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1 毫秒
1.
本文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江苏省13个城市的人居环境进行了分析。通过因子分析得出各城市的综合得分和排名,显示出城市经济发展水平在人居环境评价起主导作用。通过聚类分析,将各城市分为了三个梯队。  相似文献   

2.
以内蒙古9个地级市的市辖区和3个盟的盟府所在地为研究区,选取33个指标因子构建了评价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相关分析和协调指数分析对内蒙古12个城市的人居环境特征和空间差异进行了研究.结果表明:内蒙古城市间人居环境质量存在较大差距;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规模无直接对应关系;经济发展、公共服务、人口素质、生态效益等要素是城市间人居环境质量差异的主导因素;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与城市人居环境的协调指数呈正相关关系.  相似文献   

3.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我国各城市消费水平存在明显差异,且差异一直在发生变化。消费水平涉及到多个因素,为了便于比较,使分析简洁直观,本文先后采用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方法进行研究。本文首先介绍聚类分析和因子分析的基本知识,其次将分析数据全国各地区的人均消费支出录入到spss,进行聚类分析,将31个地区分为三类;再次进行因子分析对其消费水平进行排名。最后对运行结果进行分析。分析各城市消费水平差异的主要影响因素以及差异的变化趋势。  相似文献   

4.
张峰  李雪铭  杨俊 《河南科学》2014,(1):98-103
创新型城市是城市发展的新目标,创意人才是创新型城市建设的主导力量,建设创意导向型的城市人居环境是今后人居环境发展的新方向.从创意人才的特性出发,建立创意型人居环境评价的指标体系,运用主成分分析、聚类分析和空间分析等方法,对我国率先开展创新型试点的城市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①吸引我国创意人才的主要因子首先是工作条件;②研究样本的人居环境水平可分为4类,分别代表了不同水平的创意人居环境;③在空间分布上,我国东部具有吸引创意人才的巨大引力,其次是西部和中部,其中,长三角地区形成了吸引创意人才的城市集聚区.最后提出了对各类型城市的发展建议.  相似文献   

5.
基于SPSS的江苏省城市居民消费水平差异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基于SPSS应用软件,利用因子分析方法、聚类分析方法,以江苏省为例,对其13个地级市的城市居民消费水平进行统计分析.通过对影响消费的各项指标的综合分析和评价,总结了各城市居民消费水平的一些特点和规律,对了解个城市的弱点和优势,进一步改善和提高消费水平,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相似文献   

6.
试图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合考虑城市人居环境的内涵,在国内首次将遗传算法全局寻优和BP 神经网络局部寻优相结合的改进神经网络模型应用在人居环境评价中,并对中国35个主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进行定量判定,揭示城市人居环境现状及各城市在国内人居环境中的相对水平.结果表明该模型取得了令人满意的结果,是一种有效的评价方法.  相似文献   

7.
对广东省各城市综合实力分析评价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以广东省21个地级市为样本,选取了10个评价指标,组成城市综合实力评价体系,并采用因子分析的方法,对21个城市进行了综合实力排序,同时也采用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各城市进行分类,最后按不同类型对各城市进行了简单分析,并提出了进一步提升城市综合实力的有效途径.  相似文献   

8.
在指出单一城镇化评价方法不足之处的基础上,通过对已有的复合指标体系的优化,利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构建了包含26个基础指标的新型城镇化评价指标体系,并通过对甘肃省14个市级城市进行因子和聚类分析,得出甘肃省各个城市城镇化发展水平排名的空间差异特征,最后就各类城市目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和发展方向进行了探讨。  相似文献   

9.
西北地区城市化与空气质量变化关系研究   总被引:6,自引:0,他引:6  
以西北地区省会城市为研究对象,研究西北地区城市化与空气质量之间的关系.借助统计软件SPSS进行主成分分析、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得出西北不同城市的城镇化水平和空气污染类型,通过比较得出中度城镇化对环境的影响最大的结论;通过EVIEWS软件建立了适合西北地区城镇化与空气质量之间的Panel模型,发现短期内环境变化与城市发展之间呈环境库茨涅茨曲线特征.  相似文献   

10.
基于AHP方法的共青城人居环境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刘木生  万美英  方豫 《江西科学》2012,30(5):630-633,706
结合共青城人居环境的特点,建立了城市人居环境监测指标体系,包括自然环境、经济环境和社会环境3个子系统,下面又划分了6个监测因子和35个监测指标。采用AHP法计算各层次和指标的权重。可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监测和评价提供参考。  相似文献   

11.
选取1999~2004年楚雄市区居住条件、城市生存环境质量和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设施水平3大类共23个单项评价指标,构建楚雄市区人居环境评价指标体系,采用加权求和的方法计算分析1999年以来楚雄市区的城市发展对人居环境造成的影响.结果显示,楚雄市区各项人居环境评价标准总体上得到较大的发展,但发展不均衡;1999~2004年楚雄市区人居环境总得分年平均增长率为4.98%,说明楚雄市区人居环境质量在逐渐"优化",但人居环境质量的增长速度比较缓慢,人居环境的发展暂时滞后于经济发展速度.建议通过树立新的城市发展观、搞好城市生态规划、发展特色产业、加强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和优化城市用地结构等几个方面来进一步改善楚雄市人居环境的质量.  相似文献   

12.
张云 《科技咨询导报》2009,(26):121-122
本研究提出对城市内部人居环境安全进行定级的思想:将人居环境安全进行评扳,体现人居环境安全的空间差异,让人居环境安全级别落实到具体的街道和小区,从基层做好人居环境安全建设工作。对人居环境安全定级方法进行了探索,提出城市人居环境安全定级原则,然后根据城市特点建立城市人居环境安全定级指标体系及权重。在此基础上,经过因素分值计算,定级单元划分,单元因素分值及其总分值计算对人居环境安全进行初步定级。最后通过意见征询和实地校核,确定最终定级结果。  相似文献   

13.
基于主成分分析的关中地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基于相关原则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分析了关中地区经济发展水平、公共基础设施和生态环境质量3个主成分,对陕西省西安、宝鸡、咸阳、渭南、铜川等5个城市的人居环境质量的综合性定量评价结果表明,西安市人居环境质量最优,其次是宝鸡市,再次是咸阳市,渭南和铜川2市人居环境质量综合得分偏低,关中地区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基础设施建设及生态环境建设皆不平衡.针对关中地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状况及其差异,提出了改善和优化城市人居环境的建议措施.  相似文献   

14.
本文运用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的方法,对山东省17个主要城市的经济发展水平做出综合评价,分析了各个城市在山东省的经济地位,并为山东省今后的全面发展提供了一些建议。  相似文献   

15.
银川市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通过分析银川市2000—2009年经济系统与人居环境的实证资料,采用主成分分析法,求出2000—2009年银川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系统的综合发展指数;通过协调发展度模型,定量评判银川市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发展的协调程度.结果表明,2000—2009年,银川市城市人居环境与经济协调度的发展分为两个阶段,即2000—2003年表现出短暂的下降趋势,2004—2009年人居环境不断改善,城市经济持续发展,二者的协调度不断增强.  相似文献   

16.
以"宜居城市"清远为例,通过一系列的实证资料和数据,建立数学模型,对刚被中国城市科学研究会评上"宜居城市"的清远市在城市化进程中的人居环境进行了研究,揭示了城市化进程与城市人居环境的相互关系,发现清远城市化水平与城市人居环境之间有很大的一致性:城市化水平越高,城市人居环境越好;反之,城市化水平越低,人居环境越差.最后,提出了清远在创建"宜居城市"过程中建设良好人居环境的发展思路.  相似文献   

17.
研究从社会文化状况、环境的宜居程度、人力的素质水平、公共的管理水平、区域形象5个方面构建区域软实力的评价体系.基于江苏省2018年的数据,选取13个主要城市分析其区域软实力.通过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全面、科学地评价区域软实力,以此得出各个城市在发展区域软实力过程中的优缺点,为提高区域软实力,增强区域竞争力提出相应的管理建议.  相似文献   

18.
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是改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促进城市健康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础.该文以湖北省为研究区,从城市人居生活质量、生产质量和生态质量3方面选取18个指标构建城市人居环境质量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熵权TOPSIS法和地理探测器模型对湖北省17个市州2013—2018年的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时空分异及贡献因素进行研究.结果表明: 1) 研究期内湖北省城市人居环境及其生活、生产和生态子系统质量总体上呈提升趋势,各地市州城市人居环境及其生活、生产、生态子系统质量的差距总体上呈缩小趋势;2) 湖北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在空间上呈现出“核心集聚、局部连片”的分布特征,且研究期内鄂西地区人居环境质量改善速度最快,鄂中地区次之,鄂东地区最小;3) 规模以上工业企业数密度、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固定资产投资、城镇化率、公路里程密度是驱动湖北省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主要贡献因子,但随着时间演变,城市人居环境质量提升的重心将由少数的核心因子向多因子共建转变.  相似文献   

19.
以深圳金港豪庭为例,阐述了现代城市高层住宅设计的思想,具体表现在连接城市空间、围合的空间构成和人居环境的塑造等三个方面。通过空间的合理连接与围合,在城市空间中创造理想的人居环境。  相似文献   

20.
基于因子-聚类分析的陕西省区域城市化水平综合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传统的城市化水平评价方法,由于存在赋权的主观性等问题,缺乏评价的客观性.选取人口、经济、社会文化和地域景观为代表的4大类,共18项具体评价指标体系,采用统计分析中的因子分析和聚类分析方法,从反映城市发展水平的指标体系中提炼出4个主成分对陕西省10个地级城市及杨凌示范区的城市化发展给予综合评价.结果表明,陕西省城市化发展状况分为4种类型.据此分析了各类城市的优劣势与问题,提出加速陕西省区域城市化发展的途径在于各城市找准自己的位置,扬长避短,制定相应对策促进城市经济、社会、环境的全面发展.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