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93 毫秒
1.
在30℃0.1mol/LNaClO4水溶液中,用半微量pH滴定法和计算机平衡模拟法研究了瑞香素(H2D)作为第一配体,乙二胺(En),丙二胺(Pn),甘氨酸(GLy),丙氨酸(ALa),草酸(Ox)及两二酸(Mal)作为第二配体的铜(Ⅱ)三元配合物体系,建立了各体系的化学作用模型,计算了有关配离子的形成常数,绘出了有关体系的物种分布图.  相似文献   

2.
用pH电位法及计算机平衡模拟研究了瑞香素(daphnetin,H2D)与锌(Ⅱ)、镉(Ⅱ)、镁(Ⅱ)、钙、(Ⅱ)、锶(Ⅱ)、钡(Ⅱ)在0.15mol/LNaCl溶液中的配位反应.建立了各体系的最佳化学平衡模型,测定了M(Ⅱ)-H2D体系中有关配离子的稳定常数,绘制了Zn(Ⅱ)-H2D及Cd(Ⅱ)-H2D体系的物种分布图.在pH滴定条件下,分离出组成为CdD·2H2O的固体配合物.  相似文献   

3.
温桂珍 《广西科学》1995,2(2):62-63
以巴西铁(Dracaena sanderiena)茎段为接种材料,MS为基本培养基,吲哚乙酸(IAA)、茶乙酸(NAA),2,4-二氯苯氧乙酸(2.4-D)、6-苄氨基嘌呤(6-BA)、6一糠基氨基嘌呤(6-FA)、吲哚丁酸(IBA)、生根粉(ABT1)、玉米素(ZT)为附加成分,进行诱导、分化、生根试验。诱导结果表明:IAA不起作用,2,4-D有较好的促进作用,0.5mg/L(2,4-D)+2mg/L(6-BA)组合,诱导率高达90%。分化结果表明:NAA、6-BA效果较好,6-FA作用不明显,lmg/LNAA+4ms/L(6-BA)+2ms/LZT组合,分化率最高.达81.1%。生根结果表明:MS+0.5mg/LNAA+0.5mg/L(6-FA),MS+0.4mg/LNAA+2mg/LIBA,MS+0.2mg/LNAA+0.1mg/L(6-FA)+ABT1三种培养基均发根,生根率70%以上,根粗,但有点脆,若培养基中加入活性碳产生的根则细而韧。  相似文献   

4.
莜麦组织培养及再生植株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以莜麦(Avenanuda)成熟种子为材料,研究了培养基成分对愈伤组织的诱导、分化和继代保持的影响。通过对MS为基本培养基附加2,4-D、6-BA、KT、ZT等成分的各种培养基上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观察比较,发现在2,4-D浓度为2mg/L时,诱导产生的愈伤组织量最多,随着2,4-D浓度降低,愈伤组织形成的量也减少;在2,4-D1mg/L、KT0.25mg/L的培养基中愈伤组织能分化出芽,产生大量苗,进而再生植株。实验结果表明,在继代培养基中加入一定量的ABA和ZT,能有效地促使褐化的愈伤组织恢复正常,使之保持良好的生长状态和分化能力。  相似文献   

5.
首次报道了硫酸介质中微量钌(Ⅲ)对KIO4(或KBrO3)氧化2-(3,5-二溴-2-吡啶)-偶氮-5-二乙氨基苯酚(3,5-Br2-PADAP)褪色具有显著的催化使用,并以此反应为指示反应建立了测定微量钌的催化光度法,在Ru(Ⅲ)-KIO4-3,5-Br2-PADAP体系中,钌(Ⅲ)含量在0.080~0.300μg/10.0ml范围内符合比耳定律,在Ru(Ⅲ)-KBrO3-3,5-Br2-PAD  相似文献   

6.
合成了二安替比林基-(3,4-亚甲二氧基)苯基甲烷(DADMPM).研究了DADMPM与Cr(Ⅵ)的显色反应.在H3PO4介质中,在Mn(Ⅱ)和吐温20存在下,Cr(Ⅵ)与DADMPM反应生成橙黄色产物,λmax为470um,摩尔吸光系数ε=3.0×105L·mol-1·cm-1.铬量在0—5μg/25ml范围内符合比尔定律.已用于环境水样中Cr(Ⅵ)的测定,结果满意.  相似文献   

7.
合成5种Eu(Ⅲ)-β-二酮-二苯胍三元配合物,经元素分析和化学分析测定其组成分别为Eu(AA)4.DPG(Ⅰ)、Eu(BA)4.DPG(Ⅱ)、Eu(DBM)4.DPG(Ⅲ)、Eu(PMBP)4.DPG(Ⅳ)和Eu(TTA)4.DPG(Ⅴ),用红外光谱、差热分析进行了表征,测定了配合物Ⅰ-Ⅳ在室温(298K)和液氮温度(77K)下的荧光发射光谱,应用群论方法和Judd-ofelt理论对低温精细光谱  相似文献   

8.
中国马先蒿环烯醚萜,木脂素和苯丙素甙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中国马先蒿根部甲醇提取物的正丁醇浸豪中分离出5个甙类化合物,经IR,UV,^HNMR,^13CNMR,DEPT,EIMS,FABMS以及化学转化鉴定它们为:6-O-甲基-构叶珊瑚甙(1),丁香醇-4″-β-D-葡萄糖吡喃甙(2),1'-β-D0)3-羟基-4-甲氧基-苯基)-乙基β-D芹糖(1→3'_-α-L-鼠李糖(1-6')-4'-反-阿魏酰基-葡萄糖吡喃甙(3),1'-Oβ-D-(3-羟基  相似文献   

9.
讨论N,N′-二安替比林-1,6-己二酰胺(BAPHDCA)分别与镧、钐、镱和锌的高氯酸盐,镧的硝酸盐和氯化物等在水溶液中全浓度范围内的相互作用行为;对体系中形成的5 个固液异组成的三元化合物:RE(BAPHDCA)2(ClO4)3·4H2O(RE= La,Sm ,Yb)、La(BAPHDCA)(NO3)3·4H2O和Zn(BAPHDCA)(ClO4)2·2H2O的组成、可能结构、配位方式及热分解机理作了初步探讨;对形成双核化合物的可能性进行了初步讨论。  相似文献   

10.
红纹马先蒿化学成分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从红纹马先蒿全草的乙醇提物中进一步分离出3个甙类化合物,经IR<UV,^HNMR,^13CNMR,DEPT,EIMS,FABMS以及化学转化鉴定它们为:1'-O-β-D-(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α-L-芹糖(1→6')-4'-顺-阿魏酰基-葡萄糖吡喃甙(1)1'--β-D-(3-甲氧基-4-羟基-苯基)-乙基-α-L-芹糖(1→3')-α-L-鼠李糖(1→6')-4'-反-阿魏酰基  相似文献   

11.
选择Y染色体特异的性别决定基因(Sry)作为新的细胞遗传标志,采用PCR技术对小鼠骨髓细胞重建造血的性能和造血重建小鼠骨髓中成纤维细胞的起源进行研究.将正常雄鼠骨髓细胞输注给经致死剂量射线照射的受体雌性小鼠,PCR技术检测结果表明,在活存小鼠的骨髓、脾脏、胸腺和淋巴结中均具有供体起源的细胞.而正常雄鼠或5-氟尿嘧啶处理的雄鼠骨髓细胞输注给受体雌性小鼠后,造血重建小鼠骨髓中的成纤维细胞则为受体起源.由此可见,小鼠骨髓中的成纤维细胞与造血细胞具有不同的起源.  相似文献   

12.
要采用聚丙烯酰胺垂直板凝胶电泳法,分离并获得了不同人群血清中酯酶及过氧化物酶同工酶.实验结果表明高血脂、高血糖人与正常人的同工酶带,在酶的带数及活力上都有明显的差异.高血糖、高血酯人血清中的过氧化物酶酶带比正常人的酶带多.活力高;而高血酯人血清中的酯酶酶带比正常人的酶带少,活力低.  相似文献   

13.
香蕉内生真菌、放线菌类群分析   总被引:58,自引:0,他引:58  
采用内生菌分离法对华南种植的健康香蕉根、叶内生真菌、内生放线菌进行分离研究表明:叶内部的内生真菌主要为盘长孢刺盘孢菌物Colletotrichum gloeosporioides占60.77%;而根内部曲霉Aspergillus spp. ,青霉Penicillium spp.,拟青霉Pacecilomyces spp.的分离频率较高,共占70.4%。在根、叶内生放线菌中灰红紫类群链霉菌分离频率最高,分别占65.2%与78.2%;在整个植株中玫瑰浅灰链霉菌Streptomyces roseogriseolus的分离频率最高(占57.7%),叶中该种链霉菌占69.0%,根中占43.5%。对峙实验表明:内生真菌在体外对香蕉枯萎病的病原菌(尖孢镰刀菌香蕉专化型)不显示明显的拮抗作用而内生放线菌则显示明显的拮抗活性,玫瑰浅灰链霉菌中有42.5%的菌株显示拮抗作用,该种链霉菌在提高香蕉植株对香蕉枯萎病的抗性中的作用值得重视。  相似文献   

14.
对辽西(朝阴凤凰山)产酸枣的枣仁和果肉,用化学法、GC、GC/MS等方法进行了化学结构测定及定性定量分析和营养成份的分析。从果肉乙醇提取物中,确定出15种化学成份。从枣仁乙醚提取物及其残渣的乙醇提取物中分别确定出8种和7种化学成份。10-十八碳烯醛和10,13-二十碳烯酸甲酯是从枣仁乙醇提取物中首次发现的。在果肉中分析出17种氨基酸。  相似文献   

15.
茄子雄性不育株和可育株的胞质DNA和核DNA差异分析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以茄子(Solanum melongenaL)雄性不育株“正兴1号”(S)和可育株(F)的总DNA为模板,对60个随机引物进行了筛选,找到5个其RAPD(Random amplified polymorphic DNA,RAPD)扩增产物在茄子雄性不育系和对照材料间存在稳定差异的引物.将该5个引物同时扩增总DNA、核DNA和线粒体DNA(mitochondrial DNA,mtDNA).以总DNA为模板时得到多态性片段9个,以核DNA为模板时得到5个,以mtDNA为模板时得到9个.以总DNA为模板时得到的9个扩增片段中,有5个在总DNA和mtDNA中同时出现,而在核中没有出现,即认为来自mtDNA,这5个片段中,有4个来自可育株,1个来自不育株,说明不育株和可育株在mtDNA上存在差异;有4个片段同时出现在以总DNA和核DNA为模板的扩增中,但在以mtDNA为模板的扩增中却没有出现,认为是来自核DNA,这4个片段中,有3个来自不育株,一个来自可育株,说明可育株和不育株在核DNA上也存在差异.结果初步表明:新发现的茄子雄性不育可能是核质相互作用所引起.  相似文献   

16.
番茄离体培养的形态发生   总被引:4,自引:0,他引:4  
对番茄下胚轴、子叶、叶柄不同类型外植体离体培养中有关细胞启动、分裂、分化以及器官发生作了细胞组织学观察,结果表明:番茄不同类型外植体在不同样的培养条件下,愈伤组织生长表现明显差异:下胚轴、子叶诱导产生愈伤组织时,细胞启动早,生长快,分裂方式基本为无丝分裂;下胚轴诱导愈伤组织形成时,细胞不规划的无丝分裂少于子叶,故下胚轴离体培养得到正常芽的比例高于子叶;番茄离体培养中不定芽通常发生在愈伤组织的周边区,也可起源于维管组织结节周围,形成层状细胞。不定根则由茎中柱鞘处发生。  相似文献   

17.
河南铁线莲属植物的观赏特性及开发利用   总被引:9,自引:4,他引:9  
论述了铁线莲属植物在园林中的应用价值,阐述了河南铁线莲属植物的分布特征,给出了河南铁线莲属植物的观赏特性,探讨了合理开发利用河南铁线莲属植物资源的途径.  相似文献   

18.
南海红树林内生真菌1893代谢产物研究   总被引:18,自引:0,他引:18  
对采自香港的红树林内生真菌(1893号)的代谢产物进行了研究。共分离得到10个化合物,其中5-对羟基苯乙基-2,4-咪唑烷二酮和尿囊素是首次从海洋真菌中分离得到,它们的结构通过IR,FABMS,NMR及2D-NMR得到确定。  相似文献   

19.
从河北、内蒙古、山西、黑龙江、福建等省区采集虎头、克疫、紫花白、同薯8号、克新1号、克新4号和克新6号、燕子以及米拉等不同栽培品种感染PSTVd的马铃薯样品中,制备PSTVd粗提取物,以加拿大PSTVd强毒株系(S-PSTVd)和弱毒株系(M-PSTVd)作对照,采用往返式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R-PAGE)进行株系鉴定.结果表明,感染中国不同马铃薯品种PSTVd的电泳迁移率均与加拿大M-PSTVd的迁移率相同.初步表明侵染中国马铃薯的PSTVd主要是M-PSTVd.用PSTVd虎头分离物,采用针刺块茎幼芽和叶片摩擦接种方法,分别接种到无PSTVd的健康虎头和克皮上.检测结果表明,在初感染和续发感染植株中,PSTVd浓度分布有共同的规律,从顶部叶片、中部叶片到基部叶片中PSTVd浓度依次逐渐减少.PSTVd接种明显抑制了植株生长,并造成较大的产量损失.由不同品种初感植株收获的块茎,均有很高的PSTVd感染率.  相似文献   

20.
目的调查农村大学生专业承诺现状。方法采用大学生专业承诺量表对260名农村大学生和203名城镇大学生进行测查。结果农村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整体水平不高,规范承诺显著高于城镇大学生。农村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性别、专业、年级、成绩差异显著:女生的规范承诺高于男生;文科生的情感承诺、理想承诺高于理科生;低年级学生的专业承诺显著高于高年级学生;学习成绩越差,情感承诺和规范承诺水平越低。结论农村大学生专业承诺的整体水平不高,存在显著的性别、专业、年级及成绩差异。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