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87 毫秒
1.
7#号滑坡位于西和县马元乡境内,兰成渝输油管线自滑坡前缘通过。自管线运营以来,由于削坡等人类工程活动,滑坡前缘出现多处的小型滑塌体,局部复活,引起多方关注。通过对滑坡的调查分析,对其形成机制进行分析研究表明,7#号滑坡的局部复活主要由人类工程活动和降水等因素形成的。同时由于管线辅路修建对坡脚的开挖,破坏了滑坡的抗滑段,有可能导致老滑坡复活,对输油管线存在潜在威胁。根据对滑坡稳定性定性分析和定量计算评价,提出了抗滑桩支挡、排水和削坡等综合治理对策。  相似文献   

2.
基于折线形滑动和SLOPE/W模拟的滑坡稳定性对比分析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为提高滑坡稳定性分析的准确性,首先采用折线形滑动面稳定性计算方法对某滑坡进行了稳定性分析,再利用SLOPE/W程序对某滑坡进行了计算机模拟,并采用Bishop法和Janbu法在考虑地下水与未考虑地下水的情况下对该滑坡进行了计算,并将计算结果与折线性滑动的稳定性进行了比较和分析,给出了该滑坡的稳定性评价.  相似文献   

3.
陕西省府谷县清水川低热值燃料资源综合利用项目电石厂地质灾害概况做了全面介绍,对地质灾害成因做了详细分析,并进行了滑坡稳定性计算。依据滑坡稳定性分析,确定了支挡、排水等治理方案,并对治理工程措施进行了详细介绍。对同类地质灾害的治理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4.
通过地质勘察分析,介绍了中尼公路K103段的工程地质情况,并用传递系数法对该段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与评价,结果表明:K103段滑坡是一古滑坡体复活段,具有坡体大、坡脚陡等特点.滑坡在天然工况下处于不稳定状态,根据计算结果提出以抗滑桩工程为主的治理措施.该措施的实施,确保了中尼公路的畅通,同时对西藏等类似地区的边坡治理提供了参考依据.  相似文献   

5.
从工程地质条件、滑坡特征及降雨条件等方面论述了在斜坡弃土堆载所导致的一个典型滑坡实例,对之进行了稳定性分析验算,提出了防治措施建议。  相似文献   

6.
张虎祯  白雪 《甘肃科技》2010,26(12):46-48
首先阐述了边坡稳定性分析的常用方法,然后以某中学学校地区边坡工程为研究对象,分析该边坡的地形地貌、地质构造、岩层岩性、气象水文等地质条件,确定了该区域边坡存在滑坡的隐患,运用极限平衡法进行稳定性分析,定量地计算了不同工况下边坡的稳定性。  相似文献   

7.
基于平卧滑坡的概化物理模型,针对工程中常用的微型圆桩加固平面滑坡的工况,建立了直接拱脚和摩擦拱脚共同存在的复合土拱计算模型.根据土拱效应的静力平衡条件和最不利位置拱脚处的土体Mohr-Coulomb准则探讨了较为合理的圆形微型桩间距的计算方法.并在此基础上,通过对计算对桩间距计算公式的定性分析,探讨了桩间距与滑坡土体的抗剪强度参数、抗滑桩半径、下滑力以及滑面倾角的变化规律.并以实例说明了桩间距的计算过程,得到了较为合理的计算结果.  相似文献   

8.
广东沿海地区由于台风暴雨频繁,经济发达,人类工程活动强烈,使得滑坡、崩塌等地质灾害时有发生,给人民生命财产带来重大损失。本文以国道105线新丰段山体滑坡为例,对其滑坡特征、地质条件、滑坡稳定性分析和治理措施等方面进行分析。  相似文献   

9.
本文分析了南宁至北海高速公路k48+200右侧滑坡的特征及形成机制,定性分析了人类工程活动、岩性及岩层结构、地质构造、降雨等因素对滑坡稳定性的影响,指出降雨是该滑坡的诱发因素。运用极限平衡原理对滑坡进行稳定性评价,并针对滑坡的特点及其诱发因素,提出锚索加固和排水相结合的滑坡治理方案及措施。  相似文献   

10.
本文针对永吉高速黑潭坪特殊的滑坡现象,结合该区域的具体情况,采取现场调研、数值分析和理论计算等多种手段相结合的方法对滑坡进行稳定性分析,并做出了详细的治理方案.结果表明:该滑坡为工程开挖坡脚引发的牵引式滑坡;坡体变形主要原因是坡体岩土工程性质不良,加上工程开挖而切削坡脚和降雨入渗导致边坡岩土体软化,降低了坡体稳定性.根据边坡的稳定状况及其工程地质条件,提出三种治理方案,并分别阐述了优缺点及适用情形,考虑施工难度及工程造价,建议采用上部抗滑桩+底部桩板墙治理方案加固.  相似文献   

11.
以某二级公路新团滑坡为研究对象,深入分析该滑坡形成的地质背景及其基本特征,并对其地层岩性、构造、自重应力等工程地质条件进行综合分析,总体定性评价该滑坡为不稳定滑坡;通过采用极限平衡法和Flac3D数值模拟计算两种方法进行比较,在天然和暴雨状态下,探讨在其数值存在差异的情况下,却能得出相同结论的因素,为此类滑坡定性评价提供一个较好的方法.  相似文献   

12.
在滑坡的稳定性评价中一般均存在不确定因素,如力学参数的选取、滑坡影响因素以及主断面的选择等,通常单一方法很难综合考虑这些因素。本文在对三峡库区某滑坡体地质及工程地质条件系统分析基础上,采用模糊数学综合评价对其稳定性进行了分析,考虑模糊数学方法中的隶属函数以及权重确定具有主观性特点,是一种半定量-定性评价。因此,采用Geo-Studio数值模拟软件对其进行稳定性定量分析。综合研究结果表明:采用模糊数学方法评价且根据最大隶属度原则,得出该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数值模拟表明该滑坡在天然状况下稳定性系数最大,处于欠稳定状态,降雨和地震状况下的稳定性系数均会降低。两种方法得到的结果具有一致性,并与现场勘查的工程实际相吻合,表明这两种评价方法的综合运用更加合理可行。  相似文献   

13.
滑坡位于四川成都龙泉驿区,因修建厂房开挖山体形成陡坡,在暴雨作用下,表层松动岩体沿下覆泥岩顶面产生整体高位滑坡,威胁下方厂房及工人生命安全。通过现场地质调查表明,滑坡边界条件及坡体地裂缝展布受早期构造结构面控制,通过地质力学分析该滑坡侧缘、底面边界分别受两组剪性结构面、一组张性结构面和层面控制。滑坡表面宏观变形迹象明显,通过野外定性判断和计算分析表明滑坡天然工况下处于欠稳定状态,暴雨、地震工况处于不稳定状态,提出清除表层松动岩体辅以地表截排水的治理建议。采用的地表变形迹象与结构面地质力学配套分析方法,对于确定类似岩石滑坡边界条件、成因机制分析和稳定性评价具有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14.
师刚强  李豪 《科技资讯》2012,(18):52-53
贤令山滑坡为粤北山区典型的土质堆积层滑坡,总结该滑坡的发育特征并分析评价其稳定性,对于粤北山区同类滑坡具有借鉴意义[9]。本文从滑坡空间形态、滑坡物质组成及结构特征、滑坡变形特征、滑坡成因机制分析等多个方面揭示了贤令山滑坡的基本特征,采用剩余推力传递法计算滑坡稳定系数,计算结果表明自重条件下滑坡处于稳定状态;自重和暴雨条件下滑坡处于欠稳定状态。  相似文献   

15.
泰宁县梅口乡吊桥新村滑坡稳定性分析及其治理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下载免费PDF全文
分析了吊桥新村滑坡体的规模、类型、成因,通过定性、定量方法探讨其稳定性,并提出相应的治理方案.研究表明,该滑坡的滑坡类型属土质、浅层、牵引式工程滑坡.滑坡体目前处于极限平衡状态,在连续降雨或暴雨等的影响下,有可能造成整体快速下滑.建议采取排水、支挡护坡等综合治理方法进行治理,并进行滑坡体位移监测.  相似文献   

16.
黄土滑坡是西北地区人居与城镇建设安全的重大隐患,正确认识黄土滑坡的发育特征和形成机理,对于开展滑坡灾害风险评价、预测预警、工程治理及防灾减灾等方面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为了保障黄土脆弱地区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解决滑坡在实现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对规划和建设的影响,本文在对甘肃省东乡县陈家下坪山滑坡进行地质勘察和现场调查的基础上,通过地面调查、钻探和探槽等多种手段,结合区域环境详细研究滑坡发育的特征,阐明了地形地貌、地层岩性、坡体结构、水文地质、大气降水和人类活动对滑坡的影响。运用定性分析与定量计算相结合的方法,系统分析评价了下坪山滑坡在不同工况下的稳定性。结果表明,下坪山滑坡为老滑坡整体复活,属于中型黄土—泥岩滑坡,其运动特征为间隙性下错的牵引式低速滑动,降雨和人类工程活动是该滑坡稳定性的敏感因素;滑坡目前处于基本稳定状态,受裂缝大量发育的影响,局部有发生滑动的可能性,但未来环境变化会导致滑坡整体滑移失稳的可能性大;依据滑体原始冲沟为界将下坪山滑坡分为东西两块,西侧整体稳定性好于东侧,东西两处滑坡块体在遇暴雨或地震沿现有滑面发生再次滑动的可能性较大。在西北内陆暖湿化的大背景下,该区黄土老滑坡存在复活的风险,应进一步加强相关的监测工作。  相似文献   

17.
为研究切割作用下牵引式古滑坡复活机理,通过现场调研及地质勘测获得了国道S206某古滑坡的地层结构特征、变形特征等,得到了古滑坡存在的有力证据,并对滑坡区进行了稳定性分析。结果表明:地质背景、勘察结果表明该古滑坡属牵引式古滑坡;区域结构破碎的岩体、软弱夹层为古滑坡的形成提供了物质基础,前缘深切沟槽提供了空间条件;降雨促使了古滑坡的复活,前缘切割作用是古滑坡复活的直接诱因;不平衡推力法分析结果表明该滑坡在降雨情况下属不稳定状态,监测结果显示古滑坡复活后处于蠕滑状态,雨季时进入变形滑动阶段。可见地质背景是牵引式滑坡形成的内因,降雨、前缘切割是牵引式古滑坡复活的外因。  相似文献   

18.
基于多源信息融合理论,结合安全监测数据及滑坡变形破坏特征,构建完善的滑坡安全性评价体系,应用云模型生成各评价指标隶属度,采用引入权重系数的改进D-S证据理论进行数据融合分析,建立一种基于云模型和改进D-S证据理论的滑坡安全性多指标综合评价模型,以实现对滑坡安全性的综合评判。以雅砻江卡拉水电站周家滑坡安全评价分析为实例进行研究,按最大隶属度原则判定周家滑坡的安全状态,分析表明其整体处于基本稳定状态,B1区处于不稳定状态,与实际基本相符。  相似文献   

19.
本文提出了使用电子计算机,对遥感图象之间、遥感图象与非遥感图象之间,进行数字图象拟合处理,用于铁路滑坡病害动态变化、滑坡分布的区域工程地质条件,以及滑坡面积大小和动态变化范围测量的研究.  相似文献   

20.
针对组成边坡的地质条件、岩土体物理力学性质等因素的不确定性、模糊性特点,为了解决准确预测边坡稳定程度的问题,利用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面进行了探索,建立了一种把人为因素降到最低程度、融定量与定性指标于一体的边坡稳定性综合评价模型,并应用该模型对井泉滑坡工程实例进行了分析。分析结果表明:该模型对井泉滑坡的安全系数与边坡状态判断准确,与实际情况吻合。该模型在边坡稳定性评价方面具有重要的工程应用。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