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对当前古建筑修复的几点思考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古代建筑是我国历史文物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保护和修复古代建筑是文物保护工作中的重要任务之一。本文就当前我国文物古建筑的保护修复问题谈几点个人意见,供研究讨论。  相似文献   

2.
文物建筑是我国优秀的历史文化遗产,文物部门在修缮养护方面非常重视,但对防虫保护技术知之甚少,缺乏白蚁防治知识和防治专业人才,面对白蚁危害对文物建筑造成的损毁无能为力。这种局面严重阻碍了我国文物建筑保护工作的开展,成了一个必须立即解决的紧迫课题。  相似文献   

3.
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各级党委政府和文物主管部门不断加强对旧址的保护修缮,同时在活化利用上做出了有益探索。本文就近年来潍县西方侨民集中营旧址在文物建筑修缮保护方面所做工作进行梳理研究,为全省乃至全国同类文物建筑保护利用提供生动案例和有效路径。  相似文献   

4.
本文以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的编制方法作为研究对象,重点以浙江临海文物古建筑为例来研究占建筑保护规划的编制内容和方法,力求为文物古建筑保护规划的编制总结出一套系统、规范和有效的理论与方法。  相似文献   

5.
黄跃昊 《甘肃科技》2009,25(14):150-152
对中西方文物建筑保护思路分别进行简洁阐述,对国际公约及国内现行法律、法规进行了对比分析,从实际国情出发,以法律、法规为根据,阐述我国与西方国家在文物建筑保护方面存在各种异同的原因。  相似文献   

6.
分析了当前文物建筑(群落)保护与开发之间的一些矛盾,就文物建筑(群落)的保护与开发提出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7.
为了对杭州闸口白塔保护工程灌浆修复效果进行科学评价,以及在石质文物建筑灌浆加固效果科技检测方面开展应用研究,故在对白塔本体进行前期病害勘察并了解其灌浆加固工艺的基础上,利用微波湿度法和红外热成像、色差检测等技术,对灌浆加固的深度、加固材料的性能、色差变化进行定量的检测和分析。检测结果表明,白塔平均灌浆加固深度为9~11cm,塔身灌浆材料的黏结性能良好,材料内部均匀致密,修复材料与原材料存在一定的色差,具体变化情况需进一步监测确定。微波湿度法、红外热成像等科技检测手段为文物建筑保护工程验收提供科学依据,同时有利于建立文物建筑健康监测和预警的长效机制,延长石质文物建筑寿命。  相似文献   

8.
由于长期受到雨水冲刷、酸性环境污染物侵蚀及气候变化等因素的影响,我国大量石灰岩文物已经遭受了不同程度的风化破坏,亟需进行保护处理.为之发展防护材料及其适用的保护技术成为文物保护工作者重要的研究方向.草酸钙良好的耐候性及与石质文物的兼容性使之在石灰岩文物的表面防护及加固保护领域得到了广泛的研究和应用.该文通过查阅与梳理国...  相似文献   

9.
陕西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中心是设立在陕西师范大学,并与陕西省档案局、陕西省文物局共建的专业研究机构。研究中心主任、学科带头人李玉虎教授为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第五届中国十大杰出青年、国家跨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一、二层次人选。他从事历史文化遗产保护科学研究21年,先后完成了“褪变档案字迹恢复与保护”、“风化褪色的古代壁画、文物彩绘、建筑彩画的恢复与保护”等系列科研成果。  相似文献   

10.
加强文物保护已是国际社会共识,追索海外流失文物是文物流失国的强烈诉求,而诉讼是追索海外流失文物的重要途径。各国对文物财产权保护的法律规定各不相同,追索流失海外文物的诉讼过程中势必会涉及诉讼主体、管辖权、定性、所有权保护规则、法律适用规则等法律适用问题,研究这些法律冲突会加大对我国跨国诉讼追索流失文物的力度,最大限度地使流失海外文物回归祖国。  相似文献   

11.
博物馆作为文物典藏、陈列和研究的机构,要更加重视和加强对文物的保护工作。文物馆藏时保护:最重要的是选择有事业心、责任感,有专业知识的人从事这项工作。文物展出时保护:保证展览场所合理的温度和湿度,提高展柜的稳固性、牢固性、密封性、联控性,展出时要防光、防尘、防火。文物运输时保护:文物运输中要防雨、防潮,交接时要详细记录,逐件核对,做到准确无误。  相似文献   

12.
边质洁 《科技资讯》2014,(26):215-216
本文基于笔者从事文物保护的相关工作经验,以科学技术在文物保护中的运用为研究对象,笔者在研读大量相关文献的基础上,研究探讨了化学、生物等自然科学专业技术应用到文物保护中的现状和显著成果,笔者认为,现代的文保工作者继承前辈的丰富实践经验,利用现代分析仪器对文物加以检测,获取各项分析数据,通过丰富的经验解读分析数据,从中寻找最佳修复材料和保护方法,可以文物藏品进行更科学有效的保护修复。  相似文献   

13.
曹晋 《创新科技》2016,(3):94-96
河南地处中原是我国文物大省,文物收藏类别丰富,数量巨大。其中纸质文物收藏量较多。本文通过对河南省纸质文物的现状调查分析病害成因,继而总结出针对河南省纸质文物进行预防性保护的可行性方法,对可实施的预防性保护进行阐述。  相似文献   

14.
中国古代文物建筑结构形式主要包括木构架结构、砖木混合结构和其他结构,根据不同结构文物建筑的一般特点和保护要求,提出了整体迁移的关键技术。这些关键技术包括文物建筑的加固技术、托换技术、迁移轨道技术、同步迁移技术和就位连接技术。  相似文献   

15.
文物是我国历史的瑰宝,反映了历史的进程和人类的文明,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和科学价值,其不可再生性的特点决定着我国要积极开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以期推动文物的良好传承。该文在对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进行基本阐述的基础上,基于影响馆藏文物保管的因素,提出了几点预防性保护措施,并对开展馆藏文物预防性保护的重要性展开了简要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通过对吴忠董府的保护现状及其周边环境的调研与分析,确定董府及其周边的旅游规划设计方案,以期为同类文物建筑及其周边环境的保护与利用提供借鉴。  相似文献   

17.
木构文物建筑保护监测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为了更有效和有预见性地做好文物保护工作,应用计算机信息技术,结合江南某木构文物建筑,开发了文物监测保护系统.本文从信息的采集、处理、输出、挖掘等方面探讨本类信息系统的设计与实施.  相似文献   

18.
当前贵州文物研究与保护主要采用纸质档案和属性数据库的管理方法,而面对日益积累的文物资料,传统方法和技术很难在空间格局和演化过程方面进行分析研究。鉴于此,以贵州省为例,基于空间数据模型和属性数据模型相结合的方式构建贵州省文物空间数据库,通过设计文物Geodatabase数据模型,数据利用关系数据库管理系统Oracle和中间件Arc SDE建立了属性数据库和图形数据库,用关键字将两者关联成统一的贵州省文物空间数据库,并通过Arc GIS Server发布数据,实现贵州省文物数据的有效管理与共享,以促进贵州省文物信息宣传和研究滞后的现状。  相似文献   

19.
随着考古学研究对象的拓展,文物与人工遗存在时代、类别和存在形式诸方面并没有本质区别。文物相对较高的价值是探讨文物学学科定位及特色的基本出发点。文物相对价值与综合价值是文物学研究的基础.文物管理、保护及利用是文物学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文物学应该属于综合性学科。  相似文献   

20.
随着考古学研究对象的拓展,文物与人工遗存在时代、类别和存在形式诸方面并没有本质区别。文物相对较高的价值是探讨文物学学科定位及特色的基本出发点。文物相对价值与综合价值是文物学研究的基础.文物管理、保护及利用是文物学独具特色的研究领域。文物学应该属于综合性学科。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