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78 毫秒
1.
在19世纪的英国文学中,简·奥斯汀、夏洛蒂·勃朗特、艾米莉·勃朗特、盖斯凯尔夫人和艾略特为代表的女性小说家们塑造了一大批有着不同社会地位和家庭背景的女性形象,这些女性经受过许多艰难和挫折甚至是悲惨的失败,她们根据自己的标准来选择理想丈夫,追求自己的理想家园。这是当时社会女性意识进一步觉醒和发展的生动体现,也是对当时英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多方面社会现实的深刻解读,对现代女性在生活和社会中追求平等独立亦有借鉴。  相似文献   

2.
王灵 《科技信息》2007,(24):400-402
英国女性继承法律地位经历了一个漫长的演变过程。中世纪长子继承制排除女性继承不动产;在动产继承中,女性虽有继承权利,但与男性继承权利不平等。进入资本主义社会后,由于政治、经济、法律以及思想观念的变化,英国继承法慢慢摆脱了中世纪的不合理成分,使得女性的继承法律地位也随之发生了变化,继承权利也逐渐得到法律的切实保护。由于英国继承事务受到教会法和普通法的双重管辖,英国女性继承法律地位的演变也具有了两大特征,即教会法对英国女性继承法律地位的提高起了积极的促进作用;另外,英国女性继承法律地位的演变具有缓慢性。女性继承法律地位之所以会在资产阶级革命之后得到提高,主要是由于经济、政治、法律以及人们思想观念的变化引起的。  相似文献   

3.
达夫妮·杜穆里埃是英国20世纪颇具代表性的女作家,她通过在作品中塑造出一系列具有独立和反抗意识的新女性形象,来传达自己对男权社会的不满和对新女性的赞扬。本文从杜穆里埃生活的时代背景、家庭环境及其个性特质入手,指出其童年的生活体验,少女时代的幻想与尝试,社会环境、文化生活的熏陶,以及写作生涯中对女性写作传统的继承和发展是其女权主义思想产生的根源。  相似文献   

4.
武雅男 《科技信息》2009,(21):187-187
托尼·莫里森是美国文学史上最富盛誉的黑人女作家,她以独特的视角再现黑人妇女所处的社会地位,她主张黑人妇女应该挑战传统观念,使自己从中摆脱出来。在《秀拉》这部小说中,莫里森塑造了黑人女性秀拉的形象,并赋予她与众不同的生活方式和性格特征.从而展示了秀拉这个黑人女性追求自我的成功与失败。本文你从女性主义视角解析《秀拉》中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5.
伴随着工业化的发展.19世纪英国许多女性从家中步入到社会中就业,这为其意识形态的觉醒打下了基础,继而纷纷要求个性独立。《远离尘嚣》中的Bathsheba(芭丝谢芭)就是当时社会背景下女性意识觉醒的其中一个代表。本文结合时代背景,探讨了她在物质领域和精神领域的独立意识。  相似文献   

6.
郭玥 《科技资讯》2013,(27):245-245
夏洛蒂·勃朗特是19世纪中期英国文坛上一名才华横溢的女作家,其代表作《简爱》轰动了当时的英国的文坛,深入无数读者的内心.直至今天,主人公简爱勇敢地与社会歧视及男权主义进行斗争、坚强地面对生活困境的女性形象仍然激励着很多女性同胞,影响着人们的精神世界乃至灵魂深处.与此同时,我们也明显感觉出简爱是个自卑的少女,比如在她面对幸福与爱情时的踌躇和不自信.这样一个有着复杂、丰富性格的人物,在我们对夏洛蒂·勃朗特的生平进行了解之后就会发现,无论是生活经历还是社会地位,甚至性格、心态等方面,二者都有着明显的相似之处.  相似文献   

7.
王安忆在首次涉笔性爱,使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由社会层面发展到性别自觉阶段,达到了第一次飞跃和突破之后,其女性文学中的女性意识并未仅仅停留在对内容的书写和挖掘上,而是进一步上升到对文本形式的改造和利用上。王安忆在其女性意识的发展过程中,成功实现了进一步突破,这奠定了她作为一位女性主义者的坚实的地位。  相似文献   

8.
卡里尔·邱吉尔是英国当代女剧作家。她的作品蕴含着女性主义运动的思想和理论。《九重天》和《上等女性》中几位女性坎坷的生活经历,揭露出男权社会对女性的剥削和压迫,反映了女性追求自身解放的渴望。  相似文献   

9.
试论简·奥斯汀的现实主义和女性视角   总被引:8,自引:1,他引:7  
简·奥斯汀的小说在英国文学史中占有无可取代的独特地位 ,其魅力主要来源于作者独特的女性视角和现实主义的敏锐观察力。奥斯汀与同时代的一些杰出女小说家的不同之处在于 :她有着清醒的现实主义的洞察力 ,能对某些社会弊端进行入木三分的无情揭露和尖锐批评 ;然而 ,她又不同于那些男性现实主义小说家 ,因为她有着他们所不具备的敏锐的女性视角 ,她的小说更关注妇女的生存状况 ,关注她们在社会地位、经济地位、受教育机会、婚姻等方面的不平等处境  相似文献   

10.
在日本,传统的婚姻观认为,婚姻可以提高自己的经济水平和社会地位。但是战后随着日本女性意识的觉醒,女性经济地位和社会地位的提高,当代日本女性的婚姻观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她们开始强调自我价值,追求独立与自由,从而很多女性放弃结婚生子。同时,离婚也成为了一种普遍的社会现象。  相似文献   

11.
张雪梅 《科技信息》2012,(35):I0242-I0243
《飘》是美国女作家玛格丽特·米切尔历时十年之作,本文通过作品中展现的女性地位和女性价值观来分析主人公斯嘉丽的反抗意识。当时,社会要求女性做男性的陪衬,听话、乖顺、不露锋芒。尽管《飘》中的女性大多是千金小姐和名门责妇.但实际上在社会的舞台中她们只是前台的贵宾,离舞台虽近却依然在台下。如果对台上的葶睛大发感慨并指手画脚,就会受到社会的非议,就会受到世人的指责。而书中的女主人公斯嘉丽则敢于冲破世俗的封锁。她内心渴望自由,不愿处处被僵硬的道德准则所约束。于是她不顾众人反对的声浪毅然决然与男性站在同样的起点,她挑起了全家人生活的重担,她甚至创办自己的生意并与男人竞争。连婚姻都成了她事业成功的筹码。她的叛逆精神以及独立自主让读者为之倾心。她身边的四个男人对她的影响深远。亲历战争让她成熟.让她自强。而战争的爆发也让她明白了土地的重要性.陶乐的红土给了她生存下去的勇气和信心。历经磨难的斯嘉丽终于蜕变成一位坚强独立的女性。  相似文献   

12.
纪颖 《奇闻怪事》2007,(6):45-48
18世纪后期与19世纪的英国女性文学以女性的视野表现女性的情怀。奥斯丁作为一个时代的女权主义启蒙者和女性意识觉醒的鼓吹者,其作品《(傲慢与偏见》从日常平凡的事件中揭示出普遍而深刻的涵义,并且在英国文学上第一次全面探讨了妇女的处境和地位问题,主张妇女人格独立,争取平等权力,表现了进步的思想。她对于女性主义的关怀无疑为整个女性文学的发展做出了他(她)人无法替代的开拓性贡献。  相似文献   

13.
在奥斯丁的时代,女性被认为是男性的附属品,地位低下。但是我们从《傲慢与偏见》中可以看到女性意识的觉醒,在该书中,奥斯丁阐述了她的女性意识。本文通过对书中不同婚姻的分析论述了不同层次的女性意识。在本文中我们可以看到女性意识的第一层次是自重和自尊,它是女性意识的基础。第二层次的女性意识来自物质和精神的独立,它是女性意识的保证。第三层次是对理智和情感方面的追求,它使得女性意识不断深化。通过这种认识过程,我们可以更好的理解现代社会中的女性意识。  相似文献   

14.
随着女性社会地位的不断提高,女性在社会中的作用越来越重要。社会发展带来的这种变化也潜移默化地影响到了服装的发展变化。本文着重论述了女性意识对服装产生影响的表现形式,即女性意识如何影响服装的发展。  相似文献   

15.
"加拿大文学女王"玛格丽特·阿特伍德在她的长篇小说<使女的故事>中展现出一个看似荒诞,但却真实无比的未来景象.小说中男权社会对自然和女性的残酷压迫、女性意识的觉醒以及抗争,展现了阿特伍德独有的生态女性主义思想,给世人敲响警钟:要想实现人类社会的和谐可持续发展,必须从根本上改变自然和女性的"边缘"地位,培养人们的生态整体意识和男女平等意识,构建人与人、人与自然的平等和谐关系.  相似文献   

16.
阎爽 《科技信息》2009,(11):108-108
英国女作家玛格丽特·德拉布尔(Margaret Drabble,1939-)是当代英国文学史上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她以其对女性问题的关注而被称为“妇女的小说家”。她善于描写知识妇女在男权社会中的挣扎与困惑及其为争取独立自主和实现自我价值而进行的不懈努力。本文运用女性主义文学批评理论,分析主人公罗莎蒙德强烈的女性意识及其母性因素,并通过她成为母亲前后的心理变化,探讨其母性因素对女性意识的影响;同时探讨其自我封闭、极端禁欲的女性主义思想的局限性。  相似文献   

17.
通过考察《逃离魔法师》中女性在教育、职业生涯和两性关系方面所面临的不平等以及男性阴影下的女性间的友谊,发现二战后父权制传统下的女性仍是由男性定义的他者,力争平等自由的主体地位的女性难以摆脱在男性的魔咒下矛盾挣扎的命运,性别藩篱下的女性友谊也难以升华成真正的友谊。《逃离魔法师》反映了二战后英国各阶层的女性在以男性为中心的父权制社会仍处于从属地位的真实处境与生存状态,揭示了默多克思想脉络里潜藏的女性主义意识。  相似文献   

18.
伊丽莎白·班纳特(《傲慢与偏见》、乔·马奇(《小妇人》)是世界文学史上两位夺目的女性,她们颇具抗争意识,其命运代表了英国十八世纪末及美国十九世纪初女性普遍的生活状态,表现出作者简·奥斯丁与路易莎·奥尔科特对于妇女问题的思考和对于女性地位的深切感受。文章着重论述了两部作品中女主人公女性意识的相似以及差别之处。探究其原因,应主要在于作家所处环境的不同。  相似文献   

19.
郝思嘉在少女时期就具有了女性主体意识,经过爱情的艰难抉择和战争的创伤,她逐渐意识到自己所肩负的重担,并明白一个女人惟有在经济上独立了,才会有独立的人格,可靠的保障。于是她冲出传统偏见的藩篱,走出家庭,成为与父权制社会里的男人竞争的独立而又坚强的女性,在此过程中她逐渐走向成熟,选择了自己最终的精神家园,也完成了自己女性主体意识的构建。  相似文献   

20.
英国小说家劳伦斯以《彩虹》、《恋爱中的女人》、《儿子与情人》等长篇小说著称于世。他的小说多以对两性关系的思考和表现为切入点,反映广阔的社会生活内容,也对女性人物的命运及内心世界给予细腻的描摹与深切的关注。《儿子与情人》作为劳伦斯的成名作,委婉含蓄地映射出了劳伦斯深切的女性关怀意识。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