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307 毫秒
1.
科技的发展靠人类不断创新得以向前.而创新行为需要创新文化来培育和推动。科技领域的创新文化在于能够最大限度地激励人们创新。这种创新文化的目的是为了推进科技创新.所以它自然要充分体现科学精神。但是.光靠科学精神是远远不够的.还应当为创造者提供良好的人文氛围和人文动力.让创造者实现人文价值。也就是需要将科技创新人文化.从而以人文精神推动科技创新。  相似文献   

2.
大学精神,是一种科学理念,它是建立在对办学规律和时代特征深刻认识的基础之上的。它充分体现和保障大学的化精神和传统,实行学术自由和大学自治。当然这就需要教育创新。大学精神需要在教育创新中培育,没有大学精神,就难以实施教育创新。  相似文献   

3.
论大学网络文化建设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网络化将成为信息时代的核心化。大学网络化既是一种全新的教育化,也是一种创新性的青年化,是先进化的代表,将成为大学主流校园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网络化的传播与发展对大学的教育创新、科技创新、化创新和人才培养产生全方位的深远影响。大学网络化建设包括网络物质化建设、网络制度化建设和网络精神化建设。  相似文献   

4.
<正>数学不仅是一门科学,还应该是一门艺术和一种智慧.不但是描绘和研究客观世界的思维方式与科学语言,而且还是创新文化和创造新世界的现实力量([1]).然而,传统数学教学往往只重视知识和技能,却忽视了培养学生对数学文化内涵的认识.使得学生普遍认为数学是枯燥、抽象和难懂的,甚至认为学习大学数学是无用的,从而失去了学习数学的兴趣与热情.造成这样现象一个主要原因就是,在现有的大学数学课堂中,没有让学生认识到数学的思维、数学的精神、数学的方法以及数学的  相似文献   

5.
传统文化是大学德育中的重要内容.继承并弘扬传统文化,对于民族精神的发展、个体精神的安顿和道德人格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但在追求科学理性与创新的现代社会,大学德育教学究竟如何才能获得教育实效,其中关键就是要让传统文化教育在德育课堂上"活起来",即遵循"人性化德育"的教育理念,创设师生共同学习场景,使教材上的理论内容转化为学生的思想滋养与行为准则,完善学生的人格和道德品质.  相似文献   

6.
大学文化是大学精神与活动结合的产物.我国大学文化的发展遇到了大学制度、大学立场、大学价值等方面的困境.大学文化发展的困境既有社会环境与体制的诱因,也有大学内部结构与人员素质的因素.大学文化发展的困境对大学学术、大学主体、大学行为与社会文化都将产生严重的损害.我国大学文化发展要走出困境,必须强化现代大学制度的建立,确保现代大学的公益性,确保大学组织文化属性和大学教师的学术职业水平,实现大学文化的主导价值.  相似文献   

7.
黄海涛 《理工高教研究》2009,28(4):33-35,89
理性精神是创新人才的内在核心素质,我国传统文化和教育现实缺失理性精神是我国创新人才培养乏力的主要内在原因.我国高等教育的教育理念由教育转向教化;教育目标由培养工具人转向培养理性人;教育内容由定论转向问题:教育方式由灌输转向质疑;学生评价由一元转向多元,是我国大学涵育、彰显理性精神的必然要求,亦是我国大学完成培养创新人才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  相似文献   

8.
大学是传承和发展文化的重要基地,大学文化是大学的灵魂。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大学承担着新的重大时代责任。当前,以构建和谐社会为目标,倡导先进文化导向,坚持以人为本功能,大学和谐文化建设的思路应从精神、制度、物质环境等多层文化系统进行构建,并采取切合实际的策略,不断总结创新,发挥文化特质的长效作用。  相似文献   

9.
立德树人是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任务,是检验高校一切工作的根本标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承载着中国五千年延绵不断的精神价值和道德理念,蕴含着丰富的教育内涵和德育资源.《大学》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经典,是儒家思想重要体现,对后世影响深刻.挖掘《大学》中的丰富的德育思想及创新价值,将其融入高校德育工作,对提升当下高校的德育工作水平具有重要的意义.  相似文献   

10.
论现代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中的作用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现代大学通过科技创新、人才培养以及产学研结合等等,成为区域创新体系的源泉.本文对现代大学在区域创新体系的这种重要地位进行了研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