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1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140 毫秒
1.
“以文化人”是文化的基本功能,不同的时代、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文化,不同的文化发挥着不同的化人功能。在市场经济和改革开放的新形势下,要使文化真正成为民族的血脉和人民的精神家园,就必须解决这么几个关键问题:一是拿什么化。要重视文化之“魂”的熔铸,消除以文化人方面存在的“一高二空”现象,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更加深入人心,最大限度地凝聚思想共识。二是化什么。要研究现实的人的新变化。三是怎么化。要把握以文化人的方法与路径,树立“化人”的自觉意识和主体意识,注重“化人”的载体建设。还要坚持“化人”的“三贴近”原则。  相似文献   

2.
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注重理论与实践、政治与人文等方面相统一,有利于增强大学生的文化自信、维护高校意识形态安全和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但目前部分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以文化人”存在一些薄弱环节,需要加强组织领导、厚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加强文化载体建设和构建协同机制等有效路径,只有这样才能切实增强高校思想政治理教育“以文化人”的实效性。  相似文献   

3.
邱楠 《科技信息》2011,(33):I0110-I0110
1何谓文化扶贫所谓文化扶贫.就是以人文文化和科学文化来做人做事。重在“扶志”和“扶智”。利用科学文化研究、认识和掌握客观事物的规律,帮助贫困地区的人们看到自己的优势,自力更生,奋发图强,改变面貌。而人文文化是要用文学的典型.鼓舞人们的精神.让人们看到自己的优势何在,以自己的“造血”功能,实现脱贫致富,并要“富”字生根。  相似文献   

4.
中国上古先民寻求人与外在世界、祖先的沟通联系,寻求自然和生命的永恒,它标志着价值意识、人文思想和审美意识的发生。以祭祀文化、宇宙时空意识和礼乐合一确立世界意义和价值的根源和维度,从而确立“天人合一”的“人文世界”观念。  相似文献   

5.
人类理解科学,历经科学与文化相提并论,科学是一种文化以及科学文化就是一门科学三个阶段.这充分体现着时代的理念变迁.科学文化是科学社会功能的理性结晶.它把科学上升为文化,提升了文化的科学含量,也增强了科学的文化气息,从而缔造出全新的文化范式.它在与人文文化相比较中彰显了自身的特征,并为道德建设、人的全面发展、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奠定了思想基础形式,静悄悄地兴起一场文化革命.  相似文献   

6.
在社会主义现代化与体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体育文化人概念的提出,在理论上具有前瞻性,在实践上具有可操作性.它确立了人的主体地位,强调了人的全面发展,突出了体育的教育功能.体育人的文化是体育与德育、智育、美育的有机结合.做体育文化人不仅仅是体育工作者的个人修养准则,它应该成为高校体育院校的人才培养模式,使体育人成为具有丰富的知识底蕴和良好的人文素养的社会有用之才.  相似文献   

7.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具有铸魂育人、涵养品德的作用。而人的文化属性也赋予“以文化人”以独特价值。新形势下,作为“以文化人”的主阵地,高校在思想政治工作中应凸显“以文化人”的价值引领。然而,当前部分高校在“以文化人”工作中,还面临理念尚未以学生为主体、内容脱离学生现实生活、教育者素养有待提升、“以文化人”氛围不够浓厚等困境。因而,高校要大力加强校园文化在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渗透,以学校文化为载体,优化传播手段,创新话语方式,坚持以学生为主体,贴近学生实际生活,提升教师文化素养,全力打造高校校园“以文化人”的新生态。  相似文献   

8.
“器以象制”,“形式服从于功能”这是从古至今设计应遵循的造型艺术规律.以民族文化为根基的设计才能立足于世界之林,本文通过对我国历史上代表不同地域文化的陶器造型、装饰艺术的解析,温故知新,古为今用,对“入世”后发展我国现代包装容器造型、装饰艺术,参与国际市场竞争及当今提倡的原创艺术,具有一定的现实借鉴意义.  相似文献   

9.
以文化人是以习近平为总书记的党中央提出培育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新策略。以文化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意义重大。当前高校以文化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过程中存在由谁来"化"、用什么"文"来"化"、"化"什么和怎么"化"等现实困境。需要加强组织领导,高扬先进文化旗帜,关注大学生文化需求动态,创建科学的"化"人方式与制度等路径,构建以文化人培育大学生文化自觉与自信的良好育人体系。  相似文献   

10.
土地神崇拜是中国传统的民间信仰之一,有着源远流长的历史传统。农历二月初二“土地诞”,通过举行土地神祭拜仪式来祈求农业丰收和地方平安。2004年农历二月初一,笔者以“参与观察”的方法,对南宁市平西村的平话人“土地诞”仪式进行了田野调查,对“土地诞”的过程予以整理、研究,并以“整体观”和“文化比较”的方法对其进行观照,进行人类学的解读。试从祈福仪式的角度,分析“土地诞”的特点;从文化功能角度,分析“土地诞”的功能;从文化融合角度阐述当地多元文化互动与融合。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