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5 毫秒
1.
美日贸易摩擦有进一步加剧之势。这种摩擦已发展到高技术领域。单纯依靠日元升值无法缓和贸易摩擦。美国人赞赏日本把经济结构调整为内需主导型的主张,以扩大美国对日本的出口。但实行起来颇为困难。美日贸易摩擦不至于影响两国关系的基本格局。  相似文献   

2.
9月中旬,日美就农产品贸易问题在东京重开谈判。由于日本今年上半年对美贸易顺差达近71亿美元之巨,创历史最高纪录,故美国逼迫日本全面开放农产品市场;日本自知已在日美贸易中占了一些便宜,不得不采取守势,但也不肯轻易做出让步。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已不是什么新问题了。从六十年代末起,两国贸易摩擦几起几伏,势头越来越  相似文献   

3.
世界经济中一个极为引人注目的问题就是日美经济摩擦。从60年代起双方就争吵不断,几乎年年都得吵上这么几回。摩擦在争吵声中逐渐升温,且摩擦点从纺织品蔓延至钢铁、汽车、电子,一直到金融等领域,到80年代后期更形成全面摩擦。日美贸易摩擦的主要症结在于双边贸易收支的不平衡。1993年日本对美贸易黑字高达501.69亿美元,占日本全部贸易黑字的41.7%。日美贸易收支不平衡一直困扰着两国,是双边关系中最棘手的难题。多年来,两国一直在探讨解决这  相似文献   

4.
1960年日美为“应付共同危险”修订《日美安全条约》,当时曾遭日本各界的强烈反对,日美同盟受到严重冲击。90年代以来日美同盟又接二连三地遇到冲击波。首先是苏联解体后日美安全关系的必要性引起各种议论,继而日美贸易摩擦又闹得沸沸扬扬。正是在这一背景下,美国国防部开始强调冷战后日美同盟依然十分重要,日美双方准备在今年11月通过日美首脑发表“联合宣言”,给日美同盟关系“重新下定义”。然而,正当双方为此加紧准备之际,驻冲绳美军强暴日本少女事件再次对日美同盟造成冲击。近一个多月来,日本  相似文献   

5.
日美贸易摩擦于20世纪50年代拉开序幕8,0年代达到高峰。为解决贸易摩擦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及其影响不仅波及到日本的金融、投资等领域,也改变了日本农业政策的基本方向。从战后超保护的农业政策逐步走向自由化与国际化,是以贸易摩擦为直接契机并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实现的,因此日本农业政策的改变具有被动性、消极性的特点。同...  相似文献   

6.
美日贸易摩擦由来已久,虽然一轮又一轮的日美贸易谈判都是以日本的让步而告终,但始终不能扭转美日贸易逆差扩大的局面。本从美日两国企业经营理念的差异、对外贸易结构的差异、流通体制的差异、消费习惯的差异等七个方面剖析了美日贸易逆差的根源。  相似文献   

7.
日美之间的贸易摩擦尚未平息,美国又于去年秋季突然向日本提出了日元国际化和开放金融、资本市场的要求,从而揭开了日美金融摩擦的序幕。为了解决这一问题,两国于去年11月联合成立了专门机构——“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在美国总统和日本首相的亲自过问下,日美双方的代表经过几个月的讨价还价,终于达成了协议——这就是今年5月29日分别提交给两国政府的“日美日元美元委员会报告书”。与此同时,日本大藏省也发表了一份表明日本  相似文献   

8.
日美经济摩擦,六十年代和七十年代主要集中于贸易方面,八十年代开始扩大到尖端技术和金融领域。1982年6月美国联邦调查局以窃取美国技术秘密罪名逮捕日本驻美的日立和三菱两公司职员;1983年11月美国总统里根访日时,亲自要求日本提高日元汇率和开放金融市场;今年元旦日本首相中曾根康弘访美与美国总统里根会谈时,日美经济关系也是会谈的主要内容之一。这些情况,表明了日美经济摩擦有进一步发展的趋势。日美经济摩擦集中反映在贸易、尖端技术和金融三个方面。日美贸易摩擦是从六十年代中期开始,八十年代加剧的。自1965年以来,日美贸易一直处于日本出超、美国入超的不平衡状态。据统计,美国对日贸易赤字,1967年仅为3亿美元,1983年增加到181.75  相似文献   

9.
最近里根下令对日本电子产品征收报复性关税,接着英国政府也对日本接连发动了强大攻势,要日本向英国开放市场,否则英国将拒发或吊销设在伦敦的日本金融机构的营业执照。霎时间,美、英,日之间的贸易关系顿现紧张。这种贸易摩擦是否会导致一场贸易战?以下三篇短文或许能帮助读者解决一些疑问。  相似文献   

10.
2018年,特朗普政府已先后对价值340亿美元、160亿美元与2 000亿美元的中国进口商品加征25%及10%的关税。作为反制措施之一,我国也对部分自美进口商品加征了关税。汽车产业产业链长、覆盖面广,在中美互征关税清单中,汽车整车及零部件商品成了"主战场"之一,中美在汽车领域的贸易摩擦对全球多个国家都带来一定的影响。当前,我国正处于由汽车大国迈向汽车强国的关键时期,系统分析中美贸易摩擦对汽车产业的影响并提出应对策略,具有重要现实意义。为此,提出三点建议:一是推动产业高质量发展,培育竞争新优势;二是坚持优化产品结构,提升技术掌控能力;三是强化多边合作机制,提高抵御风险能力。  相似文献   

11.
国际金融危机爆发以来,中国外贸摩擦频繁发生。通过对20世纪末日美贸易摩擦起因的分析,可以看出日美双方解决贸易摩擦的攻防策略,这对于我们制定我国的贸易策略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2.
日美贸易摩擦于20世纪50年代拉开序幕,80年代达到高峰.为解决贸易摩擦所采取的应对策略及其影响不仅波及到日本的金融、投资等领域,也改变了日本农业政策的基本方向.从战后超保护的农业政策逐步走向自由化与国际化,是以贸易摩擦为直接契机并在以美国为首的国际社会的压力下实现的,因此日本农业政策的改变具有被动性、消极性的特点.同时日本的农产品市场开放具有显著的美国倾向性,导致其农业政策取向越发追随美国.  相似文献   

13.
日美贸易摩擦由来已久。从尼克松任美国总统开始,历届美国政府一直指责日本关闭市场,并要求日本在开放市场方面做出实质性努力。在以往的日美贸易谈判中,虽然双方在事务级磋商中争吵不休,但在最后的首脑级谈判上,一般均在日本做出较大让步后达成妥协。然而,2月11日克林顿与细川的会谈却一反过去这个公式,未达成任何协议,双方不欢而散。在两国首脑于白宫东大厅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克林顿甚至未等细川发言结束便离开了现场。日美首脑在贸易问  相似文献   

14.
5月14日,欧盟委员会正式向世贸组织递交了在美欧钢铁贸易争端中拟对美国产品实施制裁的清单。欧盟对美国行使报复措施的态度之坚决、反应之强烈、涉及金额之高,表明美欧贸易摩擦愈演愈烈,WTO在解决双边贸易纠纷中面临考验。  相似文献   

15.
近年来,日美贸易的严重失衡令美国人愤愤不平。而汽车问题则是导致美国对日本高额贸易逆差的罪魁祸首。为了保护日益陷入困境的美国汽车工业,要求对日本汽车在美国市场上的总量进行限制的呼声迅速高涨。布什总统新年伊始的日本之行带上了以美国三大汽车公司为首的经济界巨头,充分显示了美国在这一问题上焦躁不安的心态。攻势凌厉:美国人难以招架造成这次美国政府对日本汽车强烈反感的直接原因是1990年开始的日本产工具车(乘客、载货两用车)在美国市场上的“不正当销售行为”。美国三大汽车公司和美国汽车工业协会还联合向美国国际贸易委员会和商务部告发了丰田、马自达、日产、三菱等4家日本汽车公司;同时,美国三大汽车公司(通用、福特、克莱斯勒)的首脑先后在电视上露面,指责日本汽车侵吞美国市场,夺走了美国人的就业机会。1991年初,全美汽车工会要求日本进一步自动限制在美国市场上日本汽车所占的比例,主张对日本汽车采取强硬立场。同年3月,美国三大汽车公司的  相似文献   

16.
日美贸易摩擦在全球天有典型性;经济关系愈密切,贸易政策、经济结构和文化传统的差异也愈突出。  相似文献   

17.
6月24日,在国务院国际问题研究中心举行了一次关于日美经济关系的座谈会。中心总干事宦乡宣布开会时说,这样的座谈会是国际问题研究中心和世界知识出版社共同倡议的。今后将经常举行。此次与会者有在京的国际问题专家、学者和编辑、记者二十余人。会上对日美经济贸易摩擦、美国经济霸权的衰落、日本经济的崛起、日美经济发展前景及其对世界经济、世界政治的影响,作了多方面、多层次的分析和讨论。座谈会气氛活跃,讨论热烈,有许多新的见解。记者躬逢其盛,试择发言中精彩者综合叙述如下。一、日美贸易摩擦意义不可等闲视之与会者一致认为,虽然日美两国的贸易摩擦和其  相似文献   

18.
今年8月,日美两国政界、财界人士和学者一百多人在东京举行纪念日美安全条约修订二十周年的讨论会。同时,日美两国防务问题专家以“日美安全体制的现在与将来”为题,进行了学术讨论。日本舆论界对此颇为重视,认为这两个会议的召开反映了日本出于自身安全的考虑,迫切要求维护和进一步加强日美安全条约的愿望,也反映了美国要求日本加强军事力量,在日美安全体制中更多发挥作用的意图。日美安全条约全称为《日本和美利坚合众国共同合作和安全条约》,于1951年签订,1960年修订,1969年双方商定无限期延长。该条约规定:日美两国“将在日本的安全或远东的国际和平和安全受到威  相似文献   

19.
日美两国自1986年以来共进行10次军演。此次,据日本媒体报道,参加的日本自卫队有3.4万人、美军1.6万人,日美两国共派军舰60艘、飞机400架,是日美共同军演历史上规模最大的。共同军演的目的在于受到其他国家侵略时,日美两国共同保护日本国土。这次军演主要针对弹道导弹的威胁以及保卫岛屿。军演虽然在延坪岛炮击事件前就已经决定,但是,从军演目的来看,日美两国设定的共同敌人是朝鲜。朝鲜的导弹射程可达到日本,对日本人来说,  相似文献   

20.
<正>2019年4月15?16日,日美贸易谈判在美国华盛顿拉开序幕。回顾二战后日本经济的发展历程,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到90年代,日本与美国之间因经贸摩擦而不断展开谈判,美国对日屡屡施压,要求其开放国内市场,由此也使日本在应对日美经贸摩擦及对美谈判中积累了丰富经验。现今,日美两国为何启动新的贸易谈判?随着全球政治经济格局发生变化,日美贸易谈判有何内容?谈判前景如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