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本学科首页   官方微博 | 高级检索  
相似文献
 共查询到20条相似文献,搜索用时 515 毫秒
1.
以中医和道教理论为主干组成的中国传统气论是现代人体系统论的"近亲"。它把人看做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活结构",在整体观、联系观、恒动观等多方面与现代系统论对生命规律的认识论有高度的一致性。在这个意义上,传统气论是崭新的,它可以为现代科学、哲学提供一些新的思路。同时它又是古老的,由于本身的历史局限,使它没有走上以准确、精确为基本要求的科学殿堂。  相似文献   

2.
"匀速论"是一切系统客观存在的共同规律   总被引:1,自引:1,他引:0  
彭纳揆 《系统科学学报》2006,14(4):54-59,69
“匀速论”简而言之是系统匀速进化发展论。作为一个新概念,有其内涵和相应的结论。“匀速论”的提出有其理论依据——世界及其平衡理论、现代系统论原理、优秀传统哲学思想、马克思主义哲学、社会学和物理学、数学、化学、生物学等自然科学理论;有其实践依据——半个世纪以来人类发展观大反省和对我国经验教训的反思。“匀速论”的提出有着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而这种意义将在实践中逐渐被人们所认识。试图以“匀速论”概括可持续发展观暨科学发展观,或以此为其基本理论依据。  相似文献   

3.
从我国古代系统思想看现代可持续发展观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占毅 《系统科学学报》2004,12(4):102-105
我国古代先哲们提出的朴素系统思想 ,与现代系统论有许多相似之处。可持续发展观是基于现代系统论解决环境问题而提出来的 ,二者的契合点就是系统的整体观、协同观  相似文献   

4.
系统生成论体系与方法论初探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试图从生成论的自然观出发,从整体上理解和把握从系统论到混沌学,直至复杂网络研究的这一系统科学之学科群,重新梳理、认识各学科之间的互相联系,以及它们之间的内在逻辑,建构生成论的系统科学体系。文章以超循环理论为基础,讨论了复杂系统生成的基本机制,并由此推出生成性系统的重要特征。试图突破西方传统的还原论,提出系统生成论的方法论原则——“复元论”或“探源论”,为系统科学的生成论研究方向寻找统一的方法论基础。  相似文献   

5.
分形理论视野下的部分与整体研究   总被引:3,自引:0,他引:3  
两千多年前,古希腊哲学家亚里士多德就提出“整体大于部分之和”的著名论断,现代的系统论、机体论、全息理论等各种学说从多个方面和角度进一步地推进了对“整体与部分”的研究。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的分形理论是现代研究复杂性的重要科学理论之一,沃尔夫奖的评语认为分形理论“改变了我们的世界观”,它对人们的自然观、方法论及思维方法等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主要探讨在分形理论视野下局部和整体的相互关系。  相似文献   

6.
论现代科学向后现代科学观的两个转变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嵇宏 《系统科学学报》2002,10(3):68-71,87
17世纪经启蒙运动而产生的现代科学以机构论和还原论为特征,其实质是外在联系观在科学上的表现,但在20世纪,由于对内在联系的强调,以相对论和量子力学为开端的现代科学,历经混沌运动和生物学革命,逐步凸现代科学观的两个转变,即从机械论转向有机论,从还原论转向整体论。以此为契机,后现代科学具有了从观念转变为现实的可能性。  相似文献   

7.
从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看系统论与还原论的适用范围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无论是系统论还是还原论,都是以整体与部分的关系作为客观基础的,都是整体与部分的辩证关系在方法论上的反映。还原论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统一性,系统论反映的是整体与部分的对立性,还原论和系统论都只有局部真理性,应该将二者整合在一起,创立现代系统论,使其更好地为科学认识服务。  相似文献   

8.
历史是艺术还是科学的论争由来已久,至今仍莫衷一是。就中国史学论之,在由传统面向现代的转型中,其作为科学的特征愈见明朗,已有学者提出历史学已经或正在科学化。在此基础上,从系统论如何影响中国历史研究的角度对这一过程作了历时性考察,要之,系统论方法即系统论所要求的整体性、多学科综合研究、结构性研究等使中国传统史学通过科学化获得了新生。  相似文献   

9.
本文比较分析了目的论、原子论、系统论三种哲学视野下的政治观。  相似文献   

10.
从系统科学论现代管理   总被引:2,自引:1,他引:1  
面对 2 1世纪时代发展的新需求 ,结合应用系统科学中的系统论、控制论、生克论、协同论和泛系方法论 ,宏微兼顾、多层网络、跨域一体、辩证综合地研究现代管理。对管理的定义、结构、功能和管理意识 ,提出了些有别于常理的新见解  相似文献   

11.
本文从世界本原这一根本问题出发,寻找环境问题产生的根源,探寻真正的可持续发展之路。本文认为,信息是世界的本原,万事万物都是信息所展示出来的"象",并提出其数学表达式,以及信息生成世界的第一法则——最大流原理,由此得到关于整体态势的演化方程。西方现代科学体系以物质、能量为主要研究对象,是对事物本质的简化的认识,导致了人与自然的隔离,环境问题也由此而生。而中国传统文化中包含了对更加全面和根本的世界图景的认识,与本文的信息本原整体认识论不谋而合。因此要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就要结合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来转换西方现代科学范式,建立起一套以信息本原及最大流原理为基础、以整体为对象的新的科学体系。  相似文献   

12.
冯·诺伊曼计算机理论是生物目的性自动机理论中最有代表性的理论之一,"冯·诺伊曼计算机",一个为储存信息与控制系统特别设计的机器,是控制程序模拟人的目的性行为最有力的表现形式。冯.诺伊曼自繁殖自动机理论中构建的动力自动机系统体现了亚里士多德"程序目的论"思想,他的元胞自动机理论是现代目的论思想算法的实现。  相似文献   

13.
中医理论包含的整体论思想、动态性思想和人文关怀思想,显示了中医理论与系统科学在理论方面的一致性。中医理论是建立在中国古代科学基础之上的。随着时代的不断发展,中医必须创新才能适应时代的要求。中医理论与系统科学在多方面的相似一致性,使中医可以依托系统科学进行创新。这是中医现代化的关键所在。  相似文献   

14.
复杂性科学视角下的中医学研究   总被引:1,自引:0,他引:1  
从复杂性科学的视角介入中医学研究,是解读中医的一条有效路径。中医学的概念、理论、思维方法、遣方用药、临床实践等在许多方面与复杂性科学不谋而合:人体是一个开放的复杂巨系统,中医的整体现和辨证论治体系就具有复杂性科学中系统论的一般特点。从复杂性科学才能探究出中医的核心价值所在。  相似文献   

15.
研究"村民自治",必须要研究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以及这"四个民主"之间的相互关系问题。作为村民自治的核心内容,"四个民主"的四个方面既相互独立,又相互联系。应以系统观为指导,对"四个民主"的内容、相互关系及其在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进行系统、完整、深入的研究。  相似文献   

16.
自从1968年奎因用自然类的概念破解了著名的亨普尔归纳悖论和古德曼的“新归纳之谜”后,关于自然类和自然律的哲学研究有了迅猛的发展,1994年埃利斯和其他人提出新本质主义的世界观后,哲学界有大批研究科学本体论的论著的出现,论证自然界是由客观存在的自然律支配的自然类等级系统,使科学实在论发展到一个的新阶段,这个趋势值得认真研究。  相似文献   

17.
复杂性视阈下的缘身认知动力系统研究   总被引:2,自引:0,他引:2  
认知主义(符号主义)和联结主义研究范式是认知科学中非交互的表征式建构模式。它们具有自身的特征和局限性。缘身认知"动力系统理论"(DST)是认知科学的一种复杂性视阈中的新进路和方法。缘身—嵌入式认知"动力系统"是由认知者的大脑、身体和周围环境构成的自组织认知系统。这些构成要素共同生成认知耦合机制。这种缘身-嵌入式认知动力系统理论对揭示认知者的认知机理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作用,但是,由于仍然存在诸多问题则其理论的研究仍然任重道远。  相似文献   

18.
依据传统理论建立的中国现行技术创新体制与政策,其弊端集中于国家包办重大科技创新项目,将市场经济调控方法简单应用于技术创新与成果转化。技术创新自组织导向理论,就是国家引导技术创新系统,使其实现自组织结构、运行的理论。开辟多元化技术创新风险投资途径,引导自组织专项技术创新团队,培养专业化科技经纪人队伍是技术创新自组织导向的重要方面。一旦政府实现从“计划创新”到“自组织创新”的政策转变,中国自主创新将有希望迎来崭新局面。  相似文献   

19.
"复制"是一种普遍存在的现象,其表现为重复、拷贝或再造某种事物、结构或关系。这种现象在生命系统中尤为明显。通过把系统表征为由点(属性)和线(关系)所组成的网络,网络思维可以作为考察各种系统的认知工具。这种思维除了可以进行诸如还原、切出、背景化和层级化等多种表层操作以外,还具有更深层的点和线的复制。以对部分与整体、系统和环境的辨析为引导,本文首先简要回顾了鲁曼系统理论中的系统观发展史,然后以现有系统观的生命系统模式作为框架,提出把复制性作为网络思维的图式(基于点线符号的网络)及其考察的对象(系统)的基本特性,从而为利用网络思维考察各种系统提供新的理论依据和分析视角。  相似文献   

20.
“势成之”的古训与“信息势”、“信息力”等科学概念通过“对称性支配相互作用”这一机制演绎出一个崭新的逻辑体系和理论构架。基于这一理论,我们从信息化时代人类本性的嬗变和势科学的内涵出发,系统地分析了当代大学生面临的五大困惑,提出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必须遵循势科学机制。  相似文献   

设为首页 | 免责声明 | 关于勤云 | 加入收藏

Copyright©北京勤云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京ICP备09084417号