0.01);施用涂层尿素的龙眼果实产量比普通尿素增产2.5%-13.6%。玉米施用缓释氮肥比施用普通尿素增产337.5-525.0kg/hm^2,增产率5.36%-7.74%;玉米施用缓释尿素、涂层尿素的氮素利用率比普通尿素分别提高5.14%、4.39%(绝对值)。缓释氮肥对甘蔗、龙眼、玉米有良好的供肥性,适用于氮素淋溶强烈的广西土壤。  相似文献   

14.
<正> “十五”以来,农八师石河子棉花育种工作在棉花早熟、抗病、丰产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一批抗病、早熟、丰产品种(系)应运而生,并在生产中示范、推广,目前棉花育种正在品质育种、特色棉育种(中长绒、彩色棉)上下功夫,也取得了阶段性成果。现将石河子棉花育种工作小结如下:1 加大对棉花育种单位的支持力度 棉花育种是一个永恒课题,科委一直将棉花做为重点支持项目,近几年棉花育种经费拨款在15万元以上,2002年达到19万元,另外,棉花新品种(系)地区多点试验2万元,棉花新品种示范推广3万元,合计24万元。  相似文献   

15.
《遵义科技》2006,34(1):F0002-F0002,I0001
2000年至2005年,市科技局组织实施了《水稻100万亩高产技术应用与研究》、《水稻超高产专家系统研究》、《智能化农业信息技术应用与示范》、《玉米高产综合组装配套技术》、《无公害蔬菜规范栽培》、《遵玉系列高产、优质重穗型杂交玉米选育与推广》、  相似文献   

16.
沙永秀  封秀芹 《汉中科技》2006,(6):33-33,35
油菜是陕南的主要油料作物,在秋播中占主导地位,种植面积已经超过了小麦,仅汉中市油菜种植面积就达110多万亩。随着农村劳动力转移和效益农业的发展,传统的耕作栽培方式受到了挑战,省力、省工、轻简、节本的免耕环保栽培技术越来越受到各级关注和广大农民的欢迎。我县2002年引进半免耕盖草栽培技术,经过3年多的试验、示范,2005年秋播推广面积达5.2万亩,平均亩产达165公斤,较常规栽培方式亩均增产5%-10%,节约投资50元-60元。  相似文献   

17.
小麦是我市三大主要粮食作物之一,其种植面积和产量仅次于水稻和玉米,居第三位。加快高产、优质、高效、多抗优质专用小麦的示范推广,对提高单位面积内粮食年产量,促进小麦生产由数量型向数量质量综合效益型转变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根据2004年市农业局的安排部署,市农技中心粮作站小麦课题组组织实施了“市级千亩优质专用小麦繁殖示范样板”项目,取得了较好的示范效果。现将样板实施结果总结如下:  相似文献   

18.
《石河子科技》2014,(4):57-58
在水稻和玉米基因组被破解多年后,三大粮食作物中最复杂、最困难的小麦基因组绘制工作也有了突破性进展。一个国际科研团队17日宣布,他们绘制完成了普通小麦的基因组草图,距破译小麦全基因组序列这一曾被视为“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仅剩一步之遥。  相似文献   

19.
刘俊  陈鹏飞 《科技潮》2009,(4):32-33
目前,平谷区已建立桃成果示范基地15000亩,其中优新栽培技术示范基地2500亩、标准化示范基地6500亩,观光果园5000亩,设施桃栽培示范园1000亩,辐射带动10万亩。建立绿色食品示范园1.87万亩,推广面积20万亩.累计增收2亿多元,促进了平谷桃产业优化升级。  相似文献   

20.
靳忠亮  荣光  崔荣良 《科技信息》2011,(31):I0197-I0197
项目区位于聊城城区南郊.西、北以徒骇河为界,东临位山二干渠,南与凤凰办事处、朱老庄镇接壤。辖区内聊城新南环横贯东西,聊阳公路贯穿南北,涉及16个行政村,总面积10.6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2万亩,总人口1.23万人。区域内种植作物主要有小麦、玉米、果树及蔬菜。小麦单产475公斤/亩,玉米单产550公斤/亩,人均收入6000元/年。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