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8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293 毫秒
1.
根据绿色建筑评价标准,综合考虑场地环境、建筑安全性、功能性以及绿色建筑技术,运用专业软件对某生态系统试验站设计效果进行评估和优化,使其满足绿色建筑的相关要求,同时在设计过程中探索绿色建筑技术与建筑设计融合的合理方法.  相似文献   

2.
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价对绿色建筑的推广至关重要,而目前我国尚缺少绿色建筑的经济性评价指标及方法.根据全寿命周期理论和《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尝试建立绿色建筑经济性评价指标体系,并利用AHP和灰色关联理论的数学方法,对绿色建筑不同方案的经济性进行比较.该指标体系清晰明确,比选方法简单易行,能够为绿色建筑的推广提供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基于模糊多层次灰色法的绿色建筑设计风险评价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绿色建筑的设计风险是影响绿色建筑发展的关键制约因素之一。文章分析了绿色建筑的设计目标,参照《绿色建筑评价标准》,构建了绿色建筑设计风险评价的指标体系;针对传统层次风险法的不足和绿色建筑设计风险评价的"灰性"特点,将模糊德尔菲层次分析法和灰色理论结合起来,提出了一种模糊多层次灰色法。实例分析表明,该方法适合于绿色建筑设计风险评价,具有一定的实用价值。  相似文献   

4.
研究旨在探索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在绿色建筑设计中的应用,推动绿色建筑发展。通过分析BIM技术在全过程绿色建筑设计的应用,提出了BIM技术在不同设计阶段的应用策略。BIM技术的应用可以提高设计效率、优化建筑方案,并整合设计流程,对绿色建筑设计起关键作用。研究结果显示,采用BIM技术进行全过程绿色建筑设计显著提高了设计质量。同时,实现团队协同、信息共享,模拟优化能耗、材料选择和系统效率,实现更高水平的节能和环保。  相似文献   

5.
新时期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严芳 《科技资讯》2009,(10):101-101
建立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是新时期发展绿色建筑的重要手段和工具。本文论述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理论基础、原则、程序,然后重点分析了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指标体系构建,评价方法上最后提出了以综合模糊法进行评价。  相似文献   

6.
建筑节能设计BIM技术应用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文章阐述了建筑设计发展趋势,分析了建筑设计中传统的环境分析方法存在的问题,研究了基于BIM技术建筑设计环境分析方法及流程.将BIM技术与建筑设计环境分析相结合,提出了建筑设计过程中建筑环境性能BIM分析与评估方法,实现了建筑节能可视化设计方法,最后结合工程实例,通过建立建筑的BIM模型,对建筑日照,阴影遮挡,节能等设计指标进行了模拟分析,验证了建筑节能分析与设计的BIM技术的高效性.  相似文献   

7.
通过对美国、英国、德国和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比较研究,提取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中的共享指标。结果表明,共享是绿色建筑评价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且其重要性在提升。在不同的评价系统中,共享指标的分布不同,且共享指标的贡献率不同,最高可以达到6.23%。最后,提出中国的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应搭建建筑运营的后评估共享平台,并建立共享指数这一量化参数,度量运营阶段共享空间的共享属性,推动绿色建筑评价和绿色建筑设计的发展。  相似文献   

8.
以西北荒漠化乡村绿色建筑评价体系为研究对象,探讨绿色建筑评价体系地区适应性。结合西北荒漠化乡村建筑发展中面临的困境,提出评价目标,通过专家咨询、实地调研、技术信息分析等方法,提出能源、土地资源、水资源、材料资源、居住质量、环境负荷和社会效应等7条评价项目,并在此基础上构建西北荒漠化乡村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  相似文献   

9.
装配式建筑是在国务院和住建部等相关部门提出的绿色、低碳节能建筑及建筑信息化和工业化的背景下应运而生。装配式建筑具有工期短、低碳环保、精简人员、质量可靠等优点,但目前也存在一些问题,其中较突出的一个问题是装配式建筑较传统建筑成本高。首先通过文献检索和现场调研,建立装配式建筑成本评价指标体系,然后通过层次分析法计算得出各指标的权重,最后基于模糊TOPSIS法对四个位于福建省内的装配式高层建筑项目距离最优成本的贴近度进行计算并排序,同时对结果进行分析并给出建议。研究结果表明,按照给出的装配式建筑评价指标进行成本评价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适用性,研究的方法能方便地对各装配式建筑项目进行成本评价,研究成果将为进一步研究其它装配式建筑的成本方案比选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0.
申俊杰 《科技信息》2010,(21):J0222-J0222,J0206
根据太原市绿色建筑发展现状和指导原则,采用层次分析法评价法的思想,构建了太原市适应性更强、更为完善的绿色建筑评价指标体系,该指标体系分别对建筑建造的设计阶段从绿色性、经济性、地域性这三方面进行展开,利用这些指标来评价在太原市什么样的建筑才算是绿色建筑,怎样才能达到绿色太原的指标。对太原市发展绿色建筑的提出了相关建议。  相似文献   

11.
针对目前装配式建筑信息模型(BIM)应用水平差异大、应用效果不明显的问题,从施工阶段入手,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BIM的成熟度评价模型.首先,结合熵权法和灰色关联聚类综合确定指标权重,引入云模型进行成熟度评价;其次,建立装配式建筑施工BIM应用成熟度评价指标和方法.工程案例表明:模型具有可行性,可为装配式建筑的BIM推广和成熟度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2.
近零碳排放是低碳排放的进一步深化和落地,是不断趋向于零碳排放的动态过程.以碳的形成生命周期为核心将低碳园区分成智慧型园区和生态型园区,从规划、近零碳技术、碳排放管理、环境健康四个要素出发,同时根据园区的碳排放溯源跟踪体系,形成以能源消耗、工业生产、建筑、交通、废弃物处理、碳汇、碳排放管理、健康生活为准则层的指标体系架构.当园区处于近零碳发展的不同阶段,评价指标内部差异性也不同.常权评价方法无法反映各指标对近零碳发展的影响,进而会影响评价结果的准确性.通过引入变权理论,构建惩罚型变权模型,将该模型应用于案例园区.对比常权评价和变权评价的结果可知,变权评价模型的评价结果更易区分发展等级.验证结果表明变权评价方法更切合近零碳发展的动态性特征.  相似文献   

13.
水电建筑施工节能问题是目前建筑施工领域亟待解决的重点问题,对水电建筑施工节能模式评估,对于提高建筑工程节能施工技术水平具有重要意义。传统的评估方法计算量大、检验需要通过多次调整,造成评估结果不准。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ing,BIM)技术的水电建筑施工节能评估方法,采用施工工序分析法建立水电建筑施工节能模式总能耗模型,计算出建筑内含能耗、运输能耗、施工能耗,为后续评估过程提供基础数据;将BIM技术与模糊综合评估方法相融合,用于构建评估对象特征矩阵,根据指标评价区间确定评估可变范围并建立建筑施工节能模式模糊评估模型;由评估模型计算所有评价指标的隶属度,将计算结果进行归一化处理得到施工节能模式评估值。实验结果表明,所提方法与传统评估方法相比,评估结果与实测结果更加贴近、评估精度更高。  相似文献   

14.
宋洋  张卓 《科学技术与工程》2021,21(11):4614-4620
针对民用机场场道水泥混凝土道面在建设施工中检测指标满足施工质量验收规范的前提下仍然存在安全隐患的问题,基于建筑信息模型(building information model,BIM)平台构建的三维地质及场道数字模型,在平台数据管理模块中提取当前施工结构层的可靠性分析数据,耦合机场混凝土道面设计参数作为未施工结构层的已知参数,并结合可靠度分析理论和结构抗力-应力效应概率模型,建立场道质量动态可靠性分析模型,对施工质量进行二次检验,最后对该方法进行了实际验证.研究结果显示:可以得到当前施工状态对整个场道工程可靠性的影响,实现了道面可靠性动态分析.根据分析反馈,及时进行现场施工调整是提高场道工程质量的重要举措.  相似文献   

15.
现有的管道安全评价模型普遍采用专家打分法等主观性方法,但在确定权重时,受主观意识影响较为严重,存在评价结果与现场实际吻合度不高、评价结果不够全面等缺点。笔者针对油气长输管道安全评价实施现状及评价需求,在对油气长输管道安全评价目标和特点分析基础上,确定了油气长输管道的主要评价指标,应用模糊数学方法建立了油气长输管道综合评价模型,并对评价模型的关键技术进行分析,其中综合运用变异系数法、层次分析法进行量化分析准则层权重,通过建立优先关系矩阵和模糊一致矩阵的方法确定指标层权重。通过算例验证了所推出模型的可行性和准确性。  相似文献   

16.
采用建筑技术理论及各专业模拟软件ECOTECT、PHEONIX以及ODEON,对一住宅小区建筑规划方案的环境参量进行了模拟计算,并根据得到的结果对初始建筑方案进行了优化和完善,使其满足绿色生态建筑的相关要求.  相似文献   

17.
针对BIM技术在中国建筑行业的应用和发展状况,从规划、设计、施工、维护管理4个方面探讨了BIM技术在中国城市地下空间开发中的应用,得出以下结论:运用BIM技术不仅可以从宏观和微观两方面论证规划方案的可行性,而且可以对比分析设计阶段不同的设计方案并进行精细深化设计、碰撞检测等工作,为后期的高质量施工提供保障;运用BIM技术还可以在施工前期进行施工方案预演、综合调整等工作,有效提高施工效率,节约成本。利用该技术所集成的建筑全生命周期所有信息,有助于建筑后期的维护管理工作,也能够为突发情况下的应急处理提供良好的应急措施。此外,初步分析了城市地下空间开发利用中运用BIM技术应当注意的信息安全问题。  相似文献   

18.
针对企业实施绿色营销的绩效评价研究并不成熟的问题,以鞍钢为研究对象,建立了企业绿色营销绩效评价指标体系,利用专家评价法计算出了各指标的影响权重,利用灰色系统理论中的三角白化权函数对鞍钢绿色营销的绩效做了评价。结果表明,鞍钢绿色营销总体绩效评价属于良灰类,企业绩效属于中灰类,生态环境绩效属于优灰类,消费者绩效属于优灰类,社会绩效属于差灰类。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